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文杰 《领导科学》2020,(5):100-103
部分基层干部在工作过程中面对问题、不足,往往不是仗义执言,而是沉默不语。这既源于政府科层结构与顺从文化、上级权威和霸道做派,也在于人际关系和考核压力,以及干部自身沟通技巧和应变能力缺失。如此看到却不说、该说却不说,必然加剧事态恶化、放纵不良行为,而不说也不做、不说也不管的态度,更是暴露出个人怠慢岗位职责、担当意识不强的问题。想要根治基层干部的"沉默寡言"现象,就必须端正标准、缓解顾虑,明确边界、释放压力,完善规范、提升能力,强化保障、维护权益。  相似文献   

2.
<正>所谓"地板干部",是指乡镇基层政府那些没有担任领导职务、晋升机会渺茫的干部。当下,我国干部群体中基层干部数量庞大,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一辈子都是科员,只能在"地板"上原地踏步,跨不出这座"围城"。有些"地板干部"由于晋升无望,便工作热情下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上事事敷衍,缺乏  相似文献   

3.
黄梦其 《领导之友》2014,(12):36-37
正实践证明,党的事业,根基在基层,关键在干部。就目前来说,当一名合格的基层干部,关键是要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的要求,努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认真思考并着重解决好八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应该思考并回答"是什么人",着重解决"怎么定位"的问题。基层干部包括县、乡两级干部,在组织体系中,对上要负责政策的传达落实,对下是管理者的角色,这就是基层干部的工作定位。作为基层干部,只有  相似文献   

4.
正1.中央某机关在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时,对干部提出"名利上要有满足感,能力上要有危机感"的要求。请你就一个干部如何做到"知足"与"知不足"作答。测评要素:思维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评分参考:(1)应试者要能够回答出,一个干部能不能做到"知足"与"知不足",不仅是一个认知水平问题,更是素质高低的反映。一个干部只有在名利上"知足",才能丢  相似文献   

5.
《领导文萃》2013,(17):76-79
一、45.28%的网友认为社会舆论对基层干部群体的印象"高估了,过于正面";给基层干部打4~5分的比例仅有23.92%"总体而言,您认为社会舆论对基层干部群体的印象如何?"在6096位网友参加的网络调查中,有45.28%的受调查者选择了"高估了,过于正面",而39.86%的受访者选择了"低估了,过于负面",仅11.91%的受访者选择了社会舆论对基层干部群体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正>"地板干部"是对一些基层干部的称谓。因基层干部升职空间狭窄,大多只能长期在基层工作,就像在地板上原地踏步,故被戏称为"地板干部"。"投身乡镇英勇无畏,工作生活极其琐碎,各种检查屁股紧追,日不能息夜不能寐,身在其中方知其味……"这首出自基层干部之手的"打油诗"极其生动地反映了"地板干部"的生活状态。基层干部是我国干部队伍的主体,是直接与公众打交道的群体,但由于各种原因,  相似文献   

7.
正1.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说:"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请谈谈你的认识。测评要素:把握时政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评分参考:(1)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所说这句话的时代背景。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回顾这一年,征途充满艰辛,奋斗成果显著。中国人民用众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了"抗疫史诗",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抵御了严重洪涝灾害,粮食生产喜获"十七连丰",实现了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画。(2)要准确理解这句话的本质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层干部与上级沟通时存在沟通频率较低、沟通内容单调、沟通方式原始等"弱势沟通"特点,而其常见难点有心理障碍、作风障碍、角色障碍、语言障碍。基层干部与上级"弱势沟通"的突破点和把握艺术有如下方面:积极自我"升级",消除心理负担;找准对话"机巧",注重沟通方法;借助其他媒介,适当"借题发挥";加强自我"修炼",增强沟通艺术;学会"包装"自己,把握好沟通策略;用好"非语言沟通",扩大沟通影响。  相似文献   

9.
杨建亭 《领导科学》2001,(14):24-25
多年来,在领导干部中,讲得最多的两句话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一任领导,负几代责任".这是对"现在当官做什么"的最生动的回答.就当前而言,回答"现在当官做什么",我认为,重要的是解决好瞄着什么干的问题.有位基层干部形象地说,现在有的干部是瞄着位置干、瞄着利益干、瞄着领导干,这种干法是不行的.一个真正负责任的党的干部,应该是这样来干: 一、瞄着战场过硬干.  相似文献   

10.
<正>1.日前,《人民日报》刊文称:近年,有种另类的"做好事"。一些社区干部为辖区居民办好事情后,或暗示居民往单位送锦旗、写感谢信,或指引其给媒体爆料"扩大影响",甚至出现媒体收到居民爆料措辞雷同的情况。你怎么看待这种另类的"做好事"现象?测评要素:为民服务意识、综合分析能力评分参考:(1)干部为群众服务、给群众办事,事毕张口"要表扬",明显与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和官德标准相悖。某种意义上说,"要表扬"是图虚名、务虚功,是一种不作为的隐性体现,值得各级各部门高度重  相似文献   

