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5 毫秒
1.
刘雅杰 《中州学刊》2005,(3):209-211
<诗经>中的水往往不是作为单独的意象出现,而是与其他事物结合在一起,构成复合型意象.<诗经>中复合型水意象呈现出多种形态,与水结合在一起的物象有舟船、薪草、游鱼等.这类意象具有复杂的内涵,所寄寓的感情或喜或忧,有乐有哀.透视<诗经>中复合型水意象,可以使我们加深对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把握人物不同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
关于预见性问题的几点断想朱德生一没有预见,便没有认识;没有预见,便没有科学。预见性是科学认识的本质特征之一。所谓预见,当然意味着要从现实存在的事物出发,又不囿于现实存在的事物;而是在洞察现存事物的本质和内在必然性的基础上,对其未来走向的把握。所以,“...  相似文献   

3.
哲学和科学的关系是介于科学和哲学、科学史和哲学史之间的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科学和哲学之关系随语境变化而发展和在不同语境中的特征和规律。透过西方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史及其二者的错综复杂关系,从语境论的角度来看,科学和哲学之关系的演进已经经历了古代自然哲学语境中的原始一体化关系、中世纪宗教神学语境中的非正常关系、近代前期经验科学语境中的分化独立、近代后期理论科学语境中的相互渗透和现代科学与哲学相交融的语境中的高度综合等发展时期。当下,科学和哲学之关系正在步入后现代哲学与科学一体化语境中的“后综合”或新一体化关系时期,并且这种“后综合”或新一体化关系在后现代哲学与科学一体化语境中不断向前演进,形成了科学与哲学之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4.
意象新论     
意象的运动及其与题材的组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论述:生成和变现.具体地说,最初是一些本体审美意象,沉淀于潜意识成为原象;然后变现为不同心理境相,走向客观对象或特定情境.运动中的意象在与题材组合过程中主要产生出两种形态:与自然景物结合构成抒情形态,与场景和事件结合构成叙事形态.如果把景物以及场景和事件称作语象,那么原象与语象的结合就应是艺术生成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科学地把人的认识发展分为“两半”过程:从实践到认识的前半过程和从认识到实践的后半过程。可见,在认识发展的前、后两半过程之间,存在着一个导致认识走向反面的“转折”过程。列宁指出:辩证法的要素之一是“仿佛向旧东西的回复”①。显然,本文说的走向反面的“转折”,就是列宁所说的辩证法的要素之一的“回复”。这是一切事物矛盾运动过程中,也就是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认识中的这个转折或回复是怎样实现的,其内在机制如何,其性质又如何,至今尚未见到有论著作专门的论述。因此,本文试就这个…  相似文献   

6.
<正> 理性认识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人类认识过程中的高级阶段和高级形式,是人们对事物之本本、规律的认识。然而我们认为,理性认识至多只能说是到目前为止的人类认识的最高阶段和最高形式。因为,人类的进化是没有终结的,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在未来的人类进化过程中,人类完全不能超越这种理性认识而获得更高级的认识方式。事实上,理性认识所能把握的事物是有限的,这是由其内在的不完备性和局限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科学和信仰作为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两个基本维度,内在地具有统一性.科学是对已知世界的把握,探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信仰是对未知世界的把握,寻觅精神的栖息地,追寻人生的终极意义.科学和信仰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统一关系.科学使信仰富于理性,信仰给科学以强大的精神动力.必须始终保持两种文化历史的现实的张力,拆除人为的藩篱,使科学和信仰在相互借鉴、彼此补充中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写作规律     
什么是规律?规律就是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种趋向发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们能够通过实践认识它,利用它.列宁指出:“规律是现象中巩固的东西.”“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列宁全集》)第38卷第159至161页,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在写作活动在,存在着哪些、什么样的内在因素?这些因素是不是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这些联系是否不断重复出现?是否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种趋向发展呢?回答是肯定的.人们认识写作活动的规律,就可以更准确、更深刻、更全面地把握它、把握自己,发挥这个世界上最美妙无比的精灵,最美妙无比活动的最大魅力,从而更有效、更迅速有力、更理想地利用它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写作规律的科学揭示和概括,对于建立写作学基础理论,对于建立科学的写作理论体系是一个核心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下面,对这一问题试作探讨.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任何一个写作者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必然要受客观条件的制约,谁也不能天马行空、独往独来.鲁迅想写反映中国工农红军斗争的长篇小说,但终未如愿,因为他缺少那方面的生活体验(大量感性资  相似文献   

9.
要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本质及其规律,一种科学的认识方法,就是"问题→模式"法。"模式"受决定于实践,实践的特点决定了模式的特点。而对实践的模式化的探究,启示我们要承认"发展模式"的存在。"问题→模式"的认识路径,在立体结构上或"圈层"结构上,昭示的是对某一发展之由外在到内在即"由表及里"的认识;在横向结构上,昭示的是对某一发展的整体性的认识;在纵向结构上,昭示的是对某一发展的全过程的认识。以"问题→模式"法来把握新时期中国的发展,可以得出的一个直接的结论就是"中国发展模式"的存在,而中国发展模式是我们审视和预判中国发展及其未来走向的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0.
论模糊性认识及其内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性是指客观事物在多种条件相互制约和作用下所呈现出的游离性或不确定性.运动造就了事物的千变万化,对事物质的规定性只能具有亦此亦彼的动态认识,而不能仅用非此即彼的逻辑来判定,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认识必须是具有一定游离度的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11.
统计决定论的形成与发展王伯鲁,王伯秦决定论是这样一种观念,它认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范围内,主体经过努力可以认识客观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找到与事物客观规律近似的科学规律,从而说明和解释事物的历史和现状,预言事物的未来发展。统计决定论是继单值决定论之后决定...  相似文献   

