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香港浸会大学,张炜紧密结合自身几十年的写作实践,讲述了小说创作的几个主要环节:语言、故事、人物、主题等,发表在《青年文学》上名为《小说八讲》。这是张炜第一次具体地、系统地论述了自己的写作理念,其意义就在于作者有意识地将创作实践与创作理论结合在一起,并开始从理论的层面对小说创作进行思考,张炜也因此对当代作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张炜的小说创作理论中,人物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现以《古船》为例,论述其小说人物理论与创作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2.
张炜的长篇小说《九月寓言》发表后,引起了不同的社会反响.有的认为这部小说远离现实,走向艰涩,是从《古船》后退了;有的认为《九月寓言》在艺术上是更臻于完善,表现手法也更加现代,在小说探索上是向前迈出可喜的一步.见解不一,固然与论者的文学观念及由此而形成的小说的理想模式不无关系,但也说明对象本身的复杂性、多面性,它给仁者、智者提供了“见仁”“见智”的弹力空间.尽管意见分歧,有一点倒是一致的.即《九月寓言》与《古船》不是一类,之间存在着地壳错位形成的断裂.《古船》与张炜的“秋天”系列作品是一脉相承的,可以划到同一个创作  相似文献   

3.
张炜创作的众多小说构成其文学世界的四重境界:"芦青河"境界、"古船"境界、"野地"境界与"高原"境界。四重文学境界的建构汲取了道家水文化的智慧,虽历经形态变化,其本质始终如一,最终以"善"作为最高的价值取向。四重境界如同四座山峰,标示着张炜小说创作的思想高度与艺术景致,从一重境界到另一重境界,张炜小说创作不断的超越并不意味着对既往境界的舍弃与否定,正是多重境界的营建与数峰并存,使得张炜的小说世界呈现出丰富而独特的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4.
张炜是当代作家中"理想主义"的坚定持守者,他的"理想主义"在其小说《古船》、《九月寓言》中分别表现为道德理想主义、生态理想主义,而《你在高原》对先前持守的两种理想主义形态有所修补、调整,梳理理想主义形态及其变化轨迹,对于理解张炜的文学世界,理解文学在当下人的精神格局中的存在状态,都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张炜在十多年前发表的《古船》,今天读起来仍能感到一种震撼的力量。当代著名的小说评论家雷达曾评论说:现在“大多数人已很少深究往日的血痕、生命的苦难与今天的存在之间具有怎样内在的精神联结。他们生活于‘现在’,便也专注于‘现在’。”而《古船》震撼力的全部秘密在于,张炜不但要帮助人们恢复‘记忆’,而且是以自己的身与心、感觉与理性、反省与忏悔来重新铸造‘记忆’,并且与当代人的困境联系起来。”从这个角度看,《古船》确实堪称“民族心史  相似文献   

6.
作为成长于齐鲁大地上的优秀作家,张炜小说创作体现出浓厚的传统文化精神。贯穿张炜小说创作始终的是儒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文精神的入世精神;张炜对道家的出世精神并不赞赏,但道家文化对本真天性的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观念,又使他在心理气质上本能地倾向于它,并在作品中自然体现出道家文化的神韵;张炜还自觉地从民间文化吸取营养,其小说中的民间文化精神主要体现在对大地母亲的礼赞、对民间生存意志和生存智慧的表现、对民间价值观念的提炼等方面。近年来,齐文化浪漫幻想的艺术精神对张炜的小说创作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山东作家张炜是一个大地的歌者,他的小说创作有着鲜明的民间立场,蕴含着多样化的民间审美形态,呈现出别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品格。然而,张炜的民间立场并不彻底,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写作者,无法摆脱知识分子情结,知识分子叙事方式令其与真正的民间立场存在不可跨越的鸿沟。由于社会形势的变化,作者企图重建理想道德主义和进行精神启蒙的时候,难免流于空喊,唤不起人们的同情和响应,劳而无功。  相似文献   

8.
小说史的撰述对<夷坚志>的地位及重要性过于低估,它的小说题材除了为"三言两拍"等话本所取外,还直接影响到了明代白话长篇小说的创作,尤以<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人物形象最为显著.<猴将军>中的妖猴是孙悟空的原型之一.<夷坚志>中众多小说都可能在具体情节上影响到<西游记>的成书过程.  相似文献   

9.
艾特玛托夫的《断头台》与张炜的《古船》,在对人的道德状况的审视中,都表现出了一种“原罪”感,如何拯救,他们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向原始柔性主义、向传统文化的回归,当然,他们不可避免地都面临着文化冲突的困境,特别是对民族富强之路的探求,使中国作家更多了一份选择的困惑。  相似文献   

