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在pH为4.5~7.5的水溶液中,Eu3+-PMA体系的荧光强度并不见强.为了优化该体系的测定条件,提高体系的荧光强度,在醇类有机溶剂存在下,研究了该体系与常见光学惰性稀土La3+、Gd3+、Y3+的共发光性质.研究结果表明:Eu3+-PMA体系的荧光强度提高两个多数量级,并大幅度增强了体系稳定性.在最佳测定条件下,利用该优化体系进行稀土合成样品中的痕量铕测定,其检出限可达5.0×10-9mol·L-1.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JA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的影响,为大豆生产实践提供指导.[方法]在25℃环境下,将大豆种子置于8个有2层滤纸作支撑物的培养皿中,分别施加1.0×10-9mol· L-1,1.0×10-8 mol·L-1,1.0×10-7 mol · L-1,1.0×10-6 mol·L-1,1.0×10-5 mol·L-1,1.0×10-4 mol·L-1,1.0×10-3 mol·L-1的JA溶液和蒸馏水(对照组),计算发芽率,测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结论]JA作为一种植物激素,对大豆种子的萌发具有一定的影响,在1.0×10-9 mol · L-1~1.0×10-3mol·L-1范围内,当JA浓度小于1.0×10-6mol· L-1时,随JA浓度的升高,大豆种子萌发越来越好,萌发率也随之逐渐升高;当浓度大于1.0×10-6mol·L-1时,随浓度的升高,大豆种子萌发受到抑制,萌发率也随之逐渐下降;JA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也存在上述关系.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FeCl,改性蒙脱土修饰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多巴胺(DA)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电极过程为扩散控制的准可逆过程,其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在1.0×10-5-4.0×10-3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Ipa(A)=-3.288 04 × 10-6-0.035 99 c(mol·L-1),相关系数R为0.997 6,检测限可达2.88×10-6mol·L-1,回收率在95.4%-103.1%之间,为DA的测定建立了一种电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槲皮素的伏安行为研究及其分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槲皮素在玻碳电极上的伏安行为.结果表明,在pH=5.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槲皮素在电极上出现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电极过程为等量质子和电子参与的吸附控制过程,且还原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6-1.0×10-4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534,检出限8.0×10-8mol·L-1.运用本方法对芦丁水解产物槲皮素进行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7.5%.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姜黄素的新方法.在优化条件下,控制姜黄素浓度为5.0×10-81.0×10-5mol/L范围时,其浓度与反应体系的相对化学发光强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σ)为6.3×10-9mol/L,对浓度为5.0×10-6mol/L的姜黄素平行测定9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6﹪.本法用于药用姜黄中姜黄素总量的测定,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采用标准加入法,回收率为96.5﹪1.0×10-5mol/L范围时,其浓度与反应体系的相对化学发光强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σ)为6.3×10-9mol/L,对浓度为5.0×10-6mol/L的姜黄素平行测定9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6﹪.本法用于药用姜黄中姜黄素总量的测定,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采用标准加入法,回收率为96.5﹪105.2﹪.  相似文献   

6.
蔗糖酶水解蔗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研磨法制备蔗糖酶,酶活性达1.575×105u·ml-1,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测得其表观Km值约为0.015mol·1-1;初速度反应时间为0-10min;最适酶量为3.152×103-7.88×103u·mmol-1蔗糖;最适底物浓度为0.5mol·1-1;最适pH值在NaAcHAc体系中为4.4;最适反应温度为50℃.  相似文献   

7.
合成一系列关于Eu(Ⅲ)/Gd(Ⅲ)与2-噻酚甲酰三氟丙酮(HTTA)、苯甲酸(BA)和邻菲罗啉(Phen)的配合物,并对这配合物进行元素、红外与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配合物的组成为Eu1-x Gdx (BA)-(TTA)2 Phen (x=0~1),配合物Eu(BA)(TTA)2 Phen比配合物Eu(TTA)3 Phen具有更宽的激发带,且激发带发生明显的蓝移,说明新的配合物已经生成.共发光Gd3+ 离子对配合物Eu1-x Gdx (BA)(TTA)2 Phen的荧光增强非常明显,最佳Gd3+ 离子浓度为0.4 (摩尔分数).配合物Eu1-x Gdx (BA)(TTA)2 Phen荧光增强的主要机理是Eu(BA)(TTA)2 Phen 与Gd(BA)(TTA)2 Phen配合物分子间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8.
首先合成了钙钛矿C2H4(NH3)2Pb2Br6NCs,然后将钙钛矿修饰到玻碳电极上,修饰好的电极对Ag+的灵敏度最好.为此,优化了钙钛矿修饰玻碳电极测定Ag+的条件为:0.10 mol·L-1邻苯二甲酸氢钾-硝酸缓冲液(pH 3.80)2.5 mL,1.0 mol·L-1 KNO36.5 mL.测定Ag+的线性范围为...  相似文献   

