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宫修建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11(6)
多元文化音乐审美与文化认知教育理念应贯穿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整个教育过程;它既是培养学生审美感觉力的需要,也是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
张道葵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4)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命题,它实质上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对中国传统美学、特别是自然审美和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决定了自然审美和艺术创作的基调、方式和审美追求,即:宇宙和谐的本体之美;生命灌注的情趣之美;整体自觉的静观之美;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神思想象的理想之美。 相似文献
3.
哈贝马斯对现代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开会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2):71-77
论述了哈贝马斯对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的态度,指出,哈贝马斯一方面冷静地批评了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特别是现代技术文化的弊端,挖掘了其中的根源,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即交往文化的构想。基本肯定了哈贝马斯的看法,同时指出了哈贝马斯的交往文化观缺乏对其实现条件——经济和社会基础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孔力秋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2):44-48
劳伦斯的整个文学创作过程,也是他对生命哲学的探索过程。《白孔雀》,揭示了理性与直觉、肉体与精神、自然与文明的对立关系;《儿子与情人》,继续了性爱题材的生命哲学探索;《虹》与《恋爱中的女人》,则集中展示了劳伦斯的以“血的意识”为标志的生命哲学探索;《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是他探索生命哲学的“天鹅之歌”,倾注他毕生对人类命运的艺术思考,达到了他探索生命哲学的顶峰。 相似文献
5.
罗汉军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是现代解构思想的奠基者,解构建筑理论家埃森曼却认为;解构是个很东方的想法。理解现代解构的成就,走出解构的误区,迫切需要解构中的对话。现代语言理论、解构主义哲学与解构建筑的崛起,正在突破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局限,开拓现代哲学、现代建筑与东西方文化的新路,推动传统哲学文化与传统建筑的现代重建。其中的成就与失误,都是值得我们比较研究的。 相似文献
6.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
理性漫过曙光与自我否定,在中世纪神学时代的遮蔽后,进入启蒙时期而获得复兴。至于工具理性时期的盲崇,抑或是后现代反理性的到来,理性始终是在被肯定与否定的过程中展现时代所具有的本质。针对理性的发展与其不同阶段的探索结果,中国的发展应予借鉴。当今的中国可以总结后现代主义非理性的优势和劣势,给予继承批判与超越,从而探索后后现代主义的新理性。 相似文献
7.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
理性漫过曙光与自我否定,在中世纪神学时代的遮蔽后,进入启蒙时期而获得复兴。至于工具理性时期的盲崇,抑或是后现代反理性的到来,理性始终是在被肯定与否定的过程中展现时代所具有的本质。针对理性的发展与其不同阶段的探索结果,中国的发展应予借鉴。当今的中国可以总结后现代主义非理性的优势和劣势,给予继承批判与超越,从而探索后后现代主义的新理性。 相似文献
8.
作为现代新儒家的开创者,梁漱溟毕生致力于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以探寻儒家传统的复兴之路。他对传统哲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内在本质与历史地位的认识与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知。 相似文献
9.
余谋昌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11-15
东西方两个文化世界的根本差别源于两种哲学传统:一是古希腊主客二分的哲学传统,一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传统。前者以个人为核心,强调理性与斗争;后者以社会、家庭为中心,强调整体与和谐。当今世界的一体化进程虽然在加速,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一个地球两个世界,这在科学道德、文学艺术、中医西医、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突出表现。中国的现代化,应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并将其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11.
任辉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239-241
动物的三大本能之一的安全本能在人本主义心理学里被马斯洛归结为。安全需要”,它在人类身上突出表现为意识性的。归属感”等精神或情感需要。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内在本质历来众说纷纭,而作者从这个角度人手,认为儒家学说的实质乃为生存而寻求群体归属的心理需求,个人权利附着在群体意志中。中国古代君权专制和宗法关系、宗教信仰等社会形态的产生以至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皆与此有着深厚的渊源。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等是造成中国东西部经济差异巨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西部在经济发展上的不 平等导致了西部的发展能力远远落后于东部。基于现在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十分巨大的现实,应采取一种非均衡 状态下东西部协调发展的战略,实现中心和外围的对接,逐步缩小东西部差距,在协调发展中缩小东西部差距。 相似文献
13.
李小舒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2):49-5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音乐美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中的音乐美育教育的发展现状,并对加强高校的音乐美育教育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孟庆枢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5(2):107-114
日本当代比较文学30多年来硕果累累,在文学"转型期"中其根本指向是对"文学"的重新叩问.从更深层次反思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文化态度的变化,"日本式东方主义"问题的探讨应看作是日本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拓展;同时,对"近代"、"近代文学"的重新界定,实际是对占支配地位的西方话语体系的反拨.当今日本比较文学在更宽广的视野下的跨文化、跨科研究戊势也值得中国比较文学界、文学批评界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杨虎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3):53-55
在古今中外的音乐文献中,复调作为多声音乐的一种写作思维和表现技巧,一方面它常常与主调音乐组织体相互渗透,呈现出灵活,多样的形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用复调音乐形式和各种表现手法谱成独立的音乐作品,虽然我国音乐专业中的复调理论体系是从西方传入的,但是我们在进行复调音乐分析时,却不能不涉及我国传统音乐中蕴涵丰富的复调音乐形态。本文通过对比来认识东西方复调音乐的技术理论以及表现手法与各自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吴旭东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2):34-36
西方音乐发展史的根源深远而漫长,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息息相通。随着音乐的起源到它的进一步发展,音乐也具有一定时期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7.
陈爱华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5-18,123
为什么可以用"舒适安逸"和"发展机会"这些关于"人"的概念来诠释城市的属性?因为其实际上揭示了"城市"这一概念所蕴涵的一对最核心的关系,即城市环境与人的关系。城市及其环境无论在其形成还是发展过程中都深深地打上了人的印记。城市发展及其环境在给城市中人们的发展创造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利用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基于城市发展和保护环境资源等悖论的反思,人们提出了城市及其环境舒适安逸——让生活更美好——作为城市发展及其环境构建的价值取向。城市及其环境的舒适安逸,体现了城市人们对于城市发展及其环境构建的真善美的追求,也体现了城市的生活逻辑——人与城市及其环境的和谐、城市人际关系的和睦、城市景观与自然的协调。 相似文献
18.
希腊哲学精神与西方文明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玉琼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1):164-166
文章首先对"希腊哲学精神"和"西方文明"这两个关键词进行界定,然后从西方政治文明、法律文明、物质文明等方面详细说明希腊哲学精神对西方文明的影响,最后指出要合理借鉴希腊哲学精神这一世界历史遗产,专为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服务. 相似文献
19.
郭明顺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97-100
大学职能是伴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不断丰富与日益完善起来的。从历史上看,它依次经历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3个发展阶段。在全球化语境下的今天,伴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日益频繁,特别是我国先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大学已不仅是社会文化进步与发展的晴雨表,而且担负着弘扬和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职能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先进文化发展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两汉时期的地震与赈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甄尽忠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3):114-118
两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地震多发期,频繁的地震与相伴而来的次生灾害给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失,由于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当时的人们大多是从灾异谴告这一学说去认识和理解地震。在地震发生后,两汉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赈济措施,主要有减免赋税、徭役,赈贷,节约开支,减轻刑罚和伤亡赈济等,以此来缓和矛盾,保障民生,维护统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