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小额信贷扶贫实践模式的综述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小额信贷逐渐成为中国扶贫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梳理中国小额信贷扶贫的发展阶段,将其实践模式归纳为五种。在此基础上,对小额信贷扶贫活动的有关问题进行反思:小额信贷扶贫活动是非营利性的;应进行制度、政策、法律创新,培育非营利公司或者社会企业这类兼有公益性和经营性的组织,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小额信贷对中国扶贫事业起着重要作用:小额信贷对中国的扶贫政策与发展援助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小额信贷在中国农村扶贫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额信贷扶持城市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稳定社会的作用日益增强,但它不能替代其他扶贫方式。  相似文献   

2.
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金融可得性、信贷需求影响贫困减缓的理论机制,并在线性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时间、不确定性和供给约束对线性模型进行了扩展。理论模型显示,金融减贫的精准性受金融可得性和贫困人口金融需求数量和结构的影响,并且受金融波动、贫困跨期相关等背景因素的扰动。文章利用现有实证研究的经验证据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了佐证,现有研究中体现的金融减贫的多样化关联可能可以使用本文构建理论模型进行逻辑统一。针对现有研究存在不足,建议未来相关研究从三个方面进行扩展:第一,实证研究要体现非线性、空间相关性和动态性,并使用多维金融和贫困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第二,需要引入行为经济学理论,从需求角度设计和营销金融产品,规避拇指法则引致的信贷需求不足;第三,应注意引入社会学理论,体现社会关系强偏好,以及"劣币驱逐良币"对群体负债策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西北5省15个国家级贫困县152位信贷经理人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小额信贷经理人的扶贫意愿、行为以及影响因素。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调研的国家级贫困县中,尽管近六成小额信贷经理人向贫困户发放过贷款,但业务量总体较少,具有信贷扶贫意愿的不到2成;性别、教育背景、收入满意度、信贷决策自主性、放贷任务以及是否完成任务对信贷扶贫业务有显著影响;性别和信贷自主权对扶贫意愿具有显著影响。由此,在信贷扶贫项目选择信贷经理人时,采取差异化策略,有序放松信贷自主权,加强扶贫效果考核,对提高金融扶贫绩效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试论改革以来的中国城市扶贫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城市贫困人口呈现出逐步增加的趋势,政府因应这一问题的政策大体上经历了6个方面的转变,即从扶持企业到直接救助贫困人口,从道义性扶贫到制度性扶贫,从救助制度分立到救助制度整合,从基本生活救助到综合救助,从消极救助取向到积极开发取向,从依托单位体制到重视社区作用。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城市贫困问题,注重城市扶贫政策的创新,加大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促进就业导向的经济发展,注意培育贫困居民的社会资本,大力促进贫困者的社会参与,以继续推进中国城市扶贫政策的优化,切实保障贫困弱势群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精准扶贫领域贫困农民的主体性不仅是脱贫攻坚的内源动力,也是精准扶贫的价值依归。贫困农民主体性的缺失会在某些方面阻碍扶贫攻坚进程,其缺失的原因具有多重性,“精神贫困”当属主观因素中的首要根源。“精神贫困”使他们思想观念保守、脱贫志气不足、人生目标模糊,且这三方面均不同程度上导致其主体性缺失。唯有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同时着力、良性互动,以重塑贫困农民的主体性,才能激活他们致富奔小康的强烈渴望和内生动力,并激励他们主动承担起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作为精准扶贫的题中应有之义,精神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扶心扶志”与“扶知扶智”并举,且“正向发力”,激发贫困农民的自觉性和自主性以使其自主、自信,提高贫困农民能动性与创造性以使其自立、自强,进而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6.
扶贫小额信贷对扶贫成效具有杠杆作用,成为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在分析萧县扶贫小额信贷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从扶贫小额信贷运行主要环节(前期宣传、政策实施、实施成效)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扶贫小额信贷理论与实践出现的偏差及原因,结合安徽省小额信贷扶贫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小额信贷是中国农村信贷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是消除贫困最有力、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对中国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意义。在首先明确小额信贷的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简要阐述了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种类及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中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扶贫效率上的优越性,并提出了发展小额信贷扶贫机构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巩固脱贫成果、研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的同时,还需要做好脱贫攻坚总结工作.对中国扶贫理论的梳理和总结,既是脱贫攻坚总结的重要内容,更是研究巩固脱贫成果、确保我国扶贫工作从解决绝对贫困攻坚战状态向相对贫困常态化治理转变的需要,也是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需要.本文以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为指引,从本质论、优势论、带动论、改革论、两动论、扶志论、综合论、精准论、衔接论、合作论等十个方面对中国扶贫理论进行了梳理,旨在为脱贫攻坚理论成果总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扶贫战略的偏差及其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殊背景条件下形成的以区域优先发展为核心的扶贫战略,存在着扶贫主体的政府主导性、扶贫客体的宽泛性、扶贫方式的简单性和扶贫行为的短期性等缺陷。因而,未来反贫困战略的设计应着重从扶贫主体多元化、扶贫客体微观化、扶贫政策规范化,以及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等多重视角进行。  相似文献   

