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上海市民对世博会的态度和社会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珂 《社会》2004,(1):4-5
为了配合“世博会和上海新一轮发展”大讨论,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在2003年4月份组织了大型的市民抽样调查。调查涉及市民对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态度、市民对上海发展的评价、市民的生活质量状况、社会安全感、社会信任度、社会参与状况等多个方面。共有2200名市民接受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032份。本报告主要涉及的是上海市民对世博会的态度和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2.
徐珂 《社会》2004,(3):4-10
主题报告 为了配合“世博会和上海新一轮发展”大讨论,上海市社联在2003年4月份组织了大型的市民抽样调查。调查涉及市民对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态度、市民对上海发展的评价、市民的生活质量状况、社会安全感、社会信任度、社会参与状况等多个方面。共有2200名市民接受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032份。本报告所指的社会生活状况评价主要涉及有关市民的生活质量、社会安全感和社会信任度。  相似文献   

3.
缪一民 《社会》2004,(1):6-9
2010年上海将举办举世瞩目的世界博览会,上海将抓住这一历史发展机遇,大力推进建设世界级城市的进程.如何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提高上海的城市文明和市民素质作出新贡献?为此,本调查通过对虹口区居民素质的调查以反映上海市民素质的基本状况、上海市民的社会参与以及为世博会做贡献的意愿.  相似文献   

4.
2010年上海将举办举世瞩目的世界博览会,上海将抓住这一历史发展机遇,大力推进建设世界级城市的进程。如何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提高上海的城市文明和市民素质作出新贡献?为此,本调查通过对虹口区居民素质的调查以反映上海市民素质的基本状况、上海市民的社会参与以及为世博会做贡献的意愿。  相似文献   

5.
《东西南北》2010,(6):11-11
姚明第一次关于世博会的感性认知,来自于2005年的日本爱知世博会。那次,他随上海代表团前往,在爱知世博会中国馆“上海周”开周仪式上,被上海市政府正式授予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形象代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以批判康德哲学的“是”与“应当”的二分为起点重建政治哲学,在此基础上批判性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主张从“现有”之矛盾推出“应有”.“是”与“应当”相统一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逻辑前提;价值判断与科学论证相统一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存在论依据;从“市民社会”到“人类社会”的过渡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的现实内容.基于上述方法论原则,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把科学论证和价值判断统一了起来,揭示了“人类社会”取代“市民社会”的必然趋势.在当代世界,市民社会已从单纯的市场经济领域进入了社会交往的公共领域.市民社会的这种演变,反映了当今时代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变化,为当代政治哲学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基于这种社会事实,在当代推进和深化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需要重新审视市民社会及其蕴涵的价值和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口城镇化政策必须超越城乡二元的概念框架和理论体系,充分认识中国已经并将长期处于市民、农民、移民(流动人口)三元社会结构的客观现实,一揽子谋划解决市民、农民、移民三大群体的待遇问题.在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追求“同城同待遇”,并不是指生活在一座城市中的市民、农民、移民享有完全相同的具体待遇,而应该是“同城同待遇指数”,即同一座城市的市民、农民、移民的待遇指数基本相同.要围绕市民、农民、移民三大群体的待遇问题做好人口城镇化的政策设计,在定量分析测评待遇指数的基础上,采取“完善市民待遇、提升农民待遇、落实移民待遇”的路径,不断缩小不同群体、不同区域的待遇指数,最终实现“同国同待遇指数”和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在讨论上海市“八五”规划的一次会议上,笔者曾提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应当强调以“人”为中心,即以上海市民的生活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去描绘未来发展的蓝图。时至今日,笔者反躬自省,觉得上述建议固然不错,但申述的理由不充分,且所谓的“市民”和“生活需求”这两个概念很难捉摸。因此,本又试图从社会结构和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再谈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问题。一简而言之,社会结构是个人相对于其他人的位置或地位。如果说社会是一张巨大的网,社会结构就是网上的一个个结点。当每一个社会成员参与社会活动时,他必须占据一定的…  相似文献   

9.
马长山 《求是学刊》2001,28(2):63-67
文章认为,法治的生成和发展是与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紧密相关的,而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在东西方却具有不同的演进路径.即在西方呈现的是国家与市民社会相复合(古希腊)--国家对市民社会的监护(古罗马)--国家吞并市民社会(西欧中世纪)--市民社会与国家的二元分立和抗衡(近代资本主义).这种发展路径造成了多元文化和权利抗衡国家权力的西欧"独特性",并促动了近代法治的生成.而古中国及东方国家则一直处于国家吞并市民社会状态,形成了扼制权利和自由的"东方专制主义",法治便无以产生.这启示我们,中国要走向法治,就不应仅满足于法律制度的植入和法律体系的建构,也不应满足于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和理性文化这种"法治基础和条件"的一般性解说,而应着力建立国家和市民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石发勇 《社会》2005,5(2):50-77
一、导论在当今,如何在基层社会实现良性治理或“善治”1是各国都在探索的共同课题。对中国而言,尽快在城市基层建立良好的治理秩序更是国家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城市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心。随着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原先赖以整合城市基层社会的“单位制”模式的控制功能逐步弱化。在此背景下,国家对城市基层实行管理的重心开始由单位移向街区———市民居住区。因为民主是实现“善治”的手段和保证,新形势下的基层治理要求实现社区民主化,使得普通市民有权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从而在基层社会实现市民与国家、市场的良性互动和…  相似文献   

