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殊儿童法律保护的立法状况 通过立法手段保护特殊儿童的合法权益,并能给予尽可能多的照顾,是现代社会的普遍做法。特殊儿童福利立法的宗旨和目的是避免社会对特殊儿童的歧视,并帮助其适应社会,使其健康成长,获得社会温暖。 以保护残疾人为宗旨,同时涉及保护特殊儿童的法律、法规、规章主要有:1990年12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4年8月23日国务院发布《残疾人教育条例》;另外,涉及残疾儿童福利  相似文献   

2.
冀未来  赵然 《社会福利》2006,(10):13-15
随着我国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的日益加强和高度重视,流浪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开始受到社会的关注。形成儿童流浪的原因很多,但家庭问题则是形成儿童流浪的主要原因。儿童的早期家庭教育在人的一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护体系建构:福利治理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具有深刻的结构根源.留守儿童是风险最大、自我保护能力最弱、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亟需社会关爱和保护.研究者从福利治理的视角出发,结合实践经验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护政策体系不完善,组织架构不清晰,留守儿童社会保护资源短缺.政府部门需要注重国家基本责任承担,强化家庭主要责任主体的意识,通过社区资源的有效整合及社会组织力量的有效参与,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的留守儿童社会保护服务传导机制,才能有效应对留守儿童社会保护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儿童权益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是社会真正的弱者,在我国,近年来,社会处于转型阶段,儿童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日渐增多,每年都有许多儿童受到不法侵害,遭受心灵和肉体的创伤以至于丧失生命。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既有社会在转型时期压力加大的影响,也有对儿童认识上的误区,还存在我国儿童权益法律保护体系的不完善和法律制度的欠缺。作者在对儿童权益受侵害的原因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我们无法逆转社会的历史进程、但是我们不能容忍儿童权益继续受到不法侵害,我国儿童权益保护的现状也必须得到改善。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全社会中树立正确的儿童观,确认儿童的权利主体地位,尊重儿童的话语权利,进一步完善儿童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理顺现有的具有儿童保护职能的各机构之间的关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制度建设,如此,儿童权益才会得到真正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正举措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政府主导和社会自治相结合是西方国家普遍采取的基本模式,是一种良性模式。一方面,对困境儿童的特殊保护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义务理应由国家主导,由政府承担主要责任;另一方面,基于有限政府的原则,需要引入社会组织和群众的力量共同参与,从而更好地为困境儿童提供服务和保障。一是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困境儿童救助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措施,确保财政资金的投入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合理分工与配合;二是大力发展儿童基金会等相关慈善机构和广大社会组织的力量,使社会  相似文献   

6.
江秀娜 《社会工作》2011,(23):41-43
特殊儿童(ExceptionalChildren)是指由于某些生理的、心理的或社会的障碍,使其无法从一般的教育环境获得良好的适应与学习效果,而需教育上的特殊扶助来充分发展其潜能的儿童都为藩,1983)。本文认为特殊儿童是指身心障碍儿童或残疾儿童,如智力迟缓、肢体残障、盲聋哑等。“特殊”是相对于“正常”、“普通”而言,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偏离正常儿童,为了补偿他们发展的缺陷,惟有借助特殊教育服务,满足其学校教育需要,促进缺陷补偿与潜能开发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流浪儿童是儿童中的特殊困难群体,对他们的救助、保护和教育,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特殊的社会性教育事业.如不尽快帮助流浪儿童重建人格和成长路径,他们极有可能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犯罪后备军.  相似文献   

8.
《社会福利》2007,(3):1-1
社会福利工作所服务的对象主要是老年人、残疾人和孤残儿童。他们是社会上最需要帮助、最需要关爱的特殊群体。做好社会福利工作,就是把党的关怀、政府的温暖通过社会福利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传达到特殊群体的身上。从事社会福利工作,必须具备高尚的为民情怀;为老年人、残疾人和孤残儿童服务,必须充满爱心,彰显善心!  相似文献   

