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直是思政课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实效,是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笔者基于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经验,对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一些深化改革的思路,以期思政课真正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相似文献   

2.
基于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现状,遵循教学案例分析的真实性、典型性、针对性、实效性、平等性原则,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依托案例分析,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设计线上线下的课前案例导入、课内理论融入、课后实践化入三维一体混合式教学方案,不仅在理论层面培养了学生理论体系构建、实践能力践履、综合素养培育的全面发展,同时在实践教学创新中提升了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真正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邹冰 《秘书之友》2023,(6):38-40
<正>2022年7月,教育部等10部门发布《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拓展与创新。商务沟通课程是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的专业核心课,对接商务助理岗位。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BOPPPS”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素材与具体的教学案例和各教学环节知识点深度融合,通过一学期的实践,该课程被认定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一、商务沟通课程思政BOPPPS教学设计BOPPPS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目标为导向,在教学实施中包含6个环节:课程导入(Bridge)、学习目标(objective)、课前测试(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课后评估(Post-Assessment)、总结(Summary)。  相似文献   

4.
宗永平 《科学咨询》2023,(2):198-200
按照教育部、中宣部的重要指示:在各高校内部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由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教学实践。现有的高校“思政课”针对本科与专科学生,从中分别划出2个与1个学分进行教学实践。本文聚焦高校思政教学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教学”的含义、作用、类型等进行了解读,并尝试设计项目化、模块化、标准化教学模式,从而推动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教学体系逐渐完善、教学程度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思政课”理念的持续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已经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维度。海南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通过搭建“大思政”实践平台,将海南地域文化赋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在目标、内容、形式、体验、评价等模块寻求创新,以实现实践内容与地域文化价值目标相融、教学手段与地域文化资源内涵相融、实践教学与地域文化开发利用相融、信息教学与地域文化精神传播相融。  相似文献   

6.
刘建中 《经营管理者》2013,(32):360-360
实践性教学模式越来越多的被各学校接受认可,但对于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普遍属于薄弱环节,效果难以体现,当前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往往还是以宣讲为主,从理论到理论"一言堂"、"满堂灌"的讲述缺乏灵活性和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生思想动态的现实特点。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学校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一些尝试予以简要分析和总结,以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7.
盐城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够拓展教学的内容载体、发挥新四军红色文化资源的资政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促进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通过健全红色文化资源课堂教学体系、营造红色文化资源校园育人环境等,构建“四位一体”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师教学意识的转变是适合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做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学实践者,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已成为我们在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从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反思了《二氧化硫》的相关教学。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师教学意识的转变是适合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做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学实践者,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已成为我们在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从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反思了<二氧化硫>的相关教学.  相似文献   

10.
罗祖才 《科学咨询》2009,(22):87-88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师教学意识的转变是适合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做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学实践者,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已成为我们在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从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反思了《二氧化硫》的相关教学。  相似文献   

11.
本文积极探索高校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度融入思政课教学规律,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提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度融入思政课教学路径体系:厚植党史学习理论要素,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系;挖掘党史学习实践要素,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拓展党史学习主体要素,优化思政课教学效果体系,切实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政课程在为党和国家培养思想先进、品德高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针对问题、结合教学工作实践反思,提出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应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等"五个注重"。  相似文献   

13.
党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相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之初,党史教育便是重要组成部分;而进行党史教育的同时,也在讲授思政课的理论内涵。本文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层面分析党史教育与思政课的关系,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立德树人作用。  相似文献   

14.
程煜 《决策探索》2009,(14):49-49
反思性教学实践的过程,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的过程。反思性教学实践要求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实践的内容和结果,分析其背后隐含的理论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并在实践中检验假设,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这一反思过程,能够帮助教师形成“实践理论”,使教师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将专家的理论与自身的实践融会一体,从而使教师拥有一套能够适应教学变化的富有个性特色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大大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的发展与创新。教师作为反思性实践者,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而且这种反躬自省对发现自身不足,提高教学水平有积极的作用。那么中学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行为的反思呢?笔者谈一下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思政课教学的主客体要素以及环境和条件,对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都提出了新的变革要求。提升高校思政课教育信息化程度,是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建设高校思政课网络学习平台,运用网络进行思政课教学,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构建思政课网络平台,能够对思政课教学起很好的辅助作用,有助于实现自主式、协作式教学,弥补传统教育模式之不足,增强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实践教学环节单一、缺乏监督考核机制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五个一"的实践教学模式:一次示范课、一次讨论会、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一份调研报告、一次总结,以期对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人文社科、管理类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研究成果相对比较丰富,理工科课程则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相关研究较少。该文在分析工科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难点基础上,提出了融入"四个自信"的计算机类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思路,开展了相关教学实践,并给出了若干计算机类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18.
教学反思是对自己教学活动中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的理解、判断与感悟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积极的思考并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的关键,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师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实践的过程.坚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是一名教师进取心、责任心、勇气和意志力的表现.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内容可以是教学成功之处,可以是教学中的失败之笔,可以是课堂上得来的瞬间教学灵感,可以是教学中学生独特创新的见解,也可以是再教设计.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增强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校思政课教学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因此,高职思政课教学不能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必须把握培养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特殊性,强化实践教学,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提高教学效率,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0.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反思是实施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三部曲.课前要更新理念、吃透教材、设计教案;课中要创设情境、引领探索、积极评价;课后要认真反思,总结得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