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国社会组织党建历经起步、缓慢发展和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已进入成熟发展阶段。近年来,社会组织党建积累了诸多经验,包括提高党领导社会组织的政治站位、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完善党建工作的制度机制等。新时代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应围绕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突出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处理好党的领导与社会组织自我管理之间的关系、鼓励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2.
<正>执政基础是政党执政的社会根基和力量源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党的文件首次运用了"社会治理"这一概念。社会治理是指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多种主体通过平等的合作、对话、协商、沟通等方式,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  相似文献   

4.
党的百年土地政策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本文以党的百年土地政策的沿革与发展为线索,系统梳理了党实现"耕有其田"、"住有所居"的人民愿望的土地政策改革历程,对党通过土地政策确立土地公有制和以用途管制为核心的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土地产权及土地资源配置体系,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不断解放发展土地要素生产力的实践与创新做了深入解读。通过梳理党的百年土地政策变革历程中不同阶段土地政策的特征及内在联系,提炼出在土地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及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以确保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为民所用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5.
廖峥嵘 《领导文萃》2013,(11):18-22
奥巴马成功连任,意味着中美经贸关系过渡性阵痛减轻,"务实合作为基,战略遏制为本"的两面性主基调将不变。但鉴于后危机时期大国关系和国际格局正发生深刻变迁,加之白宫经济班子变更,自然影响对华经贸政策的调整。一、继续加强对华经贸合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党内的法规及按照这些法规治理党的问题,这也留下了两个需要重新整合的程序问题,一是执政党的法规与国家宪法之间的衔接,二是执政党通过政策的法规化对国家权力分工进行赋权的过程与"两会"程序(审议、赋权、监督、协商等)之间的关系问题。这背后是当前世界各国执政党面临的共同问题:去政治化  相似文献   

7.
庄若琳 《经营管理者》2013,(7X):326-326
<正>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本文就创新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方法谈一点看法。一、创新"以带头人为重点"的班子建设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一是选配好党组织书记。切实把政治上强、民主作风好、勤政廉洁、具备综合领导能力和战略思维能力的干部选配到"一把手"位置;二是根据德才兼备的原则选好配强领导班子。  相似文献   

8.
郭易楠 《领导科学》2024,(1):100-104
当前,乡村社会基础结构变迁与乡政村治的科层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悬浮化与边缘化,因此,新时代乡村治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通过基层党组织组织嵌入、制度嵌入和意识形态嵌入实现对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构建基层治理中的政党逻辑。其中,组织嵌入通过组织重构和组织联动,增强治理动力内生;制度嵌入通过正式制度嵌入与非正式制度嵌入相结合,优化治理模式;意识形态嵌入则通过引导意识形态统一和文化认知整合,强化主体认同。这一嵌入过程,贯通了组织体系建设的“最后一公里”,确保党的执政基础长久稳固、国家政权建设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9.
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建构了绵延厚重、内涵丰富的精神谱系。党的精神谱系既是一种典型的政治符号,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理工具。在政治实践中,党的精神谱系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政治功用:创造政治记忆,构建共同体;整合意识形态,规训成员和社会;提升动员效能,降低治理成本。新时代继承和发展党的精神谱系,要加强精神谱系的建设、传承和弘扬,体现新时代特色、彰显时代价值,不断创新精神谱系的传播方式,提升精神谱系传播的"框架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改革为统领,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扩大社会参与,加强整合统筹,完善政策制度,强化监督管理,夯实基层基础,不断增强民政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全面提升民政管理服务效能,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推进社会组织政社分开,深化社会组织建  相似文献   

