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当今,学学古人的为官之道,可以净化官场,改进作风,提高执政能力,提升官员的人格品位。所谓为官之道,就是为官之人跻身于官场的一般原则、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古往今来,一代王朝之兴盛,必离不开一代明主与贤臣。纵观中国历史上之显盛王朝,均有圣明君主之谋国兴业,贤明臣子之忠君效国。初唐时期的"贞观之治"被后世大为称赞,一代名相房玄龄光耀于史册,他的为官侍君之道亦流传至今,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当今社会,领导干部应学习先贤为官之道,从中汲取精要,严格自律,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和领导艺术水平。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繁盛气象,这一盛世自然离不开李世民的雄韬伟略,然而更有赖于其身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时,就在深入地思考为官之理。他在刊发于《领导科学》杂志1990年第9期的《为官之道》一文中深有感触地说:"为官之理在于讲奉献。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想当官又想发财是十分危险的。有些人当了官,就以权谋私,结果一失足成千古恨。古时候说‘无官一身轻’,想当官  相似文献   

4.
正官职乃天下公器,为官须恪尽职守;民为邦本,为官尽职的根本在于为民造福。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时,曾在1990年第9期《领导科学》杂志上发表过《为官之道》一文。他指出:"为官之本在于为官一场,造福一方。"造福一方就是造福于民,这是对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深刻体认和笃诚践诺。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多年前关于为官之本的精辟论述和慷慨情怀,仍然令我们深受教益、备受鞭策、激情奋发。  相似文献   

5.
从几年前被网络曝光抽天价烟的南京市某区房管局局长周久耕,到近期被网络讽为"表哥"的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以及被称为"房叔"的深圳某区城管分局政委蔡彬,一批抽名烟、戴名表、住豪房的"高调"官员纷纷被查落马.这在充分彰显网络舆论的强大监督功能的同时,也使得"低调为官"很快成为一些官员的自勉和彼此间的忠告."低调为官"当真是网络舆论监督下的为官之道吗?  相似文献   

6.
清初理学名臣汤斌,历经顺治、康熙两朝,三次出任地方大员,政绩显著。汤斌两袖清风、正己率属,公正执法、办事高效,以民为本、体恤百姓的为官之道与当下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他的为官之道和领导艺术值得领导者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时,在《领导科学》1990年第9期刊发的《为官之道》一文中深刻而推诚地指出:"为官之德在于清廉。为官一场最起码应留个清名。当官做领导,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因此在钱财、名利问题上犯错误的可能性总会比一般人大。如果平时不刻意‘慎独’,不注意防范‘找上门来’的错误,老怀着侥幸心理去为不可  相似文献   

8.
党员领导干部要常思修身处事之道,牢记为官"六忌":做真人,忌糊弄人;养大气,忌耍脾气;管理人,忌控制人;用人长,忌责人短;严格管,忌严苛管;敏于行,忌浮夸。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创更加美好的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正宋朝开国宰相赵普为官与春秋时期的齐相管仲颇有相似之处:都有卓越的政绩,不仅颇得领导赏识,而且生活幸福,善始善终。赵普的政治、经济、管理理念相对于管仲的丰盈、深邃而言,显得单薄很多。不仅如此,赵普与历朝历代的宰相相比较,其"寡学术"也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从为官的角度来看,赵普极为简明的为官之道可以供我们深思,其为官的经营机巧也有助于我们参透职场人生。一、支持、辅佐、建立等级秩序,  相似文献   

10.
"要先做人后做‘官’;要始终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去做事;不要再把‘学习不够’当犯错的万能借口……"1月5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做造福人民的开拓者》的讲话,精辟地论述了领导干部的为人为官之道。  相似文献   

11.
曾国藩曾把李鸿章与清代著名学者俞樾(字荫甫)作比较,说"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荫甫拼命著书"。"拼命"二字把李鸿热衷官场、醉心仕宦的面目刻画得极为贴切。李鸿章官居极品、位极人臣,历几十年而不衰,显然得益于他的为官之道。  相似文献   

12.
曾国藩曾把李鸿章与清代著名学者俞樾(字荫甫)作比较,说"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荫甫拼命著书"。"拼命"二字把李鸿热衷官场、醉心仕宦的面目刻画得极为贴切。李鸿章官居极品、位极人臣,历几十年而不衰,显然得益于他的为官之道。  相似文献   

13.
《领导文萃》2010,(17):126-126
<正>问题231:有人说:"为官之路有三条:关系路,作假路,苦熬路。"请实话实说,你打算走哪条路?为什么?参考答案:(1)这三条路都不是积极、正确的为官之道。(2)作假,害国害民,  相似文献   

14.
<正>《诗经》以诗咏史,刺时颂德,涉及千行百业,其中不乏为官修养正能量,正如孔子所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毛苌的《毛诗序》又认为,《诗经》有"经夫妻,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功能。领导干部通过读《诗经》,可以感悟对待"人之常情"之法与提升职业操守之道。一、慎威慎言,守官德立身之道。古人云,"百行以德为首"。领导干部修行当以官德为重。《诗经》中提醒为官者要"无念尔祖,聿修厥  相似文献   

15.
领导理念的升华离不开对传统哲学范式的践履,易学哲学本于实践,以"推天道以明人事"为易学旨趣审视领导理念,以易学视域中被奉为圭臬的"诚敬""和合""时中"的诠解为逻辑起点,旁通融摄领导素养、领导境界、领导原则的三维路径,既追溯领导哲学的易学文化渊源,又与时俱进融汇到敢于担当彰显领导魅力的为官主旋律中,建构具有时代气息与哲学文化底蕴的易学领导之道。  相似文献   

16.
近读史书,搜集了不少古人先贤们做人、为官、治国、倡廉之道,本着"以史为鉴"的目的予以整理. 唐太宗巧用比喻倡廉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封建帝王之一.他所开创的"贞观之治",与他采用许多充满哲理、生动形象的比喻,通俗易懂地阐述为官、倡廉之道,来教育官员是分不开的.这里仅举三例:  相似文献   

17.
上官婉儿行走于唐宫廷内外,以女官身份在权力中心谨慎行事,成为唐代的"巾帼宰相"。上官婉儿的为官之道在于天资聪慧,下笔成文;恪守职责,忠贞不渝;建言献策,运筹帷幄。现代女性领导应从上官婉儿的职业生涯中吸取经验教训,转变观念,积极谋求入世;坚韧顽强,实现自我价值;勤学上进,提升个人能力;调适心理,提高职业能力;洁身自好,恪守职业道德;强化责任,增强职业意识。  相似文献   

18.
<正>《争臣论》是韩愈有感于贤士阳城被荐为谏官五年,每日饮酒,为官不为,未尝言事而作。韩愈严正地指出:"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如辞官不做。作者站在儒家积极"用世"的立场上提出,有道之士"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兼济天下",而且更进一步指出谏官应敢言直谏,不顾个人安危:"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相对于儒家的为官当为伦理,作为党的干部,更应该修炼和践履勇于担当、恪尽职守、发奋有为的从政之德。  相似文献   

19.
雍正帝在位时间虽然短暂,却留下了丰富的汉文、满文朱批奏折,其中对官员们的训谕集中展现了其用人之道:为官之基,当以诚心;为官之道,重在清廉;育官之法,在于实干;选官之本,注重名声。其用人之道可供现今领导干部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20.
雍正朝首辅怡亲王允祥,公忠体国,政绩卓著。其政治忠诚、勇于任事,举贤荐能、重视人才,公正廉明、深得人心,谨慎谦抑、淡泊名利的为官之道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值得各级领导者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