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中华民国宪法》”具有较高的调试弹性,使台湾的政治转型存在“回归宪政”的制度选项,台湾在国民党执政时期长达四十余年的威权体制肇源于“临时条款”而非“《中华民国宪法》”;国民党自身在内外压力下通过“本土化”等一系列改革完成政党转型,在失去执政权后能通过改造实现“体面再生”,表现出较高的组织调适弹性。这些高度的调适弹性使得国民党面对改革呼声采主动推进而不是推延或镇压,加之两蒋时期国民党对台湾的经济贡献,成为当时国民党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和政党轮替后仍然保持政治集团动能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上台执政,打乱了台湾当局在香港的部署。原先准备接替郑安国来港出任台湾地方政府驻港代表的张良任,因身属国民党党员,已肯定被“换马”,驻港任命可说胎死腹中。 张原拟来港拉替郑安国 台湾消息人士指出,民进党将委派该党党员来港出任该职,处理港台关系。这令台湾政权驻港代表问题更加复杂。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办公室发言人表示,任何台湾机构人员来港,定要遵守“钱七条”规定,不得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 台湾消息人士表示,香港在台海两岸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无论台湾那一个政党上台执政,都不会派遣其他政党  相似文献   

3.
今年两项选举结果改变了台湾的执政格局。马英九上台和国民党的完全执政,是缓和两岸关系的契机。虽然中国的和平统一还是一条漫漫长路,但“胡萧会”预示着两岸关系的春天正在到来。  相似文献   

4.
自从李登辉执政以来,国民党各派政治势力在权力结构中沉浮消长变化较大,台湾政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各种情况看,台湾新执政当局正在推行一条“和而不统”、“一国两府”的新大陆政策,这必将对两岸和平统一进程产生复杂的影响。本文对此试作浅析。一、近年来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演变过程台湾当局自从1971年被赶出联合国后,在国际上日益陷于孤立困境。同它维持“邦  相似文献   

5.
2000年,陈水扁在台湾的“总统”选举中获胜。陈水扁上台后,台湾的政治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行政系统不断调整;执政资源重新分配;民进党掌握了政权,实力有所增强;台联党在各种活动中和民进党密切配合,大搞台独活动;国民党经过改组,稳住了阵脚;亲民党成立后实力不容小觑;“台独”势力的活动更加猖獗。台湾政局的基本状况是“北蓝南绿”。  相似文献   

6.
台湾党外运动,是相对于台湾执政的国民党党内而言的台湾岛内对国民党不满的人所进行的要求民主政治改革的运动,也称反对党运动。在台湾反对党运动的历史中,70年代的党外运动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它上承胎死腹中的50年代《自由中国》时期的“中国民主党”组党运动,下为80年代中后期民主进步党等反对党团涌现奠定基础。因此,本文试图全景式地分析70年代台湾党外运动产生的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政治主张,以期有益于正确认识风云变幻的今日台湾政坛。  相似文献   

7.
2000年台湾所谓世纪大选中, 有多年执政经验的台湾最大政党———国民党一败涂地, 如果客观分析选战中李登辉的作为, 可以认为这正是造成国民党选战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2000年台湾所谓世纪大选中, 有多年执政经验的台湾最大政党———国民党一败涂地, 如果客观分析选战中李登辉的作为, 可以认为这正是造成国民党选战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3月18日,中国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束,同时也宣告了国民党在台湾地区执政的结束。明眼人尽知,这一切都是披着台湾国民党主席外衣的李登辉多年苦心经营的结果。 3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说:“我们过去说过,现在仍然认为,台湾不管谁当权,我们都欢迎他来大陆谈,同时,我们也可以到台湾去。但是,对话谈判要有个基础,就是首先必须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在这个前提下,什么都可以谈。” 此时,回顾80年代两岸和谈的往事,足可以见到祖国大陆在解决问题上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策,是真诚的,一贯的。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后期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形势不但改变了台湾岛内的政治生态,也改变了海峡两岸的政治对立轴.国民党台湾当局的“本土化”、“民主化”政治转型,带来台湾主体意识的喷发和台独政党的乘势崛起.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两岸关于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被否定,“统独对立”取代“法统之争”成为双方政治斗争的焦点.2008年马英九执政后,回归“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开始步入和平发展轨道.不过,台湾当局刻意突出“共识”分歧的做法,使两岸政治互信的积累受到干扰.两岸关系要持续稳定前行,需要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更进一步,面向和平统一之未来,构筑“一中共表”的政治框架.  相似文献   