11.
正1.习总书记曾提醒各级领导干部:"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请你谈谈这一句简单话语背后蕴藏的深意。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评分参考:(1)一个干部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干部廉洁与否,以及是否能够做到遵纪守法,也可以从中看出其是不是群众心目中的好干部。(2)习总书记提醒各级领导干部:"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这不仅是从廉洁守纪的角度提醒干  相似文献   

12.
基层干部"失语症"有损党和政府形象,不利于人民利益实现。造成基层干部"失语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组织内部来说,政府性质与政治环境、上级领导的工作作风、维系与考虑同事关系、基层干部的个人选择等都是重要原因;从组织外部来说,组织内部压力的溢出效应、互联网对基层干部的压力传导、基层干部语言应对能力不足也造成了这一问题。治理基层干部"失语症",应构建绩效导向的基层干部选任与考核机制,划清基层干部政治纪律要求的边界,提升基层干部应对危机的语言能力,完善基层干部权利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3.
正基层干部是直接面对群众、承担基层基础工作的群体,其工作状态、能力素质、心理健康状况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近年,干部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中国人力资源网发布的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显示,在所有受调查职业中,公务员有54.88%的人出现了工作倦怠,是工作倦怠比例最高的职业群体之一。2011年,中纪委、中组部联合下发《关于关心干部心理健康提高干部心理素质的意见》,浙江省委办公厅也于2015  相似文献   

14.
现行体制下,为解决基层干部难"动"起来这一问题,靠"摘帽子"让干部迅速感知惩罚和危机,是看似最为有效的办法,但长此以往,会削弱干部主动进取的激情与勇气。可从以细化的小目标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主动性、以民众的最满意实现基层干部的工作满足感、以服务的最本心培育基层干部的工作使命感、以组织的长发展维系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以成效的全落实界定基层干部的工作业绩着手,变"摘帽子"为"揽任务"。  相似文献   

15.
<正>所谓"钟摆怪圈",是指人的心理行为像钟摆一样在两种极端状态间左右交替摆动的现象。当前,基层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跳出干部激励的"钟摆怪圈":当用常规的利益和待遇激励基层干部时,他们容易"为官乱为"——虽然拼命工作,但要么对企业吃拿卡要,要么热衷于用项目来搭天线、走关系;当用理想信念激励和纪律约束时,他们又容易滑向另一极端,"为官不为"——以怕踩红  相似文献   

16.
基层减负理应为基层干部带来舒适感,但部分干部反而不适应新的工作理念与方式,诱发"新病态",如崇尚精准理念却不适应简政放权、崇尚法治理念却不适应讲规矩、崇尚务实理念却不适应增效提速、崇尚权责理念却不适应科学分权、崇尚长效理念却不适应率先担当、崇尚规范理念却不适应专业管理。究其根本,这并非组织政策"供给"的乏力,而是部分基层干部认知偏离、观点有误、取向不当。解决此问题,应压实任务,借由工作之"忙"而避免部分干部心思之"闲",使其无从猜忌与敏感。具体而言,应引导基层干部忙于付出,享受价值;忙于责任,赞赏贡献;忙于实践,锐意创新;忙于追求,惬意踏实。  相似文献   

17.
<正>认同是对事物的认可,认同危机就是对事物认可产生怀疑。干部"带病提拔"现象会导致干部对自身、干部群体乃至制度产生认同危机,这不仅影响到干部自身的健康发展,还影响到干部群体的和谐与制度的公平正义。一、"带病提拔"会导致干部的自我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18.
在强力约束的时代背景下,部分干部将推脱、作秀、保守式不作为当成一种"政治智慧",形成阻碍脱贫攻坚的"延时效应"。建立脱贫攻坚中基层干部的容错纠错机制,对于帮助干部健康成长、深化为官不为治理、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纳入容错纠错区间的关键三要素分别为:无意及无个人利益的错误、负面影响或损失小的错误、不违反国家法律的错误。相关部门与人员的协同、容错纠错标准的模糊、政治生态与文化的熏染是脱贫攻坚中基层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建立难的主要原因。要秉持发展理念、明晰容错标准、推动有效协同、辩证选用干部,建立脱贫攻坚中基层干部的容错纠错机制,切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9.
《领导文萃》2013,(12):72-75
近日,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针对干部群体,在全国范围内就"公务接待与公款浪费"这一话题实施了问卷调查。一,干部们认为公务吃喝的"功"与"过"无关私利(一)党政干部对公款接待带来的工作上的便利更感兴趣不同干部群体对公款吃喝带来的好处的感兴趣程度有所不同:首先,40岁以下的人比40岁以上的人更关心公款吃喝带来  相似文献   

20.
正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重点岗位干部交流轮岗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加速基层干部成长成才,是组织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课题。在实践操作中,笔者发现,影响和制约基层干部交流轮岗工作整体质量和效益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从干部自身角度来看,一些基层干部把自己和岗位牢牢绑定,不愿脱离熟悉的"朋友圈""工作圈",对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信心不足,甚至心怀恐惧;部分干部认为自身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