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编辑活动中的主体和客体东方欲晓编辑活动是编辑主体处理编辑客体的一项社会活动。编辑主体指具有一定编辑素质和编辑技能的从事编辑活动的人。编辑客体指编辑活动中编辑主体作用的对象。编辑客体有两类:一是作品,一是作者。编辑主体直接作用于作品,所以作品是直接的...  相似文献   

2.
编辑实践活动的一般性质是由实践活动的对象所决定的。编辑实践活动对象的制约作用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 ,编辑客体的内容制约着编辑能动作用的发挥 ;另一方面 ,编辑客体的文字表达和内在逻辑结构也制约着编辑能动作用的发挥。编辑主体是社会的精神产品的完成者 ,编辑实践活动的核心是编辑的审稿活动 ,编辑的审稿本质上是对一个特殊认识对象的再认识和再评价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编辑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劳动者,是组织、审读、挑选和加工作品使之适合流传的再创造活动,编辑活动总是在文化范畴内进行的,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编辑活动离不开文化,文化在编辑的活动中得以发展。在编辑活动过程中,编辑通过对文化的选择、组构、传播、积累,实现对社会文化创造性的贡献,从而使人类文化不断深化与进步。  相似文献   

4.
普通编辑学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学是关于编辑活动的学问。编辑活动是策划、审理作品使之适合流传的再创造活动。编辑活动的对象是作品,编辑活动的目的是使作品适合流传,编辑活动的内容是策划和审理作品,编辑活动的性质是对作品的再创造。编辑活动的基本矛盾是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的矛盾。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是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的对立统一规律。对于编辑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揭示和阐释,是编辑学的基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5.
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审稿则是其工作流程中最首要的一环。审稿,作为主体(编辑)对客体(作为精神活动凝固形式的产品——稿件)诸方面的综合性价值判断活动,凝聚着主体(编辑)集学识、修养、才干为一身的创造性精神劳动。正是在这一审稿活动过程中,主体(编辑)决定着客体(稿件)的取舍与  相似文献   

6.
编辑的文化视野与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的文化视野、社会角色、知识结构与精神产品密切相关。反映时代主流的文化视野决定了编辑对精神产品的取舍更多地指向现实和未来;关注社会现实的文化视野决定了编辑对精神产品的取舍服从于社会现实,并着力体现出社会的主流文化和价值导向;导向性的文化视野决定了编辑在对精神产品的选择、加工活动中引导并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编辑的社会角色有社会的规范性角色、学科权威角色和内化式角色,编辑对自己社会角色的认识过程决定了其对精神产品选择时的价值取向。编辑运用自己的知识结构对精神产品的内容进行取舍和加工,同时又通过这一活动丰富、升华自己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7.
精神生产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生产活动。在精神生产过程中,编辑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它可以改变精神产品的形态,提高精神产品的质量;(二)它可以扩大精神产品的影响,实现精神产品的价值;(三)它可以促进精神产品的生产,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从编辑活动的角度来看,人类的精神生产是一个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编辑基本规律贯穿于包括编辑选择的编辑活动的始终。编辑活动的主体是编辑人员,客体是以书稿、文稿为中心的编辑对象,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之间的矛盾是经常的、普遍的。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只有选择和加工。  相似文献   

9.
论编辑美学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美学是新兴的交叉性学科 ,也是编辑主体对编辑客体审美观照的产物 ,在编辑工作实践中得以确认和形成 ,并从编辑工作实践出发 ,对编辑活动进行审美反映 ,思考编辑活动中的美学现象或审美规律 ,把编辑活动与文化创造活动结合起来。从编辑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本质及其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和分析 ,提出了编辑美学的意义就在于以具有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形式和内容统一的文化产品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  相似文献   

10.
期刊作为人类思维活动的一种产物,像一切运动着的事物一样有其自身的特点。一个时期的刊物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作为一名编辑人员,只有了解和把握时代特征,不断探讨和研究当今期刊编辑的创造性思维的新特点,才能更好地提高期刊的辐射能力和覆盖面。编辑创造性思维的价值社会上有一些人以为编辑是在别人劳动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是一种简单的劳动,不是创造性劳动。其实,这是一种偏见。编辑作为高智力的脑力劳动者,是精美的精神产品的发现者和加工者,其工作是一种规模化的文化生产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包括了对作品的组织、收集、选择…  相似文献   

11.
在编辑发现过程中,编辑的审美意识是编辑主体对作为编辑客体的外载文化信息中的审美对象的能动反映,它通过积极地影响编辑发现的心理状态,反作用于整个编辑出版过程的文化整合活动。它的心理构成要素主要有四种: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理解。而审美意识在编辑发现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选题开发,二是审读加工,三是编排设计。  相似文献   

