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题中应有之义,而且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农村的实现。在农村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以改善民生为切入点,解决农民实际问题;加强和改善党在农村的领导。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社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是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展开的。在民主革命时期,党为唤起其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围绕着阶级斗争、土地革命两大问题,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活动。新中国建立后到改革开放初期,随着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农村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面铺开。经验表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应该以解决不同时代的中心任务为目标;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制定符合农村实际和农民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内容和传播方式;必须将维护和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中积累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主义大众化经验,主要体现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作斗争;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随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坚持群众路线等.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对于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依托电视媒体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媒体在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是当前农村文化设施不健全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媒介选择。依托电视媒体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做到秉持"以受众为本"的理念创新农村影视文化宣传,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吸引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发掘电视媒体的教育功能,增强农民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和信服度;提升电视媒体工作人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乡村传播能力,促进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6.
7.
从过程的视角来看,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融知识、情感、信念和行为的综合作用,从认知、认同再到实践这样一个逐层推进的过程。具体路径应包括四个环节:在创新理论的过程中深化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认知;创造"通俗化文本"架起沟通理论与农民的情感桥梁;在"回归生活世界"中确立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定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与农民的血肉联系决定了在农村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面临着受众群体缺失,受众群体文化水平偏低,受众群体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等问题。文章提出: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象的可变性,启动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形式的灵活性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中国革命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中国共产党能否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斗争政策,而且还取决于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实践中,能否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众化作出了开创性探索。这一探索经验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把农民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的主要对象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战略目标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用彻底的理论吸引农民、有效的渠道走进农民、切实的利益取信于农民,是在农村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已经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什么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人民大众思维模式相交融合并不断发展的过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宣传队伍的建设,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宣传的空间,注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内容、语言、形式的效果,这样才能形成适应中国人民群众需要的,具有时代特点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理论由群众掌握再用来指导实践的过程,而要想使这一过程能更好的进行,需要选择合适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从先进的中国共产党接受马克思主义开始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面积累了一整套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包括必须坚持关注民生的传播取向,必须培育自由探讨的传播环境,必须拥有坚定信仰的传播主体,必须运用常识政治的传播话语,充分利用多元渗透的传播方式。认真总结和研究这些经验,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普及,有助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活动的顺利进行,从而取得了巨大的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15.
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时代诉求,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偏向行为,不能达到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最终目标。为此,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共同理想与利益诉求的统一、文本研究与宣传普及的统一、武装群众与指导实践的统一和理论信仰与文化认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对话是一种特定的沟通方式。对话机制强调大众的平等性与参与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工程,在特殊国际国内环境下,需要依托对话机制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对话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程度的客观要求。以对话机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以实践作为对话平台,以通俗化作为对话形式,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对话内容而展开。同时需要处理好对话与灌输、对话与学习两个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7.
青年大学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群体,高校团组织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团日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学生骨干培养、推优入党和新媒体运用等是团组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19.
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现实的物质条件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固然需要加强国家的舆论宣传和教育,但其最终的确立还在于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不断完善。我国当前出现的民生问题,是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社会根源和物质基础。必须不断改善民生,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全体人民的价值认同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0.
农村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条件的逐步改善,农村教育资源的加大投入,农村居民对教育的渴望,独立意识的增强,以及被社会认可的需要等因素为在广大农村建构马克思主义信仰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一定程度上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和宣传提供了必要的平台。在此通过基于对襄阳市周边农村的调查,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策略,以期在农村更好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