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赵老师,我老爸大学时的同学,一个在澳洲大学多年教中文的老师。人很好,见面就管我叫侄女,是个特别亲切的叔叔。在悉尼,赵叔叔只是千千万万华人中的一员,在我眼里他过得很幸福。在说他之前,我先来聊聊在悉尼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生活在这里的华人状况。说的不一定对,更谈不上全面,毕竟我在这儿逗留的时间还不算长,经历也很有限。在国外的留学生有一句流传很广的吐槽,说国外是“好山好水好寂寞”,而国内则“又脏又乱又快活”。这句话其实也道出在国外的很多华人的心声,同样以近十几年国内一些人的眼光,华人的生活状况确实远不如人们想象的那般惬意。 相似文献
3.
4.
华人宗教与“华人经济”的共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人的传统宗教活动的诸多特征与"华人经济"的形成有一定的联系.华人传统宗教与"华人经济"具备相似的特征,相互影响,并遵循相似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5.
昔年的唇枪舌箭,如今已是尘封往事,让我们抖落其上的历史尘埃,走进那一代华人的心灵世界。一次征文比赛,引起了一场思想观念上的辩论1936年纽约的一个妇女社交俱乐部─-金鹰俱乐部发起了一次全美范围的征文比赛,题目是《我的未来在中国还是在美国》。这个比赛无意中掀起了一场文字战,涉及到了全美各地的华人社区。第一名获得者是罗伯特·邓,他在文章中回答道,"我的未来在美国。"第二名获得者凯叶·洪,却表达了相反的论点,他认为他的未来在中国。随着这些文章在《华人文摘》上发表,读者来信纷纷从全国各地涌来。邓希望在美国找未…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2000年7月12日,从黎城开往榆次的公共汽车,在太行山婉蜒的公路上行驶着。一位身穿军装的乘客沉默不语,思绪纷飞。想到高烧未退的母亲那企盼他留下,又催促他起程归队时的复杂表情,他的双眼湿润了。的确,早年丧父的他,面对一手把自己拉扯大,已经72岁的老母亲来说,没有尽到应尽的孝心;然而,在单位里,他却有一个响当当的雅称——“大孝子”。他,就是晋中军分区榆次干休所管理员李和平。回到所里,李和平没顾上喝一口水,就匆匆赶往位于太原的解放军二六四医院,处理老干部王立民家属的后事。在李和平的履历表上,只有一个工作单位 相似文献
11.
陈光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5)
现代汉语有些语素,如“了”、“着”、“过”、“们”等,不具备词汇意义而只表示某种语法意义。在说明它们的语法性质的时候,可以同印欧语中既有的一些语法范畴作比较。当然,这种比较不能流于仅仅用印欧语既有的语法范畴来说解汉语中这些语素的语法性质,因为汉语这些语素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同印欧语既有的语法范畴所表示的意义是并不一定相同。譬如“了”、“着”、“过”缀加在动词后面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用印欧语动词的“时”、“体”、“式”、“态”等范畴都套不上。曾经把“了”、“着”、“过” 相似文献
12.
这是北京惟一一家从事社区矫正培训和心理矫正的志愿者机构,在它的麾下聚集着一大批经过专门训练的志愿者。2005年3月21日,我们带着好奇和探询,走进了他们。在北京东城区司法局办公楼地下室一间不大的小屋里,我们看见了从北京的四面八方赶来的心理矫正志愿者们。如果再选择职业,我会选心理咨询师第一个自我介绍的是一位30出头的小伙子。他的脸上刻着刚毅,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军人。“我叫薛煌,3级心理咨询师。”“您的职业?”“军人,部队医院的医生。”果然不出所料。原来他是北京一所很有名气的部队医院的医生,来这里是源于自己的孩子刚刚2岁… 相似文献
13.
彭晶晶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164-165
在普通话中,“们”在语言研究范畴内通常被认为具有两个词缀功能:表示复数或者众数,例如“我们”、“咱们”这样的表达方式。而这两种功能却无法解释“们”在“哥们儿”、“爷们儿”等词中所承担的语法功能。普通话中“们”并不仅仅具有表示复数和众数的功能,还具有表达发音需求的音缀功能。经过比较普通话与部分方言中“们”的用法,“们”用... 相似文献
14.
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大部分企业都在大幅裁员.但绝不意味着这些企业完全冻结了招聘的行为,只不过绝大多数的招聘对于求职者的要求更为严格。正因如此.对于求职者来说,如果了解了这些企业在招人时的思路和逻辑,无疑是在增加自己被录用的筹码,所以千万不要错过本文,听听HR和专家们从战略和战术上来解析当前招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在不少人看来,做“全职太太”就意味着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其实只要善于挖掘自身潜能,把个人专长转化成财富,同样可以把生活经营得五彩缤纷。有不少全职太太,一边快乐地带着孩子,一边拿着比先生还高的薪水,生活得惬意无比。读了她们的创业故事,相信一定能给您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从香港移居加拿大的小难民 1939年,伍冰枝出生于香港。父亲伍英才祖籍中国广东台山,出生于澳大利亚。因当时澳大利亚种族歧视极为严重,不得不于30年代返回香港,在加拿大政府驻香港的贸易机构工作。母亲祖籍也为客家人。 1942年,年仅3岁的伍冰枝与弟弟,跟随父母亲,以难民的身份远去加拿大,定居在渥太华市,成为加拿大的早期华 相似文献
20.
常言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我是个古稀之人,儿孙移居加拿大,我就到加拿大卡尔加里市探亲,很快就与移居这里的老年华人融和在一起。他们向我介绍了卡尔加里市华人耆英会的种种好处,并带我参与活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