12.
选题是期刊编辑工作流程的起点,也是提高刊物质量的关键环节。所谓选题,是指在既 定编辑方针指导下的编辑主体对编辑对象的一种宏观选择,它逻辑地规定了刊物的社会价值及其实现程度,并与编辑活动过程所产生的社会效应构成了直接的因果联系。 选题不是一种简单的随意性的挑选行为,而是编辑人员所从事的一种极其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它涵盖了编辑主体选择客体时所进行的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判断与选择、  相似文献   

13.
文化传播中的新闻编辑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创造与传播的性质决定了新闻编辑的特性 ,文化传播的流程是选择的流程 ,而选择是编辑实践的重要特征。为大众传播是编辑活动的社会目标 ,因此 ,编辑主体履行社会职责 ,选择、加工最好的精神产品 ,求得最佳的社会效果 ,是社会主义文化传播的本质要求 ,编辑选择的价值 ,是其社会导向 ,新闻编辑导向不是自然过程 ,而是编辑主体作用于编辑客体的结果。社会公众被编辑导向的社会舆论所控制的态势越巩固 ,维持时间越长 ,就越能形成稳定、正常的社会局面。  相似文献   

14.
文化创造与传播的性质决定了新闻编辑的特性,文化传播的流程是选择的流程,而选择是编辑实践的重要特征。为大众传播是编辑活动的社会目标,因此编辑主体履行社会职责,选择、加工最好的精神产品,求得最佳的社会效果,是社会主义文化传播的本质要求,编辑选择的价值,是其社会导向。新闻编辑导向不是自然过程,而是编辑主体作用于编辑客体的结果。社会公众被编辑导向的社会舆论所控制的态势越巩固,维持时间越长,就越能形成稳定、正常、良好的社会局面。  相似文献   

15.
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作为一个特殊的主客体关系范畴,是在一系列的对象性活动中互相建构、相互生成的,是表现在编辑活动中的一对基本矛盾。一般来说,编辑主体是指在编辑活动中自觉地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根据编辑规律和特性有意识地认识和改造编辑客体的编辑者...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所谓编辑有两种含义:首先,是指一种文化活动,即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其次,指的是做编辑工作的人,通常人们称之为编辑。本文所说的编辑,指从事编辑活动的人。编辑应是杂家,主要从两个方面谈起。一就编辑个人的知识而言。杂,博也,即编辑须一专多能。有人认为,编辑应是学者。诚然,如果从要求编辑人员,不能满足于现有知识,不学无术,坐吃山空,要积极学习不断进取方面说,有一定意义。二就编辑个人的智能方面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现代编辑,也必须博学多能,成为杂家。既主业当…  相似文献   

17.
如果把传播的过程当成一个信息控制系统来认识,我们就不难发现,无论是从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来看,还是从编辑与读者的关系来看,都是一种施控主体与受控客体的关系。施控主体(编辑)对受控客体(作者和读者)有一种动能作用。这种能动作用能够使受控客体按照施控主体的预定目标而动作,并最终达到目的。因此可以说,大众传播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控制过程。从宏观上看,一切有目的的信息传递,都是控制的过程。任何社会要生存发展下  相似文献   

18.
据统计,现在全世界每年仅期刊就出版多达15万种,每年发表学术论文约1500万篇,与此相适应的是世L拥有了惊人的庞大的编辑队伍。世上有图书报刊,有广播电视等,便有编辑。“编辑活动是对他人作品和资料进行搜集、选择、整理和加工,使之适合传播目的与复制要求的精神劳动。”(阙道隆:(图书编辑学的研究内容)、(出版与发行)1987年第2期)笔者任专职编辑近二十年的历史了,如果从上大学读书时作兼职编辑算起的话,编辑这个活我做了近四十年了,其中酸辣苦甜的滋味备尝,体会颇多,杂感丛生,略叙一二,算是对编辑生涯的回顾。编辑不…  相似文献   

19.
从工程论视角去看学术期刊的编辑活动,就会发现这种活动实际上也是一种特殊的人文社会工程,可以将之称为学术期刊编辑工程.这种工程,就是编者通过依循编辑虚体去把握编辑实体,再通过加工改造编辑实体去实现编辑虚体的过程.学术期刊的编者在建构编辑工程时必须做好编辑实体整合和编辑虚体整合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国内哲学界中的几种有代表性的实践概念未能从学理上解决知识分子所从事的理论研究活动的实践本性问题的实际情况 ,依据当代科学的发展状况对社会性生产劳动过程是从理论研究活动到工程技术设计 ,再到直接生产物态性客体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感性操作活动这三种基本的劳动形式进行了系统分析 ,指出知识分子所从事的理论研究活动不仅是同工人和农民所从事的感性操作活动一样都是社会的实践活动 ,而且是比生产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劳动过程中的直接的感性操作活动更高级、更复杂的实践活动。并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生产与消费之间关系的研究 ,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人的消费活动和生产活动相统一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