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从工作态度看,强势领导大多是主动出击、勇于创新型;弱势领导大多是见招拆招、循规蹈矩型。从工作方法看,强势领导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以强有力的领导促进单位发展;弱势领导倾向于事必躬亲或放任不管。从工作影响力看,强势领导影响力强,能带动单位发展,提升工作效率;弱势领导影响力稍弱,不能由内而外带动下属。把握强势和弱势的辩证统一是提升领导力的科学发展路径,单位领导要顺度而为,顺道而为,顺实际而为。  相似文献   

2.
正大部分领导都喜欢服从管理、听从召唤的下属,然而偏偏有些下属却不太"听话",不怎么买领导的账,有些时候言谈举止甚至表现得比领导更为强势。对待这样的下属,如果方法简单、针锋相对,不仅有失身份,而且容易影响内部团结,形成"窝里斗",削弱单位或部门的整体战斗力,最终对事业发展造成极大损害。如何领导强势下属,是领导干部应当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细观察:怎样逞"强"强势下属往往会在有意或  相似文献   

3.
强势人才是一种特殊的干部群体,他们能干大事,干得成大事,但是权力欲、控制欲旺盛,往往不听指挥,难以驾驭。因此,有的领导者宁愿使用弱势下属,也不愿意使用强势下属,即使事业受阻、发展减缓也在所不惜。在长期的领导实践中,曾国藩运用独特的驾驭强势下属的艺术,聚集了一大批强势人才,使他们各得其职、各尽其能,从而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共同完成大业。  相似文献   

4.
<正>大部分领导都喜欢服从管理、听从召唤的下属,然而偏偏有些下属不太"听话",不怎么买领导的账,言行举止表现得比领导更为强势。对待这样的下属,如果方法简单、针锋相对,不仅有失身份,而且影响内部团结,形成"窝里斗",削弱单位的整体战斗力,对事业造成极大损害。怎样驾驭比自己更强势的下属,是摆在领导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女性领导,遇到"强势男副职",应该如何有效实施领导?笔者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顺势而为"。就是要能够做到顺着"强势男副职"的"性子",利用其"强势"为单位或部门做好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极力去改变他、阻止他、牵制他,让其受挫,"强势"变"弱势"。一是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强势男副职"并不是自己的"政敌"。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思想上"先入为主",有了"政  相似文献   

6.
"强下属、弱领导"现象是当前一些单位和组织中逐渐出现的组织情形,具体表现为下属群体聚而成团逐渐孤立领导者、刺头下属时常质疑领导者个体权威、领导者决策部署难以得到绝对拥护、领导者自身立场受到强势下属摆弄。"强下属、弱领导"现象对于单位能力建设是极为不利的,其影响主要体现为消解领导个体权威导致内聚力缺失、导致个体势力抬头形成团体性派系、扰乱整体决策方向降低单位能力值。矫正这一问题,需要抓住领导个体、组织管理、驭人之策三个着力点:单位领导者要加强"内功修炼",筑牢组织基础;组织管理要善用"狮子搏兔",抓准员工中关键角色;驾驭下属要借鉴"田忌赛马",善于以弱克强。  相似文献   

7.
<正>强势领导往往以其鲜明的性格、敢闯敢干的劲头、能担当有作为的表现获得下属和公众的热捧,连其强势霸道的领导风格也深为群众喜爱,但在实际中,许多强势领导违法乱纪的案例也让人触目惊心。强势犹如一把双刃剑,应客观看待领导的强势,避免误用和滥用。一、强势领导的"有所为"(一)敢于担当,有魅力干事创业、有所作为,需要有担当。强势领导有干事业的动机和责任,敢于正视问题、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强烈的施政抱负驱使  相似文献   

8.
正所谓弱势领导,大致有以下几种:性格温和、内向型,权力欲不强的书生型,女性领导,外地领导被本地领导排斥型,空降而无根基型。现实中,经常有弱势领导对本单位的发展局面失去掌控的情况发生。在单位中,弱势领导对单位发展局面失去控制的情况,是指弱势领导或因有下属尾大不掉、有令不行,或因单位存在阳奉  相似文献   

9.
领导—下属交换关系的感知匹配存在双方融洽型、领导高估型、下属高估型和双方冷漠型四种形态.领导给予下属的支持越高,双方关系的质量将越高;同样,下属觉察到来自领导支持越高,也越容易促进双方关系的融洽.本研究收集了来自长三角地区企业252对领导—下属配对样本,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证明了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领导支持感,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都显著影响领导—下属交换关系的感知匹配.  相似文献   

10.
所谓领导者被下属"劫持",从重度上讲,指领导者实质上丧失了对领导工作的主导权,自己的领导意图和领导行为受制于某个下属,无法自主地运用法定的权力,自己的权力、权威、尊严和影响微乎其微甚或荡然无存,自己只是名义上的领导,是典型的自己当官、别人当政;从轻度上讲,指领导者在某一时期、某一特定背景下或某一方面的工作上过于依赖某位下属,下属则以这种依赖来反制甚至要抉领导,而领导却一时缺少有效的手段采制约下属,不得不与下属达成某种妥协,迁就和容忍下属一些明显过分的要求和行为.领导被下属"劫持"与领导对下属充分授权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前者,领导是无奈的,也是无力的,下属左右着领导;而后者,领导仍是权力的操控者,能自主地指挥下属.  相似文献   

