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德渊 《经理人》2013,(7):26-26
随着中国银联和中国移动联合推出手机钱包,手机钱包正式进入商用阶段,移动支付行业未来将迎来重大变革:刷卡模式将逐步退出舞台,无卡模式成为主流;支付工具会快速普及,钱包应用终将成为主流,最终融合成"支付+钱包+理财记账+优惠",取代实体的钱包。前不久,中国银联和中国移动联合在北京、上海等14个城市推出移动  相似文献   

2.
陈颖 《经营管理者》2013,(29):236-238
随着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快速发展,作为现实意义上的主要新增市场以及理想意义上的未来战略市场,校园市场价值不断被放大,引起运营商的激烈竞争。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下,以"90后"年轻人为主体的校园市场更受运营商的重视。本文以中国移动为例,着重分析了校园市场的特点,学生群体的特征,并针对这些特点特征,利用市场细分、精确营销、可持续性营销的原理,从业务和促销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3.
校史展览馆真实的记录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传承了高校的精神文化和风格特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和发展载体。本文简述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校史展览馆建设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正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改变原有企业内和企业间网络的同时,推动了公司治理向网络治理模式的发展。与此相应,必须进行治理流程的再造,才能推进治理改革的深化,提升治理的有效性。首先,治理流程要适应网络组织"扁平化"的治理趋势,追赶技术创新的步伐。根据摩尔定律、吉尔德定律、迈特卡尔定律等"网络三定律",可以推论出"信息经济时代,管理落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发展移动电子商务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潜在的威胁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移动决策层必须深思慎行,扬长避短,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双管齐下,技术的和非技术的措施灵活运用,才能确保移动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互联网教育平台和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现代教育体系逐步迈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时代,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形式及教学模式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变化。目前,通过对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实际调研发现,思政课程教师团队已经普遍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线上教育平台以及融创工具等来开展思政教学活动,大大提升了思政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与此同时,部分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也存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等现象,教师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和实操技能较低,  相似文献   

7.
郑旭 《经理人》2007,(4):26-26
1月4日,Google宣布与中国移动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向中移动用户提供基于手机的移动搜索功能。此前,百度已经与诺基亚联合向市场推出了具有移动搜索功能的手机。而从全球市场看,雅虎、MSN等也已经推出了各自版本的移动搜索引擎并实现了商业化运用。在3G时代到来之际,移动搜索显然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看好的新兴利润市场,竞争初现端倪。  相似文献   

8.
城市发展越来越快,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随着时代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城市的结合越来越多。"智能城市"和"数字城管"的提出,也体现出了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的应用前景。本文从一个细节处入手,研究一下城市环境中井盖监控预警数字化系统的管理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移动拥有庞大的客户规模。经过多年的发展,"全球通"、"神州行"和"动感地带"已成为具有世界声誉的客户品牌。但是,随着移动客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移动通信产品的多样化,基于ARPU和年龄的市场细分方法不能实现对客户的有效划分,品牌纯度和品牌的目标市场占有率受到影响。本文基于客户购买过程的行为模式对客户群进行研究,形成了简捷实用的客户细分视图,为客户品牌策略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大数据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更好地利用大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机遇。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对企业的影响以及与ERP系统的联系,指出目前企业在大数据时代构建ERP系统的重要性,构建ERP系统是企业实现内外数据相整合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金融服务信息技术发展基本上沿着"硬件-软件-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轨迹,从IT时代发展到DT时代,同时正向着RT时代迈进,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交互、情感计算、认知计算、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已呈现出爆发之势。  相似文献   