10.
贫困问题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一个普遍现象,而贫困产生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从把贫困归结于贫困者本身,到将贫困作为社会和经济结构变动的结果,人们对贫困的认识无疑在一步步深化。与此相适应的是反贫困思想的转变。从单纯的实物及服务救济到今天帮助贫困人口的真正自立,中国扶贫思想经过了一个由救济式到开发式的转变过程。但是这并不是说救济式的扶贫方式从此便被遗弃。由此通过分析指出,实行以开发式扶贫为主,救济式扶贫为辅的措施,才能真正的帮助贫困者摆脱贫穷的困扰。  相似文献   

11.
参与式扶贫和协同式扶贫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扶贫模式。参与式扶贫源于西方发展理论,强调扶贫对象的参与。由于其存在着理论上的瑕疵和实践上的"久扶不脱贫"的贫困治理困境,发展进程极为缓慢,逐渐被协同式扶贫所取代。协同式扶贫是一种理想的扶贫模式,强调扶贫主体的多元化、扶贫目标的一致性、扶贫系统的开放性、扶贫过程的动态性和扶贫行动的合作性。无论从扶贫主体、扶贫内容还是扶贫方式来看,协同式扶贫与参与式扶贫相比,均有其自身的优势。协同式扶贫在扶贫过程中有利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现行的精准扶贫将逐渐走向协同式精准扶贫。实现协同式精准扶贫,需要扶贫信息的协同、扶贫制度的协同、扶贫文化的协同和良好社会资本的培育。唯其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精准扶贫的协同效应,实现贫困治理绩效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的小额信贷创新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精准扶贫理论框架下,内蒙古科右中旗和贵州省雷山县将精准识别机制与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相结合,分别推出“贫富捆绑”和“银保互动”小额信贷模式。前者主要利用农村地区相对封闭的社区网络、成员信任及习俗性规范构成的社会资本替代抵押担保,通过同伴压力监督实施合约;后者主要利用保险缓解因气候等自然因素引致的信用风险。在实践中,两种模式较好地解决了贫困户贷款中的目标瞄准和风险管理问题。但调查发现,扶贫攻坚阶段的贫困户存在有效金融需求不足、金融扶贫政策性目标与商业银行目标冲突问题,课题组建议各地应根据贫困程度和贫困原因采取不同的资金支持策略;信贷支持的对象应该针对有增收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对生产性贷款有效需求低的地区,也可以考虑发放一部分扶贫贴息贷款给建档立卡以外的有贷款偿还能力的低收入农户。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在世界反贫困领域内不同程度存在着的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现象,提出除了利用政府、市场机制之外,还必须寻求社会机制。论述了中国非政府组织在扶贫攻坚阶段扶贫机制构建的必然性及实然状态,包括参与机制、瞄准机制、传递机制、项目管理机制、监测与监督机制、合作与交流机制,同时指出了中国建设非政府扶贫机制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提升农信社小额信贷绩效,增加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角度,选取武陵山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及贷款投向的绩效进行了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信社开展农户小额信贷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肯定的积极作用;同时非农业贷款投向相对农业贷款投向而言具有更好的绩效;农户小额信贷的农业生产投向中,各投向产生的绩效也不尽相同,其中以果树和药材为主的经济林是所调研地区小额信贷绩效较好的贷款投向。  相似文献   

15.
围绕我国“农村扶贫政策在何种程度上减缓贫困”的争论性议题,从2950篇相关研究中筛选出159篇实证研究样本文献,提取531个效应值,运用Meta Analysis系统评价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扶贫的减贫效应及其结构和路径。采取FAT-PET-PEESE策略的计量结果显示:扶贫政策对农民收入增长和降低贫困发生率总体上具有正向作用,其中,增收效应接近中等程度,降低贫困发生率的作用则相对较弱;从结构上看,减贫力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搬迁扶贫、社保扶贫和生态扶贫。此外,贫困人口的行为能力差异被证明是减贫效应的可能作用路径。新时期扶贫政策应保持基本的连续性,政策实施应以强化农民反贫困能力建设为核心,探索建立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17.
普惠性金融体系下中国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中国中西部地区5省1市9个不同类型的小额信贷机构发展现状的实地调查资料入手,将机构纳入普惠性金融体系框架之下进行分析,重点考察了机构的经营绩效、基本情况、业务发展等内容.研究发现:小额信贷机构作为一种金融组织创新以及自身特点体现了金融改革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呈现出多种组织形式、多元投资主体、多样化市场格局的发展趋势,这对于增加农村金融供给、解决农民贷款难等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政策措施和制度设计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另外,政策监管、法律保障、政府扶持、自身管理以及农户自身信用意识和市场观念的培育,也是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是农村贫困现代化治理的实践载体之一,通过梳理“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体系的内涵,分析其可行性,阐释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精准扶贫的治理应然性,并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建构“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新模式。基于此,通过重构贫困区“互联网+农业”格局,“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归入主流扶贫体系,建立信任机制,强化贫困地区“互联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多元的增值服务平台等多元化治理路径,以获得“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农村精准扶贫的治理逻辑。  相似文献   

19.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起源于孟加拉国的小额信贷及其在中国发展的研究,结合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以小额信贷机构为主体,农村信用体系的建立为依托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农村小额信贷发展新模式。并对小额信贷中的资金来源、风险规避、利率选择、信用体系建立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医生是令人羡慕的职业,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可要成为医生,对许多美国人来说并非易事,对一名来自普通华人家庭的女孩子更是遥不可及。小小的张理努力20年实现父亲失落在美国的医生梦,终以博士身份成为纽约曼哈顿罗斯福医院的一名医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