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两国之间有着两千年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两国人民在漫长的岁月中,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这种悠久的传统友好关系在中日两国的文献中,可以说是史不绝书。  相似文献   

2.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自古以来就有着友好交往的历史 ,其中的文化交流更是源远流长。两千年来 ,中日两国的文化彼此浸润、互补短长。直到今天 ,两国在许多文化方面的共同痕迹仍是清晰可见。在中日两千年的交往历史中 ,日本学习并吸吮着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 ,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日本文化。本论著以唐代文化 (以盛唐文化为主 )对日本文化的影响问题为研究对象 ,对唐代文化影响下的日本文化现象做一些解释和说明。论文的主体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简略论述盛唐时代的社会现象 ,着重反映盛唐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以及良好的周…  相似文献   

3.
中日两国有悠久的联系。据《汉书》、《魏书》记载,早在二千年前两国已经通使往来,到了盛唐时期,这种联系更加频繁。两国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人民之间的友谊日益密切,曾出现了历史上不可磨灭的黄金时代。到了近代,虽然由于军国主义者的疯狂侵略,一时中断了两国政府间的正常联系,而人民之间的互相往来却一直继续着。 中日两国是近邻,接触比较直接;保持友好关系,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愿望,对亚洲和世界和平也有积极作用。因此,研究中日两国的历史关系,总结过去的经验,发扬有益的因素,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日语中的汉字本来来自中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日本人又用汉字组合创造了为数不少的日语词汇,即和制汉字。和制汉字的一部分在近代又传回中国,为中国人所用,如,“金属”、“议员”、“科学”、“法律”、“物理”等。这种现象不单单是两国文字的交流,而是两国长达两千多年的文化交流的继续和发展。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中日两国的语言和文化,文章从历史、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对汉语中的日语词汇,从其引进的背景、特点和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周昌松日本是我国的东方近邻。据文献记载,从公元前一世纪的汉朝时侯起,中日两国就开始了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两千多年以来,中日两国的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但是在古代,基本上是中国文化影响了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学西方,欧美...  相似文献   

6.
中日友谊,源远流长。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日木人民同中国人民是好朋友。”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两千年友好交往的历史。唐代是中日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发展的重要时期。唐代高度发展的封建经济和封建文化曾给予周围各国以积极的影响,同时它还广泛地吸收外国文化的优秀成果,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首都长安成为亚洲和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之一。这一时期,以遣唐使为标志,揭开了中日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亚洲加强地区性合作显得极为重要。中国和日本同是亚洲东部的两个古老国家,两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大约在距今两千多年前就建立了交往关系。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地缘与文化密切相关,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进入21世纪,中日两国的关系出现了忽冷忽热的局面,如果从具有共同的儒家文化背景考量,两国关系的和谐构建与发展便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可行性与可能性,这对于推动东亚一体化进程、促进人类和平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2006年10月30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在中国南宁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次峰会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中国与东盟10国领导人会议,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事。双方领导人回顾和总结了15年来中国与东盟友好关系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展望并规划未来双方关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目前,满怀信心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日友好关系近年来各方面都有很大发展。回顾我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分析日本侵华战争的原因,吸取应有的教训,这对于进一步促进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使两国人民世世代代永远友好下去,对于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  相似文献   

10.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古以来就是交往密切的邻邦,两国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两个民族都是勤劳智慧的民族。在长达二千余年的交往中,除近百年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而破坏了两国历史上传统的正常关系外,基本上是友好的。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可以使我们预见未来,本文试图对中日两国文化交往的历史作一回顾思索。一明治维新以前的中日关系史,大致可以说是日本向中国学习,中日友好交往的历史。日本文化以中国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韩中两国一直保持着传统友好关系;冷战期间,两国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隔绝与对立;1992年,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此后双方在政治、经贸、科技、人文等各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韩中两国在法律问题、历史认识、国民感情和朝鲜半岛局势等方面存在着分歧和误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韩中关系的进一步发展。韩中两国关系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应运用儒家思想的经典理念,并以此促进未来韩中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近代中日两国文化教育交流史上,有一位值得尊敬的日本朋友,他的名字叫松本龟次郎。近年来,随着中日两国友好关系的不断发展,松本龟次郎被越来越多的中日两国人士所怀念。一九七九年春,当时担任我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邓颖超同志率领代表团访日,特意拜访了松本龟次郎的后代——神谷孝平先生,向他致以深深的谢意,感谢他的父辈松本龟次郎在周恩来同志留学日本期间给予的关怀和教育。我国研究中日关系  相似文献   

