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所谓使动双宾语结构,是指一个动词在用作使动、带有使动宾语的同时,又用作一般动词,因而另带有一个受事宾语的那种结构形式。例如: (1)国老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僖公二十七年)此例中的“饮之酒”,意思是“请他们喝酒”。其中“饮”既用作使动,带有使动宾语“之”(指代“国者”),又用作一般动词,带有受事宾语“酒”。这就是所谓使动双宾语结构。 使动双宾语络构在《左传》中出现较多,全书共约三十例。因此,它是《左传》中的一  相似文献   

2.
钟嗣成《录鬼簿》卷上记载了董解元的简单情况。他写道: 董解元,金章宗时人,以其创始,故列诸首。这条资料,写在该书所列“前辈已死名公有乐府传于世者”项下,名居第一。元代人所谓“乐府”,一般指“杂剧”以外的“北曲”而言。明初人朱权《太和正音谱》的“古今群英乐府格势”项下写道: 董解元,仕于金,始制北曲。可见“乐府”和“北曲”是一样的东西,包括散曲和诸宫调在内。那么,最早的“北曲(乐府)”,显然就是《西厢记诸宫调》,亦即《西厢搊弹词》或《董西厢》了。 董解元虽是金章宗时人,但他何时写作《西厢记诸宫调》仍不清楚。金章宗统治时期,有过“明  相似文献   

3.
释“以”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以上所引是柳宗元《捕蛇者说》一文的开头两句。对于其中的“以”字,注家颇多分歧,仅手边能见到的即有下列几条: ①以啮人:以(这样的蛇)来咬人。(《唐宋文学作品选讲》,浙江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②以啮人:以(这种蛇)咬人。(《古代散文选》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年版)  相似文献   

4.
一、文情运动文情,即文章情感,是我国写作理论古老而复杂的课题。两千多年来,我国古代写作家作过许多探讨,发表过许多精辟的论述,《诗大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但是,最早谈到情与创作关系的并不是《诗大序》,先秦《礼记·乐记》就有“情动于中,故形于声”的说法,屈原《楚辞·惜诵》有“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之句。嗣后,陆机《文赋》提出“诗缘情而绮靡”,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指出“神用象通,情变所孕”;唐代白居易《与元九书》则认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把情感视作诗之“根”。迨至明、清,诗话、诗论之作诸家纷起,蔚为大观,不少著作都不乏独到的见解,袁枚《答蕺园论诗书》说:“且夫诗者由情  相似文献   

5.
西周时期用以纪日的“既生霸”、“既死霸”等月相词语的具体含义及当时的纪日方法,学术界迄今无统一认识。而《世俘》与《汉书》所引的《武成》是研究这一问题的最重要的材料。作者近治《逸周书》,发现《世俘》之月相有正有误,而前人多以《武成》之误者校改《世俘》之不误者,于两篇均误者,则又均不以为误,遂悟出导致这一问题研究中出现混乱的原因,故对二篇之误进行了辨正,并对各月相词语含义及月相纪日法提出了自己的新看法。  相似文献   

6.
王伯祥先生《史记选》第509页《滑稽列传》里有一句为“鹄,毛物,多相类者。”注说:“黄鹄本是生羽毛的东西,相像的很多。”此句句读和注解似觉不妥。从注解推敲,上下两句应有因果联系,但生羽毛的东西就一定相像吗?这显然于事理不通。此句的关键是对“物”字的理解,“物”古义本作杂色旗帜。《周礼·春官·司常》:“通帛为旃,杂帛为物。”其中“物”即用本义。古代旗帜除画有本氏族所敬的  相似文献   

7.
《围城》不像古代小说那样,明显引用他书材料,但是这并不表明《围城》没有使用他书的材料.其实钱钟书先生《围城》中大量的名言隽句都是借用古代经史子集或外国典籍中的材料加以生发的,只不过由于作家的艺术手法非常高妙,让人不易察觉罢了.《围城》的本事大致是采用“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化用而成.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自题小像》一诗中的“灵台”,所见到的解释中,无一不是作“心”解的。其主要依据是:《庄子·庚桑楚》:“不可内(纳)于灵台”;晋朝郭象注“灵台者,心也。”又:鲁迅先生在《摩罗诗力说》一文中有“热力无量,涌吾灵台”之句。据此大家都一  相似文献   

9.
自从元代伟大戏剧作品《西厢记》问世以来,历代研究者蜂起,不少人将它和著名的董解元说唱诸宫调《西厢记》相比,二者各有轩轾。其中有代表性的如吴兰修所说:“王实甫所本,有出兰之叹,然其佳处,实甫莫能过之。”近人付懋勉更说得明白:“在结构和情节上,《王西厢》对于《董西厢》的改进方面是主要的,在曲子方面则二家互有所长。未可一概而论。”在重视、赞扬《董西厢》开山之功的同时,亦对王实甫“花样翻新”所取得  相似文献   

10.
唐·曹邺《对酒》:“爱酒知是癖,难与性相舍。未必独醒人,便是不饮者。晚岁无此物,何由住田野。”  相似文献   

11.
蒙文通先生《略论“山海经”的写作及其产生地域》①一文,论及《山海经》“即有散失又有增补”事,他说:“《海外南经》篇首‘天(雪按:今本无天字,是。此未详所据)地之所载……唯圣人能通其道’一段文字,全同于《淮南》、《吕览》,也当是后人所增入者”。按:《海外南经》篇首“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经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十一句,与下“海外自西南陬至东南陬者”文义不属,蒙氏以为“当是后人所增入者”,自为有见,然尚有未安。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于“地之所载,六  相似文献   

