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论艺术类型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家祥 《江汉论坛》2005,3(9):108-112
迄今为止,人们对艺术尚未找到一种科学的分类方法。本文认为,应该按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及其物化的倾向性,将艺术诸品种划分为表现型、再现型和综合型,这一分类可以贯通艺术形态学各层次,并且符合艺术发生发展的规律。表现型、再现型和综合型艺术的基本特性分别在音乐、绘画和文学中获得充分的显现。  相似文献   

2.
魏华 《南方论刊》2006,(10):93-94
西方的现代艺术流派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此起彼伏,让人目不暇接,而理清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对西方现代艺术研究十分重要。本文将西方现当代艺术分为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三个时期,对重要的艺术流派进行分类总结,梳理了从印象派之后的西方现当代艺术。  相似文献   

3.
当代情境之下,艺术界定与艺术本质的问题是亟待回答的问题。这种回答需要通过理论上对不同界定策略及相应立场的分析来反思性地推进。本研究以当代艺术界定所面临的艺术与生活的边界跨越、艺术与观念的边界跨越、艺术媒介的边界跨越这三个“越界”现象为语境,反思了传统艺术定义观的含糊性,并概括了当代艺术理论应对艺术界定的“否定”“限定”“约定”“开放”四种路径。同时,在评析这四种界定路径的基础上,本研究将开放路径中的析取性路径视为当下可行的一种折衷策略。同时也认为,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路径在当代提供了一种从艺术本体论的视角来考察艺术本质的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4.
论艺术媒介的嬗变与艺术生产方式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媒介不仅是现代艺术生产力的体现,也是现代艺术生产关系的建构者,因此,一个时代的艺术媒介从根本上建构了与之相适应的人类艺术生产方式。人类的艺术媒介经历了口传、印刷、电子三个时期,人类艺术的生产方式也相应经历了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三个时期。艺术生产方式的变化无疑改变了艺术表征符号、艺术形态及艺术精神,从而使人类的艺术观发生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5.
教育与艺术在本质上有相通之处,教育本就是一门艺术。那么,数学教育是一门艺术也就应该是题中之义。本文从数学教育的目的、数学教育与受教育的关系及数学教育的技巧三个层面分析了数学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性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所具有的艺术原理,尤其是对教育者提出了把数学教育当作一门人生艺术来从事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对艺术的理解离不开它特定的文化与思想语境.对艺术语境化的理解也使得重提“什么是艺术”之问成为必须.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给艺术的定义和分类提出了挑战,一个崭新的概念——“类艺术”应运而生.作为新近出现的艺术术语,“类艺术”与人文学密切相关.价值是人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事关人类利益.面对价值,人文学采取的方式是分析研究,而艺术则是揭示价值.艺术人文学认为,一件艺术品包含四个紧密结合的维度,即FPCS模式:艺术形式、观者介入、内容和主题,没有揭示某种价值,形式与内容没有合一的艺术品就是“类艺术”.“类艺术”概念的出现进一步落实了艺术人文学,凸显了价值在艺术活动中的核心地位.无疑,基于价值的艺术人文学对剖析当代文艺和“中国艺术人文学”的建设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卡西尔一方面把艺术与人类全部文化活动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认为艺术是一种文化符号形式;另一方面,卡西尔又以艺术的形式为核心来逐层揭示艺术的本质与功能,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观.本文着重探讨他是如何以形式为核心来揭示艺术的特殊规律并走向形式的别具一格的形式美学观最.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242-246
在艺术的分类中,建筑艺术与绘画、雕塑艺术同属于造型艺术,正因为如此,人们常常混淆了它们的界限。尽管它们在审美层面上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建筑艺术在空间和实用性方面却与绘画、雕塑艺术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用绘画、雕塑的艺术性去规范建筑艺术。从根本上讲,审美只是建筑艺术的一部分,建筑的艺术本性更多源自人们对居住、家园及人之存在的理解,即作为一种为人类提供"诗意居住"的空间艺术。  相似文献   

