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电视剧艺术的假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纪实性是电视剧的本质特征的话,那么假定性则是电视剧的基本特征。假定性是电视剧成为艺术的标志,也是电视剧获得艺术真实的重要前提和必经途径。同时,真实性又是检验假定性是否合理,一部电视剧成功与否的试金石。电视剧艺术的假定性,既体现在内容提炼方面,也体现在艺术表现方面。纪实性与假定性是电视剧美学特征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电视剧艺术的纪实性与假定性,各有所长和所短,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扬长避短,相互补充。这既是电视剧自身发展的需要,也为全面地、完整地反映生活所必需。  相似文献   

2.
电视剧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态,根本基础在于其具有的独有特性.本文确立了家庭日常收视的传受特性是电视剧所有特性的发生学基础这一观念,并在此基础上,从电视剧的传播特性、内容特性、艺术特性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本文认为,电视剧的传播特性构成了其内容特性和艺术特性的前提,电视剧内容上的真实性和生活化,艺术上的现实主义、通俗性叙事、以"话"为主的声画关系、弱作者性等特点,都受制于其传播特性.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认知电视剧自身的艺术特性,同时也为电视剧艺术生产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电视剧艺术的真正魅力和娱乐的快感均来自有别于日常生活状态的疏离感,陌生化的叙事视角和叙事方式的陌生化是中国历史电视剧经常采用的艺术手法,叙事视角的多元化使历史题材电视剧充满了陌生化的艺术张力。  相似文献   

4.
陈旸 《北方论丛》2010,(2):47-49
新时期中国电视剧的迅猛发展是一件令人瞩目的现代性事件.对于中国电视剧艺术来说,新时期的时代生活不仅为电视剧创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素材和更为鲜活的人物传奇,而且使中国成为了电视剧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电视剧不可避免地成为普通百姓最喜爱的虚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5.
程金福 《江淮论坛》2005,(1):149-152
时代的变迁使得电视剧艺术成为了需要.受众趣味需要的抬头和观赏条件的独特性,决定了电视剧艺术的文本构成.作为大众艺术的电视剧艺术以趣味和快感为重,看轻了"教训"和"使命",淡化了意义的深度,走了一条不同于精英艺术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城与乡的文化冲突——农村题材电视剧中的城乡对立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城乡的分野诞生以来,城与乡的文化冲突便一直存在。在中国电视剧艺术的叙事主题中,城乡冲突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农村题材电视剧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城乡对立的叙事主题,阐释了城乡冲突的历史背景和原因,指出农村与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失衡是农民向城求生的主因,而大多数农民在城市中的生存状况却不容乐观,进城农民的自我奋斗大多以悲剧的方式黯淡收场。农民向城求生的叙事,在直面进城农民严峻的生存现实方面勇气可嘉,但在对待城乡文化的态度上却存在一些偏颇之处,普遍缺少一种文化建构意识。创作有利于城乡文化互动和建构的作品,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视剧的社会功能,将是未来此类作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电视剧艺术语言的四个特点人们习惯于把电影和电视剧称为姊妹艺术,因此也往往把“影视语言”相提并论,混为一谈。对此,洪忠煌在《电视剧艺术语言初探》(载《烟台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一文中,阐释了电视剧艺术语言独具的四个特点:一、富于亲切感的通俗性特点...  相似文献   

8.
日常生活主题是家庭、亲情、婚姻、老人、儿女等,日常生活叙事涉及的是凡俗、琐碎生活.在当代多元的文化格局中电视剧讲述日常生活故事既是对民生的关注,也是电视艺术审美对大众文化思潮的逆向回应.新世纪以来热播家庭伦理电视剧以日常生活叙事为本体,淡化故事戏剧强度,还原生活本貌,体现了鲜明的现实主义美学风格;以其平民视角多维度讲述普通人的故事,致力于对日常生活的诗意提升和审美救赎,执著于中国传统美德的表达,以大众化人文关怀构筑了当代中国民族特色电视剧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
电视剧作为电视文化的主要形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格局下,如何进行艺术定位,以确保自身的繁荣和发展,这是当前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只有着眼于电视剧艺术面向市场面向观众的时代要求,从双向互动关系和辩证思维角度出发,把电视剧的艺术定位定在适应与引导、规范与创新的关系上,才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电视剧观念变迁与媒介的发展紧密相关,考察电视媒介从直播、录播到网络的传播等媒介的进步与电视剧观念的内在关系,不仅可以发掘电视的媒介属性,同时也可以发掘电视剧的本体属性。电视媒介使电视剧获得了不同于文学、戏剧和电影等其他叙事艺术的质的规定性,使得电视剧在艺术创作、传播和接受中具有鲜明的科技性、媒介性和大众参与性,因而电视剧是一种建立在现代电视技术之上的媒介艺术。确立电视剧的媒介本性将有助于我们认识电视剧的创作、传播与接受,了解与面对其建立在传播链条之上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诉求。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短篇电视剧凝聚了我国电视剧艺术工作者从中国电视剧初创、恢复到发展、繁荣各个时期的辛勤探索和艺术实践。它是我国电视剧起步时的样式,从表现“凡人小事”到讴歌改革开放,有过独领荧屏风骚的骄傲和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当迅速崛起的电视连续剧充谥屏幕时,它又以自己不懈的坚持促使电视剧艺术工作者从电视剧的本质特征上冷静地辨析,在纪实性和风格化两个向度上确立自身的优势,呼唤它的艺术精灵  相似文献   

