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永平教授的博士论文<包公文学及其传播>从传播学立场出发,运用传播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文学形象的产生、传播演变过程,揭示文学传播对社会发展演变的影响,以及立足传播学立场重估文学的文化价值,拓展"文学"观念,为文学研究创新提供了参考和借鉴,进而为文学研究、历史研究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新途径和新范式.  相似文献   

2.
白蛇传说历史悠久,在其演变过程中,其情节内容和人物形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白娘子,她从一个纯恶的形象发展演变成为了一个纯善的形象。本文试图探讨这一形象变迁过程中体现出的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女性观念以及发生这样一种观念嬗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文学史上,范蠡的形象性格有一个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他由一个忠臣谋士发展到今天文学话语系统中的商圣、兵圣、情圣,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范蠡形象的演变不仅是各个历史时期作家主体意识渗透的产物,同时也是政治意识形态、文学观念在不同时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文学史上,范蠡的形象性格有一个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他由一个忠臣谋士发展到今天文学话语系统中的商圣、兵圣、情圣,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范蠡形象的演变不仅是各个历史时期作家主体意识渗透的产物,同时也是政治意识形态、文学观念在不同时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在福建历史上,演变为祠神的巫觋为数不少,妈祖和陈靖姑是其中著名者。由巫至神之路,也是信民造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灵验传说和美德故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灵验传说的主要特点有:满足信众需要、神明功能多样、实现本土化。美德故事的特点则是攀附制度化宗教(包括佛教和道教)和用儒家传统伦理塑造神明形象。从信民编排的美德故事中,可以看出祠神信仰的道德取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列四章,分别探讨了有穷国之后羿的形象、善射者羿的形象、谢日者羿的形象、半人半神的羿的 形象,系统而深入地阐述了中国神话与历史中的重要人物后羿的形象原型及其演变,勾勒出这一形象由 传说凝固为历史、由历史升华为神话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7.
"好不好"附加问有两种话语功能:寻求允可与提请注意."好不好"附加问的"提请注意"功能应该是由"寻求允可"功能演变而来的,标志着"好不好"已经虚化为一个话语标记,用以阐明其所附加的话语与交际情境之间的连贯关系.此外,它还表明了说话人对所作的陈述以及对听话人的立场和态度."好不好"的这一演变过程是一个由表达主观性的道义情态意义发展到认识情态意义、再到表达交互主观性的意态意义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唐前西施形象演变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施作为一个妇孺皆知的美女,其美人形象早就定格于先秦诸子著作中。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文化的发展、创作主体的发挥、大众审美情趣的变化以及其他各种需要,西施的形象便经历了一个由单纯到丰富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我国古今译论之演变作了考察,认为我国古今译论尽管被人们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但它无非是“信、达、雅”的嬗变、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即萌芽雏形期、发展成熟期和嬗变升华期。  相似文献   

10.
大连旅游形象之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连旅游形象历史演变过程的研究,详细分析大连旅游形象演变过程中的两次升华。指出"浪漫之都"作为大连21世纪的旅游形象定位,充分体现了大连旅游形象个性。大连应深入挖掘"浪漫之都"的内涵,进一步完善其内涵,促进大连城市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信”的语义演变、发展过程的追踪,揭示出“信”是一个从观念到规范再到行为和制度这样一个有着内在机理的社会体系。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信”的作用范围、内在要求和体系特征。  相似文献   

12.
在白族民间文学体系中,龙神话传说故事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龙是白族民间神话传说故事中的重要形象,在白族民间文学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形象体系,在广大白族民众中广为流传。龙形象体系的形成和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水神意识和斗争意识是白族龙形象的两个核心意识,贯穿于白族龙神话传说故事体系的始终。由最初的"以龙制龙"的神龙崇拜,到"以人制龙"的降龙英雄的人崇拜阶段,龙形象由神圣一步步走向世俗。透过龙神话传说故事,折射出了龙形象发展演变过程中白族民众的审美心理及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3.
"诸子百家"的实质是对先秦时期各种学说及思想的形象概括,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经历了不同时代背景、不同学者的拷问,也呈现出了自身学术发展的特点。在这一认知过程中出现了五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即《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论六家要旨》《汉书艺文志诸子略》。通过古人的认识,可以窥见"诸子百家"从其演变到最终定名经历了启蒙与变奏的双重变奏。  相似文献   

14.
李宝莉是方方《万箭穿心》中着力塑造的城市普通女工形象,她是对方方此前三类女性形象的发展与突破,她的强者的生活姿态与人生立场,她的悲剧命运的性格依据与个人局限探源,催化了方方探求女性命运由寻求外围突破到实现自身突围的飞跃,方方借助李宝莉彻底颠覆了女性一贯的弱者形象,体现了方方女性形象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世情小说妇女形象从《金瓶梅》到《红楼梦》,有一个演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明末清初大量出现的世情小说是联系这二者的重要环节,其妇女形象也经历了一个由写貌到写才、由写欲到写情、由写理想到写才女的悲剧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6.
论钟馗形象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馗形象是横跨正统文化和民间文化、连接古代和近代社会文化心理的重要的文学形象,它的最终形成经历了从神化的人到人化的神两大阶段.钟馗形象的演变过程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意蕴和文学价值,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神魔形象的发展形成过程和中华文化中的社会文化心理、文化内涵、文艺审美的演变过程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文学女性塑造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反映了不同文化立场下对女性的理解、期待和想象,该文试以共和国激进主义思潮时期、人性人道主义兴盛时期、市场经济环境下保守与激进思潮融合的历史语境中不同特质的女性形象序列的梳理,反观女性与社会、与文化之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8.
论白族民间文学中的龙形象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白族民间文学体系中,龙神话传说故事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龙是白族民间神话传说故事中的重要形象,在白族民间文学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形象体系,在广大白族民众中广为流传.龙形象体系的形成和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水神意识和斗争意识是白族龙形象的两个核心意识,贯穿于白族龙神话传说故事体系的始终.由最初的 "以龙制龙"的神龙崇拜,到"以人制龙"的降龙英雄的人崇拜阶段,龙形象由神圣一步步走向世俗.透过龙神话传说故事,折射出了龙形象发展演变过程中白族民众的审美心理及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9.
根据多种类书资料,分析中国古代狐文化的特点,以及在此基础上狐演变为拟人化文学形象的过程;并分析狐形象在诗文与小说中有所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由于医生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医生角色不时地作为一种承担特殊社会意义和负载作家审美理想的独特形象进入文学的视野.随着社会发展以及文化和文学语境的变迁,文学作品中的“医者”形象与内涵亦不断演变.以“医者”形象变迁这一视角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相关文本,研究西方文学不同时期作品中“医者”形象所呈现的不同面貌——从《圣经》神话中医治一切的上帝到现代派作品中接受过医学教育并掌握现代医学技术的医生,西方文学经典中的“医者”形象经历了去神性化的过程.同时指出,不同时期的“医者”形象又反映了各个时期的医学发展和社会、政治、经济以及作家对医生角色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