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乔治·桑塔亚那(1863—1952)是美国现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哲学家,批判实在论的代表人物。他的前期哲学思想,一般认为是自然主义的。《论美感》就是他前期的一本重要哲学著作。该书出版以后,另一位美国哲学家闵斯特堡认为,它“是一部美国人写的最杰出的关于美学的著作”。英国李斯托威尔在《近代美学史评述》中,把桑氏的观点列入了快乐派的美学。快乐派美学风行于上世纪末,其主要代表人物艾伦和马歇尔等,强调审美的感官生理快乐,用生理学解释美感现象。它的出现,标志着西方美学脱离了古典传统,进入了现代阶段。由于桑塔亚那也认为美“是一种快乐”,并且十分注重从生物学、生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这使他成为快乐派的一名代表。同时,桑塔亚那与艾伦和马歇尔又有所不同,是从自然主义的哲学立场来建树自己的美学观点的,这一方面使他在快乐派美学中别树一帜,丰富了快乐派美学的内容,另一方面使他成为自然主义美学的先导,受到后来的自然主义美学家的推崇。五十年代鼓吹“新自然主义”的门罗,就把桑塔亚那奉为正宗之一。七十年代出版的美国《哲学百科全书》,仍把桑塔亚那列为第一位有影响的自然主义美学家,置于杜威之前。由于桑塔亚那在现代资产阶级美学的发展中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通过对他的研究和批判,来促进对于整个现代资产阶级美学的研究和批判,无疑是很有意义的。本文拟就《论美感》中的基本美学观点作一综合的评述。  相似文献   

2.
桑塔耶纳的自然主义哲学思想是认识其美学观的根源,已有的研究对此往往分析不足.桑塔耶纳哲学的提出虽有复杂渊源,但是较为直接的是受到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他以整体观认识自然,重视实体,反对理念先行.这种哲学背景决定了他的美学理论也强调源自科学和经验的自然规律,特别是人的基本机能.例如在<美感>中他认为自然原则的自组织产生了美,这便是美的功用说,同时他对审美愉悦与生理愉悦、审美价值与道德价值等范畴进行辨析的过程中也为自然主义哲学做出了注脚.  相似文献   

3.
张珺华 《兰州学刊》2010,(8):160-163
桑塔耶纳在国内学者的视野中是自然主义美学家,研究多侧重于他的美学理论,尤其是《美感》中的自然主义美学思想。而实际上其文学创作非常丰富,有独特的价值,并且受到美国研究者的重视。桑塔耶纳的小说《最后一个清教徒》取得了巨大成功,其中塑造的主人公奥利佛,是在自然人性与道德选择之间摇摆的美国青年的典型代表。文中体现了桑塔耶纳的美育观,以对主人公奥立佛短暂一生的记录阐明了他本人对自然人性与道德完善的双重追求,旨在呼唤两者的真正和谐。  相似文献   

4.
桑塔亚那是现代美国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诗人和文艺批评家。作为自然主义美学的杰出代表,他在早期著作《美感》中对“美”提出“美是快乐的客观化”的著名“定义”,三十年后,他又提出了美的“直观本质”论。研究桑塔亚那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对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桑塔亚那强调本能和经验的“自然主义”美学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有关审美心理学的专著可谓凤毛麟角。三十年代有朱光潜先生《文艺心理学》,主要是以里普斯的移情说和布洛的心理距离说为理论框架,对审美经验作了描述,它当然有一定参考价值和意义,但对深入探讨和论证审美心理的实质性问题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而滕守尧近著的《审美心理描述》则是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实践观点为主要依据,大胆地吸收了格式塔心理学派、弗洛依德心理分析学派以及现代西方其他学派如苏珊·朗格、克莱夫·贝尔、桑塔耶纳等人的美学观点,并结合中国的传统的审美与艺  相似文献   

6.
曾繁仁  李如 《东岳论丛》2023,(5):58-63+191
杜威在中国访学的两年既是学术之旅也是艺术之旅,他高度赞赏中国传统哲学与艺术,深受熏陶感染,他的美学论著《艺术即经验》包含了丰富的中国元素。其“经验自然主义自然观”受到老子“无为”哲学的影响,他的“经验论美学观”则深受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影响。杜威的“经验论美学”是中国传统“生生美学”之花的异域绽放,对于我们进一步确立文化自信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深有启发。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美学研究中,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美学是被误解较多的一个美学流派。提到实用主义、一般人总会想到急功近利、投机取巧、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类行径。把这种看法搬到学术上来,实用主义哲学和美学就相当然地被称之为“市侩哲学”和“俗人美学”了。事实并非如此! 让我们先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的中心概念“经验”及其方法谈起。所谓“经验”,在杜威看来,就是自然进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不定的、不断完善的有机体与环境、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相互作用。他宣称,要拿他的经验自然主义所使用的经验方法去代替传统哲学所使用的非经验方法。他认为,非经验方法是一  相似文献   