12.
典故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事过典故”即超越了过去利制所规定的旧例、常规.后人对“典故”一词的理解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指典章、制度.如南来郑樵《通志·总序》云:“江淹有言:’修史之难,无出于志’.诚认志者,宪章之所系,非老于典故者不能为也.”二是指诗文中引用的有来历出处的故事、传闻、词语.我们所说的典故,一般是指后者.典故,就其来源可分为事典和语典两种.事典,主要是指来源于古代传说或历史故事.如唐李白《赠崔待卿…  相似文献   

13.
魏源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先驱者之一 ,其《海国图志·筹海篇》系统体现了他的海防思想。《筹海篇》主张“以守为战”、“师夷长技以制夷”、“以夷制夷”、“以夷款夷” ,阐述了一种攻守兼备的战略思想。其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更使鸦片战争后的思想界有了较为明确的奋斗目标 ,为后人所效法  相似文献   

14.
《记王忠肃公翱事》“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一句,课本将“相得”一词译注为“相处得很好。”只要稍加注意,就可发现原文中并无词与注文中的程度副词“很”相对应。《古代散文选》则处理不同,它是将句中的“甚”字与“相得”连在一起,合注为“相处得很好”。拿课本和《古代散文选》两种注法相比较,我倒觉得《古代散文选》的注释要妥当些。  相似文献   

15.
我们打开《高山下的花环》后,就见到作者在题目下面有这样一句题记:“记不清哪朝哪代哪位诗人,曾写过这样一句不朽的诗——‘位卑未敢忘忧国’.”这句诗就是作品的核心.《花环》的作者在作品里塑造了一群“位卑者”的形象.他们外表极其普通、平凡,而内心非常崇高、美好.就是这一群“位卑者”,他们为国、为民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一切,把“忧国”当作自己神圣的职责,时刻不忘为国尽责,为民尽情,给读者留下了强烈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伟大的现实主义戏曲名著,这颗艺术环宝中的明珠,一直以它强烈的反封建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在中外文坛上闪烁着璀璨夺目的光辉。但遗憾的是,有许多人却认为《西厢记》大团圆结尾歪曲了历史的真实,对它做了许多不切实际的处理和评价,降低了《西厢记》的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 早在古代就有传言,王实甫作《西厢》写到“长亭送别”呕尽心血而死,后边的第五本“张君瑞庆团圆”是关汉卿的“狗尾续貂”.  相似文献   

17.
<正> 在古代汉语中,所谓“者”字词组和“所”字词组里的“者”和“所”,究竟是什么词,历来众说纷纭,各自成理。近年来,影响较大的有两家:一是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以下简称《王力本》),认为是“特别的指示代词”;一是南开大学中文系语言教研组编的《古代汉语读本》(以下简称《南开本》),认为是“助词”。大家知道,上述用法的“者”和“所”具有两种主要作用:一方面有称代作用;另方面有附着作用,即同别的实词黏着在一起,构成名词性词组。侧重于前者,便说是“指示代词”;侧重于后者,便说是“助词”。但是,无论“代词说”还是“助词说”,都同时承认“者”和“所”客观存在着的另一种性质。如《王力本》,既说“‘者’字是一种特别的指示代词”,又说“它通常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词组的后面组成一个名词性的词组”。这后一句,实际上是承认“者”字的附着作用。又如《南开本》,既指出“作为助词的‘者’字,它木身不能单独使用,一般要黏附在别的词语之后,构成一个名词性的主从词组”,又指出它们“有称代的作用”。而“称代作用”是代词特有的性质。  相似文献   

18.
艺术夸张在我国的文艺评论中也叫增语、增文、夸饰、形容、豪句、激昂之语等等。王充《论衡·语增》云:“纣为长夜之饮,糟邱酒池,沉湎于酒,不舍昼夜。”又《论衡·艺增》有“《尚书》‘协和万国’”之言,还有“《诗》言‘子孙千亿’”之语。这些都是“增语”、“增文”。《文心雕龙·夸饰》说:“自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酒与文章一同降生”,此话想来并不过份。酒与文学实实在在结下了不解之缘。《周书》中便有了“酒诰”。《诗经》的“大雅”、“小雅”中都留下了酒的诗文记录;所谓“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小雅瓠叶四章》)据传古之圣贤皆能酒豪饮,《孔业子儒服篇》录:“平原君与子高饮,强子高酒,曰:‘昔有遗谚,尧舜千钟,孔子百觚,子路嗑嗑,尚饮十(木盍)。古之圣贤,无不能饮也’”。酒既能成为千古文章不可少的部分,首先是酒为诗人们的良伴益友。陶潜有“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止酒》)李白的“东风吹出花,安可不尽杯。”(《金陵凤  相似文献   

20.
鲁迅早期写的《自题小像》,有“寄意寒星荃不察”一句,这一句诗的意思,许寿裳最早解释为“述同胞未醒,不胜寂寞之感。”(《我所认识的鲁迅》)以后的注释者或讲解者,都根据“述同胞未醒”之意,对“荃不察”作了大体相同的讲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