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们怕受伤,是因为太在意。那个在意变成深埋的地雷,动不动就炸伤自己。然而,人生的墨菲定律是:你不想人家提,却偏偏常常被提。嘴长在别人脸上,别人可以随便说,你不能控制,你只能控制自己心里怎么想。你不往坏处想,什么话也不能为难你。  相似文献   

2.
"说"能促进听读能力,也能提高写作能力,"说"是人们在生活中最直接最常用的交流方式,可见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能力,要我们的语文老师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通过灵活的形式激发孩子说话的兴趣,一点一滴的积累,一天一月的坚持不懈,方能有"能说会道"的学生.  相似文献   

3.
听说国内某大公司培训售货员时有一课是“学会微笑”。听起来有点笑话,其实一点不奇怪。人固然天生会笑,但出于礼貌的笑确实需要训练。与此类似的一个现象是学会说“对不起”。说话人人都会,可是就有人一辈子从来没有说过“对不  相似文献   

4.
正"你真是个没意思的人……"有人这么说你吗?有趣真的很重要。大道理大家都懂,有趣却不一定人人都能做到。专家会输给算命的或气功大师,就在于前者没意思。有人找心理医生咨询: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趣的人?医生说,多去看看剧院那个小丑的表演吧。这个人沮丧地说:"我就是那个小丑。"我们常常把有趣的一面用于赚钱,而把无趣的一面用于生活。你一正经,特别是假正经,或太认真、太呆板、太保  相似文献   

5.
正善于从别人的言谈举止中去识透对方,可以避免很多麻烦。1.说话暧昧的人—想迎合他人。这种人处世圆滑,从不肯吃半点亏,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和如何利用别人。他说一句话,既可以解释成这个意思,也可以解释成另外一种意思,含糊其词。2.见风使舵的人—容易变化。这种人真是没个准,如果有必要,他们可以朝令夕改、食言而肥。他们  相似文献   

6.
张春林 《决策》2014,(4):86-87
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当众发言,应该说很多人都有怯场的经历。真正能在镜头和在众目睽睽之下泰然自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者,必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多数人突然遇到比较正式的场合,要当众说话特别是像遇到竞职演讲这种特殊的说话形式时,自然而然地就会紧张。适度紧张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发挥.有时甚至会激发潜能、超常发挥.但是过分紧张却必然会影响演讲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清代嘉庆十年(1805年),四川总督勒保觐见皇帝。在君臣闲聊的时候,皇帝问勒保:"以你历任督抚的经验,你觉得在官员中间哪一类人最占便宜?"勒保回答说:"会说话的人最占便宜。"皇帝赞同道:"能干的人,因为善于说话而显得更加能干;不能干的人,也因为善于说话,使自己的毛病得到遮盖;最惨的一种人就是,虽然做了极好的事,但是因为不会说话,反而将好事变成了坏事。难怪孔子教导徒弟的时候还专门设了言语之科哩。"  相似文献   

8.
正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叫"责任分散效应",破解它,需要责任明确到人。现场指定一个责任人,这个办法可以用到很多场合,比如,老人在散步时突然中风摔倒,可以现场指着某一个人说:"那位蓝上衣、戴眼镜的姑娘,麻烦你帮我打个急救电话。"被指定的人不管愿不愿意,通常都会照做。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只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实践训练,不仅要求学生说好普通话,而且要求学生能通顺、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和进行口头语言交流。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切实地进行系统的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读"、"说"两方面教给方法。一、从读入手,以读促说口语训练贯穿着两条线,一是朗读,二是说话,这两条线互相交错,螺旋式深入,朗读激发了学生说话的兴趣,为说话准确、  相似文献   

10.
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没有哪一种技能能够为人服务一辈子,也没有哪种教育能一斑}生给予学生终生有用的知识,为了满足学生将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为了引导学生由学习的"奴隶"变成"主人",实现一种积极向上、轻松愉快的学习,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本文针对中职生学习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应该引导中职生学会自主学习,改变目前学生学习行为现状,提高教学实践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朱屹 《领导科学》2015,(7):47-49
<正>据《独异志》记载,唐太宗曾于宫中设宴招待大臣,说:"谁认为自己是座中最尊贵的客人,谁就先喝酒。"当时,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宰相房玄龄等相互看了看,都没有说话,而座中有一人却立即伸手端起了酒杯。唐太宗便问道:"你有什么理由吗?"此人答道:"臣是梁朝天子儿、隋朝皇后弟、尚书左仆射、天子亲家翁。"唐太宗听罢,拊掌大笑,群臣也极欢而罢。说话的这个人就是唐高祖、唐太宗时的宰相萧。唐代共有369位宰相,而五次  相似文献   