12.
审美活动是独特的精神性实践活动,能让人的情感自由释放。电视美学批评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受众的审美需要为出发点,即揭示电视艺术文本中所承载的信息及审美意蕴能否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和丰富的审美需求,这是电视美学批评发挥审美导向作用的核心。西部电视剧创作的良性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全面、系统的美学批评的理论引导作用,也就是要强化关于西部电视剧的美学理论研究,全面提升西部电视剧的批评理论水准,揭示西部电视剧别具一格的美学意蕴,关注西部电视剧对西部人生存理想的艺术表达,并以科学的理论分析引导西部电视剧的产业化发展,使其更好地担当起电视剧艺术陶冶品格情操、净化心灵、提升理想境界的美学责任和文化责任。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给电视剧批评带来飞跃式的发展与繁荣,但其内在的商品逻辑与利润导向也同时隐含着电视剧批评的生态失衡。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时代,电视剧批评领域的生态失衡主要体现在西方文艺理论占据主体地位,民族批评与本土批评弱化;电视剧批评由艺术变为"商品",部分电视剧批评沦为商业的奴隶;非专业的电视剧批评成为影响电视剧创作的重要力量。要纠正这些现象,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塑电视剧批评生态:一是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电视剧批评体系;二是正确认识电视剧的经济属性,坚守知识分子的"良知";三是重视网络媒体,提高专业批评的网络话语权比重。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电视剧实践与批评的良性互动,推动电视剧社会价值、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4.
赵宝刚是目前中国电视剧领域中最有代表性的导演之一,他打造了一系列市场影响力与艺术评价俱佳的作品。纵观赵宝刚20余年的创作轨迹会发现,他的电视剧作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呈现出了稳健上扬的发展趋势,创作历程几乎没有断点,并且艺术品质往往优于同时期作品。他的艺术风格稳定,市场判断精准,运作机制成熟,"赵宝刚"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市场号召力的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本土电视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转型时期中国电视剧的投融资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电视剧行政管理体制一直沿袭着与计划经济相应的管理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视剧生产开始转型。这种变化,实际上是投融资渠道发生微妙变化的结果。电视剧投融资渠道的扩展,促进了电视剧生产制作的繁荣,但繁荣的表面无法遮蔽无处不在的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这三种风险成为制约中国电视剧发展的“瓶颈”。电视剧投融资机制如何不断探索适应市场的生存方式,进行自身转型,成为新世纪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儒商:艺术与现实纵横谈黎辉这里所说的艺术,其实仅指由中央电视台在一套节目黄金时间播出的19集电视剧《儒商》。它是专门从“儒”的角度表现“商”的,这使我们取得了一致的视角和契合点。本文谈论“儒商”现象,虽与该电视剧有关,却更多的着眼于现实,从而使文章带...  相似文献   

17.
电视剧中圆形人物的简约化与扁平人物的精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针对电视剧人物塑造上的特点,通过丰富的材料、精细的评析与有说服力的论证,提出了电视剧在人物塑造上的鲜明走向,即圆形人物简约化与扁平人物精致化,为关于电视剧人物塑造特点的学术研究提供一个有力前提。同时,分析了大众文化对电视剧人物塑造的作用与由此而来的艺术得失。  相似文献   

18.
陈立雄 《南方论刊》2010,(12):97-99
对茂名本地电视剧编导林秀荣的艺术人生进行了介绍,重点就其编导的《爱在远生》的艺术特点,特别是其内涵的美,进行了分析。对这部电视连续剧的各种艺术手法和刻画人物的技巧,都进行了点评。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中国电视剧在改革开放潮流的推涌中,依托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而迅速崛起。仅仅十几年,中国电视剧从一种简朴短小的电视单本剧发展为品类齐全、视景开阔,与社会时代紧密联系,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拥有大量观众的艺术样式。至1994年度已达到年产逾六千集的规模。如今,中国电视剧已从一棵幼嫩的艺术小苗长成为生机勃勃、枝叶繁茂、倍受关注的参天大树,其发展态势正方兴未艾。一、复苏与发展(1978—1983)中国电视剧是与中国电视事业一并诞生,在中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直接影响与制约中发展的。在经历了最初隼路蓝缕的辛勤探…  相似文献   

20.
电视剧<大染坊>是近年来少有的优秀之作.整个故事以主人公陈寿亭的传奇经历为线索,洋溢着振奋人心的抗日救亡爱国热情,这种成功得益于叙事结构的巧妙安排.本文从紧凑匀称的整体结构、迭宕起伏的情节悬念与彼此呼应的情节关联等几个方面具体论述了它的叙事特征,指出其作为主旋律电视剧的不懈追求与艺术价值,以期能对当今电视剧创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