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放养     
【我逃课,她请假】 离开家十几年,每天晚上打电话,从无间断。电话不是报平安那种,是真的在煲电话粥,在聊天。她熟悉我每个阶段的朋友,知道她们的名字、喜好、故事。我也知道她的每个朋友、同事。 我们事无巨细都跟对方分享汇报。大概从我刚学会说话就这样了吧,一直到现在。 以前我一直以为我们是朋友关系。仔细思考,其实不是。朋友是对等的、彼此独立的关系。但她明明是在保护我,尊重我的喜好,保护我的天性。  相似文献   

2.
每当我将黄褐色的颜料均匀地涂在水彩纸上时,就似乎见到了一位留着黄色长绢一样秀发的小女孩。我们在一起的时间足够长,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但我们却在三年级时才相互了解一些。成为朋友后,我们越来越好,当然大前提是我十分佩服她,比如,她的踢踏舞跳得相当好。  相似文献   

3.
姐娘     
姐大我10岁。姐16岁那年,正是她该上高中的那年,一场大病夺走了娘的生命,父亲也在一次煤窑的塌方中,瘸了双腿,瘫在床上。从此,姐担起了一家三口生活的重任。父亲长年躺在病床上,看着姐小小年纪为了生计在棉纺厂做工却又无可奈何。那时,姐是棉纺厂最年轻的纺织工。有好几次,我发现她看着同龄的女孩子们进出县城那所本该她也一同进去的高  相似文献   

4.
无言的爱     
姐出生的那年正值饥荒,是在爹妈乞讨的背篓中长大的。由于没钱医治,姐在一次高烧后,便成了哑巴。姐12岁那年,我降临到了这个苦难的家庭,不幸的是在我不满一周岁时,母亲便因病去世了,于是姐便整天背着我四处奔波到处乞讨。好不容易讨得一点食物,姐总是“啊……啊……”地用手比画着让我吃。她经常吃我的剩饭,有时干脆饿肚子,可她总是一如既往地冲我微笑。只要我有吃的,她就感到莫大的幸福!日子好过些后,我也渐渐长大,可不知怎的,我开始讨厌哑姐姐,讨厌她总是摆手,只会“啊……”,而姐姐对我的态度从未改变,总是尽她所能照料着我。一次下雨,没…  相似文献   

5.
1997年我的母亲因患脑溢血,瘫痪卧床,我的父亲也于同年患胃癌,做了胃切除手术。两位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急需有人陪侍。经人介绍,从本市农村请来一位大姐,名叫尚小蜜,我们都叫她“小蜜姐”。小蜜姐在我家一干就是8个年头,她陪侍老人似亲生父母,处处都显示了她吃苦能干、善良憨厚的本性。在2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她对老人的日常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博得亲朋夸奖,邻里赞扬。她的动人故事不胜枚举,这里只能回忆几个感人肺腑的片段。她在我家是个好管家,除照顾好病人外,还要做家务活,如:四季更衣、拆洗缝补,打扫卫生、来人接待、节日团聚,她都安排得…  相似文献   

6.
闻慧 《华人时刊》2006,(1):75-77
从加拿大归来的丽莎,邀我们几个大学 “死党”到“心之梦”酒吧聚聚。席间,她给我 们讲了许多在加拿大的奇闻趣事,同时还给 我们讲了她在加拿大做“侃姐’的经历。现整 理如下: 三天培训练薄嘴皮练直眼 结束了在阿勒伯塔大学的学习生活后,我  相似文献   

7.
镜子外的是我,镜子里的是另一个我,我们是朋友。我喜欢站在镜子前,带着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我的朋友,越看心里越感到亲切。而她,也同样静静地看着我,也同样是欣赏的目光。我们彼此用眼睛, 用心来交流。哦,我的好朋友!我们这份如春雨般醉人的情谊!  相似文献   

8.
百岁文友     
士心 《老友》2016,(4):42
麦雪侣是我上老年大学学习写作时交的年近百岁的文友。她是广州人,1919年出生,我尊称她为"寿星大姐、函授老师"。1997年,我在一本老年杂志读到几首耐人寻味的格律诗,出于敬佩之情,班门弄斧寄去几句诗附和,从此便与相隔数千里的银发学子成为了书信交往的朋友。我们交流学习体会,探讨人生真谛,她从90岁到现在编写出版的5本书都  相似文献   

9.
今年只有26岁的我已经准备开第二家美甲店了。身边的同行或朋友都喜欢亲切地叫我“姐”,这并不是因为我入行比她们早或者年龄比她们大,而是因为她们了解我的入行历程,对我的成功经验表示的一种尊重。  相似文献   

