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续维国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192-192
老母亲白发苍然,八十有六,每日里慈祥和蔼的面容伴随着她晚年生活的闲适。谁能想到,这样一位老人当年竟是一个坚毅刚烈的女性,不到二十岁时,就曾先后当过专门惩治敌特、叛徒和汉奸的“抗日除奸员”、“除奸除特小组组长”呢? 相似文献
3.
近几天阴雨绵绵。在家闲着无事,我翻开了那尘封已久的相册,不经意间发现自己50年前当兵时的照片。照片虽已发黄,但那英俊威武的风姿仍然存在。这张照片是我穿上军装后拍的第一张照片,我珍藏了50多年。今天见到它,勾起了我参军时的美好回忆。 相似文献
4.
我于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并在沁水参加了牺盟会组织。1937年4月,考入山西省国民兵军官教导第十团,“七七”事变后,我们教导团被编为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三总队(后扩编为第三纵队)。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工作需要,党组织决定让我离开决死三纵队,参加中共翼城中心县委领导的翼城牺盟中心区工作组。在沁水、翼城县交界处的十几个村庄开展宣传抗日、发动群众参军、发展中共党员、建立中共基层组织的活动。瓦解“红枪会”沁水县松峪村靠近翼城县黄家垣的10多个村庄封建迷信组织“红枪会”活动得很厉害,我们宣… 相似文献
5.
金铁群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
东北解放战争时期,作家周立波同志在松江省委的支持下,经过在北满根据地的宾县和拉林县,长期深入生活并参与农村的阶级斗争之后,用了一年多时间,在哈尔滨太阳岛的一间小房子里,于一九四八年五月间完成了《暴风骤雨》的初稿.当时的北满根据地,在解放全东北的战备工作中,正在充分发挥作用,为前方提供了兵源、粮源、“兵站”与后方.松江省委民运部根据中央、东北局与省委有关划阶级的文件,为巩固后方与支援前线,派出了以鲁虹同志为组长的工作组,到哈南地区拉林县厢黄旗“解剖麻雀”,调查研究阶级划分的状况.恰巧,这正是周立波同志长期“蹲点”体验生活的屯子. 相似文献
6.
王火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2)
《包身工》是夏衍同志一九三五年写的一篇优秀而有影响的报告文学作品,现在流行的有两种文本。第一种是原著《身包工》,可以一九七八年一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学小丛书中的《包身工》版本为代表,全文近一万字。第二种是一九五九年《中国工人》杂志第五期上刊登的《包身工》一文,全文不到七千字。这种文稿,当时全国不少报刊转载,目前尚在流行。例如山东师范大学附设自修大学一九八二年八月印行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所用的就是这一文稿。又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九七九年二月及一九八○年三 相似文献
7.
回忆自身参加红军和长征中的往事,生动翔实,很清晰地反映了红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及长征途中的千辛万苦、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我是江西省兴国县永丰乡十区一乡的人,在南京离休,今年95岁。去年南京市鼓楼医院给我检查身体,说我的五脏没有问题,能活到100岁。我听了很高兴。一个红军战士能活到100岁,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考虑为党再做些工作,把过去我参加红军以后所经历的主要几件事写出来让青年人知道红军战士为革命所经受的艰险与作出的奉献,让他们珍惜今天安定 相似文献
8.
9.
10.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一载入史册的日子,距今已整整40周年。但为此而奋力拼搏的人们记忆犹新:这是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下,广大科学技术人员和解放军官兵及众多相关部门,经过多年通力协作、自强不息、勇于实践、无私奉献的结晶。《一段历史的回忆》一文,充分反映了江西人民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浮士德精神”可以借来描述新时期文学中知识分子的探索型心态。浮士德作为西方近代知识分子精灵的化身,概括了永不满足、不断探索真理、在理想的精神境界中俯视现实的知识分子性格。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身上,除了某些西方文化的精华外,还流动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血汁,闪烁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即便是与叛逆型知识分子相比,这种探索型知识分子仍有其自己鲜明的特质:他们更多地沉湎于理性的理想意象之中,缺乏行动,对现实有更为冷静的理性批判精神,犹豫寡断,等等。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探索型心态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了新时期文学中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7.
高尚荫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1,(1)
在李达同志任武汉大学校长期间,我任教务长,并主管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工作。在我与李达同志接触的过程中,我感到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治学谨严,学术思想活跃。虽然他含冤逝世已十四年了,但他的学者风度和治学精神,是深为大家所景仰,值得我们学习的。 相似文献
18.
我珍藏了一封52年前来自苏联的俄文信,写信人是苏联姑娘尼娜·努达科娃。这封信不仅铭记了中俄两国人民的亲密友谊,也伴随我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共同见证了那段难忘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