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社会长期发展形成的等级秩序化管理环境中,司空见惯的上下级关系,逐渐演变成一种既需要明确差别又需要协调互利的微妙的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出于管理分工等需要,不能"官""兵"不分;另一方面,出于配合依存需要,上下级应协调互利.若只一味强调彼此的差别,就容易导致上下级关系疏远甚至对立,影响管理效果.自古至今,可以看到在许多管理场合中,作为上级的领导会设法通过各种方法行为,刻意淡化上下级之间森严的界限,努力破解上下级关系对立的困局,以求避免上下级关系的疏远隔阂,从而获得更佳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于现代管理而言,"无为而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着授权、分权的思想,强调了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的重要性。但"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建立在人性至善的假设前提下,适合制度和文化建设比较完善的企业,并对管理者自身的素质要求很高。因此,"无为而治"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正在传统观念中,"领导"只存在于上级对下级的概念中,上级领导下级是天经地义的,而下级对级只能服从。但随着领导理念的发展,现代领导学认为,领导也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在组织结构日趋扁平化、平等意识日渐深入人心以及创性思维和创新性技术越来越成为领导绩效关键性、决定性因素的趋势下,上下级之间的关系逐渐单向的上级对下级命令、灌输变为上下级相互  相似文献   

4.
先秦诸子中,庄子是道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发展了老子的道家学说。庄子所认为的"道"是一种观念,是一种价值评价标准,是一种人格修养方式;庄子之"道"是高远广大无穷的一种境界,是包蕴天地的一种大聪明。虽然很多人认为庄子的"道",有很多消极厌世情绪的表现,但是我们应该更多看到庄子思想中积极的方面,不可否认的是庄子思想在法律方面的表现,和西方法律思想史中自然法的许多观点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并且庄子所强调尊重客观规律的自然法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5.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康熙王朝"就像一个大型的企业,有着权力至上的管理者"康熙爷",有着各个分工不同的"部门",还有着如今企业晨会一般的早朝。在当时内忧外乱、动荡不稳的历史情况下,我们的"康熙爷"是以怎样的智慧和魄力将朝廷内外整治的井然有序,创建了前所未有的康熙盛世呢?不妨让我们穿越那段气势恢宏的历史,看康熙大帝为我们展现王者的管理之道。  相似文献   

6.
无为而治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观点.它兼容了本体论、认识论等哲学理念,从"有"与"无"两个特殊角度去审视事物,观其无界之妙,察其有界之涯,是"道"与"德"的合而为一.其中,道乃德之"体",德乃道之"用".老子认为,道乃宇宙之本体,"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道之运行而产生天地万物.老子之道,乃自然主义.老子强调对法制的尊重,反对以一已之私欲,凌驾于公众之法制.老子之德,乃无心之德,即无为而治.对于"无为",世人有诸多不同的理解.无为,乃避开冲突.  相似文献   

7.
尝试构建一个分析框架,将国内管理实践、国际管理学知识体、国内管理学知识体之间的信息交换和管理学自身研究过程结合在一起,并据此提出促进情境化理论建构的"适度非平衡"策略,即选择大问题、重视理论验证、强调定性研究、强调服务于实践,主要以贡献中间理论为目标。  相似文献   

8.
黄光国 《管理学报》2013,(7):937-948
在中国文化传统里,"阴/阳"是一种"根源性的隐喻",源生自道家有关宇宙万物生成的"宇宙论",而不是"本体论"。以"阴/阳"这种"前现代"的思维方式为基础,可以发展出中国传统"有机论"的科学,但却发展不出现代"机械论"的科学。倘若中国的社会科学家对近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有相应的理解,能够以之作为基础,建构本土社会科学的"微世界",则"阴/阳思维"将变成一种"后现代的智慧",有助于华人管理者解决他们在生活世界中所遭遇到的各项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在我国现行的以纵向领导为主的行政治理体制下,上级做决策、下级去执行是国家社会事务组织管理的基本通则。由于种种原因所致,在领导决策落实过程中,上下级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博弈关系。这种博弈关系的存在,既具有倒逼上级领导优化决策的积极意义,也会产生"好政策、难执行"的不良后果。当前,我国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改革发展力度大,经济社会转型调整范围广、进度快,客观上使得上下级之间的矛盾分歧  相似文献   

10.
<正>在管理学中,"法约尔桥"是指在层级划分严格的组织中,为提高办事效率,两个分属不同系统的部门遇到协作才能解决的问题时,可先自行商量、自行解决,只有协商不成时才报请上级部门解决。"法约尔桥"是针对上下级构成的梯形权力结构系统中缺乏有效的横向沟通而产生的,它的出现为跨部门沟通提供了一条捷径。很多时候,组织中上下级以及同级之间产生的一些内部矛盾和恩怨情仇都是由于沟通的障碍,就算有的内部矛盾是基于历史的渊源和别的因素,只要在工作中能展开有  相似文献   