8.
<正> 艺术创作的迷人之处始终是与作品的诞生联在一起的.美国美学家桑塔耶纳认为:“美的主要特权,就在于综合自我的种种冲动,使之集中在一个焦点上,使之停留在单一个形象上,所以伟大的和平降临于那骚乱的王国.”①艺术思维活动中的一切痛苦和欢乐,一切欲望和满足,都是存在于特定的艺术对象之中的,由此艺术家将通过一种艺术生命(形象)形态的诞生,来寄托和表现自己的主体意志.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创作是一种主体思想感情通过具体媒介得以客观化的过程,艺术家的全部理想都是通过一种具体可感的、客观行动的方式及其由此造就的审美现实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美学是一门复杂而困难的精密科学。凡是困难的研究对象,其所以困难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不容易理出头绪,把握它的复杂的内外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定研究的逻辑起点,关系到研究的能否深入甚至成败。逻辑起点确定得好,就象抓住了网的纲和衣的领,可以顺当地提挈起来。逻辑起点确定得不对,就会象对付一团乱麻,费尽气力而理不清楚。有人说,研究美学应当从美感经验开始;有人说,美学应当从研究艺术开始;还有人说,美的本质的哲学探讨,应当成为美学研究的当然逻辑起点,因为它是整个美学的基础和核心。这些说法,我都不敢苟同。把美感经验作为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许多心理学派的美学研究者早已这样做了。把艺术美作为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有人这样做过,但是他们却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文艺理论研究中,“自然主义”一直是作为一个否定性的概念而出现的,甚至常常同所谓的“暴露文学”、“色情文学”划等号。这种理解如果不是错误的,至少也是肤浅的、表面化的。事实上,作为一种意义深远的文艺现象,“自然主义”同“古典主义”、“现实主义”等美学思潮一样,既有其出现的逻辑根据和历史条件,又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美学理想,还有其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澄清这些问题,不仅可以克服我们以往对于“自然主义”的模糊认识,而且也有利于分析和理解当前的某些文艺现象。  相似文献   

11.
美学与艺术学不易分开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同为对艺术的感性认识这点上。然而,美学是以研究美为目的,以对感觉形象引起精神愉悦为基准,它是依附于欣赏二度艺术创造的层面上。而艺术学理论则要穿越艺术欣赏的层面,深入艺术进行原创性研究。艺术家经验的直觉思维带有审美因素,但美包含于形象创造之中。艺术家的直觉冲动与创造力,始源于对生命和灵魂的触摸,艺术对生命经验的表现,显示了对审美主体经验的遮覆与超越。艺术技法和表现手段是通过形象创造包蕴美,不属于美学范畴。艺术学理论与美学构成以作品欣赏为叠合的交叉关系,而艺术原创性研究则依赖于原初的艺术创造实践。中国古代艺术直观感悟的经验性理论,是原创性理论研究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2.
自然主义:人与艺术的双重失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如何,自然主义都不能成为文学史中的“正面形象”。尽管它对资本主义阴暗、丑陋一面的揭露与对劳动阶层悲惨境遇的关注,被西方学者认为是“社会主义的”,但它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自然主义的文学理想。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始终未将左拉等自然主义者引为同道。本文试图通过对自然主义人的观念与艺术的观念的研究,作出对自然主义的总体把握。  相似文献   

13.
伽达默尔对艺术本体论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伽达默尔告诉人们,他之所以从艺术经验开始展开其哲学解释学的体系,一方面是出于行文上的考虑。即是说,艺术经验比其他理解方式更亲近于解释学的特征,或者说解释学尤其适合于美学。“任何一个经验着一部艺术作品的人无疑都把这经验整个地纳入他自身之中,亦即纳入他的总体自我理解之中,对这艺术品的经验是在他这种总体自我理解之内对他意味着某些什么。我甚至可以断言,以这种方式囊括了对这艺术品的经验的理解的完成,超越了审美经验中的一切历史主义”。另一方面,则是思想资料上的考虑。在美学中,“天才说的美学已经做了重要的准备工作,它揭示出,对艺术作品的经验总是根本超越了任何主观解释的地平线,不管那是作者的地平线还是接受者的地平线。作者的精神并不足以作为衡量艺术作  相似文献   