11.
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中提出,夺取政权的革命战略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应采取“阵地战”,因为革命是工人阶级在市民社会扩大领导权的过程,也是组成新的历史联合体(工农联盟)和建立新的集体意志的过程。国家权力可以说是一种关系,市民社会的社会关系也是权力关系,权力不仅体现在国家的强制机关中,也分布在整个市民社会。市民社会中占优势的领导权原则是取得国家控制权的前提,但是“阵地战”并不排除用暴力斗争对付国家的强制机关的可能性,即使这样,夺取国家权力的斗争只能以市民社会中力量对比取得根本性的转变为前提,否则最后胜利就不能得到保证。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强大的和复杂的市民社会作为后盾,也就是从私人组织、学校、教会、宣传媒介,到城市和农村的团体、工业家和大  相似文献   

12.
《东西南北》2010,(6):10-10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已经在世界的注视下拉开帷幕,这是160年来首次由发展中国家主办的注册类世博会,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参与最广的一届世博会。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后,192个国家和50个国际组织齐聚黄浦江畔,汇集人类智慧打造出一座5.28平方公里的“理想之城”,奉献一场世界科技与文化的盛宴。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的"市民社会"话语转换及其对法治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长山 《求是学刊》2007,34(2):75-80
“市民社会”是东亚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舶来品,并成为东亚民主和法治研究的重要话语。我国台湾地区大多以“民间社会”来表达其特有旨趣,而大陆则出现了从“市民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话语转换,这不仅对我国民主和法治的研究有重要意义,也会对民主法治的现实进程有一定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赵定东 《社会》2005,25(2):93-111
一般来说,任何社会的形成都是由个人、制度和文化三种动态关系所组成的,因此,一定的社会关系就成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邓伟志,1991)。本文的分析就建立在社会关系的分析基础之上。在当代中国城市社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渐完善,随着淹没社会的国家权力在诸如经济、市场等领域的有限退出,随着万能的“单位制”的逐渐解体,市民与国家(政府)的互动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大变化:一方面,市民的职业流向分布于国营、私营、外资、个体等多种经济所有制,市民对“单位”的依赖趋弱,对政府的指令依赖趋弱;另一方面,政府的职能角色定位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5.
《战后日本的市民参与:战败社会的复兴》(Civic Engagement In Postwar Japan:The Revival of A Defeated Society)的作者鹿毛·利枝子(Rieko Kage)于2005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现为日本东京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富布莱特基金学者(Fulbright Scholar)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当前的“市民社会”朱宝信市民社会最初形成于西方,我国市民社会的出现则要晚得多,并且至今也没有形成西方意义上的典型的市民社会。然而我国发展缓慢的、具有本国特征的市民社会却构成了当前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现实基础。因此,正视我国市民社会的存在,准...  相似文献   

17.
日前,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与北京尚德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尚德公益)联合举办"相约迎冬奥虎年福气到"助残文化活动.活动邀请北京市门头沟区书法协会共同参与,现场挥毫泼墨,书写冬残奥会主题标语和新春"福"字.  相似文献   

18.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出现了探讨“市民社会”理论与实践的兴趣。如何认识1990年代中国市民社会论的理论倾向与特征?从比较社会思想的视点出发,透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市民社会论的历史变迁进行概括和总结,可以为理解中国市民社会论的历史相对性与必然性提供一个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19.
贺来  田帅帅 《学习与探索》2023,(12):1-8+177
如何理解人的自由是马克思全部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不是抽象地看待人的自由本质,而是将其还原到人所处的社会关系之中加以理解。市民社会构成近代社会的基本形态,为探寻人的自由解放之路,马克思基于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双重视域对市民社会进行了批判,超越了仅仅停留于总结近代市民社会物质运动规律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传统与从抽象出发批判近代市民社会的德国哲学传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这一“双重视域批判”的积极成果,创造性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正是借助于“异化劳动”这一分析工具,马克思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现代奴役制本质和人的自由无法实现的社会现实根源。同时,立足于市民社会批判的双重视域,马克思给出了扬弃近代市民社会、实现人的现实自由的实践方案,即共产主义运动。  相似文献   

20.
社会政治化系指市民社会在与政治社会的彼此消长中,改写被政治社会所长期把持的“原生态政治,”增大政治的社会涵容量并增强其社会功能,从而建设一种新的、顺历史潮流而动的“衍生政治”的过程。社会政治化具有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融合、互补以及后者对前者覆盖等“新政治”形态;具有诸项超越“原生态政治”价值的价值;推进它的主要主体是第三部门、社区以及责任政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