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走向社会主义,有其独特的历史道路、独特的所有制结构、独特的经济运行体制和独特的人文条件。只有全面认识和贯彻这些特点,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进而迈向成熟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诗作为“最精致语言”历来受到人们的关爱垂青。诗是真情的自然流露,魅力在于真,也在于独特,风格的独特,意境的独特,手法的独特。诗风的独特在于意境创造的独特,但根本却在于创作主体审美情趣的独特、诗歌意境创造的“有我”或“无我”,说穿了是艺术表达方式问题。对于诗的承传接受,我们要区分其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不能过分强调政治色彩而轻视生活色彩,也不能过分强调哲理意蕴而忽视人文关怀。诗歌意蕴的丰富性和审美价值的多层次性,决定了诗歌鉴赏批评的见仁见智,欣赏接受的见情见理  相似文献   

3.
元杂剧具有独特的生命意识。在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理想追求的人们身上反映出对于生命的不同追问,传达着元人独特的心态和对于自我的独特体认;而这种生命意识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4.
结合汪曾祺的创作和文论,较深入地探讨了汪曾祺小说独特的"风俗画"风格的内涵、特点及其得以形成和确立的根源."风俗画"正是汪曾祺特有的审美意识在小说作品中所折射生成的颇具深意的心灵镜像."风俗画"不仅涉及描写的内容,它还意味着独特的"章法"、独特的作品形态、独特的审美目的和功能方式.因此,它是一全方位的命题.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细品李清照的梅花词 ,分析了李清照梅花词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揭示了李词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词人独特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手段实现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根据目前中国的主流观点,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高速的经济增长率以及独特的儒家文化传统等因素,是所谓的“中国模式”的重要特征.然而,通过对比分析中国、印度和巴西的经济发展历史,所谓的“中国模式”的手段、方法不独特,所取得的经济成绩也不独特,甚至它所带来的问题都不独特.  相似文献   

7.
关于建立陕北特色图书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用定藏"是图书馆建设的基本原则,陕北独特的物产资源与旅游资源、独特的文化艺术,以及作为革命老区的独特的政治传统,使建立陕北特色图书馆成为开发和发展陕北的前提和基础,而陕北特色图书馆建设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走数据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花鸟画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花鸟画的历史悠久,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十分独特的地位.由于中国社会历史的独特进程和直接的学术文化思想的影响,中国花鸟画在再现、写实方面与西方绘画有较大的差别.中国花鸟画的笔墨情趣、人格寄托和独特的时空意识是其重要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漆画艺术中独特的肌理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理成为一种独立的绘画艺术语言,说明漆画艺术的肌理美与肌理、技艺、材料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但以漆画的独特肌理图象、独特技艺和独特材料三者作为漆画的语言链的焊接点是必不可少的,此种疆域的设定,其清楚性和稳定性,关系到漆画品位的纯正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10.
二维动画是最具符号特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语言”特征被人们所认知。本文从二维动画独特的构图理念和审美情趣进行探讨,梳理出了二维动画独特的诠释形式与内容,并致力寻求叙事元素与多元群体的交流和沟通。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文学的悲剧情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海造就了张爱玲,张爱玲更造就了上海。不幸的童年,没落的家族,动荡的现实造就了她复杂的内心矛盾,从而导致了她精神上的悲观气质,进而直接影响其文学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小说可概括为隐喻性小说,这是张爱玲继承融诗歌小说为一体的中国文学整体传统的独特创造,可视为中国文学传统发展延续至现代的产物,即张爱玲从说书体小说汲取说与听的审美思想及叙述精华,并从诗歌中汲取"诗言志"、"诗缘情"的抒情及注重喻说的诗性传统,将两者水乳交融地合成为隐喻性小说。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点,受众广泛、被广泛改编为影视和舞台剧以及经典化程度高等现象,均可从中得到很好的解释。张爱玲对于中国文学的贡献就在于创造了隐喻性小说这一小说类型,藉此可生成隐喻性小说诗学。  相似文献   

13.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之所以对张爱玲的创作产生影响,主要原因是与张爱玲的期待视野相契舍,这种契合表现在三方面:首先,张爱玲早年生活体验不啻为一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典型案例;其次,张爱玲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接受是受时代思潮的影响;第三,张爱玲对精神分析学说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传奇》的现代性和对话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爱玲作品常被误读为古典式叙述,但通过对其小说集<传奇>的叙述视角、叙述话语模式和非叙事性话语的分析,可以显示出其艺术表现的现代性.很少有作家像张爱玲那样有着极强的读者意识.她作品中的对话性不仅表现于作品本身,还表现于她与其特定的读者(上海人)之间.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的小说《小团圆》于2009年春天在两岸三地出版后,立即高踞畅销书榜榜首位置,使这位已逝世十多年的作家。再次成为文坛的热门话题。不少读者把《小团圆》中出现的每个人物和张爱玲的亲友画上等号,把小说看成是作者的自传:另外一些读者却认为小说中不乏虚构成分,实在不应该把它当作张爱玲现实生活的写照。本论文从这个讨论焦点出发,尝试在作者的其他著作、作者亲友的著作和作者前夫胡兰成的《今生今世》里,找出与《小团圆》内容相关的资料,详细分析比较,希望能够更准确、更深入地了解这位杰出女作家的生平和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市民日常生活细节的书写,张爱玲的文学创作表现出对真实的身体感的重视,这种具有身体感的写作显示出张爱玲对“身体”的价值认同和对日常生活的价值肯定,这在晚清以来的历史背景下具有特殊的意义。张爱玲的“日常性身体写作”与她的“文体哲学”观密切相关,这种写作的背后隐藏着张爱玲虚无主义的人生观及其抵抗和化解的方式。同时,在历史发展的纵横向背景下,张爱玲的“日常性身体写作”又是与她个人主义的历史观紧密相连的。  相似文献   

17.
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论张爱玲的家园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园意识是张爱玲创作心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可以说是她创作的原动力。这种意识的形成是自发的,也是自觉的。对古老家园的痛苦记忆以及对理想家园的探寻是这种意识的具体表现。家园寻求意识伴随张爱玲创作的始终以至她的一生,成就了她极高的文学地位。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的文字是意象式文字 ,她擅用华美凄艳的古典意象构筑自己笔下的“荒凉之域”。本文抽取其中的月亮、镜子、绣花鞋三个意象为代表 ,分析意象在张氏作品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对形成其艺术成就的突出贡献。在这些古典味极浓的意象中 ,蕴含着一个现代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独辟蹊径: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都市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上看张爱玲的创作无疑是20世纪中国都市化(现代化)建设命运的象征.作为都市文学的典范之作,张爱玲的创作具有鲜明的特征.张爱玲将"五四"以来"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传统与鸳鸯蝴蝶派作家的"为读者而艺术"的文学传统连接起来,她以超道德写作、个人主义写作、物化写作和奇异智慧的写作独辟蹊径,开辟了一条有无限生机但却充满危险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能说张爱玲是伟大的,却可以说张爱玲是深刻的;不能说张爱玲是最重要的小说家,却可以说她是最具有西方现代精神特征的小说家.张爱玲选择苍凉这一审美基调来感悟人生、阐释生命,充分显示了她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怀疑,在此意义上,张爱玲构建起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而是现代的属于人的生存意义上的悲剧观.因此,苍凉所显示出的是悲剧的现代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