11.
单位管理中弱势女领导因为性别、性格、业务内容、角色转换等容易陷入困境之中。单位管理中弱势女领导的工作窘境主要体现在:下属轻视,工作难以开展;上司偏袒,单位资源倾斜;自我否定,晋升前景堪忧;被扣“黑锅”,声名遭遇诋毁。破此困局,单位管理中弱势女领导可从以下方面入手:注重形象管理,培养气场;主动争取机会,表明立场;熟悉工作业务,展示权威;制定高效计划,奖惩分明。  相似文献   

12.
并购事件对被并购品牌的内隐和外显态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韫慧  施俊琦 《管理学报》2011,8(1):103-110
采用自陈报告和内隐测验对消费者的外显和内隐态度进行测量,证明了强调"外国强势品牌并购本国弱势品牌"或者"本国弱势品牌并购外国强势品牌"的并购事件会使消费者对被并购品牌的内隐和外显态度都变得更加消极。  相似文献   

13.
强势下属往往会成为单位管理中最令领导者头疼的人。强势下属"围追堵截"领导者一般表现为对立而妄议政令优劣、设绊子阻碍措施推进、出难题挑衅上级权威、频繁触底加剧管控难度、煽动挑刺否定管理成果。这类下属强势的原因主要是自命不凡而不服管控、特立独行而难以从众、利益冲突而刻意为难、领导者政令有失而难以服众。对此,领导者应强化能力,严厉管控;明晰责任,科学引导;完善制度,正确应对利益冲突;持续提升能力,有效规避政令失误。  相似文献   

14.
正"问题下属"主要指的是在思想品德、性格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有严重缺点或非主流倾向的下属。近年来,随着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的日趋多元,各个组织或单位"问题下属"的人数不断增多,其表现也五花八门:有的不合群,不爱交际;有的个性强,爱和同事与领导"顶牛";有的工作懒惰、懈怠,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的倚仗某种背景,无视单位规章和组织纪律;有的倚老卖老,破罐子破摔,不服从管理,我行我素;有的心机重,自私自利;有的以单位存在的某些问题为把柄,要挟领导,达到  相似文献   

15.
领导的职责是要发挥下属的工作积极性,通过下属或与下属一起去实现组织目标.领导的水平不在于自己完成了多少工作,而在于能够高效地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去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领导至少应具备"途径-目标"意识和"天平"意识这两种重要的意识.  相似文献   

16.
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日常工作中,人人都可能犯错。这些错误或因客观因素,或因主观因素,原因纷繁复杂,其影响也有远近深浅之分,不可一概而论。身为单位领导,如何准确对待和科学处理下属所犯过错,既是对领导干部自身领导素养、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的现实考验,更事关下属能否有效改正错误、维护机关整体效能。为此,笔者认为,领导妥善处置下属过错,应走好问题分类剖析、具体事件处理和构建长效机制这关键三步。第一步:聚焦"三问",问题剖析要精准古语有云:"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想要正确处置下属过错,领导首先要把问题剖析精准,做到"知其然,知  相似文献   

17.
正一是降低领导的高度。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领导之所以成为领导,就是因为领导的高度天然比下属高,要领导降低高度,无异于要领导削足适履。二是提高下属的高度。这是最正确的做法,但要防范一不小心高度超过了领导,那无异于自寻死路。三是把长不高的下属弄走。对于那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下属,与其把领导气疯,不如趁早把他们弄走,这叫作"不换思想就换人"。四是把高个子领导弄走。或者领导被赶走,要么下属更有能耐,要么下属抱成团一致对上,要么强龙  相似文献   

18.
<正>在日常工作中,很多公共部门或事业单位都会存在"问题下属"。由于体制等多种原因,这种"问题下属"难以被清理出局,给部门或单位造成了管理障碍,并最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改革发展效率。"问题下属"形态各异,有的懒惰怠慢,有的倚老卖老,有的凭借"关系"拒不服从管理,有的时时处处跟领导对着干,有的无事生非制造麻烦和矛盾。这种无事生非的麻烦制造者就属于"刺头型问题下属"。与其他"问题下属"相比,"刺头们"  相似文献   

19.
领导关系中的角色信任主要包括相同目标、工作配合和情感认同等三个板块内容,这也从根本上影响着组织领导工作的有效开展。命令与竞争是传统领导关系中角色信任的核心特征,表现为组织领导单向命令下属、下属绝对服从强势领导以及领导层之间显著的竞争关系。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应将合作与协同视为构建新型角色信任的核心理念,包括重新识别领导关系的主体价值,积极推进领导与下属的合作行动,强化领导层之间的协同意识。  相似文献   

20.
下属心存芥蒂的表现有副职领导分庭抗礼、核心下属效能降低、功勋下属心态失衡、普通下属如履薄冰。下属心存芥蒂会造成组织成员"一盘散沙",缺乏凝聚力;工作进度"缓不济急",缺乏执行力;组织生态"乌烟瘴气",缺乏竞争力。打破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芥蒂,需要领导者注重知人善任,主动"化干戈为玉帛";强化领导威望,确保"一碗水端平";提升工作素养,担当"行家里手";优化组织氛围,践行"和衷共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