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不同的高校要分类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地方高校应该确立的办学理念。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方高校要着力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佛山地方高校专业结构的设置和调整与佛山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互动和谐的。  相似文献   

2.
实现区域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双赢目标,就要使区域高校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确立办学目标定位,合理增设新学科、新专业;积极探索提高质量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和途径;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实效性,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综合实力的提升。地方社会也应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重视区域高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积极增加投入,创新服务方式,以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和区域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三大客源国,但目前我国旅游市场缺乏大量的旅游俄语人才.这给应用型旅游俄语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有鉴于此,高校应积极进行旅游俄语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本文分析了应用型旅游俄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做到教学为旅游发展服务和地方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4.
城市更新是地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对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城市更新以人才为最大动能,地方高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责任,特别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然而,当前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弱、培养方案滞后、专业建设乏力、课程教学与岗位能力需求匹配度低等问题,为此,必须坚持城市更新导向,从建立校企政社融合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育专业集群、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具体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一)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可能的 众所周知,高等教育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高等教育从其诞生之日起,实质上就是在为社会服务,其基本的服务方法即是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高校的职能已由传统单一的知识传授职能扩展成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实际上,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最终也是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可见,高校与社会,尤其是与所在社区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教育水平与国民收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以及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成正相关关系。正因如此,最近几十年来,高校社会服务的职能得到了空前的强调。当今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高校都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地方院校的办学实际,从实证的角度阐述了地方院校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把高校的教学、科研与企业生产结合起来,凝炼出适应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产学研联合办学特色的做法和经验,并不断探索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财务管理专业在我国高校的发展速度非同一般,截止目前,全国共计有857所院校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然而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由于办学经验不足,还存在着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脱节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专业的持续发展。本文从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宗旨和社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出发,提出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成人教育为社会服务的一种好形式──关于成教教学基地建设之探索赵震宇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积极为地方培养建设人才是高校成人教育的宗旨。在服务过程中,高校成人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既有相互适应的一面,也有不适应的一面。滞后、脱节,人才...  相似文献   

9.
针对民族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才匮乏等现状,民族地区高校如何培养地方急需的思想品德好、民族情怀深、知识能力实、服务意识浓、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是一个重要且紧迫的问题。民族地区高校要将新时代教育思想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立德树人,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培养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提升服务地方能力。本文梳理了西昌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实施路径,以期为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全力培养应用型或技能型人才,是由其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层次类型、学生就业需求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使命决定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关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转型。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路径:以建立应用型专业和专业群为平台,加大应用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以政产学研合作创新为途径,全面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和知识应用能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全面提高教师从事应用型教学和研究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必然会对高等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高等院校具备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和服务社会等各方面的职能,其中,人才的培养是全国各大高校的主要职能所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为此,本文以重庆高校为例,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就业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培养出具有一流基础研究能力和应用型的社会人才。  相似文献   

12.
作为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产教融合是地方高校向应用型方向转变的必由之路,也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更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产教融合在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即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校企间缺乏交流沟通与资源共享平台,缺乏有力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产教融合机制还不健全。因此,地方应用型高校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构建适应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搭建校企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平台,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构建完善的产教融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服务设计是设计领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所形成的设计视角和研究方向,是以更主动、全面的方式融入行业与社会发展的当代产物。高校作为文化创意设计类人才输出的重要阵地,有必要关注这种新的需求与变化,使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文章从"服务设计思维"的视角,探讨了高校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的策略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和教改方向,新兴的语言经济学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视角。苏州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对高校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这就需要高校英语教学应以语言经济学为视角,对英语教学进行系统改革,努力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以适用于区域经济发展之需。  相似文献   

15.
基于高等师范教育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注重学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 目标”的思想,探讨了高等师范吉他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四项内容: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改革体系以及取得的改 革成效。认为高等师范吉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多种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吉他演奏者或教师;课程改革体系重点在 于构建高等师范创业体系、吉他人才的市场引领等方面;从目前改革成效来看,高等师范吉他应用型培养出的吉他人才符合培 养目标和预期效果,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达州高等教育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达州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优势与现实困境。借鉴国内外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经验与范例,提出确立服务地方理念、主动回应需求,坚持差异化建设高水平大学、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接重点产业集群、优化布局学科专业群,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模式、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搭建产教融合校地合作平台、激发服务地方社会动力,共建新型智库和研究院、支撑政府战略决策和乡村振兴,开阔教育视野、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水平,传承创新地方文化品牌、增强大学文化辐射引领效应等路径与策略,以期提升服务达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质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出现了多样化的特点.如何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根据区域、行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自身优势,科学确定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探讨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成为现实中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地方高校强化社会服务功能不仅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加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也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文针对一些地方高校经管院系存在的培养目标偏离就业需求、学科建设质量不高、专业设置和课题设置结构调整滞后、教师队伍服务社会能力偏低等问题,以内蒙古东部(简称蒙东)高校为例,着重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其强化服务社会职能应当坚持的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地方大学与区域的适切性即地方大学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并与之建立协调的关系。地方大学与高水平综合大学在人才培养类型的多样性相互补充,尤其是在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创业型人才及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本区域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地方大学虽立足于区域,但超越了区域的视野,通过适应区域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及走特色之路,主动进行自我调整,促进地方大学与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校承担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和调整,社会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着较大变化,如何培养能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定制培养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能有效解决传统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校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全程合作,通过认知教育、定制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实现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