11.
抗战胜利后 ,国民党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的“抢夺”应称为“独占”。台湾回归祖国的“回归”用法不当 ,台湾不存在“回归”问题 ,应改称“统一”等。国民党政权在大陆覆灭的标志不应是 1949年4月 2 3日南京解放 ,而应是 1949年 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相似文献   

12.
当代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遭遇到来自民本主义和民粹主义两方面的理念和政治袭扰。国民党在一党执政中逐步形成基于民本主义的保守政治理念和政治体系,党外、民进党在反对国民党专制的过程中又推动台湾政治社会走向了激进民粹主义。没有理性、科学的民主观,这是台湾政党政治发展状况频出的一个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战场丧师失地,国民党政府把其原因:一归咎于缺乏武器;二归咎于“共产党破坏抗战,危害国家。”时至今日,台湾国民党的要员和一些历史学者,仍然旧调重弹。七十年代台湾出版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一书,把国民党战场的溃败,说成是“忍辱负重,争取时间”,为国民党蒋介石推卸责任。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国民党战场溃败呢?其原因,我认为有五个。  相似文献   

14.
3月19日,国民党在台湾败选的第二天,美国纽约曼哈顿宋美龄寓所,来宾云集,为女主人103岁华诞举行祝寿会。 国民党元老暨台湾前“行政院长”郝柏村、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等人专程由台湾赴美祝寿。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的夫人严倬云与一些岛内和驻美的国民党政要也前往出席。  相似文献   

15.
2008年马英九赢得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胜利,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为两岸关系发展打开了一扇至关重要的机会之窗。一年来,国民党的大陆政策调整与马英九的大陆政策论述,显示出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和促进两岸和平交流,将成为国民党执政后大陆政策的基本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台湾的政党制度在1986年3月开始的“政治革新”前实行的是国民党从大陆移植过去的“党国一体”的一党专政制度。“政治革新”后,形成了国民党居于主导地位的所谓的支配性一党体制,而由于台独分子挑起省籍矛盾、族群对立和国家认同分歧,造成了国民党的分裂和民进党的上台。在非统即独的意识形态之下,台湾的政党制度在经历了短暂的多党竞争之后又出现了朝两党制发展的曙光。  相似文献   

17.
台湾民众“国家认同”问题的历史和现实根源,以及这一问题对台湾现实政治所发生的影响是需要认真加以清理的问题。殖民地经历是台湾民众“国家认同”问题产生的总根源,而国民党在台统治失误使这一问题恶质化。在台湾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家认同”问题造成了台湾社会的诸多乱相。  相似文献   

18.
一在野党派对台湾政局和前途有什么影响?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长期以来,国民党是处在执政党的地位,推行“一党专制”的政策。“开放党禁”之后,党派林立,在政治上出现了多党竞争、两党抗衡的局面。具体来说,台湾在野党派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使国民党力量大为削弱、大大丧失其政治资源。国民党号称200万党员,由于对  相似文献   

19.
1948年底,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势成定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已面临着彻底垮台的命运,为谋求退路,国民党当局决定东撤台湾。退台后,蒋介石为首的一批国民党元老们开始痛切反省国民党败退台湾的教训,认为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不仅是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原因,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国民党本身的弊端,是其“组织瓦解,纪纲废弛、精神衰落,藩篱尽撤之所招致。”为了确保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总结大陆失败教训,蒋介石决定重新改造国民党,这就是国民党退台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党务改造运动。  一、党务改造的原因与具体实施 事…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在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中,鲁迅同国民党人站在一条战线上。“四·一二”政变后,鲁迅坚决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国民党反动派软硬兼施,既压制迫害鲁迅,又妄想抓住一切机会进行拉拢。鲁迅逝世后,国民党反动派先是玩弄欲抑先扬的手腕,1949年逃往台湾后,则对鲁迅著作采取查、封、禁、堵的政策。到80年代末,在台湾广大民众的冲击下,这一反动政策被迫取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