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考古发掘材料表明,从旧石器时代早期某一时段起,直至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就一直生活、劳动在浙江境内,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化石和文化遗迹,翻开了浙江历史光辉篇章的第一页。回顾浙江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学历程,并对一些重要发现或问题作一评估,可为今后深入研究浙江人类早期发展史提供比较切实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1985年5月,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和南京博物院的同志在江苏太湖吴县三山岛发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同年12月,有关单位对这一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出土石制品五千余件。这一发现填补了我国旧石器时代遗址分布上的空白,把长江三角洲特别是太湖地区的人类历史从新石器时代上溯至旧石器时代,因而被列为1985年我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本文想从对出土文化遗物及遗址古生态环境的分析,来初步探讨大约一万年前,我们祖先在太湖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生活情形。一、文化面貌三山岛正式发掘出土和登记的石制品有5263件,其中包括加工成型的石器工具、生产坯件的石核、石片,以及丢弃的废片碎屑等。遗憾的是,除了石制品外没有发现其他文化遗物  相似文献   

3.
旧石器时代遗址的研究一直是史前考古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但是在以往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发掘技术和发掘方法的限制等原因,致使我们更多地注意出土的石器和化石,而对遗址本身的探讨,特别是对史前人类居址的内部结构、遗物的平面分布、这一居址与另一居址间的关系和某一居址周围的状况等问题的研究未能进一步深化,随着史前考古这一学科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埋  相似文献   

4.
“长阳人”是我国华中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化石 ,属早期智人 ,距今约十万多年。1 95 6年发现于湖北长阳县钟家湾一个称为“龙洞”的石灰岩洞穴中。该洞穴中共存化石有大能猫、剑齿象等数十种动物群成员。1 95 7年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贾兰坡先生主持了对“长阳人”洞穴遗址的发掘。出土的“长阳人”化石包括 1件不完整的保留有第一前臼齿和第一臼齿的上颌骨 ,以及一颗单独的左下第二前臼齿。其牙齿较大齿根长 ,下第二前臼齿的齿根有两个分枝 ,咬合面纹理复杂 ,齿冠较低。下前二前臼齿的齿 ,下颌骨保留了若干原始特征 ,如梨状孔的…  相似文献   

5.
一发现概况一九七四年在山西省阳高县许家窑村东南一公里梨益沟西岸断崖上发现的许家窑遗址,是我国多年来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分布面积最大、材料最丰富的一处遗址。一九七六年和一九七七年两次进行大规模发掘,共发现人类化石十余件,石核、石片、石器三万余件,一批骨、角器;还发现了十六属二十种哺乳动物化石以及驼鸟和大量软体动物化石。遗址中的文化遗物和化石,主要发现于灰绿色和灰褐色的粘土层中。许家  相似文献   

6.
铜梁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是我省发现的第二个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它在川东地区是第一次发现。 铜梁遗址是1976年春在铜梁县西郭水库坝基区发现的,由我馆清理和发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我馆一起整理研究。由于铜梁县文化馆和水库工程指挥部尽力支持,共获得了三百余件旧石器材料,一百余件哺乳动物化石和少量植物化石。 铜梁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东经106°2′,北纬29°5′,离铜梁县城1.5公里,距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人类学会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厦门大学人类学系兼职教授贾兰坡先生今春应邀到厦门大学讲学。贾先生讲授了“旧石器辨认、打制方法和旧石器研究”、“人类化石的发现与发掘方法(要略)”、“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研究现状”、“中国考古  相似文献   

8.
发现     
在海淀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过程中,已陆续发现百余件砖雕石刻,这其中,有很多具备相当高的文物文化价值,为文物专家所赞叹。尤其是北四环工地出土属明代的一件石五供,其上雕刻的文饰、人物和动植物栩栩如生。这批文物最重的达3至4吨,最小的也有十数斤重。(北京日报11月3日)从9月29日至10月7日,市文物研究所考古人员经过探测,初步断定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家族墓地附近还有一座清代贵族合葬墓,据悉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工  相似文献   

9.
<正> 1980年以前,古人类学家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淮河流域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活动情况的研究几乎是空白。1954年,曾在时属安徽省的泗洪县境内的下草湾发现一段长152.7毫米的人类股骨化石,其时代约距今四、五万年,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由于下草湾人化石出土地点不明、地层关系不详,加之化石材料太少、部位不甚重要,因此难以进行深入的研究。此后直到七十年代末期,在这一地区没有重要的发现,而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一地区处于南北早期人类即北京猿人和爪哇猿人之间的过渡地带,对  相似文献   

10.
20 0 3年 3月上旬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吐尔基山发现一辽代贵族墓葬 ,墓中出土了大量金银铜漆器和一件玻璃器皿 ,特别是一具前所未见的彩绘漆棺和大量保存较完整的丝织品 ,使此次考古获得了惊人的发现。据主持这次发掘工作的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塔拉介绍 ,2 0 0 3年 3月 10日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毛道苏木吐尔基山采石场在炸石作业时发现一大型墓葬 ,内蒙古文化厅经请示国家文物局批准 ,责成自治区考古所、通辽市博物馆、后旗文管所组成“吐尔基山考古队” ,实行抢救性发掘 ,并于 4月下旬结束。考古发现 ,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六一年八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万波和广东省博物馆彭如策等同志,对广东封开黄岩洞洞穴遗址作过首次调查,发现了一批石器及动物化石。一九六四年六月十八至二十五日,我与广东省博物馆朱非素、封开县博物馆邓增魁二同志,对该遗址进行了复查和发掘,在洞厅及支洞内三处不同部位,出土石器七十余件及少量动物化石;在清理洞口左边的堆积中,除见少量石器和动物化石外,出土了两个晚期智人头骨化石。这是我省继“马坝人”的发现之后,在考古上又一次重要的发现。  相似文献   