12.
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高覆盖率对课堂教学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电子技能与实训》是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探讨在《电子技能与实训》课程中运用近几年快速发展的新型教学方式——信息化教学,改变课堂上的“低头族”现象。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的即时性、互动性、多媒体性等特点,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消弭课堂上下界限,让无处不在的信息转变成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许多企业以ERP实施为手段来规范企业管理,促使自身信息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提升,有效支撑企业长远发展。但ERP的实施并未完全解决信息孤岛现象,从信息化发展趋势上看,未来将是物联网、云计算、商务智能、移动互联、GIS等新信息技术的黄金应用期,这些技术的应用,为ERP应用融合提供了技术可能。  相似文献   

14.
陈辉玲 《经营管理者》2013,(31):269-270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是管理层提倡的、用于凝聚企业员工的信仰、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软实力的总和。湛江分公司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在综合考虑业务发展现状、员工队伍现状、所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现状以及对总部企业文化传承等因素,识别了"安全文化、执行文化、危机文化、创新文化、爱心文化"等五个当前需要培育的企业文化元素,同时提出了对企业文化进行动态管理的理念,并借助企业文化培育体系这一现代企业管理的平台,持续塑造组织氛围先进性和有效性,不断提升公司的管理软实力,服务于公司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5.
在调查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3个运营商的基础上,分析了移动商务的实现模式,并以移动商务的服务与价值链为基础,研究了移动商务活动的实现过程、涉及到的移动商务技术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所支持的移动商务服务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智能手机已成为现代移动商务活动中的主要应用平台,是影响移动商务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智能手机的系统结构出发,依次研究了智能手机的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施、屏幕、电池、网络接入、多媒体支持等重要组成部分及其最新技术,分析了智能手机各相关技术对移动商务发展的具体影响,为更好地设计智能手机、促进移动商务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经理人》2004,(3):82-82
春节期间,不少消费者在中国移动营业厅办理业务时,看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印有“全球通”标识的手机。原来这几款“全球通”手机都是中国移动通过手机企业定制的,只是贴上了“全球通”的标志。作为中国最大的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为什么要卖移动牌手机,您是怎么看待这一事件的?  相似文献   

18.
四川企联自2002年以来,立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举办四川省企业文化年会、开展创建"四川省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活动,四川省企业优秀内刊成果评选表彰活动,开展四川省企业文化建设优秀企业、优秀成果、优秀案例、突出贡献人物以及企业文化优秀论文的评选表彰活动,推动四川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以及企业文化、品牌建设咨询服务等文化服务活动,成功打造了四川省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的沟通交流、学习研究的重要平台。十多年来,形成并孕育了15家富有鲜明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企业文化典范,如中国十九冶集团公司的"西部铁军文化"、四川九洲电器集团的"和谐文化"、成飞集团公司的"航空报国文化"、东方汽轮机公司的"人和文化"、西南油气田输气处的"末梢文化"、川中油气矿的"攻坚文化"、川东北气矿的"责任文化"等,特别是通过举办2016年"首届智慧企业创新发展峰会"和"2017年智慧企业创新发展论坛",成功塑造了创新文化引领下的智慧企业体系建设样板企业——国电大渡河公司,得到国务院国资委、工信部领导、中企联领导以及企业界的充分肯定与广泛赞誉,为今年下半年中企联在成都召开国电大渡河公司创建"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现场会、宣传推广国电大渡河的创新文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许李彦 《经理人》2009,(5):62-63
200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96.6亿元,预计2012年将增至633.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0%。同期,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渗透率仅有6.8%,尚不及美国的一半,市场前景广阔。3G牌照发放后,运营商、互联网企业、手机厂商等各路人马,都试图将下一步战略或下一个产品,向移动互联靠拢,新兴中小企业跃跃欲试。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慢慢拉开大幕。  相似文献   

20.
日本在二战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渴望成为强者的心理、务实心理、"忠"、"和"心理和日本的宗教支撑了日本的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其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则由鼓励团队合作和借鉴创新组成;终身雇用制,年资论酬制,企业工会等三大"支柱"形成了其企业文化的制度层。正是企业文化中的精神层、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共同作用,使日本经济得到飞跃发展。而解析其企业文化有利于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