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英语属综合分析语(Synthetic-Analytic language),而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Analytic language)”,因此二种语言在表达“否定”这种最基本的逻辑概念上既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2.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汉语是话题突出语言(topic prominent language),句子的基本结构是话题+说明,而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subject prominent language),句子结构是主语+谓语,主语在句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要求意足形完。本文通过翻译实践,讨论了汉英翻译时根据句子话题来确定英语主语的理论及操作策略,并以此实现有效再现原文语句的交际价值。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发展越迅速,人际交往愈密切,要求口语交际更快捷、更准确,英语老师的当务之急是努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会话能力. 众所周知,口语(the spoken language)与书面语(thewritten language)是不同的,口头英语不像书面英语那样语法严谨,用词规范,而是活泼放松,简明直接,并且它的修辞色彩也不像书面语那么浓厚.  相似文献   

4.
英语有许多种变体,新加坡英语就是其中一种,有的语言学家称之为Singlish。在新加坡,英语主要是通过教育体制进行传播的。尽管这一体制试图教学生标准英语(Standard English),但由于地方语言和文化的侵入,新加坡人使用的英语与标准英语产生了差异,其语音、语调、词汇、语法及表达方式均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Singlish可说是土洋结合,是一种独特的地方英语。我们暂且把它叫做“新语”,即新加坡英语。  相似文献   

5.
现代英语发展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作为一种活的语言(living language),它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因为英语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一语言,其通行程度、通行范围和影响力均胜于其它任何语言,所以变化得尤为剧烈.英语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语法和词汇两方面,这两方面的变化相互推动、不断发展,藉  相似文献   

6.
语码转换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语码转换涉及的语码可以是语言(language)、方言(dialect)、语体(style)等。进行语码转换的两种语言中通常有一种是基础语(base language),另一种是辅助语(auxiliary language)。基础语是会话中使用的主要语言,辅助语则是转换中出现频率相对小一些的语言。语码转换是语言学家,特别是社会语言学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无论是口头英语还是书面英语,都有一个概念的表达问题。这个概念的表达通常是通过句子实现的。但是,在一个句子中或句子与句子之间所表达的意思并非完全同等重要。这是因为一个句子的某个词、某个成分或某个句子的意思较为突出,语气上得到了加强,这就是加强语气的表达法,也有人称之为强意法(intensification)。这种表达法的运用,既加强了语气又深化了句意,在写作和口语中视为很有用的修辞手法。虽然使用精当者多见于名家手笔或谈吐,然而人们稍为留意,便可发现这种表达法已无处不有,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就其表达法的特点和作用而言,它突显了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民族构成的要素之一,使用本地化的英语可以避免用别人的语言讲述自己故事的尴尬。本文以"利比里亚当代文学之父"穆尔的小说《变钱者》为例,分析利比里亚文学作品中英语变体的使用,探究利比里亚英语变体的诸项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英语中的情态助动词是个封闭系统(closed-system),也就是说把这个系统中的词全部都列出来并不困难,而且也不能再创造额外的新词而加以扩大。但就意义和用法来讲,英语中的情态助动词却有很多值得注意和探讨之处。陈嘉先生曾把这种助动词称之为英语学习中的难关,下面是他举过的一对例句: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比中国学生英语笔语语料库(WECCL)和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探究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复合介词as to和as for的使用特征尤其是其后的搭配情况,指出和英语本族语者的使用差异,并比较了其使用的语域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学习者对as to和as for的使用总体上存在超用现象,具体的搭配型式存在误用、少用和超用现象;使用范围狭窄单一,重复较多;没有明确的语体特征。本研究对了解中国学习者中介语搭配特征和外语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CLEC语料库的大学英语四、六级学习者介词错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差错分析及中介语理论的基础上,文章将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介词错误进行了讨论。研究中使用了“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将语料库中四级与六级语言程度的学习者作为研究主体,讨论了英语四、六级中最常用介词的种类;学习者的不当介词使用,以及四、六级常用介词的错误类型。文章还对简单介词错误背后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对于中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国英语成长于中国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用于人们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政治地位的提高,与国外文化的交流也不断增加,中国英语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使用中国英语,已成为所有英语使用者面对的一个共同话题。  相似文献   