9.
稀土的摄入量直接影响着肌体的免疫力,因此研究稀土离子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采用电化学方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以及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在人体生理环境下Eu3+与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血红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Eu3+的可逆氧化还原峰电流随着三种蛋白质的加入量增加而降低,Eu3+与三种蛋白质相结合并形成了复合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结果显示Eu3+稀土离子的引入改变了三种蛋白质的构象。荧光光谱表明,当使用278nm和295nm波长的光激发均出现了Trp残基的荧光发射峰,三种蛋白质的荧光强度随着Eu3+稀土离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说明Eu3+稀土离子使Trp残基的荧光部分发生猝灭。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操作简便、选择性好的盐酸哌唑嗪荧光光谱分析法 .在 2 .382× 10 - 7mol L~ 1.90 5× 10 - 6 mol L范围内 ,盐酸哌唑嗪的荧光强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为 0 .9998,检出限量为 4 .12 5× 10 - 8mol L .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铬天青S(CAS)为显色剂、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表面活性剂为增溶剂,建立了高灵敏测定粉丝中微量铝含量的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在HAc-NaAc介质中,铝、CAS和CPB形成蓝色三元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32.5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1.05×105L·mol-1·cm-1.铝浓度在0.2~2.8×10-4g·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检测限为1.2×10-5g·L-1.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电聚合酸性铬蓝K(ACBK)于多壁碳纳米管(MWNTs)修饰玻碳(GC)电极上构建了一种新的修饰电极。研究了该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该电极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和选择性能,可在异构体存在下伏安法选择测定邻苯二酚。线性范围在1×10-6-1×10-4mol.L-1,最低检测限为1×10-7mol.L-1。构建的电极对水样进行了测定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建立了同时测定工业废水中微量的萘、α-萘酚及蒽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方法.以二氯乙烷和氯化钠的混合液萃取水样,利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FID进行检测,以外标法定量.该方法测定的萘、α-萘酚、蒽的标准工作曲线方程分别为y = 23.091x +0.688(r = 0.9996),y = 17.788x-13.136 (r = 0.9992),y = 25.123x -10.756 (r = 0.9991),检出限(S/N=3)分别是5.3×10-4μg·mL-1,6.9×10-4μg·mL-1,4.9×10-4μg·mL-1,线性范围分别是1.8×10-3 ~ 40μg·mL-1、2.3×10-3 ~ 60μg·mL-1、1.6×10-3 ~ 50μg·mL-1.对此多环芳烃体系标准混合物溶液进行了3个不同水平的添加,每个水平重复6次进样,萘、α-萘酚、蒽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9%~104%、97%~113%、90%~10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7%~2.6%、1.9%~3.7%、1.8%~3.5%.相同条件下,实际工业废水样品经富集后检测,萘,α-萘酚,蒽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96.7μg·mL-1、20.65μg·mL-1、100.8μg·mL-1.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线性范围较宽,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8-羟基喹啉修饰的铅笔芯电极研究了铜的阶梯阳极溶出伏安特性并将此法用于人发中微量铜的测定。实验指出,在此修饰电极上,铜的阶梯溶出峰有两个,1~#峰电位在-0.03V,2~#峰电位在0.27V 处。同样的试液和条件下,1~#峰总比2~#峰的峰电流大。实验研究了测定铜的最佳条件,并测得铜的浓度在4.0×10~(-8)~1.6×10~(-6)mol·L~(-1)范围内,1~#峰的峰高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2×10~(-8)mol.L~(-1)。2~#峰高与铜的浓度在6.0×10~(-8)~1.6×10~(-6)mol·L~(-1)范围内也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也可用于测定铜。本文还分析了铜在修饰电极上的反应机理。@韦璐$本文用8-羟基喹啉修饰的铅笔芯电极研究了铜的阶梯阳极溶出伏安特性!并将此法用于人发中微量铜的测定。实验指出,在此修饰电极上,铜的阶梯溶出峰有两个,1~#峰电位在-0.03V,2~#峰电位在0.27V 处。同样的试液和条件下,1~#峰总比2~#峰的峰电流大。实验研究了测定铜的最佳条件,并测得铜的浓度在4.0×10~(-8)~1.6×10~(-6)mol·L~(-1)范围内,1~#峰的峰高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2×10~(-8)mol.L~(-1)。2~#峰高与铜的浓度在6.0×10~(-8)~1.6×10~(-6)mol·L~(-1)范围内也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也可用于测定铜。本文还分析了铜在修饰电极上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5.
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单扫描伏安法研究了L-色氨酸在单壁碳纳米管/玻碳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探讨了不同缓冲液、pH值以及扫描速度等的影响.实验表明:在pH=5的乙酸铵介质中,L-色氨酸在单壁碳纳米管/玻碳修饰电极上的电氧化过程是一完全不可逆过程,于0.703 V(vs. SCE)处产生一灵敏的不可逆氧化峰,峰电位相对于裸玻碳电极负移55mV,峰电流大大增加.峰电流与L-色氨酸的浓度在5.0×10-6-1.0×10-4 mol/L 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84,检出限为1.0×10-7mol/L,样品检测平均回收率为98.80%.  相似文献   

