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人观”通过对“天人”关系的探讨,追问、反思世界与人生的究竟义。《庄子》中的“天”、“人”是一对互相对应的概念,“天”主要指代表宇宙运行本然之则的“自然之天”,“人”主要指违背万事万物本性的存在。以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为主旨,《庄子》论述了“天人”关系的三层涵义:“自然与人为”关系、“本性与非本性”关系和“理想境界与人间世界”关系,三层涵义依次递进,阐明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确人应当追求逍遥自由的终极境界。  相似文献   

2.
笔者从宇宙本体论和宇宙生成论的角度,以人的信仰和人间秩序为视角,来分析董仲舒哲学体系中的天,通过对"元"的解读,得出"元"主要指的是至上神?至上神重在人的信仰,而道德之天和自然之天重在人间秩序?  相似文献   

3.
先秦哲学对宇宙本体的回答可以归结为两种,即天本论与道本论。儒家、墨家属于前者,道家、法家属于后者。与古希腊哲学的始基相比,被先秦哲学奉为宇宙本体的天与道具有相同性和相通性,体现了中国哲学特有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先秦仅有的两家“显学”均出自天本论。作为中国哲学的初始形态,先秦哲学与宗教天然合一,儒家、墨家的尊天、祭天满足了人的宗教诉求,在孔子、孟子和墨子那里,天是宇宙本原,也是祭祀对象。这表明,天与道又有差异性,天本论浓缩着宗教情结,有宗教功能,这是道所没有的。另一方面,在先秦同为“显学”的儒家与墨家,在秦后命运悬殊——儒家被独尊、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墨家式微、甚至成为绝学。究其原因,这是因为儒家文化是伦理本位,强调以道德完善的方式与天合一,并且突出天人之间的上下关系,这些迎合了‘宗法等级的需要;墨子崇尚功利,把天人关系说成是互利互惠的平等关系,功利主义旨趣尤其是其平等意识为社会所不容。  相似文献   

4.
在孔子看来,天具有神格性,即具有智能、情感与意志;天具有终极创生性,人与万物都是“天生”的,创生的方式就是“天命”。因此,天是万有之有、众神之神。圣人就是沟通天人的中介,但圣人仍是有限的人,而不是全能的天。孔子指出“唯天为大”,意在强调天是生成并统摄、高于并优于一切存在者的唯一超凡者。人的理性或德性可以超越经验,却永远无法超越这个凡俗世界,因此,“人”永远不能取代“天”。人对天的态度,应当是敬畏。所以,孔子的思想绝非“人本主义”,而是以天为本的“天本主义”;作为“儒教”,孔子的教义乃是“天教”。  相似文献   

5.
天、地、人是古代中华民族对宇宙整体的总的看法,是研讨一切具体事物所共通使用的理论原点。古人从天文现象、气候更迭、天气变化等“天”象中观察到“时”的变化,从地形地貌、植被物产、位置环境等“地”貌中发现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从人禽的二重化、圣凡二重化、性情二重化中明确了“人”的行为准则、道德操守、价值判断。就认识对象而言,“天地人”是整体的、系统的;就认识过程而言,是从天→地→人的以大观小、从整体到局部的认识模式;在“天地人”整体内比较而言,人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与传统“天人之分”的共识相反,荀子对“天”的探讨处处以关涉“人”为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展现出两个维度。其中,在现实层面荀子主要发明注重人事、为民祛魅的宗旨;在哲学层面发明人作为主体如何使“天”、“礼”进行内在统一,即实现“天”、“礼”、“人”的三位一体,并最终突出人之主观能动性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董仲舒在天与王的先验关系中,建构出国主人君之位的基本性质和伦理的、道德的、政治的客观要求。通过对天的绝对权威和无上尊严的确认,确立起人君国主的德性标准和行为规则。从哲学的高度论证出“皇帝”即“天子”,是董仲舒的发明。王,既作为类群性质的人的社会核心性因素而存在,而且也已被置入到“天——地——人”的三重结构之中。为君作王的重要职责就是把天、地、人三者有机贯穿起来,形成一个彼此融合的宇宙整体。王者应该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体现出对天道的效法和绝对遵循。  相似文献   

8.
作为“心”学家的陆象山认为,宇宙有一个普遍存在的“理”或“道”。他说:“此理在宇宙间,未尝有所隐遁,天地之所以为天地者,在顺此理而无私焉耳。人与天地并立而为之极,安得自私而不顺此理哉?”在这里,他认为,天、地、人同道,人的作用与天地并举,“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因此,人当“收拾精神,自作主宰’,“收拾精神,自作主宰”的‘叫复措”就是整理、修养。精神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精神”在这里实际上就是“心”的代名词。《孟子·告子上》说:“心之官则思。”心是有思想,能思维的器官。心…  相似文献   

