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多年来,我国社区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要有效应对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所带来得社会冲击,还必须进一步创新与发展。专业社会工作一直以来就是社区工作最坚实的后盾,响应党中央“建设一支庞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精神,我们首先就必须用专业社会工作武装社区工作者,打造一支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相似文献   

2.
十多年来,我国社区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要有效应对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所带来得社会冲击,还必须进一步创新与发展。专业社会工作一直以来就是社区工作最坚实的后盾,响应党中央建设一支庞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精神,我们首先就必须用专业社会工作武装社区工作者,打造一支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相似文献   

3.
社区工作者职业化是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对广州市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路径:规范准入制度、制定待遇标准、加强教育培训、完善考核评估体系、建立职业晋升机制、理顺管理机制体制。  相似文献   

4.
社区工作者的心理素养与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社会强调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和谐社区建设过程中社区工作者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社区工作者的心理素养则在较深层面上影响和决定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情况,笔者在阐述社区工作者心理素养的内涵和开展心理素养建设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心理素养评估体系、开展团队心理辅导和加大培训工作力度三个构建和提高社区工作者心理素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6.
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素质对社区教育工作开展起着重要作用.调查表明,目前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结构层次较低,性别有失平衡.社区教育工作者主要承担社区活动"组织者"角色.影响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和素质提高的最主要因素是,缺少资金、资源或项目支持.文章对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出了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易地搬迁工作进入了“稳得住、能致富”的后搬迁时代,然而实践发现易地搬迁社区迈向共同富裕过程中存在着治理制度体系不健全、治理主体结构失衡、搬迁群众心理融入不足等障碍因素。为此,应当围绕共同富裕的目标,夯实社区治理的制度基础,优化社区治理的主体结构,促进群众的精神富足,实现易地搬迁社区治理现代化以扎实推进搬迁群众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前改革时期,单位型社区是城市空间结构的主流样态;随着单位制的消解,经济体制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社会结构的分层与分化、市场经济力量的强势嵌入,城市社区的置换与过滤使得单位型社区向阶层性社区的转变成为我国城市社区变异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涌现出大量的社团组织,在学者的研究中往往被称为"民间组织"、"公民社会"、"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等等.在社会学理论传统和国内外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中间社会"这样一个中观的理论概念,其目的在于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审视国家与社会,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借以思考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带来的社会管理组织基础的重构问题,这对社会学理论本身是一种推动,同时"中间社会"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社会实践内涵,有助于结合社会实践的具体情景思考中国社会进入后单位时期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09年3月8日.北京市社工委书记宋贵伦表示.北京计划分三年招5000名大学生任专职社区工作者。由于社区工作者有时也被简称为社工.因此.许多人常常把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混为一谈。其实.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不但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有明显的区别,而且根据现行的法律规定,也是有明确的区别的,属于两个不同的法律名词,现简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社区是社会中的一个微生态系统,社区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基础。而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快,传统的社会服务和管理方式也难以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因此,更专业的、更人性化的服务必然成为今后的社区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秦勃 《创新》2009,3(10):78-8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单位制度"已经囿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去单位化"成为一种社会的现实表现。单位功能日渐式微,单位办社会"的机制和模式已经不复存在。传统的单"位制度必然走向衰落直至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科学合理的"社区制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和社会转型的进一步加快,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也将进一步加速,传统的由政府和单位承担的社会服务职能,将逐步由社会来承接,人民群众需求意向的表达,将会在社区得到进一步凸显。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城市社会出现了单位和社区并存的组织结构。单位和社区的分立及其矛盾,作为城市诸多社会矛盾的表现和复合体,将成为构建和谐城市社会的主要障碍。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基层党建领域也出现了单位和社区两种党建模式并存的局面,并且与单位和社区分立的社会结构具有很强的同构性。所以,要构建和谐的城市社会,必须有执政党基层党组织体系内的和谐;要克服城市社会基本结构中的“二元化”状态,就必须实现单位党建和社区党建的互动。在当前单位和社区互动乏力的情况下,两种党建模式的互动将成为克服单位和社区组织“二元化”状态的重要动力,成为构建和谐城市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转型,城市基层社会整合与治理逐渐由"社区制"取代"单位制",社区问题变得多元复杂,社区建设面临诸多挑战,这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创造了新的条件。社会工作在构建和谐社区事业中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职业化发展的水平。社区社会工作职业化探讨离不开对其所处环境及其面临问题的剖析,需要深化在制度环境、组织环境、社会认可、人才环境等方面的认识,针对各种制约因素加以应对,寻求合适的职业化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组织化:构筑国家与社会良性关系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新光 《学术交流》2007,4(8):22-25
构筑国家与社会的良性关系是现代社会民主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构筑国家与社会的良性关系,问题往往不在于国家力量的不足,而在于社会自主力量的有限。规范组织和发展社会力量,提高社会组织化程度,增强社会自主性,提高社会自治能力,是我国构筑国家与社会良性关系、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我国政府正探索实现善治的途径。善治的实质在于实现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的良好合作。公民社会正在城市共同治理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参与者身份。公民社会形成的内在基础是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政府组织当然也是公民政治参与的组织者和发起者,但政府无力也无法直接去培育公民的政治参与的能力。当前,只有发展社区民主是培育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和现实选择。发展社区民主、构建和谐社区首先要完善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组织平台;其次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增强公民政治参与的内在动力;再次要探索新型的政治动员模式,引导公民理性的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18.
徐平 《日本学刊》2007,(5):15-27
以安倍晋三首相的"破冰之旅"和温家宝总理的"融冰之旅"为契机,笼罩在中日两国上空的阴霾终于散去。然而,由于中日两国特殊的历史经历和敏感的现实背景,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本文通过对中日关系的梳理和分析,提出了在变与不变中自觉把握中日关系大局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社区是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是人们群体相互依存、共同生活的空间。随着城市社会的转型和企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小社区”变成“大社会”,来自不同单位、不同背景、不同生活水平、不同结构层次的居民,对社会服务的需求和期望越来越高并日益多样化,给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相似文献   

20.
关于社区合作治理何以可能的问题,国家—社会关系范式一直处于主导性地位。该范式倾向于从宏观结构层面分析国家、社会元素在社区治理场域中的二元性(张力)逻辑:一方面强调社区“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属性,另一方面强调社区“作为社会自治单元”的性质,二者共同体现了对“社区”的方法论关怀,而忽视了“社区”的本质意涵(本原性意义),因而缺乏对社区治理的深层机理加以分析。本文从“嵌入性”思想和治理理论的核心观点出发,构建了社区治理机制创新的新型分析框架,即“嵌入性治理”视角的提出,意味着“社区嵌入社会”是国家(基层地方政府)、居委会(准行政代理)、专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力量)、社区大众等多元主体进行社区合作治理的内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嵌入性治理”可以被视为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机制创新的一种本土化分析理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