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清雅号“玉融”,1991年5月撤县建市。它襟山面海,钟灵毓秀,现辖有21个镇(街),总人口118万。福清2430平方公里的版图,恰似一只展翅高翔的巨鹰。 改革开放以来,这只“巨鹰”立足区位优越、港口丰富、侨力雄厚和政策先行优势,挥动起外向型经济和农业两只巨冀,不断拓展飞翔的空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发展的奇迹。1999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9.85亿元,比上年增长16%,工农业总产值372.57亿元,比上年增长21.5%;财政总收入达7.04亿元,比上年增长15.03%。 短短20年间,这只“巨鹰”远离了昔日的贫困与荒凉,经济实力从…  相似文献   

2.
发展农业、实现农民的富裕、稳定农业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要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们现阶段的必然选择。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在于农业产业组织模式的创新。本论文主要通过介绍现阶段我国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模式,从中引出“公司 基地 农户”这一产业化发展模式,并结合马六坡的发展模式对“公司 基地 农户”这一模式进行分析。以期对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建好徐州“后花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县地处苏北平原,土壤肥沃,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条件优越。近年来,丰县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形成了以果、菜、牧为主的特色农业优势,尤其是把昔日的不毛之地、茫茫沙滩大沙河改造成拥有50万亩果树、20万亩特种蔬菜的全国著名优质果品和特种蔬菜生产基地,成为饮誉海内外的“果都”、“中国红富士苹果之多”和“牛蒡之乡”。“大沙河”牌红富士苹果被99昆明世博会唯一指定为中国无公害苹果。作为江苏省农业产业化试点县,丰县充分利用大沙河沿岸省级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的自然条件和花果景观,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建设集生产、示范、旅游、观光、休闲与科研为一体的高科技现代化旅游农业观光带,简称“百里旅游农业观光带”,使其成为与徐连经济带、徐州历史文化名城和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制约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制约因素研究陈昭峰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加快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促进农村经济跃上新台阶的客观需要,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势所趋。系统地分析和研究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必将为我国农...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现状及用“循环经济”理念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重要战略意义,剖析了目前龙头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障碍,提出了未来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论———西北不发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聂华林、马德山、高新才 ,赵更吉著 ,民族出版社 1999年 12月出版 )是作者在其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西北不发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成果基础上撰写的一部专著。全书三十万字 ,内容包括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基本问题 ,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着眼点 ,双层二元经济结构与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问题 ,工程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7.
《华人时刊》2006,(9):94-95
横山桥镇位于江苏省常州市东郊,现有面积37.21平方公里,人口3.5万,辖15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改革开放以来,横山桥镇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常州市同类乡镇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先后荣获“全国重点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绿化造林百佳镇”、“江苏省文明乡镇”、“江苏省科技示范镇”等荣誉称号。2005年,全镇完成全社会经济总量95亿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亿元,财政总收入2.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9002元。2006年奋斗目标是:全社会经济总量达128亿元、国内生产总值35亿元、财政收入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0000元、合同利用外资2200万美元、实际到账外资1050万美元。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农业产业化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极为关注的一个热点。推进农业产业化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在农业发展中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决择是推行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也是邓小平同志“两个飞跃”理论在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中的具体实现形式。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互相发展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这就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各地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积极推…  相似文献   

9.
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理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历经二十年转型发展 ,我国农业市场化已经进入到产业组织创新的阶段 ,即需要进一步整合农业产业内各生产者之间的垄断竞争关系 ,以实现农业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的兼得 ,我国农业产业化实践的本质和基本使命即在于此。近年来 ,理论界充分肯定农业产业化在农村改革和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同时 ,也存在着人为“泛化”和片面“拔高”农业产业化的认识倾向。本文认为 ,农业产业化只是我国农业转型发展过程的一个片断 ,不切实际地加诸农业产业化过高的期望和要求 ,甚至认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等 ,很可能会搞乱农村经济工作的思路。到目前 ,农业产业化已经进入中央决策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 ,因而我们有条件、有必要对农业产业化实践作出更为系统、准确的理论概括与解释 ,以求得对农业产业化理论认识的深化 ,从而减少实践中的盲动行为  相似文献   

10.
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向农业现代化迈进的必然选择。必须从发展生产力、提高农业经济整体素质和农业现代化系统工程的高度,准确把握农业产业化的深刻内涵,防止片面性;着力解决科技与农业经济结合;龙头企业(公司)与农户应建立相对稳定的生产经营共同体;遵守市场经济规律,多开拓市场。同时,要优化农业经济结构,重视农产品销售流通环节,完善服务体系,发挥政府宏观协调作用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实现农业两个根本转变,是“九五”时期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农业产业化已成为当今我国农村经济的热门话题。从本文中几个国家的农业发展经验来看,中国只有走农业产业化之路,并具体实施市场和环境培育等多方面的措施,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社会人士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如何实现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已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实现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我国农村经济的“强心剂”,它不但对城乡经济的发展有协调作用,而且对确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农业发展模式以及实现农村经济的“两个转变”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是“九五”时期财政支农工作的根本任务;农业产业化是实现“两个增加”的重要途径;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是实现“两个增加”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只有真正解决了“三农”问题,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文章针对西安市城郊型农业的特点,分析了西安市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实践、成效、问题以及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西安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的焦点是土地问题 ,土地问题中的热点是第二轮土地承包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土地规模经营将两者联系起来。低水平的土地所有制基础是土地承包经营不利因素产生的根源 ,不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战略。建立以行政村为基础的土地承包制 ,农村生活社区化 ,逐步取消自然村落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电子元件规划出炉 根据日前发布的《中国电子元件“十二五”规划》,未来五年,我国电子元件行业销售收入总额将达1.88万亿元,年均增长10%。截至2010年底,电子元件行业销售收入总额为1.1万亿元,为实现新增销售收入约7000亿元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大约要投资5000亿元,主要集中在新型电子元件的研发和产业化领域。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是加快农村实现小康的需要.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以“金钱指标”为指导引导农民奔小康的认识是片面的、有害的.农业区域优势产业化是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快速致富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借鉴逐步分析判别法和相应的农业产业化评价体系,选用1995—2009的有关数据,对中国农业产业化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中国农业产业化自从1987年提出后,1999年之前处于起步阶段,1999年至今一直处于成长阶段.而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选用全国30个省(市、区)1999—2009年的数据,建立面板数据分析模型对农业产业化和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农民收入有着明显的正向作用;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分别为0.2852、0.2803、0.0085,区域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农业产业化与金融支持相关度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经营方式和产业组成形式,已在中国农村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是农村经济深层次发展的必然方向。作为经济发展杠杆的金融如何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及两者间如何实现有效均衡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重要问题。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基础上,选定9项反映农业产业化的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各地农业产业化水平的综合得分,然后对各地农业产业化水平与金融支农程度作线性回归分析,从定量分析的角度阐述了农业产业化水平与金融支农程度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关系。同时,实证结果显示全国大部分地区目前的产业化水平及金融支农程度仍不是很高,并没有达到良性均衡状态,呈现为信贷不饱和供给下的“金字塔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两者均衡发展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0.
湖南山区经济发展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山区发展,振兴山区经济,是湖南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思想和实践“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湖南山区经济发展的途径有: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调整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