10.
<色·戒>是张爱玲后期创作中最精彩的一部小说.对<色·戒>一题中"色"与"戒"进行了解读,"色"指"美人计",也指"美人计"中出现的种种色相,"戒"指钻戒,也指戒心.比喻是张爱玲小说艺术不可忽视的表现手法,以奇崛冷艳见长,使表达更加丰富、透彻,使事物的状态得到更具冲击力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与国内其他省域的小说创作比较,无疑,山东新时期小说创作具有更浓重的传统文化气息.刘迎秋、唐长华的<新时期山东小说的流变与传统文化>(以下简称<新时期山东小说>)将新时期山东小说创作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研究,探讨传统文化对山东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影响,其选题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张伟代表作《古船》、《九月寓言》和近年出版的小说《外省书》、《能不忆蜀葵》论述了其小说的两个精神向度——道德理性与生命理想之间的抗衡。文章认为,在《古船》、《外省书》中,作者继承了传统儒家人文精神,表达了当代知识分子对社会文化的理性反思;而在《九月寓言》、《能不忆蜀葵》中,张炜则继承了传统道家的人文精神,表现了对本身生命状态、本身生命人格的讴歌。从张炜的小说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两个精神向度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也可以看到作者试图融合两个精神向度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张炜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位标志性作家,他的作品一直秉持着对当代知识分子精神理想的追求和对民间信仰的坚守,拥有一以贯之的道德激情。《能不忆蜀葵》是张炜创作思想成熟时期的作品。在《能不忆蜀葵》中,张炜将他的民间文化价值立场具象化,他的道德理性、他的精神气韵幻化成桤明和淳于的生命信仰,流淌在字里行间,传统的儒家人文精神构成了作品的骨骼支柱,自然本真的生命人格化为作品的血肉灵魂,二者共同构成了张炜面对困境失望而不绝望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小说是当今诸种文学作品中读者最多、影响最大的文学体裁之一.鲁迅不仅对中外小说有极深入研究,而且有丰富的创作实践经验.<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是鲁迅的一篇"创作谈".据此梳理、总结其关于创作准备、创作动机和目的、创作过程中的典型化和民族特色以及小说批评等方面的论述,对于推动当今文学创作和评论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狂人日记》与当前小说的超现实写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狂人日记>开创的超现实写作作为一种新的写作方式,在世纪末的小说创作中得到了发展.超现实写作最主要的艺术形式是超现实描写.本文重点论述<狂人日记>、<三月一日>、<重瞳>和<尘埃落定>的超现实描写及其各自的创构,在此基础上,将超现实描写与非现实描写的魔幻描写、神秘现实描写和荒诞描写进行比较,从中总结出它的特征与艺术价值,为创作和批评提供一种新的小说理论.  相似文献   

16.
张炜是当代中国致力于探索个人、家族和民族生存苦难的灵魂作家之一,他以悲天悯人的眼光书写着人们的苦难,力图找到行之有效的精神救赎之路。他的代表作《古船》以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为大背景,洼狸镇经济的发展反映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异化"这一不良现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省"意识、"先他人之忧而忧"的"责任担当"意识、"道在人伦日用间"的"人情"意识对解决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劳动异化"问题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清平山堂话本>到"三言二拍",话本小说经历了由书会才人口耳相传到文人创作案头文学的发展过程,其体制、模式、思想、内容以及表达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体现了话本小说从初创到成熟的过程.从微观的角度,以<清平山堂话本>中的<五戒禅师私红莲记>和<古今小说>中的<明悟禅师赶五戒>为例,探析话本小说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刺猬歌>是一部用"野性思维"抗拒现代性后果的作品.这部作品体现了本土化"小叙事"对全球化"大叙事"的反驳.张炜的这次叙事是作家反思现代性、挑战全球化的象征性行动."野性"与"现代"的参照是结构叙事的基础;道德冲动是叙事的主要动力.小说有传奇和再现两重叙事结构."人兽姻亲"是延续作者"野地理想"的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19.
玛雅·安吉罗的<我知道笼中的鸟为何歌唱>是一部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的自传体小说,同时也是一部典型的描写黑人女性成长的小说,小说运用"成长小说"的视角透视了黑人女性成长的艰辛和成长道路上的迷茫与困惑.  相似文献   

20.
"世说体"小说创作始自唐代,经历了三四百年的沉寂状态后,在明万历年间达到了创作的巅峰.本文从<世说新语>文本的传播、明世说体小说创作目的、作者的功利目的、<世说新语>地位转变四个方面论述,试图探析世说体小说在明代繁盛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