10.
在德国实习     
<正>2015年10月,我前往日本东北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研二那年,我成为德国波恩大学的一名交换生。其间,不会德语的我在德国实习了三个月——勇敢走出在德国当交换生时,我的课程比较少,因此有不少可以灵活支配的时间。有一天,我约德国朋友外出游玩,可她说不行,原来她刚在招聘网站上找到一份实习工作,第二天要去实习,需要先做一些准备工作。我之前从没想过在德国实习,但那天与她的对话,就像是突然燃起的小火苗,让我对实习有了兴趣。  相似文献   

11.
朋友聚会,一向不喜发言的李娜姐,红着眼眶给我们讲起了一段陈年往事:  相似文献   

12.
在我的箱子里珍藏着一双彩丝线绣成的崭新而又精巧的鞋垫。这双鞋垫,凝聚着彩云姐对我的期望。每当我捧起它,眼前就浮现出了彩云姐的身影和她那双期待的双眼…… 记得去年冬天,爸爸探亲回来时,顺便捎来这双鞋垫,说这是彩云姐特地为我赶制的。我双手捧着这双鞋垫,思绪不禁又回到了老家——  相似文献   

13.
有个律师朋友也在学校里兼课,他常会找一些学生来做研究助理。有几个年轻助理,跟着他两三年,我们也就认识了。其中有个叫做阿雅的女孩,我头一次见到她,她捧着好多档案匣,像表演特技似的,从楼梯上下来,一脸都是笑,嘴又甜,律师朋友对我说:"阿雅人很乖的。"  相似文献   

14.
初识篇——她留给我的印象初次见娜姐,身着豹纹衬衫,一头大波浪长发,秀眉轻锁,虽一语不发,却成为我记忆最深刻的一个人。这个女人气场强大,天生女人对女人的灵敏感觉,让我隐约有些担心不易相处。但在随后的日子里,事实证明:她的强大,是充满自信、正义,甚至安全的。她出生于北京,是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在优越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15.
我记得你     
十月晚霞 《可乐》2010,(5):69-69
单位对面新开了一家酒店,中午,我和几个同事决定去品尝。 为我们服务的是一个小巧玲珑的女孩,20岁左右,皮肤白皙,眉目清秀,穿一件粉色上衣。女孩声音很甜,一边为我们沏茶,一边介绍着菜品。她走到我面前,将我杯中添满水,说了一声:“姐慢用。”  相似文献   

16.
傻姐如花     
拈花不笑 《可乐》2008,(5):35-35
父亲把一个女孩领到我面前,让我叫她姐。她叫秀云,智商有点问题。我不喜欢她。一不顺心,我就会把怒气发泄在她身上。我每次打她后,她就去偷爸爸的钱买"大白兔"给我吃。我上初二时整天泡网吧,秀云每天给我送饭。赵鹏问:"她是谁啊,怎么整天来给你送饭?"  相似文献   

17.
经常会有人问我,有这样一位著名的母亲是什么感受。我总是回答,我真的不知道。在我眼中,她首先是一位母亲,然后是我最好的朋友。在这之后,我才想到她是一位演员。直到母亲去世之后,我才意识到她是一位多么不同寻常的演员,她对于我们的影响有多深多广。这么多年来,那些喜爱母亲的影迷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很多人从孩提时代就开始看母亲主演的电影。  相似文献   

18.
烘焙大战     
烘焙这事,流行日久。大概是十年前吧,从我身边最小资的Z开始,动不动就烤个小饼干、小蛋糕什么的给我们一帮朋友分食。我们哄抢的时候,她总是在旁边微笑着接受赞美,自己一点也不吃。有时候,我吃得太多,会不好意思,也分给她一块,她总是坚决地拒绝。问她为什么,她就狡黠地笑,说我自己知道那里头都放了什么。她当然不会给我们投毒,她的意思是她放了大量的奶油和糖,多到她都下不去手的地步。  相似文献   

19.
咫尺天涯     
我一会儿看你,一会儿看云,我看你时很远,看云时很近。 ——题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和清之间出现了一道屏障。看上去似乎很容易捅破,却让我们无法穿越。她不再是我的倾诉对象,当我有烦恼时,向她倾吐。在她的身边,出现了许多朋友。每一天,她们一起上学放学;  相似文献   

20.
我的朋友     
我的朋友叫周思怡。我和她同一个寝室,同一张餐桌,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在我的眼里,她是一个非常文弱的小女孩,甚至一阵风都可以把她吹倒。但有一件事改变了我对她的看法。一天早上,我们刚到教室,早读课还没有开始,忽然,后面一排传来推桌子、踢板凳的声音,原来是我们班的励泽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