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的精神民俗,就是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约定俗成的信仰,巫术,占卜、预兆、道德、礼仪、禁忌、图腾等精神文化现象。少数民族的精神民俗,涉及到审美观念、审美倾向、审美理想等精神方面的内容,与民族的审美趣味、审美标准、审美心理、审美意识等也有多方面的联系。无论是整体的民族共同体,还是单个的审美者,都受民族的精神民俗文化的制约与影响。在此,本文将从原始自然信仰习俗与现代人为信仰习俗两大方面,探讨少数民族精神习俗与少数民族审美的多方联系,以及对民族审美的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并尽可能总结出民族精神民俗带普遍性的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兴耀千古的屈赋楚辞之所以能够产生,与南楚少数民族的审美意识的熏陶和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具体表现为,第一,南义民族审美意识为屈赋楚辞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大文化背景;第二,南楚在少数民族的音乐审美意识、舞蹈审美意识和服饰审美意识等给屈赋楚辞的创作以巨大和直接的影响;第三,作为艺术美的物化形式,屈赋楚辞正是对南楚民族审美意识的艺术总结。这两者的血缘关系还可从遗留至今的湖北穿插体民歌和田歌套曲中得到映证。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少数民族文艺理论概览》一文中,于乃昌先生从文化内涵、人性精神、文艺功能、文艺本体四个方面出发,比较了少数民族和汉族在文学理论与审美意识上的不同特色,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他的比较于有意无意中设定了少数民族文艺理论与汉民族文艺理论的二元对立,而这种二元对立在今日看来已经不合时宜,尤其是在人性精神和文艺功能两方面存在很多偏颇。随着少数民族文论被不断发掘整理,其呈现形态日趋复杂,大而化之的比较研究容易形成对少数民族文论的偏见,无法满足人们进一步了解、认识少数民族文论的要求。学界应借鉴并综合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找到真正有成效的研究方式,以尽快走出当前简单的呼吁倡导期。  相似文献   

4.
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界定的标准有题材论 ,作家论 ,作家、作品民族特点统一论 ,作家、民族文字统一论等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这些观点大多涉及作者的民族出身问题。而由于现当代少数民族作者民族出身的复杂性 ,造成了对少数民族文学范畴和界定的混乱及不确定性。少数民族文学应是少数民族作者创作的 ,体现本民族独特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5.
经济与心理——与马克斯·韦伯的心理学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从心理学角度对M .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的读解 ,透过对资本主义精神现象的解释赋予意义的定义过程 ,探寻经济精神、经济心理和经济主体诸多关系的具体生成及其历史效果。经济伦理作为一种社会道德形态 ,既是一种推动经济行为的道德力量 ,又是一种有着经济主体支撑的社会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6.
历来研究屈赋楚辞者甚多。但从南楚少数民族的审美意识与屈原等人创作的关系上着眼的较为鲜见。本文试从这个角度切入,探讨一下南楚民族审美意识与屈赋楚辞的关系。一、南楚民族审美意识是屈赋楚辞产生的大文化背景之一 据史料记载,楚是我国一个古老的部族和国家,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代以前,即便从商周之际楚人建国时算起,到公元前223年楚被秦灭亡为止,先后亦经历了八百余年。楚在春秋初期开始强盛,到楚共王和楚昭王末年,疆域达到春秋时代的最强盛阶段,为春秋列国之首;而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对主体哲学的批判赋予了语言历史与社会的向度.而民族作为历史现象和具体社会关系的一种存在,离不开语言对其形成和发展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语言是民族的根本性特征之一,这一基本观点对中国民族语言观的形成、发展以及少数民族语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工作多年来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语言观在中国的灵活运用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村落是少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空间,是少数民族文化孕育和发展的生态基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开发,不仅只是外在形式的物化改造和形象改观,更应该是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延续、民族精神的弘扬、传统聚落共同体的建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志作为记录民俗资料的科学活动,能够突破传统志书的局限性,充实民族问题研究的内容和形式,彰显民俗的地位和功能,发挥着文化记录、传播和交流的功能,有助于重构村落共同体,使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有主体依托。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志书写应该包括田野工作、描述和分析三个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9.
汉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内是主体民族,而以汉族后裔为主体的海外华人,除新加坡外,在其居住国均为少数民族。他们与当地主体民族之间的社会经济数量关系,不同程度地存在比例交错现象,尤以东南亚地区突出。“剪刀差”是这种图景的表现形式,民族分层是其实质,不过它还有一定的虚假性;殖民者和当地的民族文化政策以及华人的政治观念是其因,权力寻租和“替罪羊”现象是其果。而根据东南亚4个典型国家的经济、制度及民族文化创新趋势,可预测该地区的民族剪刀差将缩小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新疆的主体少数民族——维吾尔族为研究对象,是在对处于新时期的维吾尔族的语言态度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理论,对维吾尔民族内部不同特点的社会成员对待母语、汉语的态度进行了分析。总结出维吾尔民族在语言态度上的特点,为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政策的制定、教育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为处在既要维护本民族文化传承又要适应主流社会生活这种双重境地中的少数民族提供更广阔的视野以寻求自身最大限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作为精神现象的文学,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学,是和特定的地域环境、民族宗教文化紧密相关的。少数民族地域环境的差异性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不同的宗教信仰构成了不同的文化氛围圈。  相似文献   