12.
以虚拟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为哲学提供了一个从实在论研究转向描述论研究的最终根据.我们由此所能得到的应当是一种实在论色彩充分弱化的描述论立场.虚拟实在本身的存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数字时代实在论(本体论)研究的走向,同时也决定了数字时代认识论研究的走向.人类有两类基本的认识活动探索既存事物和创设新事物.这是两种不同的认识活动对既存世界存在规律的认识和对创设新事物的规律的认识.前者是描述性质的,是一种描述活动;而后者则是创构性质的,是一种创构活动.关于这两种认识的反思形成两种不同的认识论描述认识论和创构认识论.创构认识论的兴起将是数字时代认识论研究的重要走向.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本文所论意象,是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对文艺创作过程中主体的某种特殊心理状态和心灵产生物的规定,我们称之为审美意象。对审美意象的认识,应从表象开始。表象是人脑对从前感知过的,当时又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形象反映。这种反映在头脑中是具体可感的,但与知觉相比,它具有模糊性、片面性和不稳定性,而它又是一个或几个同类事物主要表面特征的综合结果,具有概括性,因此是感性到思维的桥梁。对表象的进一步综合概括,形成一种抽象化的,以同类事物的共相为认识内容的概念,这就是观念。在一般的科学活动中,观念活动意味着对表象的舍弃,但在艺术创造活动中,表象的感性内容从不曾被观念冲淡或淹没,而是其感性内容通过与观  相似文献   

14.
胡家祥 《江汉论坛》2007,1(12):66-70
艺术直觉是介于科学直觉和道德直觉之间的一种独特的把握世界的方式,它执着于对象的感性外观,关注人类生存的境遇,渗透有浓郁的情感,超越对事物的反映或反应,趋向于人生的诗意境界.它具有深刻性、瞬间性、潜意识性诸特点,是直观、理解和想象有机结合的产物,与灵感同属于妙悟.艺术直觉包含有三种形式,它可以是对事物外观的品味,也可以是对对象本质的觉察,还可能是对宇宙人生的感悟.完整的直觉过程意味着心灵三层面的霎时贯通和整体呈现,直觉的结果是艺术意象、意境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理想的意会知识言传化,不仅使听者获得与言者对同一事物大致相同的理解,而且可能促使听者根据自身经验对言传内容产生新的认识.其重要特征"不可充分言传性"表明:一方面,意会知识言传化是思维与语言结合的产物,语言无法尽言思维,正常思维者具有相对稳定的认知模式,这种模式规范着思维方式和言传方式;另一方面,聆听往往不是对全部言传内容而是着重对言传要点的把握."意会知识如何言传"的主要难点表现为言者对文本言传与文本本身意义之间的涵盖问题、听者对言传内容的理解问题等.在科学语境,主要通过明确表达与隐喻方式言传意会知识.当然,意会知识难言性也存在于专业共同体内部及共同体之间.  相似文献   

16.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特征是该事物运动规律的一种呈现和揭示.但在其发展运动过程中,由于事物本身的状况及内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不同的阶段上又反映出不同的特点,形成特征上的差异性.因此,在理论上要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作出现象与本质上统一的科学表述,我觉得首先应当注意和把握这样两个基本点:一  相似文献   

17.
问答逻辑是伽达默尔解释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穿其始终的一条线索.解释学经验的历史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其内在逻辑不是封闭自给的,它是在理解者和文本的问、答、对话过程中不断走向新的经验.交谈双方都有各自的视域,对话发生在特定语境时空背景中,从而使经验、意义成为活生生的当下在场的事件.对话中的问和答本身体现了解释学的核心内涵那就是"虚心"倾听"的品质,开放兼容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数字是语言科学的一个特殊领域,系表数量或顺序的词类.汉英语言中,数字不仅代表其本身数值,且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获得了各式联想与意义.大凡事物都具两重性,时空运转导致数字的语义发生迁移.文章拟从中西数字不同的语境探讨其在认知、信仰和应用等方面的差异来阐释中西数字模块的语义定势与文化变数.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是不是一个体系 ?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 ?“三个代表”之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辩证关系”?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深入研究阐发“三个代表”过程中必须认真回答的重大问题。当前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但是从体系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和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握“在三个代表”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还显得不够。这里谈一点看法。一、为什么说“三个代表”是一个科学体系一般来讲 ,所谓体系或系统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形成的内在的联系或逻辑关系 ,具有整体性、联系性、动态性等特征。理论体系或思想体系是…  相似文献   

20.
直觉思维是一种非逻辑的思维方式。它不是运用逻辑形式来把握和认识事物的本质,而是在特殊的、具体的直观领悟中去把握事物和认识事物。这种直觉思维广泛体现在中国人的哲学和科学思维中,从而成为中国人思维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