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征珍 《今日南国》2008,(6):59-59
在日本,元旦就是新年,年底的时候,商家就会忙着推出一种福袋,取意“迎春纳福”。福袋就是商店为了利用节目的机会促销,把一些实用商品用很漂亮的袋子装起来,再写上祝福的话,整袋销售,价格自然也会打很多的折扣。  相似文献   

2.
《社区》2008,(5):45-45
在日本,元旦就是新年。年底的时候,商家就会忙着推出福袋,取意“迎春纳福”。福袋就是商店为了利用节日的机会促销,把一些实用商品用很漂亮的袋子装起来,再写上祝福的话,整袋销售,价格自然也会打很多的折扣。  相似文献   

3.
富人区     
游览洛杉矶时,一位美国朋友开车带我看富人区。美国人最爱陪客人看富人区,好似观光。我问他:“你们看到富人们住这么漂亮的房子,会不会嫉妒?”他惊讶地看着我,说:“嫉妒他?为什么?他能住在这里,说明他遇上了一个好机会。如果将来我也能遇到,我会比他做得还好。”这便是标准的“老美”式的回答。他们很看重机会。后来在日本,一位日本朋友打算陪我去看看不远的一处富人区,我又提到前述的问题。日本友人稍稍想了想,摇摇头,说:“不会的。如果一个日本人见到别人比自己强,通常会主动接近那个人,和他交朋友,向他学习,把他的长处学到手,再设法超过…  相似文献   

4.
礼坊物语     
位于上海密云路的“礼坊物语”,是笔者朋友开的小店,远远看到那个草绿色的小招牌 和上面“礼坊物语”四个字就会有种想进去看看的冲动。这家店空间虽小,但是商品陈列的 密度很大,如果你不花上一个小时,是看不完里面所有玩意的。店里经营各种可爱的毛绒公 仔、925银饰,还包括店主收集的藏饰、女生的配饰,还有一些居家用的漂亮商品,像卡通拖 鞋、围裙、小板凳……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厨师在公家的食堂里烧饭,切肉时,每次都包起一个瘦肉团子塞进口袋,带回家去。一次家里请客,他掌勺,切肉时也包起一个瘦肉团子塞进口袋,老婆见状问何故,厨师顿悟,忙解释:“习惯了,习惯了”。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姑且不去考究,但现实生活中,习惯化公为私者却大有人在。 这并非危言耸听。不是吗?公家的楼房尚在装  相似文献   

6.
伊索寓言     
<正> 两只口袋你知道每个小孩的脖子上生来就挂着两只口袋吗一只口袋挂在胸前,另一只挂在背后,挂在前面的口袋很小,后面的那一只却很大。孩子们对下巴底下那只口袋里装的东西知道得一清二楚,可是对那只挂在背后、总是摇摇晃晃的口袋里装的是啥,却漠然无知。就拿汤米来说吧,他总是瞅着胸前佩戴的那只口袋,透视里面装的尽是其他孩子身上令人厌恶的缺点——内德的火爆脾气啦,威莉的倔犟性格啦,约翰撒谎啦,还有哈里骄傲自大等等。因为前面这只口袋里只装别人的缺点,完全没有他自己的,所以汤米沾沾自喜,觉得他自己是个完人,比其他任何孩子都要高超。  相似文献   

7.
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全集》卷五436页) 他以为丑,他就想遮盖住,特不知外面遮上了,里面依然还是腐烂。倒不如不论好歹,一齐揭开来,大家看看好。往时布袋和尚带着一个大口袋,装些零碎东西,一遇见人,便都倒在地上道,“看看,看看”。这举动虽然难免有些发疯的嫌疑,然而现在却是大可师法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雷红  许建平 《社区》2005,(18):33-33
近年来,在江西赣州,有一种被居民亲切地称为“口袋工作”的新型就业方式在章贡区社区风行。“口袋工作”,就是一些简单、没有固定的场所和严格的时间限制、技术难度不太高的手工活,即可以让“4050”下岗人员拿回家去做的工作。2004年6月,东郊路社区后街28号的蔡德华的一个朋友从珠海带回一批毛线手  相似文献   

9.
从蒙古民族历史上的宗教文化 ,哲学思想 ,社会生活入手 ,探析蒙古民族“招福驱邪”习俗 ,“招福”习俗有招唤福气为目的的“达拉拉嘎”和保存原有福气为目的的“贺什格”两种形式 ,“驱邪”习俗包括当事人不慎或触犯禁忌而染上邪气时的“驱邪”和当事人受到外界的影响而被迫接触邪气时的“驱邪”习俗。  相似文献   

10.
幽默放送     
《21世纪》2006,(12)
模仿一个男孩放学回家时,觉得肚子痛“。来,坐下,吃点儿点心。”妈妈说“,你肚子痛是因为肚子是空的,吃点东西就会好的。”一会儿,男孩的爸爸下班回家了,说是头痛。“你头痛是因为你的脑袋是空的,”他那聪明的儿子说“,里面装点东西,就会好的。”热与冷蒙特利尔自助餐厅的一位顾客拧开盥洗室的龙头,结果被水烫伤了。“这太可恶了,”他抱怨道,“标着C的龙头流出的是开水。”“可是,先生,C代表Chaude-法语里代表‘热’。如果您居住在蒙特利尔的话就得知道这一点。”“等等,”那位顾客咆哮一声“,另外一个龙头同样标的是C。”“当然,”经理说…  相似文献   

