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学术界有广义、中义与狭义三种解读方法。这里系统梳理与论证了广义国际经济法存在的理论与现实基础,特别是通过明确其产生路径、学科性质与特点、调整对象的特殊性以及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论证了该概念存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正> 国际经济法是战后国际法领域内兴起的一门新学科。正由于此,目前各国学者对国际经济法的概念、性质、范围在解释上所说不一,至今尚无定论,概括起来大体上有三种意见。一、认为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称,是国际法的一个分文,其主体、渊源与国际法相同。主张这一学说的学者有英国的施瓦曾伯  相似文献   

3.
一、国际经济法是一门综合法国际经济法是我国当前国际法学界十分重视的一个研究课题。国内外许多法律院校纷纷开设国际经济法这门课程,对这门新学科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随着现代国际经济交往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及其带来的国际经济关系的深刻变化,以及我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  相似文献   

4.
自从形成国际社会以来,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一直是处于无政府状态。19世纪未出现的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商标注册的马德里公约和保护文学与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是国际经济法的萌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扩大,西欧各国要依赖美国来复兴其战后经济,而美国却希望巩固其既得成果——在经济上处于领先的地位,因而,在美国的发动下,于1944年7月,在美国东部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当时参加会议的主要是西方工业发达的国家。会议签订了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两  相似文献   

5.
自从形成国际社会以来,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一直是处于无政府状态。19世纪未出现的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商标注册的马德里公约和保护文学与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是国际经济法的萌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扩大,西欧各国要依赖美国来复兴其战后经济,而美国却希望巩固其既得成果——在经济上处于领先的地位,因而,在美国的发动下,于1944年7月,在美国东部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当时参加会议的主要是西方工业发达的国家。会议签订了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两个协定。随后于1947年,西方发达国家又在日内瓦签订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这样一来,国际社会就开始了用多边条约来调整国家间经济关系的新时代。于是,国际经济法作为国际法的一个新分支也就形成和产生了。  相似文献   

6.
国际经济法是对国际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及通行规则的一种反映或描述。国际经济的历史发展以及7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领域发生的四件大事表明,国际经济有着自己的运动规律和特点,其重要性也日益增强,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范畴。相应地,国际经济法也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经济领域的法规不断出现,但由于各种复杂问题的产生,对“国际经济法”的定义还难求得统一认识。本文将介绍过去有关国际经济法的主要学说。一、欧美关于“国际经济法”的定义  相似文献   

8.
在理论法学的领域中,法的价值一直被学者所关注,在部门法学中,其仍处于初始阶段。国际法与其余部门的法律相比,在价值问题方面表现更为突出。价值需求的满足更为复杂、困难,所以国际法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从本质上来讲,这一问题的产生与其价值特殊性有着直接的关系。人作为价值的主体,超越了民族、国家的范围,导致其在拥有共同价值时形成较...  相似文献   

9.
自1755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在其著作《自然法典》一书中首次使用“经济法”这一概念以来①,有关经济法的理论研究成果就伴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层出不穷,经济法也从诸法合体向各法分立发展,并已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经济法这个概念,最早见诸于1933年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法律学》辞典产当然,这个时候的经济法并不是现代意义所指的经济法概念,理论的研究更无从谈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定了不少调整经济生活的法律,但是并没有从理论上对这些经济…  相似文献   

