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康家回族话语法探析韩建业1990年,我所语言研究室对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康杨镇康家回族话进行了初次调查,在此基础上整理并发表了《初谈康家话语音系统及词汇的构成》(载《青海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一文。之后,又于1992年进行了补充调查。本文拟从词...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世居青海省的六个主要民族所操语言分属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汉族,回族和藏族分别操汉藏语系的汉语和藏语,蒙古、土和撒拉族分别操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土族语和撒拉语。操着不同语言的这些民族,在青海这块土地上世代相处,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过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加之邻省汉语河州方言区的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如回、保安、东乡族的交往,相互都产生过一定影响。青海汉话的许多特点就是在  相似文献   

3.
回族语言     
回族操汉语,使用汉字,这是因为长期和汉族杂居,经济上  相似文献   

4.
河州是甘肃临夏的旧称,它以现在的临夏为中心,包括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撤拉族自治县、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以及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和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的一部分地区。河州话是生活在这一地区的汉族和回族所说的二种汉语方言,也是这一地区的其他少数民族相互交际的工具。河州话被划入汉语北部方言的西北次方言,但它具有很大的独特性,它与汉语普通话不仅在语音和词汇上有差异,更突出的是表现在语法方面。本文拟通过对河州地区回族历史来源的分析,以及河州话和阿尔泰语的对比,就河州话的产生进行一些分析。河州话是河州…  相似文献   

5.
回族是中国除汉族外,少数几个主要使用汉语作为交际工具的民族之一。这里说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全国700多万回族,大约90%以上使用汉语;二是回族实际上并不都使用汉语,换句话说,部分回族并不使用汉语而使用其他语言。如海南岛崖县的回族,有三四千人在公元12——13世纪由印度支那的占城(今越南南部平定省一带)迁来,至今使用着一种称为回辉话的语言。回辉话不同于占语,是一种独立的语言。此外,部分世居在新疆、西藏、甘肃、青海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回族,也不使用汉语,而使用当地的维吾尔语、藏语、东乡  相似文献   

6.
魏萌 《中国民族博览》2022,(16):120-122
西宁市城东区是典型的高原城市是回族相对聚居区,当地回族主要使用汉语西宁方言的特色民族变体形式——东区话。东区话的特色词语包含部分“经堂语”词语、特色称谓语等。通过变体识别实验可知,城东区回族主要依据特色词语识别东区话。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笔者对卡力岗地区民族志调查系列报告之一,即卡力岗回族村的田野调查报告.报告以卡力岗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德恒隆乡两个分别操藏语、操汉语的回族村为个案,首次全面展示了卡力岗回族村的民族构成、语言使用、居住规律与宗教信仰状况等;辨析了卡力岗人的概念,诠释了卡力岗人这个特殊回族群体的民族认同观.卡力岗回族村的人类学调查,反映了我国回族形成与族源的多元性,印证了回回民族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特质紧密结合的整体特征.  相似文献   

8.
同心回民话中的阿拉伯语波斯语借调张安生同心北片回民话,是一种具有回族特色的汉语方言。这种方言中活跃着相当数置的阿拉伯语、波斯语借词。这些借词的音义表现、结构形式与其他地区回民话中的借词不完全相同。本文列举同心北片回民话中的常用借词200条左右,不包括...  相似文献   

9.
青海化隆操藏语回族调查马秀梅一、操藏语回族社群的形成化隆县有10万回族,其中群科、卡力岗等地的回族使用藏语。而且这些回族聚居地区的所有村庄是藏语名称,如卡为岗的德恒隆、黄吾具、措扎和群科乡的格尔麻、文卜具、乙沙等。全县用“吾具”(部落)一词命名的十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回族语言和波斯语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回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回族目前普遍使用汉语,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还使用一些波斯语词汇。我们从研究回族先民语言到现代回族汉语代演变历程,来探讨回族语言和波斯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小经"文字产生的背景--关于"回族汉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所研究的是我国回回人先民母语的转变与"小经"文字产生的相互关系问题.回回人的先民在从外来移民转变为中国一个少数民族的过程中,曾经历了一个"双语时期",即同时操汉语与波斯语的时期,其时代大致在元与明初.目前保存下来的早期回族汉语标本可上推至明初.回回人的"双语时期"约结束于明中期,这时多数回回人已经不懂波斯语,其母语也演变为"回族汉语"."小经"文字的产生当在此后.  相似文献   

