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强势领导既能够为单位工作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会对单位工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强势领导的积极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个人能力提升单位整体工作效率,以个人愿景带动团队的持久发展,以个人权威维护整体的团结统一。强势领导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领导者个人视野受到局限,团队中多元化思想受到压制,新生代人才培养工作被迫阻断。因此,强势领导要善于把握好管理尺度,把握好底线原则与方式灵活的辩证统一,把握好绝对权威与协商民主的有机结合,把握好方向引领与适度放权的交叉融合。  相似文献   

2.
"强下属、弱领导"现象是当前一些单位和组织中逐渐出现的组织情形,具体表现为下属群体聚而成团逐渐孤立领导者、刺头下属时常质疑领导者个体权威、领导者决策部署难以得到绝对拥护、领导者自身立场受到强势下属摆弄。"强下属、弱领导"现象对于单位能力建设是极为不利的,其影响主要体现为消解领导个体权威导致内聚力缺失、导致个体势力抬头形成团体性派系、扰乱整体决策方向降低单位能力值。矫正这一问题,需要抓住领导个体、组织管理、驭人之策三个着力点:单位领导者要加强"内功修炼",筑牢组织基础;组织管理要善用"狮子搏兔",抓准员工中关键角色;驾驭下属要借鉴"田忌赛马",善于以弱克强。  相似文献   

3.
“常人政治”时代的领导者就执政方式而言也是“常人议政”,即普通公众按照一定的民主程序参政议政,实现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一方面,它打破了“伟人政治”、“强人政治”对个人权威的崇拜,顺应了现代民主政治的要求;另一方面,“常人政治”时代的领导权威较“伟人政治”时代会有一定的弱化,从而影响了其对公众的吸引力和号召力.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和强势部门的领导,对这一历史性的转变还缺少认识和自觉,仍然迷恋“强人领导”的模式,追求“伟人式领导”的幻象,结果不仅事与愿违,领导行为遭到下属和群众的抵制、受到舆论的讥评,有的还受到党规、政纪和法律的制裁.因此,“常人政治”时代的领导者应采取合适的领导方式,建立健全领导权力运行机制,既充分发扬民主、弘扬法治精神,又摆脱权威缺失、政令不畅的困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4.
任程远 《领导科学》2022,(12):40-42
从单位管理实践来看,工作失利的强势领导常常具有盲目的“胸有成竹”心理、霸道的“大权在握”心理、强势的“说一不二”心理、虚荣的“雕文刻镂”心理。在这些心理动因的驱使和主导下,强势领导在管理实践中会展现出一系列相应的行为特点,如工作作风刚硬霸道、独断专行,权威思想根深蒂固、不容挑战,人际社交态度冷漠、难以亲近,遇事喜欢大包大揽、亲力亲为。强势领导矫正行为偏差,要做到:接纳民主管理理念,构建协商领导氛围;主动开展多元外交,增进代际层级关系;摒弃霸道集权做派,科学向下放权赋能;养成省察自律习惯,勇于及时纠偏改过。  相似文献   

5.
单位在从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价值共识难以达成、职责分工不易明晰、领导权威受到挑战、人际关系趋于淡漠等困境。要摆脱这些困境,可从中国传统礼治中汲取智慧。中国传统礼治对单位实现现代治理的重要借鉴价值在于:礼治主张"天下为公",启发单位领导者在树立承载价值共识的崇高愿景时,着眼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把个体利益的实现融入对公共利益的追求中;礼治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启发单位领导者厘清单位内部的权责利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成员的工作积极性;礼治强调"亲亲,尊尊",启发单位领导者重塑领导权威、把控全局,平衡权威与民主的关系;礼治倡导"和为贵"以及利他精神,启发单位领导者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抑制人际关系淡漠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领导者是否具有权威以及其权威的高低,是决定其领导职能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特殊的人文学术环境、民主平等氛围和社会参与意识,决定了高校的领导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权威才能深孚众望、受人尊敬,才能像磁石一般把广大教职工吸引到自己的周围.那么,高校领导应如何树立自己的权威呢?  相似文献   

7.
强势下属往往会成为单位管理中最令领导者头疼的人。强势下属"围追堵截"领导者一般表现为对立而妄议政令优劣、设绊子阻碍措施推进、出难题挑衅上级权威、频繁触底加剧管控难度、煽动挑刺否定管理成果。这类下属强势的原因主要是自命不凡而不服管控、特立独行而难以从众、利益冲突而刻意为难、领导者政令有失而难以服众。对此,领导者应强化能力,严厉管控;明晰责任,科学引导;完善制度,正确应对利益冲突;持续提升能力,有效规避政令失误。  相似文献   

8.
在任何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中,领导的有效性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领导的有效性取决于领导者的权威性。什么是领导者权威?如何树立和提高领导者权威?这不仅是领导科学和管理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更是我们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一般意义上讲,权威指的是一种威望和力量。领导者权威则是指领导者在实施领导活动中通过影响力的发挥,对被领导者所产生的一种使其必须服从的威严和力量。影响力和服从是构成权威的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们是正比关系,即影响力越大服从越坚决,权威也就越高。反之…  相似文献   

9.
领导者是依靠权威实施领导的。这种权威体现在领导过程中,就是领导者能把群众或组织中的其他成员吸引到自己周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它或是以领导者的职位、职务、权力和责任来引导和影响部属完成组织目标,或是以领导者自身的良好品格、魅力、才能和行为来引导和影响部属完成组织目标。前者为正式权威,后者为非正式权威,二者的有机结合即统一为领导权威。任何领导者只有努力树立并善于运用领导权威,并使被领导者接受这种权威,才能有效地控制和指挥部属,从而实现成功的领导。  相似文献   

