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协整性分析和因果关系研究方法已经成为国际上研究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本文开展1980—2009年北京市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协整性和因果关系研究。随着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对政策能够产生一定指导作用,协整性与因果关系研究方法也逐渐被应用到发展中国家尤其亚洲的一些国家。在新加坡、韩国、印度、泰国和台湾等,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协整性和因果关系研究中,主要有三种情况出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反之亦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无Granger因果关系。但对于一些国家来说,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有些结论甚至完全相反。中国能源经济之间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研究近年来才受到关注,文献数量不多。随着北京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迅速增长,能源消费紧张,北京市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徐州市1978-2005的年度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性分析技术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徐州市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一时间段内,徐州市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二者呈现出长期稳定的特征,前者对后者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该文主要对煤碳消费与国家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其中主要运用时间序列中协整回归分析和因果关系检验等分析方法来研究煤碳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和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4.
应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我国人口总量、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问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口总量、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具有长期的协整性,且人口总量比GDP对能源消费量的影响更为显著,从短期和长期来看,能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单向的原因,短期内人口总量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长期中人口总量对经济增长具有外生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居民最终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居民最终消费和GDP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经济计量方法对我国1978-2006年最终消费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最终消费和GDP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居民消费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格兰杰原因,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并且居民最终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比较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6.
根据1985-2010年度相关数据,采用协整分析的方法,对内蒙古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二阶协整关系.同时在协整分析之后,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并对“十二五”期间能源消费进行预 测.最后,根据上述分析与预测,对内蒙古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得出一些结论和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汤智民 《决策与信息》2009,(12):120-121
本文采用了协整分析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模型,检验了江西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江西交通基础设施存量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短期内两者关系不稳健,长期内,经济增长是交通基础设施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1980-2007年度相关经济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计量方法,对山东省经济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协整分析,结果发现他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是只是单向因果关系,即山东省的经济增长是城乡收入差距增大的原因,而城乡收入差距的增大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陈卫根 《经营管理者》2009,(23):147-147
本文通过建立1978-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协整分析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作用机。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10.
郭怡 《经营管理者》2009,(18):141-142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研究能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均衡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运用一系列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福建省1978~2007年能源消耗总量EC和GDP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者是单向因果关系。并且,福建省能源消耗和经济增长存在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如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深入研究了中国在1990-2013期间电力消耗、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电力消耗、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耗之间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但不存在电力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与此同时,VAR模型估计结果显示,滞后一期的电力消耗对当期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产生正向的作用,滞后一期的电力消耗促进当期的电力消耗,同时也促进当期经济增长和CO2排放量增加;经济增长的滞后期对当期电力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产生负向的作用,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滞后期对当期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基于此,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在短期内会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但正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描述的结论一样,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能源效率的提高,进而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该发现对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和电力部门能源政策的制定都将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一直是能源经济领域研究的重点,相关研究较多,而以能源输入省与能源输出省为视角的研究却很少。本文基于我国能源输入省和输出省1986—2008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能源输入省和输出省的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长期与短期而言,能源输入省和能源输出省的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存在着不同的Granger因果关系。因此,本文在最后提出了各自不同且有针对性的能源和产业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运用面板协整技术研究各影响因素对中国各省区单位GDP能耗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强度,面板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表明,全国各区域单位GDP能耗和各影响因素均为一阶单整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协整方程表明,产业结构对单位GDP能耗的负影响东北最大,中部最小,西部为正影响;技术进步对单位GDP能耗的负影响东部最大,西部其次,中部最低;对外开放程度对单位GDP能耗的负影响西部最大,东北最小,中部为正影响。误差修正模型表明,东北调整到均衡状态的速度最快。根据实证结果,建议由此在制定"十二五"节能降耗目标时应该分区域实行不同的降耗目标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面板的Granger因果检验,对1997-2008年间我国24个省市自治区风险投资与创新之间因果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和专利授权均是一阶单整变量;且Kao检验、Johansen Fisher检验和Pedroni检验的协整检验结果也十分显著。这不仅说明了风险投资和专利授权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且还验证了"风险投资先于创新"假说的成立。但却没有发现"创新先于风险投资"的显著证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方财政收入与支出——面板数据因果性与协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面板数据格兰杰因果性检验和面板数据协整方法,研究中国省级政府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我们发现,在1979~1993年,省级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相互影响,存在双向因果关系;1994年以后,财政支出单方面影响财政收入。在1979~2005年整个时期,省级财政收入与支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分税制改革事实上加强了省级政府对财政收入的控制能力,省级财政收支仍然保持密切联系。本文还对财政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we analy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ion density and economic growth using a Granger causality analysis and shocks analysis with vector autoregression model. We find that the Granger causality goes from the growth rate to the unionization rate in four of the 11 European countries under study. France bucks the trend: it is the only country in which union density influences economic growth, moreover in a positive way.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世界和中国1971-2007年的能源效率、1960-2007年的CO2排放效率以及相应年度的GDP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世界的CO2排放效率和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中国的能源效率和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GDP是能源效率的Granger原因,从短期来看,GDP与能源效率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VAR模型的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运用VAR模型,构建了原油价格与经济增长、物价水平、货币政策、失业率之间的动态关系系统,着重探讨油价波动对我国一些重要经济变量,特别是经济增长的影响规律。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表明,油价波动是引起经济增长率、物价水平、货币政策等经济指标变化的Granger原因。通过VAR(2)模型及脉冲响应分析,油价上升对我国经济的主要影响有:不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但会使经济增长速度变缓;通过对总需求的拉动及成本增加这样两条途径使物价水平上升;长期内会使失业率增加;增加了有效实施货币政策的难度。整体来看,尽管国际油价及我国的经济变量复杂多变,由国际油价、经济增长、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失业率这五个变量所构成的经济系统是稳定的,也就是说,通过市场经济的自动调节和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我国的经济能够平稳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陆静 《中国管理科学》2012,20(1):177-184
本文推导了存在金融中介的情况下稳态经济增长的路径,阐述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正向推动作用的理论依据。根据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单位根、面板协整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发展程度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投入和金融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从完全修正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果来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沪市认购权证与其标的股票价格走势的Granger因果检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洋  庄新田 《管理学报》2006,3(6):697-702
运用G 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检验沪市6只认购权证与其标的股票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大样本条件下,认购权证与其标的股票之间存在单向的G ranger因果关系,权证的价格走势影响其标的股票的价格走势,说明从长期来看,认购权证发挥了其潜在的投资杠杆的作用,其价值发现与风险对冲功能在市场中得到实现;在小样本条件下,认购权证与其标的股票之间不存在显著的G ranger因果关系,表明短期内权证与其标的股票价格走势相互独立,市场中有可能存在对权证投机炒作,人为放大权证的投资风险,使权证背离其正常的投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