14.
艺术选择,即艺术在反映社会生活时,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所进行的取舍、组合等工作。 在当今的文艺理论界,主张艺术选择的人还是有相当数量的,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在从理论上认识艺术选择时,也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只把艺术选择当成艺术家的一种良好的主观愿望,似乎艺术可以选择,也可以不选择,只是选择优于不选择而已。这种看法集中表现在对自然主义方法的批评上,例如,在近两年争论“写真实”问题时,接连有人认为,“自然主义的重要特点”是“排斥艺术的选择和提炼”自然主义“没有  相似文献   

15.
<正> 在美学史上,泰纳和黑格尔一样,是美学艺术哲学论的著名代表。在他那里,美学就是“美的艺术哲学”,因此,他不像一般美学家那样把美的定义摆在首位,而是把艺术的定义或本质看作“美学的第一个和主要的问题”。这样,深入研究开掘泰纳的文艺本质论,就成为准确把握其美学思想的第一个主要问题。艺术的定义(本质)是什么呢?泰纳明确指出:一切艺术都是表现主要特征的。“特征”是西方美学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也是泰纳美学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搞清它在美学史上的来龙去脉及其意义,对于我们理解泰纳所谓“特征”的含义,把握其文艺本质论、典型论、批评论的性质和基调,有着关键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代美学把美定义为"感觉的完美性",从而把审美经验当作了美学的第一主题,取消了美学的存在论基础。未来美学最重要的观念变革是从"感觉的完美性"向"存在的完美性"的过渡,这意味着回归向古代美学的存在论基础。柏拉图关于感性世界与理性世界的二元论是对美学和艺术的最重要的存在论奠基,指出了在感性世界之上还有一层更高、更真实、更完美的理性世界存在,以此规定了美学的基本论域:美是存在本身的完美性,美学的基本问题是可见之美与不可见之美的关系问题,艺术的本质是可见之美对不可见之美的象征。  相似文献   

17.
一、现实主义是一个美学范畴现实主义原本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起到六、七十年代在法国出现的一股文学艺术思潮。三十年代初开始,苏联和东欧的文艺理论家们开始把现实主义从历史上特定的文艺思潮、流派中抽象出来,把现实主义归结为一种“创作方法”或“艺术方法”,而这里“方法”的含义,如波斯波洛夫所说的,是指“艺术地反映生活的一种原则”。从此,现实主义同历史上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等等一起,从历时性的文艺思潮、流派变为共时性的创作方法;以后又被更加  相似文献   

18.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提出的经验的自然主义,同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和主要倾向是一致的,它集中反对传统的主客分立的二元论;从经验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心与物之间的统一整体出发,认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都是割裂两者的统一性,把其中一个当作独立存在的实体,派生另一个,这是错误的.经验有两套意义,是经验的对象与经验的方式,即经验是"什么"和经验是"怎样"两者密切不可分的整体,并通过"原始经验"进一步加以说明.艺术代表经验和自然的顶峰,表现在自然中个体与整体、必然与自由、手段(工具)与结果(目的)的相互统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艺术的最高审美范畴: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当中,无疑都有一个最高的审美范畴在统帅着整个的审美和艺术创造。这个范畴是什么?过去我们都毫无疑问地把它归之于“美”,认为无论是西方艺术还是中国艺术,它的最高审美范畴都是“美”。但是,我们只要稍加考察,就会发现这个结论是颇可怀疑的。我们说西方美学当中的最高审美范畴是美,这一点是可以成立的。西方人确实非常重视这个“美”,他们对“美”的本质不倦地探讨了两千多年就是一个明证。但是在中国美学当中,在中国艺术审美活动当中,是不是也以“美”为其最高范畴呢?笔者以前也是这样理解的,认为美学是…  相似文献   

20.
关于美学的对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围绕美学的对象问题复又酿成了争论形势:①针对蒋孔阳、马奇两同志以艺术为中心,从艺术——美学的研究路线,高尔太同志提出了从审美经验——美和艺术的研究路线。夏放同志除批评蒋孔阳同志之外,并对李泽厚同志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的研究路线提出了商榷。我以为,夏放同志的批评是有道理的,但他最后所提出的“美化论”,实质并未超出蒋、马两同志的艺术中心说。这种囿于艺术谈美学的情况,是值得深思的,它反映了长期以来美学混同为艺术学的普遍状况;而这种被人们至今视为常态的混同,无论对美学或对艺术学都是不利的。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以蒋、马为代表的艺术中心说提出商榷,同时阐述自己对马克思的美学思想的一些理解,但并不奢望提出一种规范性的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