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有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更是目前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要求。在分配制度改革的实践中,如何看待年薪制问题,众说纷纭,笔者在此谈一些看法。 一、年薪应该给谁 在经营者年薪制的改革工作中,对经营者的界定没有统一的规定。有的认为经营者就是法人代表,不再包括企业其他领导人;有的认为经营者包括了企业中参与经营管理全过程的负责人或群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班子”里的人;还有一种说法是经营者仅指董事长、总经理和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2.
冯新 《浙江学刊》2000,(3):55-57
本文对制约着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明显滞后的问题作了多方面的思考。文章从改革发展的需求、时代的要求和队伍现状等方面论证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的素质及能力结构作了较具体的分析,从企业家本身和社会两个角度就企业家队伍的培育和形成作了探讨,并强调了企业家队伍在市场经济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企业家的素质及其培养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离不开企业家这一重要角色 ,现代企业是在企业家的悉心管理下发展的。对于刚刚迈向市场经济轨道的中国企业来说 ,有一个卓越非凡的企业家带头人和一批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更为重要。作为一名合格的企业家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 ,以及政治远见、战略头脑、协调艺术、应变能力。目前我国经营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需要加大对企业家培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4.
企业家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也是企业的核心组成要素。如何提高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企业保证竞争优势的基本方略。不同于其他现有企业家问题的研究,文章通过追溯国外企业家理论发展的简要历程,特别是结合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特殊性,对农业产业化中的农业企业家缺位与培育问题作了探索性研究,认为农业企业家在中国农业产业化推进的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培育重点,农业产业化能否向更高层次演进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和重要力量本质上取决于农业企业家阶层的普遍生成。  相似文献   

5.
努力实现“企业官”向企业家的战略性转变──评《现代企业家与企业管理观》肖永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千千万万个企业家。如何使我们现在企业的领导人,由行政管理体制下的“企业官”,转变成市场经济中叱咤风云的企业家,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实现现代化面临的极其...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中的经理与企业家阶层塑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公司制度是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主导形式,而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生成、运行制度又是企业制度创新必涉的课题。本文以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考证为基础,对“经理阶层的形成、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经理阶层及企业家的分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指出了“经理”与“企业家”之间存在的差别,一个人可以成为“经理角色”,但未必可以成为“企业家角色”,“企业家”是更高层次的经济主体。鉴于我国国有企业规范意义上的“经理”与“企业家”普遍缺乏的现象,文章认为中国国有企业制度改变为现代公司制度后,企业经营管理者势必要实行与国际通行规则相符合的公司经理制度。  相似文献   

7.
企业家理论的支点与我国职业企业家队伍的培育机制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培育一支现代企业家队伍对于增强企业的制度效率和经营效率至关重要。笔者对企业家问题的理解和把握是建立在现代产权结构特征基础之上的。产权关系的分解塑造了一个重要的组织角色——经理。培育和造就现代企业家队伍的关键是作出一种组织安排,并设计出一种使企业经理“个人人格”与其“角色人格”最大限度吻合的机制。循着现代产权规则及其联系,建立对企业经理的刺激机制、约束机制、选聘机制是培育和塑造现代企业家队伍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略论企业家的成长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就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建立一个使企业家茁壮成长的机制进行了探索 ,认为 :企业家职业化 ,企业家市场选择是这一机制的核心 ;经营力商品化是这一机制的关键 ;建立一个能使成长机制正常运转的运行机制至关重要 ;成长机制还需要竞争、法律等约束机制相配合  相似文献   

9.
林祥 《探求》2002,(1):36-38
股票期权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家在企业中拥有股份 ,可以减少对企业家的监督成本 ,可以发挥企业家的积极性 ,体现企业家的能力。我国要把股票期权制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 ,要把股票期权制和年薪制结合起来 ,让国有企业股票尽早上市  相似文献   

10.
培育企业家的调查与思考吴波为探索如何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跨世纪企业家队伍,我们在哈尔滨市实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机械、纺织和轻工三个试点行业,开展了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129家企业的524名企业经营管理者,均都比较认真地回...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用以解释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机制的“权力衍生论”。作者认为,在放权让利的改革和市场化过程中,社会经济制度安排发生了变化,新的制度安排不但为公共权力继续以再分配权力的形式在阶层分化中发挥作用提供了制度基础,还为公共权力衍生成权力精英的“寻租能力”并以与再分配权力不同的机制对阶层分化产生影响提供了条件;而随着市场机制的发育,市场能力也在阶层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当前中国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安排决定了再分配权力、寻租能力和市场能力共同构成了阶层分化的动力基础。基于此论的关于收入分配的研究假设,得到了2003年取自武汉的抽样调查资料的支持。研究结果表明,权力衍生论比“权力转移论”和“权力持续论”都能更好地解释当前中国社会的精英循环/再生现象。  相似文献   