10.
领导者树立领导权威,在心理层面能够有效凝聚下属群体,在管理层面能够切实维护工作秩序,在实践层面能够强力贯彻领导意旨。领导者在树立权威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谨慎而不严苛""精细而不刻薄""真诚而不烦琐"三大原则。树立和巩固领导权威,领导者可以借鉴和学习法家思想倡导的管理理念,通过"法""术""势"的手段来指导实践,进而保证管理工作的高效推进。  相似文献   

11.
《决策探索》2009,(24):36-37
领导者要做好领导,必须注意领导艺术,它关系到事业的成败: 一、领导艺术是人性化的行为艺术 领导本身具有权威性,权威由领导的合法权力、对资源的支配权力、强制权力等构成。在管理过程中,如果不考虑人性因素,生硬地靠领导权威实施管理,领导意图或许能够贯彻,  相似文献   

12.
领导者要想在组织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有效提升团队执行力,除具有法定权力外,还必须具备领导权威。基于领导者权威视角分析,团队失控的原因有惯性利用职权、忽略"职位放大器"因素、将情绪管理抛诸脑后、形式主义严重等。因此,领导者要想防范团队失控,就要懂得运用以下策略:明白有"情"更易"生威";重视榜样力量;自控情绪,显示领导风范;以真抓实干获得好评。  相似文献   

13.
<正>通常来讲,"个性官员"指的是那些个性强势,具有独特的领导风格和个人魅力,敢于突破传统行政管理方式和面对政治敏感问题,不断进行政府管理和制度建设创新的官员。政治文明进步增加了"个性官员"的活跃度,但近年频频曝出的"个性官员"忽视民主、践踏法治的事件,又将这个群体推到了风口浪尖,依靠领导者个人魅力带来的施政效率与非民主的执政方式之间的矛  相似文献   

14.
正领导干部作为一个负有特殊使命和责任的职业群体,具有鲜明的权威性特征。领导权威是指领导者在被领导者心目中的威望和地位,是一种以职位权力或个人特质为基础而形成的影响力,是领导者实现领导价值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一些领导干部过度解读领导权威,片面强调领导权威的重要性,把权威当面子,片面认为维护权威就是毫不妥协、唯我独尊。在领导过程中,他们为维护自身所谓的权威,决策不留余地,对利益缺少共享思维,心  相似文献   

15.
运用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的方法,基于王石领导活动的质性数据,分析了本土领导者面临的不确定性管理挑战,以及领导者在应对不确定性挑战中发挥的作用,提出了一个本土领导者应对不确定性的作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应对环境、组织和领导者个人3个方面不确定性挑战时,本土领导者分别发挥了不同作用,即寻找机遇、把握机遇,关注与响应政策变化、应对竞争环境变化;推动组织进化,调动资源危机处理;收放职位权力,形成领导权威,积累管理经验,开展组织外学习.研究结论对本土企业的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领导权威是推进工作和保持团队统一的重要基础。大多数领导者十分看重和强调维护领导权威,但是,在如何维护领导权威的问题上,有些领导者步入了误区:看重维护个人权威,忽视维护领导班子集体权威;注重用权力维护权威,忽视非权力因素的作用;喜欢个人说了算,忽视发挥制度的作用。认识上的偏差,必然  相似文献   

17.
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家长式领导,作为一种中国本土领导风格即领导者在组织管理中表现出严明纪律和绝对权威的同时,亦会进行必要的共情与视角转换,主动关心照顾下属并具有高尚道德的行为方式。融合仁慈领导、权威领导和德行领导的中国家长式领导风格,在具体运用中更容易形成“权威—仁慈”和“权威—德行”两类模式,产生“恩威并施”或“德威并重”的不同效果。在“恩威并施”模式中干群间更为和睦融洽的关系是促动领导效应更强发挥的关键,而在“德威并重”模式下来自领导者的正向示范和德行感召将对员工行为改善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员工从认知上做出理性判断,领导效应也就此完成外溢。伴随社会开放度和交融度的不断提升,中国家长式领导需要进一步提升其管理引领行为的合理科学性,同时更有效地处理与平衡秩序、规则与人情世故间的关系。应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和创新要求而加强智能元素、信息元素、法治元素和动态思维与家长式领导的融合,实现多元管理效应互补。  相似文献   

18.
<正>现代社会,领导者靠什么领导?怎样做才是合格的领导者、优秀的领导者甚至卓越的领导者?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靠职位权力、简单命令,越来越不好领导了。因为现代社会越来越民主,传统的奴性文化渐渐褪去,被领导者的参与意识、民主意识越来越强。现代社会,控制与民主的博弈天平越来越倾向于民主。靠性格领导,到处挥舞着权力的大棒,随性而为、乱发脾气,看似威风凛凛、不可一世,实则这样的领导在"新常态"下已是穷途末路。  相似文献   

19.
领导权威是领导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不同的理论研究者对领导权威有着不同的界定。有学者认为,领导权威是领导者正确运用权力以及充分运用非权力因素在被领导者中取得的威望、尊严,获得的信赖、信  相似文献   

20.
<正>领导能力和领导权威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领导实践中,领导工作已由过去的直接管人管事变为间接管人管事,逐渐完善和规范的现代管理制度替代了部分传统的领导功能;各项管理任务逐渐被目标化、程序化、结构化、格式化,目标管理方法替代了部分传统的领导作用;随着民主进程的加快,民主管理手段替代了部分传统的领导效力。这些新的变化,使各级领导干部不得不面对传统领导权威下降的现实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