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燕  杨鸿泰 《中国管理科学》2006,14(Z1):822-826
心理问题在研究生群体中大量存在,由于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其心理问题相对于大学生来说更难进行有效的预警与应对,本文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部分研究生为样本分析了当代研究生中广泛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对造成这些心理问题的主要诱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应急处置原则与基本的应对方式,并针对一类心理问题造成的突发性事件提出了应急处置流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考研热度持续升温,研究生数量连年递增,毕业生数量增加导致就业压力剧增,随即就业心理问题凸显出来。本文阐述了研究生就业时存在的心理问题,并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深入探讨了研究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在综合分析各方面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模式及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了联合培养研究生产生心理问题的背景及原因,认为下一步工作的关键是针对联合培养研究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不仅要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着手,还要从学校的相关政策上面落实,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方向,不断提高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贫困生,一般定义为经济贫困,它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其中一部分已经由经济贫困转化为精神贫困,精神贫困生主要表现出一系列心理问题,乃至对学校教育都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了解掌握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表现,有针对性地作一些对策引导贫困生从思想和心理上脱贫,是提高人才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形成了一定的社会阶层,同时各高校的文化氛围也有所改变,这就对部分贫困大学生造成心理负担,常常由于自身原因无法正确对待这些问题,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有效处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高校既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补助,还应致力于塑造良好的校园风气,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来帮助贫困大学生调整心理。  相似文献   

6.
张妍  卜洋洋 《决策与信息》2010,(12):122-122
在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也逐年呈上升趋势,贫困生现象日益突出。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就高校大学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作初浅的探析,目的在于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实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阿马蒂亚·森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家从能力贫困的视角对贫困的内涵做了新的阐释,为新时期我国的贫困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当前,我国的贫困治理问题呈现出贫困人口越来越集中于"老、少、边、穷"地区,而在"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贫困则呈现出能力贫困大于物质贫困的新特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存在着健康生存能力、社会认知能力、经济发展能力、文化教育能力等多维贫困问题。因而,应构建多元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能力贫困治理体系,建设以可行能力为核心的农村多维贫困识别机制,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贫困治理意识和能力,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消除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能力贫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各高校极为关注的问题。本丈通过调查黔南民族师院的贫困生在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情绪状况、职业心理四方面的具体状况,发现他们在这几方面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落实重庆市委书记黄镇东"各级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每一位考上大学的特困学生按时入学,绝不让学生因家庭困难弃学"的要求,8月19日上午,永川市对30名考上大学的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给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确保贫困大学顺利入学.  相似文献   

10.
白荣洲 《经营管理者》2013,(14):138-138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话题而被频繁提起,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理问题包括"过高"或者"过低"心理、盲目从众心理以及享受心理。面对这些棘手的心理问题,学校、家长及学生三方应该如何来调适?在此将逐一阐述其方法,以供相关人士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11年吉林省农村住户调查数据为样本透视县域贫困问题,在阐述吉林省县域贫困规模和贫困程度基础上,对影响县域贫困的要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解决县域贫困问题应该在加大"三农"投入、抓好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生踏入"弃档族"的队伍之中,研究生"弃档"给高校档案管理和研究生本人带来许多不可预知的麻烦和问题。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从社会、学校、学生三方面入手,对造成研究生"弃档"的原因抽丝剥茧,由浅到深地进行了详细剖析,最后提出构建科学规范、与时俱进的研究生档案管理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的进一步扩招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在我国高校中出现了以无力支付学费为主的表现形式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在这些学生中又出现了另一种贫困现象——"心理贫困"。针对高校学生"心理贫困"的各种表现特点,本文探讨了解决这种"心理贫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学习型组织中,思维心理问题至关重要。"五项修炼"都不同程度地涉及思维心理问题。"心智模式"决定我们如何认知世界,并影响我们如何采取行动,思维形态是决定"心智模式"的主要因素。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需要给予相应培训,使其转变思维模式、掌握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5.
革命老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是脱贫攻坚最主要的短板。贫困主体主动脱贫内生动力不足,则成为摆脱贫困的"拦路虎"。最大限度发挥贫困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由贫困主体靠自己的力量脱贫致富,由基层党组织肩负起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使命,是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系列矛盾的关键。探索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运用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领域;创新"党建+智力扶贫"模式转变发展观念;分类指导平原、丘陵、山区脱贫;因地制宜规划产业经济强化造血功能等途径,能够激发夯实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切实帮助深度贫困地区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16.
随着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绝对贫困将消除而相对贫困问题将更加突出,并由一维收入贫困向多维福利贫困、生存性贫困向发展性贫困、原发性贫困向次生性贫困、农村贫困人口向城市新贫困阶层转型。治理相对贫困问题要发挥党总揽全局的制度优势,实施城乡一体化治理,并建立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具体而言,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多维动态识别体系;建立返贫预警监测体系,提高治理预见性;构建数字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强化攻心为上制度安排,解决"精神贫困"问题;健全大扶贫发展模式,释放社会力量治贫潜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家乐"旅游也慢慢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感受自然、体验田园生活以及娱乐休闲的主要方式。"农家乐"经济在解决贫困乡村村民就业、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该文以厦门贫困乡村A村"农家乐"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分析入手,借鉴国内外"农家乐"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为福建贫困乡村探索一条具有当地发展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农家乐"之路。  相似文献   

18.
张杰 《科学咨询》2004,(9):34-36
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的制度贫困与人文贫困比经济贫困更为严重,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制度贫困和人文贫困造成了经济贫困,所以要彻底解决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的贫困问题,就必须变革农村经济制度,把"制度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来抓.  相似文献   

19.
对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跨学科研究生素质培养、导师队伍建设、教育管理等几方面探讨提高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措施与途径。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作为教师,尤其是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更应深刻领会其内涵。本文通过某贫困大学生转变的教育过程,深深感到当代部分大学生,尤其是贫困生思想问题、心理问题的严重,更加意识到了自己的任务的重大和艰巨,但只要有爱、有责任感、有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信念,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