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他心知问题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论研究领域,它探讨的主要是"我"以外的他心的本体论地位问题以及如何得到关于他心知的问题。在我国,庄子与惠施关于"鱼乐"问题的争辩堪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提出他心知问题的典型代表,二者的争论不仅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提出了他心知问题,而且在这一问题上可知论与怀疑论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从西方心灵哲学的角度深入挖掘"鱼乐之辩"中隐含的丰富的他心知问题的思想,对填补中国哲学在这一领域研究上的空白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观点不同的是,希施洛普(Alec Hyslop)认为,他心知问题产生的根源是直接认知的不对称性.所有的心灵理论,包括取消主义都必须从自我出发,以自我的经验作证据,然后扩展到他人身上.所以所有的心灵理论都存在着一个他心知问题.在此基础上,希施洛普提出了一种解决他心知问题的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社会认知的脑与神经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伴随具身认知科学的兴起,社会脑概念的提出与镜像神经元的发现都使得社会认知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也引发了新的争论。在神经科学领域内有关社会认知的主要发现与新近理论假设的基础上,社会认知双重机制假说得以产生。该假说认为,大脑中至少存在两套机制来完成对于他人心理状态与行为的理解。第一套机制是基于大脑镜像匹配系统的研究提出的——具身模仿(embodied simulation);第二套机制即传统心理理论研究中所涉及的“心智化能力”(mentalizing)。该机制存在的证据除了传统心理理论领域中行为研究论据之外,更多的来自于与具身模仿系统相悖的实验研究。社会认知双重机制假说对于社会认知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仍面临诸多问题需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社会认知的脑与神经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伴随具身认知科学的兴起,社会脑概念的提出与镜像神经元的发现都使得社会认知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也引发了新的争论。在神经科学领域内有关社会认知的主要发现与新近理论假设的基础上,社会认知双重机制假说得以产生。该假说认为,大脑中至少存在两套机制来完成对于他人心理状态与行为的理解。第一套机制是基于大脑镜像匹配系统的研究提出的——具身模仿(embodied simulation);第二套机制即传统心理理论研究中所涉及的“心智化能力”(mentalizing)。该机制存在的证据除了传统心理理论领域中行为研究论据之外,更多的来自于与具身模仿系统相悖的实验研究。社会认知双重机制假说对于社会认知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仍面临诸多问题需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着部分大学生责任意识薄弱甚至缺失的问题,法国哲学家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学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路径。研究梳理“他者”伦理思想,对于培养、提升大学生责任意识,将为他人尽责与为己尽责相结合,实现责任自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脑既是指脑部也是指思想。一个大脑约拥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这些单个细胞都没有感受或思考的能力,但聚合起来就能产生意识。400年来,根据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观点,研究大脑本质的人都认为思想与身体有关,但又独立于其外。在这一模式中——常被称为“二元论”或身心问题——思想是“非物质”的,不依附于任何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7.
在心灵哲学的两大领域,即本体论和认识论中,身心关系和他心知问题历来争论不休,产生了哲学行为主义、同一理论、功能主义以及属性二元论、实体二元论或身心平行论、方面二元论等身心理论形态以及众多假说。本文站在唯物主义反映论立场上,认为对他心的认知具有现实可行性,他心知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程朱理学将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二元对立并以前者压抑后者的理论观点和价值取向,戴震重新思考了人性的基础、内涵等问题。他以"血气心知"来规定人性,把人性建构在自然实体的基础上,并从自然生成和社会构成两方面进一步阐述了"血气心知"的人性内涵;最后,在此基础上对古代儒家的性善论进行了改造,表现出某些前近代色彩。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大脑语言机制的来源和属性。内在的言语是思维的主要媒介。大脑语言机制包括先天的语言器官和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建立的语言系统。大脑语言系统源于自然语言 ,但两者的属性不同。神经元的分布和连接模式是内在语言现象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哲学家的创造是由哲学家所处的时代规定的,哲学家通过研究问题来把握时代精神.就个体而言,哲学家的创造取决于他超然独立的人格、独特的气质和天赋以及包含生活阅历、科学知识和哲学训练在内的哲学积累.未来的哲学是关于全人类的世界哲学、关于人性本身的科学和关于宇宙的科学.  相似文献   