13.
“判断一个学生是否掌握了一种外语,不是看他能知道多少有关于该语言,而是看他究竟能否熟练地用它。”(“A student's mantery of a language is ultimately measured by how well he can use it, not by how much he knows about it。”) 《新概念英语》所作的以上的提示,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最新信息,而应当是我们过去、现在、将来学习英语的基本指导思想。有人说,作为一个学了六年英语的中学毕业生,应当是具备有一般的读、听、说、写的  相似文献   

14.
跨国公司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相互联系和促进的,目前跨国公司逐渐向着把母国作为基地实现技术创新而发展,在1997年开始跨国公司开始在中国投入大量的技术,此时便出现了中国本地化发展的趋势,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有魅力的新兴市场,所以在人力资源在中国的本地化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然而人力资源管理是跨国公司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条件,那么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地化就要考虑对员工的选派、培训、评估,这不仅仅影响员工个人的前途发展,也是对公司海外业务能够顺利实施的有利保障。人力资源作为跨国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公司要想经营本地化,务必要在人力资源本地化中取得成功,但是目前很多跨国公司在人力资源本地化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需要逐步不断去改进方案。跨国公司实行人力资源的本地化对跨国公司和我国都是有利的,达成一个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和英国国家语料库(BNC)为基础,参照Quirk的理论,对比分析中国学习者与英语母语者同位结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同位结构总数和两大类同位结构(即非名词性从句同位结构和同位语从句)使用上均明显少于英语母语者。少用的原因包括学习者词汇量较小、对同位结构重视不够、考试命题限制以及母语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6.
英语在全球的广泛使用使得英语成为一门国际化的语言,英语的国际化不可避免地带来英语的本土化。在英语国际化、本土化的背景下,中国英语作为英语的一种变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的英语教学与研究也必须充分考虑英语在其多元文化、多元语言环境下的使用、发展及其变化,以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在使用英语时常要面对语境和身份的冲突问题。英语的混合性和变异性是其历史演变的结果,这使它在中国语境下的使用也会有各种“内卷化”的发生;英语在使用功能上适应了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但是,中国语境下的英语使用并不等于接受西方文化霸权,英语也会在本土文化语境下产生文化身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一辽朝的衰亡我国契丹族在北方建立的辽朝(公元九○七——一一二五年),曾于十一和十二世纪称雄子东亚,影响及于中亚,远至西欧。辽朝的疆域东尽太平洋;西包额尔齐斯河和斋桑泊,与喀喇汗王朝为邻;北至贝加尔湖和外兴安岭;南与北宋、西夏、西州回鹘接壤,宋、夏和回鹘汗国,或向它缴纳巨额“岁币”(实际上是贡赋)换取名义上的独立,或干脆称蕃朝贡,作为附庸。因此在十一和十二世纪的穆斯林史料中把北中国称之为契丹(Khita或Khata),而在中古英语、俄语和希腊语中则把整个中国都称为契丹(它们分别读音为Cathay,Kitay和KitaI(|¨)a)。  相似文献   

19.
<正> 英语的声调抑扬顿挫,音节轻重缓急,节奏清晰明快,富有音乐美,一些语音学家把它叫做“语调语言”(intonation language)不无道理。在口头交流中,英语语调对表达思想、传递信息起着重要作用,其语调模式(in-tonation patterns)具有区别意义、表现情绪与陈述态度的人际交流功能,有着重要的修辞  相似文献   

20.
形容词后跟动词不定式是英语中一个很常见的结构。但对于形容词后不定式的语义功能却很少有人触及,一些语法书也泛泛称之为状语。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形容词后的不定式作状语讲意思非常牵强,而有些与句子原意根本不符。所以本文试从形容词的性质、形容词与动词不定式之间句法功能以及它们与句子主语之间不同的逻辑关系着手,举例分析它们不同的句法及语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