12.
青海都兰吐蕃墓地的考古发掘,在吐蕃考古中具有重要意义,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奥地利学者阿米·海勒所撰写的<青海都兰的吐蕃时期墓葬>一文所作的述评,并结合青海境内新出土的考古资料,对该墓地中考古发掘出土材料所反映的文化史意义作了扼要的评介,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明器,俗称“冥器”,又作“盟器”。即专为丧葬而制作的器物,一般用陶或木、石制成。三峡地域文物考古发现资料表明,三峡地区历代随葬明器丰富多彩、琳琅满目,而且各具特色,为我们研究、复原三峡地域历代社会生活提供了第一手实物材料。据目前考古发现资料证明,三峡地域明器陶楼阁最早随葬于汉代墓葬之中,如1987年5月在重庆忠县涂井蜀汉崖墓发掘中,一次就出土不同形制、不同规格的房屋模型10件。2002年4月至8月,在重庆忠县乌杨镇发掘花灯坟汉墓群中再次出土房屋模型14件。最晚随葬明器陶楼阁发现于明代。如1995年3月,在湖北秭归县茅坪镇中坝子村发现的一座明代砖室墓中,出土明器陶楼阁2件。这批明器陶房屋楼阁的发现,为我们展现出三峡地域自汉至明代,人们居住形态的变迁和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14.
受国家文物局的委托,为制定重庆市云阳县境内三峡工程淹没区地下文物保护和发掘规划,1994年春,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对云阳县明月坝聚落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试掘。在该遗址的唐代地层中出土了大量板瓦、筒瓦、瓦当及陶瓷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出土了三件卜甲①...  相似文献   

15.
1986年冬,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和南海县博物馆联合在南海县西樵山(北纬22°56′、东经113°)的第4地点、第18地点进行了一次田野考古发掘,获得了大批细石器材料,据统计,第4地点出土石器材料13064件,第18地点出土石器材料6883件,地表采集石器材料2366件。这是我系第一次通过田野考古发掘获得的数量如此巨大、材料如此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近年来,在湖北省随枣走廊地带和豫西南、鄂西北之间的南阳盆地南部,陆续出土不少古代曾国文物。这些新的考古收获向我们提供了有关曾国地望与时限的重要史实如下: 1.在河南省新野县城关镇小西关(村)西南,于1971年发掘的古墓中,出土铜器及玉器、骨器等几十件,其中包括“曾子中诲”铜甗一件。这些器物经鉴定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曾国器物。  相似文献   

17.
巨梁沱遗址位于三峡库区长寿区江南街道龙山社区八组至巨梁沱村五组的长江边上.2017年度在该遗址处发掘时,发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初期的石器制作露天加工场.这处石器加工场的地形是一由后山坡逐渐向长江延伸而凸起的一山嘴,在这处石器加工场发现有大量河卵石及石制品堆积.此次发掘共清理石制品、陶器、瓷器标本多达1519件,另外还有完整的动物遗骸360余件.该石器加工场的发现为我们研究三峡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初期人类活动的历史提供了又一重要的实物资料.像这样的石制品数量如此之多,且种类十分丰富的遗址,过去在三峡考古发掘中是不见的.  相似文献   

18.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我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远在二、三百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里。1929年,著名的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和德日进,在山西西北部发现了一些旧石器,揭开了山西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序幕。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和其他科学一样,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这一重要的发现,竟被搁置了二十年。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这门科学才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三十余年来,在山西境内,北起阳高、左云,南至芮城、平陆,西由黄河边沿,东达寿阳、平定,发现了一百七十余处旧石器地点,成为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地点发现最多的省份。在这一百七十余处地点中,有十一处经过了一定规模的发掘,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为研究山西和我国的远古文化,提供了宝贵的材料。本文拟就建国三十余年来,山西旧石器考古的重要发现和发掘,对山西旧石器作一概述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兴隆洼文化是我国北方地区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考古学文化,一经发现便倍受国内外考古学者的广泛关注。石铲和石锄是兴隆洼文化的典型农业生产工具,数量较多,形制特殊,在其他同期文化中少见。本文拟结合以往的考古发掘资料和现有的研究成果,从兴隆洼文化出土的石铲和石锄入手,通过分析其出土的生产工具、动植物遗存以及当时的环境状况,对兴隆洼文化原始农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彭金鸿 《老友》2016,(4):6-8
2016年3月2日,《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开始展出,备受瞩目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墓主身份终于揭晓。多重证据最终确定,墓主为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自2011年启动考古发掘以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已经出土了各类精美文物2万多件,创下了国内考古多个第一。那么,这座距今两千多年的汉代古墓,为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