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媒体中的沙特阿拉伯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各种媒体对沙特阿拉伯王国的相关报道,介绍和分析沙特阿拉伯国家与民众在中国媒介中的正面或负面形象,并剖析导致这些形象的原因。同时,作者试图参照其他国家的做法,结合自己的体会,对加强和改善沙特及阿拉伯世界对华宣传和公关提出一些富有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沙特的年均军费开支约占全国总支出的1/3,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军火进口大国,其武器进口量占中东地区的50%以上,1987-1990年,沙特军火交易额高达457亿美元,在国际石油市场低迷的1994-1997年,沙特军火交易额为141亿美元,沙特的军工生产尚未形成体系,存在两大不足:一是军火长期依赖进口,对自行生产缺少一个完整,清晰的长远发展战略,限制了对本国军工业的投资;二是国内缺少研究与开发人员,制约了军工业的发展,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沙特作为国际军火贸易主要进口国的状况还不会改变,它仍将是国际军火商追逐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是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内容。气候治理的本质是发展治理,发展中国家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受害者,同时又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贡献者。因此,成功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之一,是实现主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低碳转型。中国和沙特阿拉伯都是发展中大国,各自又是化石能源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同时具有强烈的低碳转型意愿以及较好的科技和资本基础,属于全球气候治理和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关键国家。中沙两国基于双赢动力开展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同时也存在问题。在两国“双碳”目标约束下,更加符合各自资源和技术禀赋特点的提升化石能源能效、氢能、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将成为未来双方合作的重点。伴随两国合作从产能向联合研发核心技术等关键领域拓展,中国与沙特阿拉伯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也将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领域发挥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4.
以得天独厚的伊斯兰教传统为基础、丰富的石油财富为依托,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沙特长期致力于成为全球穆斯林的精神祖国,借以增强其国家合法性和全球影响力.沙特通过传统外交和公共外交大力构建和发展伊斯兰国际机制,支持和掌控多个以宗教为纽带的国际伊斯兰非政府组织,大力资助伊斯兰教瓦哈比学派的发展及其全球扩张,这对世界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产生了直接或间接影响.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沙特宗教的高度外交化引起多国高度警觉,其宗教与外交的关系走向受沙特现代化和民主化进程中政教关系的发展、美国中东战略走向、中东国家乃至伊斯兰世界民主化转型中宗教、教派冲突的发展等三方面的制约,正进入调整与平衡阶段.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的中东战略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苏联的中东战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双边和多边外交、经济和贸易关系以及文化软实力的输出,对中东国家产生影响.阿拉伯之春爆发后,俄罗斯在中东的利益受到冲击,主要表现为俄罗斯与中东国家的双边关系弱化、与中东国家的经贸关系受损、中东地区反俄情绪增长等.一方面,俄罗斯利用阿拉伯之春对地缘政治所造成的冲击,及时调整了其中东外交战略,提升了中东国家在俄罗斯整体外交战略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俄罗斯利用阿拉伯之春后中东地区国际体系变化以及域外大国中东外交政策的调整,重构了其与中东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并在恢复双边关系的基础上,推出了整体性的中东战略.  相似文献   

6.
未来能源开发的重点将聚焦在深水区域,北非阿拉伯国家都是临海国家,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深水能源勘探与开发与陆地、盆地开发模式存在巨大差异,对我们提出了新挑战。基于SWOT模型的分析框架,本文认为,随着中国海外能源需求量的增长,北非阿拉伯国家是油气资源的重要储存地,中国必然选择与北非阿拉伯国家进一步共同开发能源,而北非阿拉伯国家在深水领域的能源是一块未完全开垦的处女地。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尊重北非地区深水能源开发的客观规律,设计合理有效的战略规划以适应深水能源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而金融自由化则是金融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全球开始了以放松金融管制为主要内容的金融自由化进程。中东阿拉伯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是其宏观经济改革战略的一部分,它力图通过自由化、现代化、提高透明度以及加强风险监管来提高金融中介效率。中东金融改革是一种渐进式的改革,包括货币政策改革、银行体系自由化和开放资本市场。中东金融体系已经成为世界金融体系的一部分,但在金融效率、深度和竞争力方面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沙特的年均军费开支约占全国总支出的1/3,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军火进口大国,其武器进口量占中东地区的50%以上.1987~1990年,沙特军火交易额高达457亿美元.