11.
星海 《社区》2005,(16):35-36
我初次听到“公民馆”这个词,还是我刚到日本不久的时候。一天晚上,一个朋友打来电话,问我能否参加一个在社区“公民馆”里举行的交流会。他告诉我,他们组织了一个“日中友好交流会”,每月活动一次,现有十几人参加。其中有公司的老板、职员、家庭主妇、还有几个从中国来的留学生,他们都居住在公民馆附近的社区。因为我很想多结识一些朋友,所以很高兴地答应了。公民馆是社区里一座不大的建筑。初次踏入公民馆,我就发现里面还有一个图书室。他们告诉我,这里的图书室和外边的图书馆一样,可以在里面看书,也可以把书借回去。办借书证的手续也很简…  相似文献   

12.
鲁伊 《今日南国》2006,(23):18-20
网上一度流传过一份小资四六级考试试题,其中一个问题是“什么矿泉水与荔枝同食,会有香槟的味道?”受过亦舒小说启蒙的一代女白领,大约都会立刻露出会心的微笑——还会有别的答案吗? Perrier——庇利埃——巴黎水,一种时至今日仍主要装在古典的深绿色玻璃瓶子中出售的商品。一瓶要“伴着一点儿奇闻轶事、一点儿伶俐狡猾、一点儿出乎意料和一点儿不列颠口音”享用的水中香槟。1863年6月23日,当拿破仑三世以“法兰西利益”的名义,向尼姆城畔Vergeze小镇中的“沸腾之水”(Les Bouillens)泉眼颁发经营特许令时,应该不会想到,有朝一日,会从这个泉眼流出一个彻底改变人们生活消费观念和方式的庞大产业——价值460亿美元的瓶装水市场。  相似文献   

13.
爱上晰蜴     
“出来,出来!”当小张张开大大的裤子口袋对里面说话的时候,让人吃惊不小,没过一回儿,一条绿色的小蜥蜴就快速从他的口袋里爬了出来,细长细长的身躯,有躯干长度两倍左右的尾巴,和强劲的爪子。这世道,真是养什么都有。小张的这条蜥蜴,是北京的朋友送的,据说来自墨西哥。他把它抓在手里,它就爬到他的肩上或者头上,要是把它放在树上,如果温度不是很低,你得小心它在倏忽间就爬走了。尤其是放在草丛里,没准你就再也找不到了。你还不能把它放得离自己的脸太近了,小心它会拿尾巴抽你。  相似文献   

14.
情人蔷薇     
许凉第一次带蔷薇出来应酬,就引起小小轰动。一起做投资的朋友陈非私下说,许凉,真好福气,哪里“淘”来这样的“宝”?口气里,不无羡慕。  相似文献   

15.
废品风波     
红星小学六(1)中队第三小队的小队长于婧婧背着一个黑布袋子走进教室。“于婧婧,今天要来卫生检查团,你身为小队长,责任重大,却整天背个大黑袋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呢?神秘兮兮的。”中队长王丰说。于婧婧在班里是胆小、内向的女孩。她看一眼王丰,低声说:“这……是……”王丰一拍自己的大脑壳儿,哭丧着脸说“:我说于婧婧哪!‘这’什么哪?‘是’什么哪?你倒是说呀!真是急死人了。你这个破袋子往教室里一放,不是要给咱中队抹黑吗?检查团要是看见你这个大黑布袋子可怎么办哪!”于婧婧红着脸说:“我……我把它装我书包里总行了吧?”王丰真是哭笑不…  相似文献   

16.
宋庆华 《社区》2005,(12):36-37
5月14日至17日,应正在日本举办的“世界爱地球·博览会”赖户会场的邀请,我在市民村“对话剧场”做社区参与垃圾分类回收的演讲。这期间我遇见了我的一个中国朋友,他们全家在日本住了十几年了,前年买了新房住进了日本的公寓式小区。由于职业的关系,在与朋友闲聊时,我特意了解了朋友所居住的社区管理情况和居民区的责任。通过朋友的介绍和为期不长的亲身体会,我发现各国的社区维权和居民对社区的需求都很相似,只是管理的办法和居民的态度有不同。朋友居住的社区有很多做法,既维护了私有财产,又体现了对公共财产应尽的义务;既民主又有秩序,同…  相似文献   

17.
电子台秤是一种全新的秤具,它进入市场的时间不长,很多人对它还不是很了解,一些不法商贩就利用它来行骗。以下几种骗人手法,请消费者注意。“累计”法有些经营者刚称完商品,不是把游码恢复到空位,而是按累计钮称下一份商品,这样第二次的称量显示的便是与前一次重量的总和。“带盘出售”法电子秤空秤数显示确实是零,但是经营者先把盘子拿下,将秤盘和商品一起放在电子秤上计量,秤盘的重量也就成了商品重量的一部分。“单价不变”法比如,猪肉商贩刚做完了一笔瘦肉生意,到下一位顾客称五花肉时,秤上的单价数目仍采用了瘦肉的单价。“垫角”法用…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与作文》2008,(12):46-47
信息和电子技术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向前发展,市场上出现的新鲜玩意儿越来越多,在以“时尚科技”著称于世的日本市场更是如此,以下便是技术博客网评出的最奇异的10个新发明,这里面哪一款是你最喜欢的呢?  相似文献   

19.
如何看日本的“军事大国化”,这是中日关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而敏感的问题。一位日本朋友最近对我说,“中国威胁论”与“日本威胁论”对发展日中关系都很不利,而双方如何实事求是地认识和估量对方的军事力量与意图,对于消除“中国威胁论”与“日本威胁论”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这里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双方之间应避免形成不必要的战略误解和相互刺激。 当然,中日作为地理上接近的两个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一个做人力资源的朋友向我抱怨,那些直线经理们总是提些让她无法完成的要求。“一个经理,让我招一个会讲广东话的日本人,而且还要懂IT(朋友所说的IT,是某项新的IT技术)。时间是一个星期内。你说,我可能找到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