11.
将"面子"文化作为中国管理生态分析的一个维度,从中国人"面子"的行为本质、运行机理、内在动因、功能效果、文化本源5个方面,探讨"面子"文化生态中管理的"黄金法则".管理者要善于进行"印象整饰",选择有利于良性互动的管理风格和调控策略;管理者要掌握"迂回之道",化不利为有利,变危机为生机;管理者要学会"给人以求",实行情感管理、生涯管理和民主管理;管理者要灵活运用"面子"的规范作用对组织进行整合与激励,采取措施谨防组织中的"面子功夫";管理者要积极引导和建设具有现代精神的组织文化,纠正虚伪、狭隘和不公正的"面子观",通过文化管理促进人与组织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除了传统的由上而下的正向领导,由下而上的逆向领导也日益普遍。构建和谐的上下级相互领导关系,"囚徒困境"启示我们要注重"合作信任化",铸牢上下级一致的意志动向;"斗鸡博弈"启示我们要注重"态度平缓化",培育上下级平和的协作态度;"智猪博弈"启示我们要注重"利益公平化",保障上下级稳定的工作心理;"脏脸博弈"启示我们要注重"交流有效化",营造上下级高效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上下级"最美距离"的判断标准包括看这种距离是否有利于上下级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否有利于维护领导者的权威、是否有利于维护和谐的同事关系、是否有利于提高组织绩效。上下级保持"最美距离"要做到:上级需要注意个人隐私;在工作时间里万万不可颠倒上下级关系;领导对下级要表示适当的关心;上级既要与下级"打成一片",也要在权威上下功夫;及时调整上下级之间的距离;上下级在日常生活要注意把握好分寸。  相似文献   

14.
西沉 《领导科学》2012,(36):35-37
在领导班子中,班子成员上下级关系的和谐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 领导班子担负着领导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 只有领导班子团结融洽,上下级关系和谐,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党委要完成自己的领导任务,就必须依靠这'一班人',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如果这'一班人'动作不整齐,就休想带领千百万人去作战,去建设" 因此,在组织机构中,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会直接影响其凝聚力和工作效益 和谐的上下级关系,会使整个组织机构关系融洽,心情舒畅,工作效益明显;而不和谐的上下级关系,会直接导致整个组织机构及成员关系紧张,人心分离,工作绩效低下 现实中,一些组织机构上下级尤其是一把手与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因为主客观方面的种种因素,变得相互孤立乃至对立 因此,有必要对这种现象进行透析,以求在理论和实践中予以重视并寻找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诚信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和原则。《中庸》里说,"诚,天之道也","天之道"的说法不过是强调它的应然性和必然性。孟子则明明白白地说清楚了"诚"的意思和意义:"思诚者人之道  相似文献   

16.
庞博 《领导科学》2021,(1):37-39
上下级关系受伦理观念、人性、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私衷""利己"和人心善变等现象,造成上下级关系中的心理阴影。上下级关系中的心理阴影得不到及时消除,必然会导致"知行不一"、激励不当,并危及组织关系的平稳发展。消除上下级关系中的心理阴影,最为重要的是建立高质量的上下级关系,具体可通过关心了解组织成员、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公平分配与知人善任等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正明清时期的思想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原臣》中提出:"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这里所谓君臣"共曳木"在现代社会可以比喻为上下级关系在政治和人格上相互平等,职责和职权上互相配合,精神和情感上默契和谐的表现。然而,在现实社会发展中形成的科层制组织机构,这种和谐的上下级关系理想类型似乎很难实现。《中国青年报》曾做过关于"上下级关系"的社会调查,"在众多的受访  相似文献   

18.
如何推动中层管理者从“创新阻碍者”向“双元创新者”转变是目前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引入“中层管理者正式与非正式网络一致性”概念,将中层管理者所处网络的结构属性与情境因素融合构建了跨层调节模型,旨在探讨中层管理者双元创新形成的前因和边界条件。以50家企业的84个部门中180名中层管理者、47名高层管理者和778名员工为对象,研究发现,中层管理者与上下级的社交关系(正式与非正式网络一致性)对其双元创新存在先增加后减少的倒U型关系,组织双元文化能强化这种倒U型影响;当组织倡导集体/个人主义文化时,中层管理者与上下级之间的咨询/朋友关系有助于提升中层管理者的利用/探索式创新。本文为中层管理者培育双元创新提供跨学科的新视角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9.
徐鹏  徐向艺 《管理世界》2020,(1):122-129,238
人工智能作为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产物,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对世界经济、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人工智能的商业应用会改变企业内部运作和生产经营的过程,为企业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和变革机遇。本文结合人工智能的特征与发展趋势,从管理对象、管理属性、管理决策和管理伦理四个方面对人工智能时代企业管理变革的逻辑进行了梳理,得出如下推论:第一,人工智能时代,被管理者将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员工",以"社会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手段的适用性降低,如何管理"人工智能员工"以及协调人类员工与智能机器人的关系将对管理者提出挑战;第二,人工智能时代,管理属性不仅包括管理理论的科学性、管理实践的艺术性,还包括管理过程的技术性;第三,人工智能时代,将出现一批优秀的技术管理者,此时,技术管理者指的不是管理技术的人,而是掌握智能技术的管理者;第四,人工智能时代,管理者的决策环境得到优化,管理活动中的决策准则将由"满意决策"过渡为"最优决策";第五,人工智能时代,管理手段的智能化发展可能会加剧管理效率和管理伦理的冲突,管理者必须提升管理道德,经营过程中强化社会责任的履行;第六,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政府、社会团体和行业协会有必要从政策、法律与行业标准等多个方面构建人工智能发展伦理的多层次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上下级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关系。上下级关系和谐,成员各显所能,各尽其职,团队运行效率高效;上下级相互猜忌,缺乏信任,团队就会失去战斗力。因此,上下级之间处理人际关系时,要进行有效沟通,要放低身段、增强互信、化解猜忌,构筑团结合作、信任和谐的良好工作环境,推动事业的发展,实现共同的理想。培根在《论猜忌》中对猜忌做了精辟论述:"猜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