10.
论经济法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法的理论基础具有独特性与综合性.基于主体的基本权利在经济法中所处的关键地位和突出作用,可以权利分析为视角进行研究.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经济法的哲学基础,居于最高指导层次.在学科互动中,社会科学范畴的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法理学、伦理学以及相关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则分别而又共同地为经济法提供操作层次的理论基础.虽然,上述学科对经济法发生理论影响的路径和程度不一,但都不可或缺;我们可以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整合,构建"经济法理论基础系统".破解经济法研究领域的这一难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的经济法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经济法学的产生和发展,是近年来中国社会主义法学发展的突出表现.在中国经济法学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经济法理论.正确分析和认识中国的经济法理论是怎样形成的,它们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并且力求作出科学的评价,对于发展经济学,健全经济法制,保障和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经济法理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经济法理论的新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经济法是 2 0世纪法律体系适应社会本位思潮的一大创新。社会整体经济利益是经济法的基石范畴 ,由此决定了其性质——公私交融 ,价值——社会效益和社会公正 ,功能——平衡协调经济运行 ,原则——适度规制与适度自由相结合 ,体系——宏观调控法和市场管理法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有关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尚处于争论之中。探讨了目前国内有关国际经济法内涵的学说,认为不仅广义说存在诸多缺陷,而且人们对狭义说也存在一些严重的误解;通过具体分析国际经济关系的性质,理清了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的关系;指出,在我国,国际经济法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但国际经济法学是一个独立的法学学科。  相似文献   

14.
经济法学是一门新兴的法律学科。近几年来,这门学科在我国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我国经济法学领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又必须看到,从经济法制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和经济法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来说,我国经济法的理论研究还远远不适应这些要求,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本文试图就若干个颇有争论的经济法基本理论问题谈点个人的粗浅认识,希望得到同志  相似文献   

15.
在首届中日经济法国际研讨会暨中南大学中日经济法研究所成立大会期间 ,来自中日两国的专家学者们以提交论文、学术研讨和座谈等多种形式 ,就当前经济法基础理论、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等方面的热点、难点和前沿问题进行了探讨 ,旨在为中国经济法的立法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国际经济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经济全球化必然对国际经济法产生重大影响。国际经济法对经济全球化已作出3方面的回应:国际商法统一进程的加快;国家对国际商事交往的管理的弱化;国家之间在经济领域中彼此约束的加深。未来国际经济法的走向将受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趋势的影响。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种社会力量的斗争、妥协将决定国际经济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商人的力量、国家的力量和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将是对未来的国际经济法的发展产生决定性作用的3大主要力量。在国际经济法日益走向体系化、完备化的今天,更需要加强对现实中的而不是理想中的国际经济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国际经济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国际法的新领域、新分支。随着战后国际经济交往的迅速发展,其内容日益丰富,其原则也不断形成。本文拟就国际经济法已经形成和正在形成的若干基本原则进行探讨。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也就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1974年12月12日联大通过的《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第一章明确规定,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主权平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民族自决和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国际法基本原则是指导各国经济交往的原则。当然,国际经济法作为国际法的特殊部门还有其独特的基本原则,现分别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急剧加强。关于直接规范各国政府、国际组织、私人公司和个人之间的相互和交叉经济交易和经济关系的法律和制度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上述法律制度和规范,即人们通称的国际经济法,亦越来越多地受到法学界的重视。鉴于国际经济法的历史简短,并且共所基于存在的超越一国国界的经济交易和国际经济关系不断变化,关于国际经济法的概念、范围以及共是否应作为单独的一个法律学科存在均成为法学界有争议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审查国际经济法演变和形成的过程,探讨国际经济法的概念、范围和特点,研究和分析法学界关于国际经济法争论的实质以及关于国际经济法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国际经济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国际法的新领域、新分支。随着战后国际经济交往的迅速发展,其内容日益丰富,其原则也不断形成。本文拟就国际经济法已经形成和正在形成的若干基本原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国际经济法这门新兴边缘学科的研究逐步深入,有关国际经济法各分支学科以及专门问题的著述陆续出版。然而,在此期间,还没有一本对国际经济法最基本的理论和实践原则加以概括和综合论述的专著。1991年5月法律出版社出版、厦门大学法律系陈安教授主编的《国际经济法总论》(朱学山教授、曾华群教授、刘智中讲师参加撰稿,以下简称《总论》)一书,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研究的空白。《总论》作为高等学校法学试用教材出版,具有体系完整、结构合理、内容全面、材料翔实、文笔流畅等特点。通观全书,人们不难发现,本书同时不失为一本颇有研究深度的学术专著。当前,在西方学术界,用以维护发达国家利益的国际经济法学说层出不穷,而由于历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