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少数民族牧区和山区拥有广阔的草原、草山和丰富的牧草、牲畜品种资源,具备发展畜牧业的客观优势和巨大潜力。我国牧区草原有43亿亩,南北方山区草山、草坡有10亿亩,总共有53亿亩草场,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强,居世界第三位。草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省、自治区的蒙、藏、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鄂温克等民族地区。牧区少数民族经营畜牧业有悠久的历史,牧业是这些民族的主体经济。全国有230多个牧业县和半牧业  相似文献   

2.
发挥西藏牧业优势 加速发展牧业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牧业生产历史悠久,民主改革后牧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一九五八年底全区牲畜存栏数为一千一百万头(只),到一九七九年发展到二千三百万头(只),比一九五八年增长了一倍多。近几年由于连年旱灾和风雪灾害,以及我们工作中的种种原因,致使牲畜头数徘徊在两千万头(只)左右。中央召开的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西藏发展生产的方针是“以牧为主,牧农林结合,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发展商品生产。”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个方针完全符合西藏的实际。现仅就发挥西藏牧业优势,加速发展牧业经济,略陈陋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西夏牧业经济若干要素的考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西夏时期干旱、寒冷的气候,草原、荒漠的植被,对其牧业经济若干要素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察。兹认为农牧并存以牧为主是其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且畜牧业因一向在夏国经济中占重要地位而倍受其统治者的重视。然而这种自然规定和人类选择的统一性,愈来愈受到严重的挑战和破坏,并有愈演愈烈之势。籍此,作者在研究西夏牧业经济若干要素基础之上,对这种原因作了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农牧交错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近年来已引起政府以及科学界的普遍关注,我国政府确定的半农半牧业县,将农区和牧区之间的半农半牧业县(旗、市)连结起来形成一个包含大部分半农半牧业县和少数农业县和牧业县的从东北向西南连结的农牧交错带。  相似文献   

5.
集中力量发展农村商品生产,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也是改变民族地区落后面貌的必由之路。要更好地发展民族地区商品经济,就要认真落实党的经济政策,继续在放开、搞活方面下功夫。民族地区林、牧业比重较大,而林、牧业从政策的制订、完善到贯彻执行,都晚于农业,因而在一段时间内放不开、搞不活。近两年,林、牧业在责任制、价格和流通等方面进十步放宽了政策,出现  相似文献   

6.
一、当雄县经济结构分析 (一)两大经济支柱当雄县属于拉萨市管县。该县地理位置优越,县城距拉萨180公里,距藏北重镇那曲175公里。全县有5个区、29个乡、171个村民小组,除纳木湖区外,其余4个区的所属乡村基本上位居拉萨——那曲公路干线两边。当雄县属纯牧业区,牧业经济条件良好,全县现有4941户牧民,牧业人口29094人,牧业劳动力14110人,其中女劳动力6567人。全县草场总面积1205万亩,其中可利用的草场面积1050万亩,已网围栏草场面积22.22万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1%.  相似文献   

7.
当你来到辽阔丰美的内蒙古草原,不论是额尔古纳河畔,也不论是贺兰山下,你可以看见牛羊遍野,可以听见歌声荡漾,到处呈现一片繁荣幸福的景象.这都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给草原带来的.在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经济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全区14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有一半以上是牧区,有35万蒙古族人和一部分达斡尔、索伦、通古斯族人从事着牧业生产.自治区实行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到目前为止的不完全统计,牲畜总数达到  相似文献   

8.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青南地区工作,促进经济更快发展的指示精神,我们对黄南州属于青南地区的河南、泽库两县的经济现状、发展前景及对策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撰写了这篇文章,以期共同探讨。 经济现状与发展的制约因素 黄南州南部两县,即泽库县和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是藏族和蒙古族聚居的两个纯牧业县,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89%,占全州总面积的76.78%。总人口65750人,其中牧业人口58447人。两县共有各类牲畜149.41万头只,占全省牲畜总头数的7%左右。牧业人口平均占有牲畜25.65头只。两县境内绝大部分地区的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新蔡县李桥公社葛陵大队,是个回族聚居的地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队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和民族政策。他们从当地实际出发,大力支持和鼓励社员养羊,促进了农、林、牧业生产发展。现在全大队羊存栏数已达到三千四百多只,每户平均五点四只,实现了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牧区主要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边疆地区,牧区的稳定和发展事关大局。牧区经济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牧区,关心牧民,支持牧业,把解决好牧区经济发展问题作为牧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开创牧区经济工作的新局面。目前,我国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生产力落后,大部分牧民的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牧区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等事业的发展水平也明显落后于城市。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牧区面临的任务比城镇要艰巨得多。因此,加快牧区…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牧区和山区的牧业经济,在我国四化建设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确定了“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有计划地逐步地改变我国目前农业结构和人民的食物构成”的战略方针和“提高草食牲畜在畜牧业中的比重”的战略任务。这对开创民族工作的新局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的畜牧业地区分布在藏族聚居区的二十五个县内,其中纯牧业和牧业比重大的有五个县。1958年以来,在这些牧业区先后进行了民主改革,同时根据党中央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藏族地区实现民主改革之后,紧  相似文献   