11.
制度变迁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本文初步构建一个"中央—地方—个体"三者互动与共演的动态制度变迁分析框架,分析中国农地制度变迁70年的实践。研究表明:(1)动态制度变迁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发展战略:中央政策制定"、"中间扩散:地方实施创新"以及"基层变迁:个体需求反馈";其中,中央政策制定的可行集取决于变迁要素(主观意识、社会需求和国内外经验)、要素权重以及政策制定者知识,三者共同决定了可选政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中央集权制下的一项政府主导的改革成功有两个关键:一是强制性与诱致性变迁相结合且方向一致,中央能够积极回应个体和地方的制度需求,提供制度供给,降低改革阻力;中央甄别引导→个体与地方探索创新→中央择优并固化为正式规则,这一互动过程使得改革能够及时调整,适应不断变化的系统和外部环境;二是制度矩阵中制度互补而非挤出的改革更易成功,相关制度之间相互补充,从不同方面达成同一政策目标,增强了政策效果。(3)上述观点得到中国农地制度变迁70年实践的证明:前30年的艰难探索中,中央政策可行集设定存在一定偏差,缺少强制性与诱致性(中央与地方)互动,制度缺乏适应性;后40年的成功(特别是使用权改革)主要原因在于,中央政策可行集得到调整,进行了强制性与诱致性(中央与地方)互动,充分利用了制度的互补性,实施渐进且广泛的改革,制度具备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宋玉  常庆林 《领导科学》2022,(10):14-17
习近平新时代大统战思维体系蕴含着战略、历史、辩证、创新、法治与底线六种思维。其中,战略思维是高度定位,要求从全局和整体谋划统战工作;历史思维是深度承载,要求运用历史发展眼光辨析统战规律,指导现实工作;辩证思维是逻辑基石,要求准确把握统一战线的重大关系与关键问题;创新思维是灵魂要素,要求统战工作着力把握新时代新使命,抓关键破难题;法治思维是操作规范,要求树立法治统战理念,严格依法依规办事;底线思维是基本原则,要求统战工作有守有为,守住政治底线,朝向“最大同心圆”的政治高线进取。这六种思维既相互独立、各有内涵,又相互贯通、紧密联系,共同支撑习近平新时代大统战思维体系。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四次提及"定力",指出要"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习近平定力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定力思想是"知""情""信""意""行"的有机统一,并具有如下基本特点:首先,政治性是其价值导向;其次,问题导向是其实践起点;再次,唯物辩证是其思维方法;最后,对党和国家的忧思与担当、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是其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14.
<正>国家安全既是关乎一个国家是否安定的重要基石,又是关乎国家能否繁荣发展的基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55次提到"安全",其中18处是"国家安全",这说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国家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十九大报告中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方略,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想和哲学智慧,对未来具有非常强的指导引领作用。一、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体现了历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两级政府"与"三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已经存在很多弊端,如权责不清、有责无权、财政经费不足、行政压力过大等问题,因此,探索街道办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并针对武侯区的情况指出街道办与社区的改革路径。充分发挥街道办与社区基层组织的"缓冲器"与"稳压器"的作用,对落实"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时代我国社会组织"走出去"面临的法律政策指引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资金人才不充实,观念普及不充分等问题,建议从制度保障、能力建设、人才战略、观念普及等全方位、多层次拓展社会组织"走出去"的道路,提升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生态环境安全事关城市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要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治理思想为指导,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尤其是妥善处理和应对与之相关的冲突,重点应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快并完善环境立法,确保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健全并修订环境标准,确保有法能依、有据可查;三是严格并公正执法,确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四是健全和畅通公民环境权司法救济的渠道,确保有理可申、有怨可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宏伟目标,吹响了交通强国建设的号角,为未来一段时间的交通建设奠定了总的基调.这必将对交通档案的管理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发现并探索新时代交通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是当前有效提升交通档案管理质量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9.
正一、我国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存在的问题(一)政策法规相对滞后,职能转移—承接过程不顺畅尽管我国政府在党的十八大后密集出台了许多政策文件,但有关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的政策法规仍然不能满足实践探索的需要,特别是由于政策时滞性的存在,职能转移—承接过程的规范性仍有待提高。一是政府部门之间协调合作困难。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事关多个部门(对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来说更是如此),如民政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  相似文献   

20.
政治社会化、社会多元化及党员结构的变迁,使党的传统组织模式难以适应执政党内整合(对自身组织整合)与外整合(对国家与社会整合)的要求,导致基层党组织与转型后社会结构的内在契合度下降,发挥作用的途径和空间减少.如何依据社会发展逻辑和要求,重构党组织整合、动员社会的组织体系,定位新的组织功能,有效整合社会,日渐成为基层党建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初步探讨了党建社会化的组织结构、职能定位、运作逻辑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