9.
宋代理学天人关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理学家将“天”作为宇宙本体,并赋予其伦理含义。同时,又将“人”抽象为一个总体性范畴,概括为一种普遍性的精神存在。在此基础之上,他们从世界本原上说明了天与人的相合,并论证了天人为一的结合点在于“理”、“心”、“性”等,为天人为一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天志”是墨子之法的本体来源,“以天为法”就是以“天志”为“法仪”,“天”是墨子之法的本,“天志”是墨子之法的体,“法仪”是墨子之法的用,“天”、“天志”与“法仪”是本、体、用的关系。“天志”就是合乎自然的自然法,是“民意”的反映,是墨子法律思想权威性的价值根源,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最高标准。“以天为法”不仅是墨子构建自己思想体系的基础,而且是其法律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1.
在反清复明无望的情形下,王夫之转入了重建儒家文化,这就是他的“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抱负。其重建儒家文化的目的在于剔除儒家中佛教等其他学派的负面因素,提供一个帮助人们建立健康道德和宇宙和谐的新伦理体系。他以张载的“太和”为最高目标,以庄子的“相天”为其方法,展开对儒家经典的新诠释。他分别从“自然之天”和“仁心之天”的角度提出相天的必要和方法。前者在于利用人的智慧创造发明,补充天之不足;后者在于以礼义节制人的行为,扩充仁爱和和谐。他相信只要人们能够坚持履行儒家的礼义,气质可以改变,而神气可以得到保持。即使形体消散,自己对宇宙所贡献的那一团和气(神)仍然会造福后代。这样,才完成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研究毛泽东诗词的英译,不仅有益于欣赏毛泽东诗词的磅礴气势、恢弘意象,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英语鉴赏水平及翻译水平。以关于“天”的翻译为语料,比较分析中外多个英译版本中对“天”的翻译,总结出毛泽东诗词中的大部分“天”及其含有“天”的词语主要有三层含义:天空、自然、天公。“天”的含义不同,译法也应各异。通过评论这些翻译,同时提出个人观点:将“天空”之“天”翻译成sky较达意;将“自然”之“天”翻译成nature较贴切;将“天公”之“天”翻译成heaven较传神。另有少数含有“天”字的词语,需联系上下文,遵照“最大限度再现诗人所创设的意境”这一原则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13.
三“天”归一 ——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凝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主要包括三种含义:宗教意、自然意和伦理意,此三意之天,可以简略称为“三天”,“三天”的相互制约,尤其是相互转换与融合的过程,凝缩了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儒家人生美学推崇“诚”,认为“诚”生“天”生“地”,既是“天之道”,又是“人之道”,为宇宙间万事万物生成与构成的原初.人只有顺应自然,还原到自然的“诚”的心性,才能感化他人,化育万物.  相似文献   

15.
世界各民族都有对天原初思考的神话和天人哲学,从原始信仰与自然相适相顺转为逆向贪婪的索取说明,人的信仰既是超功利的,又是功利的。中国古人对宇宙发生论的认识,彰显古哲把人与天等齐的情怀。物理的天非哲学的天,天人之天是人带给宇宙的精神天。人在体悟人天关系时,人才摸到了天。人以全身心投向与宇宙合一的境界,感悟万物之间相互关联,建立变易的哲学思想,今天尊重自然大生命规律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老子之前“天”是至上之神,统辖人间万物,自然现象、伦理、道德、灾祸等无不在天的主宰下。在这样背景下,人的存在境域非常狭小,一切都在天的意志之下展开他们的生存价值。道家哲学的出现将人同为“域中四大”,将人与天放在一体的位置上,逐一消解“天”的宗教神权性质,还天以“自然”。道家哲学对人境的这一开拓,为将大自然和万物纳入了人的审美视域提供了厚实的哲学基础。人的存在不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君臣、父子、夫妇等关系之外,走出了一个不同于儒家的生活形态,从而在更加广阔的层面上构成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特品质。  相似文献   

17.
“绝地天通”见于先秦多种文献中,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对“绝地天通”,已经有诸多解释。其中“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民神不杂”,实际上是讲两种社会状态的对立,但绝非先有“民神不杂”的“绝地天通”,而后才有“家为巫史”的天地不通。而其中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因农业生产的需要,人们对天文地宜认识的飞跃,特别是天文历法的进步,才是绝地天通的根本原因。而绝地天通,则是伏羲画八卦仰观俯察的文化前提。  相似文献   

18.
洪仁玕与太平天国历法的“改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洪仁玕阐述了太平天国颁行天历主要有“醒愚俗”、“定民志”、“正农时”三个目的。针对天历不合天象、有失农时的缺陷,洪仁玕对天历作了一次较大的“改订”:一是改订“岁实”,二是欲制定一标准物候历来“裁定耕种”。洪仁玕对天历的“改订”是不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思考的重要问题。商周之际,为了解释周代商政权的合法性,产生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观念,在此基础上周公提出了“以德配天”的重要思想,开启了神权政治观向道德政治观的转变。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奴隶制的瓦解,“公室衰微”.人的主体地位上升,“以德配天”思想被诸子发展为“以人为本”的政治观和系统的民本思想,从而使中国政治文化具有人本主义色彩。研究先秦政治伦理,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指无所事事,而是要求人们的思想言行听从“天之道”,即听从自然法则。“天之道”在政治生活中的主要表现是“善政”和“无事少争”。“无为”思想的社会原因是统治者的奢侈和暴虐,哲学依据是“柔弱胜刚强”。“无为而治”的方法主要有“不见可欲”、以“愚”治民和实行宽政。《老子》指出,只有具有“玄德”的人才能自觉地按照“天之道”办事,“无为而治”归根结底是要求统治者按“玄德”办事。所以,“无为”实质上是一种道德治国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