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美国 ,从罗斯福“新政”这一实行国家干预政策的标志到 2 0世纪末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践经历了由盛行到衰落 ,再到盛行的过程。而不同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 ,不同的经济理论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重视程度又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 ,美国政府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态度及运用也经历了由开始非常重视财政政策忽视货币政策 ,到逐渐认识货币政策的辅助作用 ,再到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看成是同等重要 ,到现在则更加强调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这样一个过程。本文拟对美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践的这一历史过程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经济基本面数据测算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指数,通过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指数拟合和划定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调控取向,以及二者之间的动态组合范式。以MS-DSGE模型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取向转换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指数具有较好的现实经济拟合效果和指引功效,财政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显著,货币政策的通胀效应更佳,已考虑调控取向转换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经济调控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3.
继1998年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以来,1999年我们仍然坚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这表明当前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已由注重依靠货币政策为主转变为依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且以财政政策为主。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如此强力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作用经济生活,是极其罕见的。本文拟就当前正在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作几点剖析。  一、当前积极财政政策是在特殊的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连续出手收效甚微,财政政策审时度势,登上前台的。  稍作回顾,还是在1993年,当时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高居不下,中国政府…  相似文献   

4.
2001年世界经济的衰退对我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消极作用。为此,中央政府决定在2002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促使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可考虑从增发国债、调整税制结构和适度增加财政赤字入手;同时考虑到我国实际情况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做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运用,以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效力。  相似文献   

5.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关系问题研究王廷科陕西财经学院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有重要影响,是市场经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的最主要方式,这不仅在理论上已得到西方宏观经济学家的认同,而且在实践上货币一财政政策也被西方国家作为反周期性稳定政策而普遍使用...  相似文献   

6.
2001年世界经济的衰退对我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消极作用.为此,中央政府决定在2002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促使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可考虑从增发国债、调整税制结构和适度增加财政赤字入手;同时考虑到我国实际情况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做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运用,以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效力.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认为价格水平主要由货币政策决定。但自20世纪90年以来,价格水平的财政决定理论(FTPL)引起了人们对价格决定的重新思考。该理论强调财政政策对于价格水平的影响。如果财政盈余与政府的名义债务是独立的,价格水平由财政政策决定,这种财政制度称为非李嘉图制度;如果价格水平仍由货币政策决定,财政盈余对政府的名义债务做出调整以确保预算约束成立,此为李嘉图制度。本文结合FTPL理论的推论,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对冲击的外生性假定和不同变量顺序下得到的脉冲响应所蕴含的不同经济学前提,对中国1979~2005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李嘉图制度更符合中国实际,物价水平仍然是由货币当局决定,但财政政策对价格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财政赤字的增大和降息空间的缩小 ,应适当地调整和充实财政政策的内容 ,把以政府支出为主的财政政策转变为以减税为主的财政政策 ,同时实施更为积极、灵活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9.
新冠疫情的暴发将非常规货币政策重新带入公众视野.研究发现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经济效应在金融危机下效果显著,但在外生冲击下效果有限.未来需加强非常规货币政策定向性与财政政策协同性研究,发挥稳健货币政策精准滴灌的作用;健全应对不同危机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区分需求侧与供给侧危机,侧重使用不同的政策组合应对;结合我国国情,调整和创新操作工具和传导机制、协调其他经济政策的结构性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的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美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经验与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政策是各国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免税收对经济形成刺激作用,这是美国政府从20世纪30年代起长期沿用的经济调节方式。自1997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面临着通货紧缩和结构性过剩问题,中国政府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践表明,货币政策效果并不明显,但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却取得了较好效果。不过,其代价却是预算赤字和国债的大量增加。对此,认真了解美国在20世纪应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克服经济衰退、拉动经济增长的经验和教训,也许对我们仍然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徐楠 《理论界》2003,(6):115-115
中国经济正在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从更多地依靠政府政策主导经济增长的阶段向政府的政策和市场活力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阶段跨越。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作好各方面的工作,特别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和配合。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协调配合方式 (1)一般情况下,一种宏观经济政策在一定时期只能解决某一特定问题。例如,货币政策有利于总量调节和经济稳  相似文献   