13.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已在城市、农村全面展开。首先在农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大胆冲破‘左’的思想束缚,改变不适应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全面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发挥了八亿农民的巨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目前这种改革仍在继续进行,不断完善,不断改进。 在改革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还得我们深入研究,摸索探讨。就我们西北的经济类型而言,除少量的林业外,大致可分为三种,即农业、牧业和半农半牧。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农牧业有它自己的一整套经验,只有半农半牧业二不归一,加上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前进的步  相似文献   

14.
落后的游牧经济的基本改变,是我国畜牧业生产战线上的巨大胜利。改变游牧经济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实行定居游牧。我国牧业区分布很广,从大兴安岭西部往南,沿阴山、贺兰山西北的辽阔草原西上,直达祁连山东麓,包括整个青康藏高原和天山北部,基本上都是广大的游牧地带。牧业区的面积共约三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从事畜牧业生产的牧业人口,90%以上都是少数民族,这是我国牧业区畜牧业生产中的主要特点之一。解放前,在我国辽阔的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本着重点优先发展民族教育的方针,最近批准了教育部门提出的改进民族高等教育工作的措施,扎扎实实地解决一些问题。增设蒙语授课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在新建的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民族医学院各专业之外,逐步增设反映内蒙古地区特点的一批专业:兽医、草原、地下水开发、牧业机械、林学、牧业经济管理、民族贸易、民族财政金融。此外,还增设法律、外语、化学、植物生态、生物、地理等专业。  相似文献   

16.
清朝建立以后,对蒙古地区施行了封锁民族之间政治经济往来的国策,扶持喇嘛教(黄教),使喇嘛教垄断了文化教育,奠定了它在蒙古族意识形态中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形成了蒙古地区只有宗派没有世俗思想学派的黑暗社会局面。 鸦片战争之后,清朝统治者“隔离蒙古”的封锁政策瓦解了,代之而起的是肆无忌惮的经济剥削与掠夺。放任的农业经济渗透,致使蒙古地区的农业、半农半牧业、牧业经济阶梯迅速向纵深扩展。与此同时,蒙古地区喇嘛教独尊的统治地位也衰落了。当时,在思想领域中呈  相似文献   

17.
位于武陵山区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近几年来,在中央和省畜牧草原部门支持下,在黄族聚居的吉首市郊丹青、排绸两乡和土家族聚居的龙山县八面山,成功地建成了由种草养畜专业户和牧工商服务中心组成的牧业经济联合体。只短短的三年时间,就大大地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而貌,在各民族群众中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我国南方少数民族草山的开发和建设现代牧业。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蒙古族是由众多部落融合而成的民族共同体.早期经济主要是狩猎业和游牧业,大约在十二世纪就有了"林木百姓"和"有毛毡帐裙的百姓"的区分,"林木百姓"部落从事狩猎活动,"有毛毡帐裙的百姓"则经营畜牧业,随着时间的推移,狩猎活动逐渐向畜牧业经济转化和过渡."十三至十四世纪,蒙古游牧民族主要从事畜牧和狩猎.他们是游牧民,同时又是狩猎民,但他们的经济基础毕竟是畜牧业."显然,这种复合经济,畜牧业  相似文献   

19.
流动商店     
内蒙科右前旗乌兰毛都供销社乌布林分销店,四名职工,担负着朝根台、乌布林和敖力斯台三个牧业大队和一百六十三个牧业生产点的生产资料、生活用品的供应以及农副畜产品的收购任务。三个牧业大队纵横百余里,一百六十三个生产点象星星般散布在草原上。为了适应牧业生产的特点,他们出动流动车,跟包送货二十年,行程两万四千里,被人称为草原上的流动商店。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牧区的改革与发展艾云航近15年来,内蒙古牧区全面开展经济体制改革,发展了牧业生产力,加快了牧区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化,使草原畜牧业和牧区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主要标志是:1、牲畜头数稳定增长,良种畜比例显著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