12.
在与他人沟通时,我们随处都可以发现有这么一些人,只要“逮”着了说话的机会,总是滔滔不绝高谈阔论。当然,每个人在适当的场合,将自己认识事物、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沟通交流表现出来,以塑造睿智聪颖、精明强干的魅力风采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不注意沟通的技巧,不善于把握沟通的层次、结构、节奏以及时间的长短,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13.
余小彭 《经营管理者》2013,(28):321-321
<正>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是一项以人为对象的工作,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政治保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解决人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的过程中,交流沟通、说话的能力非常重要。作为一名政工干部,本人认为我们至少要学会说"五种话"。一要会讲平实的话。平实的话最亲切,也往往最能引起共鸣、打动人心。当我们面对广大职工群众,特别是老职工、一线职工、文  相似文献   

14.
吴书纯  林森 《领导文萃》2006,(2):175-175
提拔定律:大家都觉得这个人应该被提拔的时候,这个人肯定得不到提拔;单位一把手觉得这个人应该提拔的时候,这个人很快就会得到提拔。先进定律:单位里年终评选出的先进工作者,并不是单位里工作最多或最有成绩的人,而是最会在领导面前干工作的人。职称定律:能晋升高级职称的人,准保不是单位里业务能力最强的人,而业务能力一般的人,却最会搞公关。尊重定律:单位里越是表面上被大家尊重的人,就越是容易受到大家轻视。个性定律:在单位里,一个人的个性与他的业务能力成正比。一个人的业务能力越强,个性也就越强;一个人的业务能力越差,就越没有个性…  相似文献   

15.
千金散尽     
正李力有个四字箴言:千金散尽。李力说到做到,拿到第一笔工资的当晚,就请单位的同事吃饭。大家都夸李力好,说他人不错,说他有前途,说以后在单位有什么需要尽管说话……李力每个月拿了工资,都请单位的同事吃饭。李力还请客户吃饭,客户诚惶诚恐地说:"我怎么可以吃你的呢?"李力笑笑,说:"没什么不可以,在单位我们是客户关系,出了单位,我们就是朋友了。"客户们都说,李力不  相似文献   

16.
一、打开思路,克服畏惧心理 作文就是说话,作文与说话本是一回事.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就说过:"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换句话讲,把嘴说的话用笔记录下来,就是作文.也可以说,凡是会说话的人、会写字的人,就会写作文.  相似文献   

17.
正毛泽东多次说过:"人们想的是一,可实际是二。"他还批评一些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一次,毛泽东与孟锦云谈话。小孟说:"您是大主席,想办什么事就办什么事,什么事都能办到。"毛泽东笑了,小孟忙问:"我说得对不对呀?""你说得也对也不对。"毛泽东认真地回答。毛泽东说:"说它对,是因为我说话确实算数,说话不算数,  相似文献   

18.
法国“七月革命”的时候,经过三天的暴乱后,政治家塔里兰聆听着宣告暴动结束的响亮钟声,然后对助手说:“听那钟声选我们赢了。”“我们是谁芽”助手问。他让助手保持安静,说:“别说话选明天你就知道‘我们’是谁了。”他清楚地了解只有傻子才会急急忙忙确定自己的立场——过早地依附某一方,只会使自己丧失机动性和主动权,明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事,连自己的情绪都不能控制的人怎么能取得成功呢芽不但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还要能控制他人,否则,将会陷入危险的境地。文萃领导情绪会感染他人,陷入…  相似文献   

19.
第一策:不治人,难以成大事 02.把他人的能力.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有人说.曾国藩惯于放弃笼络人心的一切做法.只懂得自己治身治心,其实这是错误的。《清史稿》有记载:曾围藩功成于善治。何谓善治?治者,得也。说通俗一点.即要学会笼人。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关键在于他能否把与自己交往密切的人力资源转化为自己的资源,把他人的能力,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曾国藩就是一个善于把别人能力化为己用的人.因此.他是一个善治高手!  相似文献   

20.
<正>有个人说:"对于想投资创业的人来说,买房住不如租房住"。这个人就是我。在我们国家,因为文化的差异,很多年轻人,尤其以女性为最,他们总以为要结婚就一定要买房子,只有买了房子才觉得稳定,才有安全感,才有成就感。很多有创业能力的年轻人,把本可以用于创业的"起步资金"用在购房上。当遇到了那些可以改变命运的投资机会时,却因为没有资本而望洋兴叹。事实上,很多买了房的人不但没有得到预期的幸福,有些人甚至为了还"房贷",节衣缩食,降低生活质量,长达30年被沦为"房奴"。殊不知,"更高的收入才能让你有自由而体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