12.
企业家的选择本质上是一个市场淘汰的过程,但由于现代企业规模巨大,利害关系复杂,加之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企业人事决策、特别是高层管理人才的选聘是企业生死攸关的问题.我国传统体制下企业家的选择机制的主要弊端是,不是资本出于自身增值的需要去选择企业家,而是国家行政机构出于其他目的来选择企业领导者;对企业家的选拔偏重于政治标准,往往按照党政官员的标准进行;社会财富按行政系统进行分割固化,企业家资源和资本资源不能有效配置;管人与管事脱节,管理企业的部门不管干部,管理干部的部门不管企业;选人的渠道非常单一.我们应在企业家市场的培育方面多下功夫,最终通过市场实现企业家资源的供需平衡.同时,也应创造、形成一种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文化氛围,在中国现代文化中培养起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单靠现有状况下的农村工业作为载体是不够的,还需要寻找新的载体一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的前提及必要条件是农业分工。农业始终禾形成明显的分工,是中国农村第三产业不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具体表现是,在农业内部尚未形成三个产业及其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尚未形成分工分业机制。实现农业分工一要改革旧有的土地制度,二要输入企业家精神,包括输入现代商品意识与价值观,通过创办教育、引进人才来培育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14.
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但与之相应的生产力主体——现实劳动者个人,还具有半封闭性、低智力性及从众性的特点;在生产关系中表现为被动结合性、利益制约性和低需求性的特征。若想改变这种状况,则必须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步伐的实施,在这一过程中培育劳动者个人素质的全面、综合发展,实现其向自由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经济发展与企业家的培育张锐一、企业家的特殊素质与基本职能1、根据熊彼特的定义,经营者只有在从事创新活动时才能成为企业家。“每一个人只有当实际上‘实现新组合’时才是一个企业家;一旦当它建立起他的企业以后,也就是当它安定下来经营这个企业,就象其他的人经营...  相似文献   

16.
阶层分化与中国共产党的利益整合功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益整合是执政党的重要功能。在经济转型、社会结构变迁以及阶层分化的时代背景下 ,作为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应对其利益整合功能进行科学而准确的定位 ,并应寻求比较现实的途径以充分发挥这一功能。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的最高准则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 ,扩大党的社会基础 ;其根本目标是构建合理的现代阶层结构 ;其理念依据是共享改革成果 ,实现社会公正。为此 ,中国共产党要提升市场化的体制结构对实现利益的激励作用 ;要从立法上保证不同阶层的权利和利益 ,建立合理的利益表达机制 ,实现社会各方面的利益需要 ;要建立社会各阶层间的协商和协作机制 ,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和机构 ,发挥它们的协调作用及党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要扩大社会中间阶层 ,强化其消解利益矛盾和摩擦的“沉沙地”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公司治理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是通过设计激励与监督机制来影响CEO的决策行为,公司治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为中国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培育提供了最为深厚的微观制度基础.由于中国控制权交易市场尚不完善,外部监督效应难以发挥,因此组织内部的约束、激励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董事监督、CEO激励及二者的交互效应来研究内部治理机制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有助于揭示内部治理机制对创新投入影响的微观机理.强化董事的监督有助于减少代理成本,重视CEO的股权激励有助于减少知识成本,关注二者的交互作用有助于寻求总成本的优化.  相似文献   

18.
社会企业家对社区有社会的显著和多种多样的贡献,采用商业模式进行创造性地解决复杂的和持久的社会问题。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社会企业家这一群体的特征,探索了如何建立社会企业家的形成机制,并结合我国社会企业家的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制定支持性的法律政策、加强理论研究和社会文化氛围的构建、增强社会企业家的社会声望激励力度以促进中国社会企业家队伍的涌现。  相似文献   

19.
非公有制经济阶层的政治态度及统战工作的策略●赵国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非公有制经济获得空前的发展,逐步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阶层作为社会的一个新型的阶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禄发展服务,这是当前...  相似文献   

20.
关注转型社会中的中间阶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职工”和“社员”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传统社会结构逐渐被以不同职业、不同经济地位以及不同劳动、生活方式组成的社会群体所取代。在社会结构的分化和组合中,社会中间阶层的产生和发展成为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中间阶层是介于贫困阶层和富有阶层之间的一个阶层,划分中间阶层的标准主要依据财产和收入的水平兼顾劳动方式、生活方式、文化程度、思想观念等因素。中间阶层一般以公司经理、职员、一般官员、教师、科研技术人员、律师、医生等为职业,文化程度较高,一般接受过大学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