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教学,以老师为中心,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少.我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已二十余年.在这过程中,我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感觉老师的"教"始终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与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
语文能力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终合体现.作为最高层次的写作能力,不仅要学生多积累与训练,还需要老师做好穿针引线的领路人.对学生作文的讲评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那么,语文老师怎样才能上好作文讲评课呢?从我参加工作以来,我在作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就如何上好作文讲评课进行了一些尝试与探索,收到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新课标积极倡导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针对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现状提出的。那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语文教改是口号喊得最响,花样最多,结果最令人尴尬—始终跳不出耗时低效的怪圈。其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的原因是教改在很多时候只是教学形式的改变,老师的教学理念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纵使有,在高考指挥捧的指挥下,也收拾的无影无踪了。不少老师把自己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上,在课堂上老师不敢让学生越雷池半步,自己也不敢有半点懈怠:勾勒要点,设计练习,“密授”解题要诀。他们始终坚信:只要老师讲得完整,讲得透彻,讲得生动形象,学生就能把语文知识理解透、掌握好,语文能力就自能形成了。所以潜意识里十分崇拜讲,“满堂灌”…  相似文献   

5.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从“注重一题多解,开拓学生解题思路”、“抓住实质、一题多变”、“注重数学思想、寻求一题多用”三个方面探讨数学解题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说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动力,那么观察力就是一个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落实在数学教学中,观察,就是指对数学中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有感知的地察看,从数和形中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事半功倍、高效低耗的解题效果。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和指导。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7.
教学中老师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班上学生个个都聪明机灵,为什么教学效果却不尽入人意?有时候我常常想如果我能多花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激发学习的内在动机,远比教给学生一些知识要事半功倍。
  文学大师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它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数学是一门魅力与枯燥同时存在的学科,如何使我们的学生消除数学枯燥、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8.
初中语文新大纲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有效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理念.当今世界知识更新加快,学生学习的性质由传授性、继承性转为探索性、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这个时代对老师的要求.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9.
我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直觉得我们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还要重视什么,学生对数学缺少了什么,我们还应认真激发什么。归纳起来,我体会到的就是六个字:参与、问题和自主。意思就是我们的学生缺乏学习参与的积极性,缺乏问题意识,并且由于我们老师的包办代替、灌注式教学,还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缺乏自主性。因此,我觉得我们的日常教学改进,就需要着重在这几方面下手。如何下手呢?有什么改进对策呢?下面我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如何有效的促进学生实效的自主合作学习,如何形成有效的课堂.自己在实践中获得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让学生读数学书,读出"四样" 让学生读数学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数学书没有情节和深动的语言,显得枯躁,要训练学生读好数学书,更需要毅力和坚持训练读书的习惯.在实际中我认为要读出四样:1、读明题意.读出题中告诉的是一些什么信息,用自己的语言能说清楚.2、找出题中的关键或者重点的字、词、句.3、读出书中解题的过程和一些提示.4、读出书中告诉的一些知识点和疑问.这一步需要学生能读题和读出解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高中物理教师可能都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感觉上课听得懂,老师一讲就懂,自己拿到灵活的题就是不会做的现象.教师教起来也有挫败感,认为自己都讲得很清楚了,为什么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学生就是不能掌握呢.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可能是教师对学生情况了解不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研究教法,研究学生如何预习、听课,复习、记忆、考试等常规学习方法,而忽视了教材中蕴藏的丰富的科学方法.也就是通常说的"只授人以鱼,没有授人以渔".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遇到应用题时,学生常感到难以理解,教师也觉得难以讲透.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也常对此感到困惑,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呢?……  相似文献   

13.
初中阶段农村中学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占的比例较大,特别在初中二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做了一些探索。一、教会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方法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反复使用的方法将变成人们的习惯行为。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它  相似文献   

14.
何平 《科学咨询》2008,(18):23-23
工具性、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特征,为了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叶圣陶老先生的精辟见解是"教是为了不教,讲是为了不讲".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教会他们如何去学习.逐步养成爱学习、会学习、终身热爱学习的习惯.怎样才能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呢?叶老先生又说"阅读本身就是任务".为了完成这一项任务,让学生养成爱阅读的习惯,然而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只有在不断读的过程中逐步养成,所以在浯文教学中注重朗读是十分必委的.  相似文献   

15.
有一天,我正赶写年级组总结,学生汪小兰有一道题不明白,希望我能给她讲讲,我一看那题,她的同桌也就是她的好朋友赵梅早已做好,于是我就叫她去向赵梅请教,可她告诉我赵梅在做作业,不愿给她讲。我想既然赵梅在做作业,自己干脆给她讲吧,于是我便给她讲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可后来,类似的情况发生了好几次,我忍不住了,就找来赵梅询问情况,她吱吱唔唔半天也没说出所以然来,我便告诉她要乐意帮助同学,何况是自己的好朋友呢?她默默在点了点头。从那以后,汪小兰再也没有来向我问题了,但我偶尔  相似文献   

16.
任泽俊 《科学咨询》2008,(22):95-95
音乐欣赏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个重要途径,但如何通过欣赏教学进行素质教育呢?我认为,应从听、唱、想、说、动、创这几个方面着手,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会受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加快,学生学习的性质由传授性、继承性转为探索性、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这个时代对老师的要求.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8.
从现代教学论来认识,"教学"的真正含义应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教师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会读书,教会学生学习,才是传授了打开信息之锁的钥匙.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呢?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笔者做了以下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新课标积极倡导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针对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现状提出的。那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从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摸着石头过河"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亲身"下河"体验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让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摸着石头过河"呢?我谈以下几点肤浅的认识。一、激发学生"摸着石头过河"的愿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前提,也就是说教师要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真正想"下河",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