9.
《社会福利》2006,(8):I0012-I0013
英国救助儿童会在中国开展流浪儿童项目已有近十年的历史。其间,我们与各级民政部门及各地流浪儿童保护中心进行密切合作,通过调研、培训、考察和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与政府官员、工作人员和流浪儿童共同探索保护流浪儿童的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社会福利》2012,(1):65-F0003
辽宁盘锦市救助管理站,多年来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救助、保护、关爱流浪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工作。对全市特困未成年人、流浪儿童、孤儿、残疾家庭子女、服刑人员子女等分布、生活情况进行调查,深入开展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及特困儿童工作,以“全纳式”儿童救助理念,开创了救助流浪、困境儿童新机制。  相似文献   

11.
困境儿童社会工作的特殊性 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困境儿童,指的是处于困境之中的0~14岁儿童,它所涵盖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残疾儿童、弃婴或孤儿、流浪儿童、受到艾滋病影响儿童、贫困家庭的儿童、遭受暴力的儿童、遭受性别歧视的女童等等。面对这些特殊的群体,青岛市儿童福利院除现有的弃婴、孤儿外,针对残疾儿童及贫困家庭的儿童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为儿童福利工作开创了一条新道路。  相似文献   

12.
《社会福利》2011,(8):63-63
根据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项目规划,为五省十二县的每个项目村都配备了一名儿童福利主任,负责本村的儿童福利工作。经过层层选拔和项目专家开展的专业技能与知识培训,120个村的儿童福利主任纷纷走马上任,对项目村的特殊儿童进行关爱随访,帮助辍学儿童复学,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家长、儿童共同参与的集体活动等,将项目村的儿童福利服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李娜 《社会福利》2014,(12):44-45
正郑州市中牟县九龙镇内有一个特殊的园子,园子里经常洋溢着欢声笑语,出入的是各种不同年龄的儿童,这个园子叫"晨露国际郑州爱童园",这些无忧无虑的儿童实际上都是无人照料、陷入困境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斯文楠·科恩是这个园子的创始人。同样在郑州市救助站,一座多功能儿童保护看顾中心(郑州市晨露困境儿童服务中心)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建成之后,这将成为我国第一个面向困境儿童的心理疏导机构。这  相似文献   

14.
特殊儿童认知发育障碍主要是指智力发育迟缓、脑性瘫痪、自闭症、听力障碍、语言发育迟缓等等原因导致的特殊儿童认知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同龄正常儿童,表现为自身具有的知识量显著低于同龄正常儿童,并且存在认知能力缺陷。  相似文献   

15.
秉持五大发展理念指导儿童福利实践首先,开展试点工作是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创造新的福利服务供给、保护儿童权益的重要举措。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儿童成长成才和权益保护,出台了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孤儿保障制度等一系列促进儿童发展、维护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  相似文献   

16.
保护孩子先要聆听他们的声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政府在儿童保护方面已有相当长的合作历史。在整个合作期间,中国政府在保护儿童权利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称赞的成就。关注每一位儿童的需求,为他们能茁壮成长创造机会,这一切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为保护和实现儿童权利的承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民政部合作开展保护流浪儿童的项目已持续多年。合作的初期,在双方的共  相似文献   

17.
健全的儿童福利法律体系 英国是全世界最早针对儿童权益进行立法的现代国家,其涉及儿童福利与儿童保护的法律体系十分完备。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儿童福利事业主要是指政府和社会为残疾儿童、孤儿、弃婴以及其他处于特殊困境下的儿童提供的福利项目、设施和服务。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全社会也给予了极大的关心与支持,由此使得我国的儿童福利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2002年底,由国家投资兴办的儿童  相似文献   

19.
现状 儿童时期既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又是身心脆弱和易受伤害的时期,是社会中依赖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而脑瘫儿童是社会中最需要帮助、关爱和保护的弱势社群之一,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张羽 《社会工作》2010,(21):57-57
在美国,保护儿童放在所有家庭及青少年服务的首位。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关注儿童虐待问题,70年代开始立法,建立了虐待儿童报告制度。美国开设专门的防止儿童虐待的热线电话。老师、社工、医生、护士、邻居如果发现虐待儿童的事件必须报告。若知情不报被发现一样要承担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