12.
我的大半生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我很乐于谈一谈我们回回教育的问题。我们回族使用汉语是回族最后形成的标志之一。回族使用汉语也具有某些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汉语,并给回族文化教育乃至经济政治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这是国内有些少数民族所没有的优越条件。解放前,由于民族压迫造成的心理障碍,我们民族没有认识到这个有利条件,一读书就说“反教了”、“随汉人了”,不愿让子女上学,只满足到清真寺学一点教门的基本知识和阿拉伯文。这种观念的残存,至今影响着回族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汉语青海话名词的特点李克郁,李美玲多语环境中的青海汉话是汉语北方方言的一个次方言,它除与普通话(或汉语书面语)有共同的基本词汇和语法范畴外,还有诸多自己独有的语言现象。这些特殊的语言现象,乍看起来,使人不可理解,因为都是一些为汉语所不能容忍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文/钟廷雄陈丹民族大视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多种语言、多种文字并存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绚丽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一直使用汉语,满族在近代转用汉语外,其余53个民族...  相似文献   

15.
回族话是回族民族情感和文化心理的反映,它与伊斯兰教一起成为维系回族内部关系的纽带。南京回族话是南京回民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回族语言的地方分支。它既保留了先民母语的部分"底层"形式,又与其他地域回族的语言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16.
回族古籍是历史上保存下来的主要以汉语、阿拉伯文、波斯文、"小经"等记录的各类文字和口碑等文献资料。本文从历史角度,探讨了回族古籍收集、整理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回族古籍收集、整理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今后的发展作了展望,有助于对回族古籍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循化汉语的“是”与撒拉语[sa/se]语法功能比较马伟“循化话/是指流行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汉语地方话,它由于自身的独特性,和西宁话、乐都话(包括民和话)一起成为青海汉语方言中的三个次方言①。后两种次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主要在语音上,其次是词汇,...  相似文献   

18.
“着”字句“拿跟”句和“等”字句是古蔺话三种最常见的有标记被动句,其基本语义是被动义、处置义和消极义,与普通话、合江话相比,古蔺话有标记被动句的消极义更鲜明、更典型,保留着汉语有标记被动句的语义特点。  相似文献   

19.
试论回族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贯穿于回族发展始终的爱国主义传统作了深入论述。文章认为,爱国主义思想在回族发展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有着丰富的内容。与回族文化渊源一样,其思想来源包含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内涵。在近现代爱国主义运动中,回族爱国主义思想得到了充实和完善,增添了新的内容。文章指出,阐释回族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特点,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回族作为中华民族坚定一员的历史基础,并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现代中国穆斯林少数民族以阿拉伯 -波斯字母拼写自己语言的现象 ,有其形成的过程。以唐元以后入华西域人后裔为主体形成的回回民族中 ,有相当部分其祖先的母语为波斯语。波斯文为蒙元帝国的官方文字之一 ,时称回回字。元、明、清三朝均设有官办教授波斯语的专门机构 ;而随着同汉族的多方接触 ,汉语逐渐成为以回族为主的甘宁青一带穆斯林少数民族的交际语 ;同时在伊斯兰文化背景的影响下 ,回族学者创造了用阿拉伯 -波斯字母来拼写自己的新母语———汉语的方法 ,主要用作解经 ,兼用于日常 ,形成了现在称为“小经”的文字。而其他一些操突厥语的西北民族 ,如维吾尔、哈萨克等族 ,在伊斯兰化的过程中仍然保存了自己的母语 ;受其影响的穆斯林民族如东乡族 ,则在保存自己母语的同时 ,在回族“小经”的影响下 ,创造出东乡“小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