11.
身心关系是西方哲学家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解决身心二元论也是包括现象学在内的现代西方哲学家们所致力的共同目标之一。德国新现象学家施密茨在考察身心二元论理论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极富启发的新尝试:身体性理论和身体动力学观点,以此来说明意识、体验、情感,解释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接触,并消除对它们的传统理解。  相似文献   

12.
中国哲学中身心关系的几种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西方相关理论的映照下,分析中国传统哲学中身心关系理论的不同形态,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哲学家倾向于朴素的身心合一论,较少由理性分析推到极处而有的身心分离为二个实体的学说;大都在身心合一的前提下讨论身与心的互相影响,且在身心二者中更重视心的作用。并且因为气本论的传统, 大多数哲学家将精神活动归结为气的自然作用,且在修养中加入道德的、艺术的意味。这使它在整体上呈现出浑全性、对心理活动挖掘不深且将心理活动自然表显于语言和行为的现象学特点。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以来,信念问题一直深受逻辑哲学家和心灵哲学家的关注。罗素通过对信念结构进行系统分析,阐释了信念的两个基本元素:信念的内容和信念感,从而形成其独特的信念结构观。  相似文献   

14.
当代英美分析哲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分析哲学家对分析哲学的性质、任务以及范围等关键问题作出了新的理解,强调分析哲学作为一种方法、风格、路数的重要性;他们重新关注哲学史,力图从传统哲学资源中寻找自己思想的出发点;其研究兴趣则从意义和指称问题转向了人类心灵问题,导致了心灵哲学研究的转向。心灵哲学根据认知科学的基本假设,通过与计算机的功能类比,去观察和说明心灵的活动,这导致了心灵哲学中的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同时,它更倾向于采取唯物主义方式处理身心问题以及心灵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5.
"心灵环保"是相对自然环保、生活环保而言的心身修养。中国哲学很重视心灵环保活动与功能。心灵不仅有知、情、意的功能,还是人完满自足的精神本体。但认识的偏狭、物欲的侵扰使得心灵的完满还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尚需通过格物、内省等修养方式促使心灵自我实现、自我提升。中国哲学中的这种关注人生、关怀生命的精神价值资源,有益于人们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化生存环境中调适心灵,安顿生命。  相似文献   

16.
纵观分析哲学发展的每个重要时刻,都可以看到科学心理学的身影:从分析哲学的最初诞生,到早期分析哲学主要学派逻辑实证主义的衰退,再到当代分析哲学中的重要力量心灵哲学的兴起,科学心理学都产生了影响,起到了推动作用。当代哲学家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来自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哲学思考的意义。可以预见的是,今后科学心理学仍然会为相关的哲学思考与讨论提供必要的材料和证据。  相似文献   

17.
弗朗西斯·克里克反对功能主义者用“黑箱”的方法研究意识问题 ,主张设计科学实验进行分子水平的研究 ,并提出了意识研究的两个基本假设。他本人在实际研究中选择视觉意识作为突破口 ,并重视脑损伤和神经网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人与宇宙始终为相即相融的关系,在诠释的活动中,主体客体始终无从分离,儒家经典的汉学解释和宋学解释,均不例外.通过分析《易经》"身体→语言→义理"思想架构,发现,其中《易》卦与人的身体对应,并反映客观的外在世界之规律.卦爻辞以身体源出天地阴阳之规律,视语言为发自身体而建构一切政治伦理价值,以字、词为核心,在卦爻辞中作种种的延伸衍释,等于运用语言来作为身体之内在价值与外在世界相遇的媒介.以此一宇宙观为基础,可了解到宋儒对于先秦经典中生命与宇宙一体的奥义,实有瑰丽而深邃的阐扬,但却忽略了语言的重要性;清儒注意到经典语言作为身体及义理实践的桥梁,也了解"语言多义性"的奥义,将宋明儒诠经忽略语言的偏失扭转过来.汉宋典范对儒典的解释,长短互见.儒家经典传统是跨越千百年时代交替的有机生命体,随着不断继起的新诠释,而持续发生转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的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已经看到了在人的认识发生的过程中,心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被人的感官和理性所中介的性质。王守仁的“心即理”的“致良知”说,虽然属于主观论的命题,但深刻揭示了人的认识被人的认识结构(先已形成的认知图式、理性框架)所中介的性质。王廷相的“思与见闻之会”说、方以智的“质测即藏通几”说、王夫之关于形神物遇而知的理论则更是对人的认识被人的神经生理结构、认识结构所中介的性质作出了统一性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