在国际石油市场低迷的1994~1997年,沙特军火交易额为141亿美元.沙特的军工生产尚未形成体系,存在两大不足:一是军火长期依赖进口,对自行生产缺少一个完整、清晰的长远发展战略,限制了对本国军工业的投资;二是国内缺少研究与开发人员,制约了军工业的发展.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沙特作为国际军火贸易主要进口国的状况还不会改变,它仍将是国际军火商追逐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与非洲阿拉伯国家的“伙伴外交”与西方的结盟外交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它以主权平等为基础,以首脑互访为手段,以反对霸权主义与殖民主义为动力,以周思来访问亚、非、欧14国时提出的“对阿拉伯和非洲国家五项原则”为依据,为中国与非洲阿拉伯国家的交往奠定了基础。“伙伴外交”成为中国利用外部战略资源的重要手段,成为中国外交资源的“生长点”。本文通过考察“对阿拉伯和非洲国家五项原则”的缘起与实践,对新时期中国对非洲阿拉伯国家的“伙伴外交”提出了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沙特与伊朗在中东地区经常利用代理人战略开展竞争和博弈,具体表现为支持内战国家的代理人来改变战争进程与结果、扶植代理人进行权力竞争、利用代理人进行外交角力等。沙伊之间运用代理人进行博弈,既是两国的地缘政治对抗、教派纷争等结构性矛盾使然,也是由于代理方本身需借助外部力量实现政治与宗教目的。不过,受直接冲突与战争高成本及外部环境的约束,两国之间的博弈不会走向正面军事冲突。截至目前,沙伊的代理人战略加剧了中东政治生态的恶化,加快了地区阵营化、冷战化格局的演进,加深了中东国家政治的对抗性烈度。可以预见,施动方、代理方以及域内外大国关系的演绎将会对沙伊的代理人战略走向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瓦哈比主义是300年前由穆罕默德·本·阿卜杜·瓦哈卜谢赫创立的一种伊斯兰法学主张和理论。德尔伊亚埃米尔穆罕默德·本·沙特和阿卜杜·瓦哈卜谢赫建立政教联盟后,积极开展了旨在伊斯兰教改良的瓦哈比运动,最终导致了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建立和发展。在现代沙特的社会发展中,瓦哈比主义为保持沙特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君主制,维护沙特王室的政治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沙特的瓦哈比主义决不是任何意义上的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13.
瓦哈比主义是300年前由穆罕默德·本·阿卜杜·瓦哈卜谢赫创立的一种伊斯兰法学主张和理论.德尔伊亚埃米尔穆罕默德·本·沙特和阿卜杜·瓦哈卜谢赫建立政教联盟后,积极开展了旨在伊斯兰教改良的瓦哈比运动,最终导致了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建立和发展.在现代沙特的社会发展中,瓦哈比主义为保持沙特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君主制,维护沙特王室的政治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沙特的瓦哈比主义决不是任何意义上的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14.
中东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在世界资本市场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地区大国的沙特在这类基金的建立和运营方面却显得较为保守。就设立主权财富基金的一般条件而言,沙特的货币供应、外汇储备、外债规模以及国内经济发展等经济指标在本世纪初有了较大改善。但即使在此前提下,与海合会其他成员国相比,沙特主权财富基金发展仍相对滞后。本文在剖析了美元储备对美沙关系的特别意义、海外投资环境的恶化以及沙特国内所有权制度的特殊性等发展主权财富基金的政治局限性后,文章最后展望了沙特主权财富基金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中沙合作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15.
沙特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王国,至今仍保留着自1926年建国时的君主政体,与美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盟友关系,丰富的石油美元和美国的防务保护使其成为海湾地区,乃至整个中东最安全和稳定的国家。但2001年的9·11事件使沙、美关系急转直下,美指责沙是恐怖主义的温床,意欲对其进行“改造”,并表现出离心倾向。同时,沙特国内改革和反改革的力量较量,也使这个王国处于危机与变革的边缘。本文从沙特所面临的内政外交困境出发,探讨沙特的处境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沙特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王国,至今仍保留着自1926年建国时的君主政体,与美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盟友关系,丰富的石油美元和美国的防务保护使其成为海湾地区,乃至整个中东最安全和稳定的国家.但2001年的9·11事件使沙、美关系急转直下,美指责沙是恐怖主义的温床,意欲对其进行"改造",并表现出离心倾向.同时,沙特国内改革和反改革的力量较量,也使这个王国处于危机与变革的边缘.本文从沙特所面临的内政外交困境出发,探讨沙特的处境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A review of migration from Sudan to Saudi Arabia between 1970 and 1980 is presented. The data are from official Sudanese sources and from interviews conducted by the author in 1981 and 1982. Consideration is given to the occupational and age structure of the migrants. Questions related to remittances from migrants are also discussed. (summary in FRE, SPA)  相似文献   

18.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