12.
《金云翘传》作为越南民族的文学经典,是诗人阮攸对中国青心才人所著同名章回小说的移植和改创。在《金云翘传》中,凝结了作家主体精神对越南民族的文化传统与历史命运的思考与探求,整个叙事是民族叙事与女性话语的有机融合。翠翘形象是越南民族母道信仰和女神原型的再现,蕴藉着牺牲与救赎的深度模式。《金云翘传》的经典化及其在民间社会广为传播,使得这一作品已经内化为越南民族的审美意识,彰显出越南文学民族化的独特轨迹。  相似文献   

13.
对朝鲜民族审美意识原型“兴”的文化破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朝鲜民族审美意识原型的"兴",在朝鲜神话中,表现为主"明"、主"乐"、主"情"的审美观念。表现为"明"、"乐"、"情"的朝鲜民族之审美原型"兴",根据于朝鲜民族祖先的"重现世"、"求乐生"的原初民族精神。"兴"是民族精神在审美活动中所显现的审美意识之原型。  相似文献   

14.
在族际交往中,经济文化交流仅展现交往主体互动的表征,心理感受及其支配的社会行动才是交往主体互动的本质。通过对江浙沪粤4省市19个少数民族的研究发现,民族隔阂、民族歧视、民族文化冲突等现象依然存在,其原因是"内卷化"的交往圈降低了族际交往互动的主动心理,跨文化交流障碍使族际互动双方产生了双向排斥心理,民族形象污名化使族际互动双方构筑了心理防御墙。这种民族心理距离现象不利于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延滞了流入少数民族的社会融入。探索弥合族际交往中的民族心理距离,构建跨民族身份的民族团结心理机制,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共筑中华梦"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15.
音乐表演主体的审美意识,是音乐表演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与音乐实践活动关系密切。文章试从表演美学诸种现象中探索音乐表演主体审美意识的一般规律,引发对音乐表演实践及音乐美学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市场经济的运作正迅速介入我国的图书出版业 ,同时出现了编辑审美意识的滑坡现象。本文从图书美的审美对象入手 ,就图书美的审美主体、图书美审美主体的规定性以及图书编辑的审美意识与市场意识的关系等方面 ,讨论图书编辑活动中加强审美意识的问题 ,以期引起广大图书编辑工作者在出版工作中对美的追求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以市场化作用下正在受到冲击和挑战的民族关系为切入点 ,正确认识少数民族对中国的贡献、作用以及所付出的代价 ,揭示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业已形成的利益关联和互助特征 ,并以此为延伸缘由 ,强调在全国化中处于优势的主体民族对少数民族的理解和认同的重要性 ,把它视之为党的民族政策顺利实施的关键要素 ,进而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8.
审美现象的研究,在我国当代美学讨论中,仍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关于审美意识的民族特点,民族审美意识的结构、表现、形成,以及融汇交流,更是少有涉及。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美学科学,这些问题应该提到美学研究的日程上来。 我们有悠久的文化传统,珍贵的艺术瑰宝,丰富的理论成果,不尽的审美经验。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所有这些及其总体特征,应该十分珍视,深入研究。 一、论民族审美意识结构 审美意识概说 “审美意识”,作为美学理论中的概念来运用,应该给以明确的科学的界定。本文使用这一术语,是指人对外物的审美关系中,人脑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主观反映,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我国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众多分支中,应该创建一门教育学科的新分支——民族教育学。民族教育学是以研究我国55个少数民族教育的现象及其规律为特定对象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教育应称为“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也可简称为“民族教育”。民族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国民族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我们社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习惯法有四大美德:克服国家法局限、发现民族主体自我、暗合数民族地域社会心理、作为补充法源而遗世存在。国家法因其制定原则之统一性、实际国情之复杂性而不可避免地存有局限,少数民族习惯法予以补充和矫正,并对国家法局限性予以克服;一个民族只有通过自己的民族历史才能洞悉自我,藉由少数民族习惯法发现中华民族主体自己的价值,并通过她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少数民族习惯法暗合了一定地域范围内民众的社会心理,并满足了其对法律的公正期待和需求;其填补法律漏洞,作为补充法源而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