16.
将含铜试液调至pH=6.9,在流动注射分析体系中用装有PSC-OCA的微型柱对试液中Cu2+ 进行在线富集,用0.1 mol·L-1硝酸洗脱柱上富集的Cu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在线测定.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pH=6.9时,吸附预富集时间为90 s,富集流速为2.5 ml·min-1的条件下,然后用流速为2ml·min-1的0.1 mol·L-1的硝酸洗脱,直接送入FAAS进行检测,对5 μg·L-1的Cu2+标准溶液4次平行测定,精密度(RSD)为0.25%,这说明大孔纤维素能对Cu2+有效富集,能够用于检测低浓度Cu2+,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将矮牵牛Petunia hybrida Vilm的茎段接种在MS附加不同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在MS+BA1.0 mol.L-1+NAA1.0 mol.L-1的培养基上可以形成愈伤组织,而且经过继代培养仍可形成愈伤组织;茎段或愈伤组织接种在MS+BA1.0 mol.L-1+NAA0.1 mol.L-1的培养基上可以形成不定芽,且诱导率达100%;健壮的高1.5~2.0 cm的不定芽接种在1/2MS+IBA0.5 mol.L-1+AC1.0 g.L-1的培养基上,其生长根状况良好,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Sr2Si O4:x Eu2+荧光粉.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荧光分光光度计(PL)分析了Sr2Si O4:Eu2+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结果表明:XRD谱中所有样品为β和α'-Sr2Si O4混合相,主相为β相,α'相为辅相.随着Eu2+浓度增大,β相向α'相转变.在310 nm激发下,所有样品的发射谱均在466 nm左右的宽蓝光区,在400 nm激发下发射光谱在位于532 nm左右的宽黄绿光区.两个发射都来源于Eu2+部分取代Sr2Si O4晶格中两个不同的Sr格位,并且两个格位之间存在能量传递,导致两个发射带的存在.当Eu2+掺杂浓度为0.75﹪时,级联能量传递加剧,出现浓度猝灭现象.  相似文献   

19.
制备了茜素红-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尿酸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1.01的0.2mol/L盐酸底液中,尿酸在修饰电极上出现一不可逆的氧化峰,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2.0×10-6-1.0×10-4moI/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Ip=4.94×10-7 0.248c,相关系数R=0.9957,检出限为1.0×10-6mol/L,人尿样品中尿酸测定的回收率为101.3%-106.5%.  相似文献   

20.
利用柠檬酸-凝胶方法,以Y2O3,Eu2O3,Tb4O7和Al(NO3)3·9H2O作为初始原料,柠檬酸作为配位剂,成功制备出了Y3Al5O12:Eu3+(Tb3+)发光材料,其烧结温度为1?000℃,时间4?h.通过X射线衍射测试,表征Y3Al5O12为单相;计算其晶胞参数,发现晶胞体积v随着pH值的增大而增大.对Y3Al5O12:Eu3+(Tb3+)系列样品在紫外光谱区域和真空紫外光谱区域的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真空紫外光谱区域激发下,Eu3+(Tb3+)的猝灭浓度比在紫外光谱区域激发下的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