12.
为确保我国经济在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仍然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我国政府实施了扩大内需的发展战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政府调节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重要工具,对于扩大内需战咯的实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着重分析的是在实施扩大内需的发展战略中,财政政策必须达到的目标和货币政策作用受到的限制,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协调搭配。一、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目标依性质而论,财政政策可分为扩充需求型财政政策和扩充供给型财政政策两种。前者是通过降低储蓄率,提高消费倾向从而扩充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后者是通过…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但政策效应的发挥仍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要加强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相互协调配合.加强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的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主要财政政策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这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经验。由于中国以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政府直接管理经济运行和企业生产,在体制转换中,政府管理经济运行和企业行为,其主要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来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共同运作才能实现调控任务。这里撇开货币政策不谈,财政政策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税收政策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状况。多数情况下,市场可以自动调节社会包供给与总需求的状况,使之达到均衡状态。但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需…  相似文献   

15.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一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其协调的本质旨在通过一定的政策工具及内在机制作用于经济运行,从而实现政府预期的宏观经济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传统计划调控手段功能作用的削弱,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已成为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工具,两者之间关系能否更好地协调配合,将直接影响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均衡和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健康地发展.同时,也直接关系到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两个转变的实现.因此,在新的形势下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问题意义非浅.但是,基于我国两大宏观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和绩效不佳的事实,我们不难得出启示:对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问题的讨论不能仅局限于问题的本身,就事论事,而应放宽视野,把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问题置于整个经济金融制度环境中去考虑研究.财政与货币两大政策协调配合效果不佳的根本症结在于我国至今尚未具备其协调配合的制度基础,若这个问题在将来不能很好地得到解决,讨论其协调配合的意义似乎不大.本文拟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阐述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制度基础,并就如何塑造这一制度基础陈己管见.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但不是惟一方式。进行宏观调控和提供公共物品,都需要由政府配置部分资源。在宏观经济政策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中包含有微观规制的内容,税收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是通过微观规制功能实现的,货币政策工具中的调整法定准备金率、调整再贴现率是对商业银行的规制。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既包含总量均衡理念又包含结构均衡理念。  相似文献   

17.
问题的提出一提到宏观经济调控,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采用国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对总需求实行管理。但从三十年代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和与之相关的宏观经济思想史上看,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管理总需求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似乎有力地证明了“市场失灵”。“二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普遍奉行凯恩斯主义,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确实在短期内收到了很大的效果,刺激了经济增长。然而七十年代的“滞胀”似乎又证明了“政策无效”。罗伯特·卢卡斯有力地宣布了“凯恩斯经济学的死亡”。因为在过剩…  相似文献   

18.
我国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效力发挥既有积极影响,又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但货币政策效应的发挥仍受到很大的制约;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作用整体上并不明显,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并不显著。加强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相互协调和配合;加强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完善汇率形成的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9.
政策的两极:膨胀与紧缩现代政府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控制难于收拾的通货膨胀,避免长期的经济停滞。主要对策有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改变预算支出和税收;中央银行,如何执行货币和信用政策,对于充分就业、生产总量、货币收入和实际收入、价格水平都具有深厚的影响。因此,如何搞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关键。一般的搭配方式有两种:一是同时实行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即增加预算支出,  相似文献   

20.
原倩 《齐鲁学刊》2022,(1):132-142
2019年以来,现代货币理论异军突起,围绕"财政政策应坚持平衡预算还是功能财政""政府开支面临融资能力约束吗""菲利普斯曲线存在吗""扩大政府赤字是有利于还是有损于金融稳定""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何者更有效"等五大问题,与主流经济学展开"大争论"。此次争论固然有两派之间对具体经济问题存在不同理解甚至部分误解的原因,但归根到底是后凯恩斯主义与主流经济学的范式之争,是20世纪50—60年代"两个剑桥之争"的历史延续和现代翻版。放眼未来,我们必须跳出理论看理论,以经济实践为遵循,在两大理论范式的相互攻错中加以比较和鉴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寻找更有益于经济发展现实的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