13.
自19世纪后半叶起,中日两国开始互派驻外使节,使团人员在促进中日关系与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黎庶昌曾两度出任驻日公使,其间他多次举办和参加中日官僚文士宴饮诗会,接连编辑了多本与之相关的宴会诗集。其使日之饮不但弘扬了东方传统文化,推动了中日间的文化交流,而且将文化与外交相结合,促进了中日两国之间友好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日友好关系不仅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双方在使双方在面对重大问题上可以协调立场,而且经济上的互补可使双方展开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中日两国友好也是民意的基本要求。随着经济联系的日益加深及两国领导人的积极努力,今年中日两国关系有望飞跃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历史由来已久。远在公元前二世纪时,当中国已进入封建社会的战国、日本还停留在弥生式文化时期,中国的先进手工业技术及青铜器和较高的文化相继传入日本。这是两国的最早往来。隋、唐时期强大的、统一的政权为中日的友好关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创造中日友好的繁荣时代。宋、日政府间的关系一度中断,但贸易往来极为频繁,贸易规模数额之大,贸易时间之长,是任何朝代不可比拟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近代戏曲史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王国维与日本近代著名学者、中国戏曲研究家狩野直喜、铃木虎雄等人的交往,是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一段不大为人所知的佳话。它不仅为已有悠久历史的中日文化交流增添了新的光彩,而且对我们了解日本近、现代戏曲研究的发生、发展,对促进中日两国戏曲研究工作者的友好关系和学术交流,也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7.
中日两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其中,汉籍东传日本列岛,悠久的历史和传播的规模不仅构成了中日两大民族文化交流的极其重要的内容,创造了辉煌的东亚古代文明。而且对两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中国的明朝时期两国的时代背景,探究当时中国汉籍传入日本的方式与特点,从中窥探中国文化的东传给日本带来的影响,进一步了解古代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情况。  相似文献   

18.
在所有的两国关系中(只要不是完全敌对或隔绝的两国),恐怕都会存在合作与矛盾两个侧面,而这种合作与矛盾的内涵,则会因不同的两国关系而异,本文拟分析一下中日两国之间的合作与矛盾的内涵,并对中日矛盾中的一个特有的问题──历史观问题以及中日美三国关系作一讨论。中日两国的合作是必然的,矛盾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保持中日两国的和平共处友好关系的一个关键,在于如何保持中日合作与中日矛盾这两者之间的“和平共处”。中日之间的合作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开展厂广泛的对话与合作。这…  相似文献   

19.
中日两国不仅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而且在历史上关系十分密切,利害攸关.两千多年来官方和民间的友好往来,渊源流长.近代中日关系,是从一八七一年中日两国签订《修好条规》开始的.因此,本文拟对这个条规的性质及其特点略抒己见,请同志们指正.一中日两国在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先后被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武力敲开了封建的"闭关"、"锁国"的大门,带着殖民的枷锁跨入近代历史的门槛.共同的历史命运,本应使中日两国友好相助,共同抗敌,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但历史的发展并非如此.在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日本在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被迫先后和  相似文献   

20.
中日酒文化比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酒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两国酒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二者都是农耕文化的产物。由于酒文化受生活环境、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中日两国酒文化在酒名、酒德、酒礼等饮酒习俗上存在着差异。通过中日酒文化的对比研究,可以了解中日两国酒文化的特征,促进两国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