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莎士比亚在戏剧创作上成就巨大,但在戏剧理论方面却没有留下专著。通过一些散见于莎士比亚剧作中的戏剧理论,可以看出其戏剧思想分六个方面:一是关于戏剧与现实的关系,莎士比亚认为戏剧既要摹仿自然而又不能机械地照搬。二是关于戏剧创作,莎士比亚认为剧本是关键人物应典型化。三是莎士比亚创造了“舞台想像说”,主张观众运用想像去理解剧情。四是关于舞台表演艺术,莎士比亚强调演员的“意象”。五是关于五角艺术,他认为丑角不仅能提供笑料,而且常充当作者的代言人。六是莎士比亚提倡戏剧语言民族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深入到莎士比亚戏剧的深层,从人物语言中探讨莎士比亚对戏剧创作的理论。因为莎士比亚本人没有留下任何理论著作,要寻找他的文艺理论无疑是一项既迫切而又困难的工作。作者运用整体阐释学的方法从剧本、演员技巧、舞台、戏剧语言等几个方面寻找莎翁的戏剧理论,并由此证明莎士比亚不仅是戏剧作家,也是戏剧理论家。  相似文献   

3.
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与创伤记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运用戏剧语言呈现了那个时代的创伤记忆。由于创伤无法通过惯常语法被感知或言说,戏剧作品充当了创伤的脚本,戏剧舞台也成为演绎创伤的场所。莎士比亚通过一系列创伤人格的塑造,揭示了人物与空间、时间和自我相疏离的心理现实。通过对莎士比亚戏剧元素的解读,可望揭示那些被压抑的无法进入历史和语言的特殊记忆,还原一个更完整的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4.
从莎士比亚全部戏剧作品中可以总结出他创作思想中的四个重要的美学特征:广阔而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个性化的人物而且具有两种道德倾向相互缠绕的复杂性,其内心都拥有巨大的、可怕的激情;形式自由,语言华美,富于激情和哲理等。  相似文献   

5.
戏剧语言是戏剧的生命。夏衍的剧作,在中国现代戏剧文学中独树一帜。夏衍善于通过对小人物命运的刻划来反映社会生活。他的准确凝练、质朴自然又充满激情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为塑造剧作人物性格本色奠定了基础。强烈的艺术激情、生动的形象性和深刻的哲理性构成夏衍戏剧语言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心理活动的处理是戏剧的难点,又是莎剧的重要特色与成就所在。莎剧对心理活动的处理主要采用了独白,旁白,特殊对白等手法,丰富和发展了戏剧的表现功能,具有暗示情节,简炼剧情,拓展戏剧舞台空间,使观众获得相对自由,通过“时间差”造成特殊的戏剧效果等美学功能。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莎士比亚作品的语言特色为出发点,结合伊丽莎白时代的特征和英语发展的历史背景,加以案例分析,揭示莎翁作品的语言在遣词、结构以及修辞手法方面的特别之处,并与现代英语的用法进行比较,从而对其在英语的使用和后世文学发展中的影响进行归纳,也为进一步研究莎翁作品提供语言特色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莎士比亚戏剧中 ,懊悔恶行、请求赦恕的忏悔本质 ,绝无隐瞒、真心的忏悔态度和得到赦免的忏悔结果 ,都得到了充分展现。忏悔这一基督教文化母题为莎剧增添了撼人心弦、发人深省的凝重和忧郁 ,体现出深刻的道德训诲力  相似文献   

9.
莎士比亚语言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莎士比亚的戏剧的研究、莎士比亚电影的摄制和上演,在世界各国热闹非凡。通过对莎士比亚作品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论述了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既继承了前人更超越了前人。只有廓清其本质特征,才能进一步探讨它在整体马克思学说中的地位及意义。本文对中国学界关于人道主义的讨论进行了梳理,比较系统地对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与其他各类人道主义作了区分,指出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作为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内在规定性,表明其历史观与价值观的同构、出发点与归宿点的统一;从方法论上弥合了过去此类研究的不注重内在结构研究的单一性;从新的视阈探究一个横亘在中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疑难。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人本思想之探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马克思人本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其理论内涵可以从本体论、历史观和价值论三个方面来阐释。其内容体系体现在马克思人本思想的起点、立足点、价值诉求和终极目标等几个方面。马克思的人本思想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有着根本的区别,探讨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概念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五四"以来,尽管对"人文主义"(humanism)有不同的理解,但一般都认为人文主义的论述与知识分子是分不开的。知识分子是一种启蒙式的人文主义者,自古到今,在中国的社会文化领域里始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知识分子自己觉得他永远站在一个中心位置来影响社会。这个基本的立场,在20世纪70、80年代后开始受到挑战。随着知识的工业化、专业化或体系化,人文精神变得离我们越来越遥远,知识分子的社会承担也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对于传统的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问题,有必要重新解构,作出新的思考。知识分子应该从文化实践中产生出来,他可以在现代社会里扮演多个角色,通过这些角色营造对社会、对文化有影响力的论说空间,这种影响力不同于原来的社会承担,更多的是知识的推广。当代知识分子可能会向两个方向分化:一些人以专业知识为主,更加专业化;另一些人会成为文化型的行动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4.
作为高校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大学英语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国际交流日益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由此,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问题亟需重新考虑,从语言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出发,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规定审视该课程,可以拓展其内涵,探索其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5.
从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谈起 ,论述了高校人文教育的特定要求 ,并就人文精神的核心地位和内涵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人文精神的本质是对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的一种关怀和尊重,具有永恒的价值。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人文精神的培养令人堪忧。通识教育的形成旨在纠正传统教育的弊病,它的核心是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7.
人道主义的追问是一种思想的冒险:因为追问人道主义意味着要追问人的本性,而追问人的本性就必须从形而上学对人的规定着手。对于形形色色的人道主义的形而上学特性,海德格尔进行了人道主义的批判,从而显现出人的本性:人是存在的邻居。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管理中的人本主义是缘于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本文讨论了人本主义思潮对图书馆管理的影响,并从实践层面上探讨了图书馆管理中实现人本主义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海德格尔的《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一文中体现了海氏前后期的思想精粹。早期代表作《存在与时间》的主旨是探讨存在问题,着眼于此在生存论分析,指出此在的沉沦特性和存在的一直被遗忘状态。问题的关键是指向如何摆脱传统关于存在者形而上学的种种述说,进而去追究合乎本真的事情本身;探讨哲学如何关涉人,哲学对人要求什么,从而引出人道主义本质在于人的本质之中。一种有别于传统形而上学的人道主义,这种人道主义探索存在之真理,关注存在绽出之生存,而思想在道说中,存在自行澄明达乎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