9.
在跨世纪人才培养的宏伟大业中,艺术美育在整个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和紧迫。本文试图从高师非艺术专业艺术美育这样一个特殊的维面上,提出“亚艺术态”概念。首先,作者扼要阐明艺术美育三大本质特征和两大对象群体,作为论述前提;接着从三个方面阐明“亚艺术态”概念,揭示“亚艺术态”的三点群体特征,提出其得以形成的四点基本要求,这是本文最核心的部分;最后就目前中国国情来谈“亚艺术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艺术生产中出现兼具艺术创作和艺术中介性质的新艺术实践。这一现象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身份在文化交流中被建构的特征有极大关系。以"长征计划"艺术项目和"长征空间"画廊交织在一起进行当代艺术创作和运作为例,民族身份建构过程凸显出三个理论焦点:首先,从当代艺术的文化视域见出从艺术创作到艺术生产理论讨论范围的转向;其次,通过把当下文化生活与中国革命史并置来建构当代艺术中的民族身份,这种对社会发展史进行反思的宏观视野为原本西方语境下的当代艺术史所缺乏;第三,民族身份建构过程中弱势文化身份的转化反映出文化交流的现实性和幻象性双重性质。对这三方面的反思结论是尽管这一交流过程以文化妥协为前提,但它带来平等交流的希望,具备文化对话价值。  相似文献   

11.
艺术是人性的生成。因此,艺术教育的实质就是人性教育。对应于人性生成的三个阶段,艺术教育也分为三个层次。审美是人性历史的最高成就,因此,艺术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审美教育。纯技巧和道德化的艺术教育是对艺术的异化。  相似文献   

12.
艺术的传播媒介主要经历了传统美术、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三个时期,形成了绘画、雕塑、激浪艺术、先锋电影、网络艺术、数字艺术等丰富的艺术样式。艺术传播媒介在当今视觉文化时代中分担起五项重要社会功能:第一,满足公众"看"的需求;第二,作为社会图像的制造者;第三,担当"活态"文化的传播者;第四,成为一种媒介资本;第五,促进经典审美的现代转型。由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掌握新媒介,使媒介成为促进艺术发展的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13.
艺术发展大致经历了早期艺术、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三个阶段.当前国内大多著述将艺术的特性定义为审美功能、社会教化功能和非功利性,实际是将现代艺术用以概括所有艺术.现代艺术的自律性反思早期艺术的功利性,后现代艺术的消费性和他律性又在颠覆现代艺术的自律性,每一次艺术的转变都是因为有一种力量推动其审美功能发挥作用并改造艺术的表征,而这种力量就是除审美功能之外艺术所具有的恒定特性——反思与颠覆.  相似文献   

14.
张常勇 《兰州学刊》2008,(2):163-164,150
界定艺术一直是艺术理论上的难题,面对实践与理论上更加严峻的挑战,一些理论家转而寻求通过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界线来界定艺术。在这界线中产生的“画框效应”源于艺术的本性,包涵艺术的两大功能性特征:距离与突显。将它作为界定艺术的一种标准,即通过艺术的功能来认定艺术,虽然存在一定困难,却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王欣 《南方论刊》2010,(8):55-57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贯穿着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其“正反合”的思想内核,注重抽象概念与感性形象的统一。美是在美的理念显现为感性形象过程中产生的,这一过程即统一的过程。艺术的三种类型及黑格尔提到的五大门类体现了理念的递升与纯粹化,而对自由程度的分析也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黑格尔所建构并分类的美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论艺术教育的环境性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玲玲 《理论界》2005,(4):197-197
人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主体,教育可通过和利用环境来影响人、改变人,也能通过对人的改变和影响,进而改变和创造环境,这正是艺术教育具有环境性功能的原因,艺术教育的环境性功能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生存环境的艺术化作用、人际关系的和谐化作用、文化建设的全面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情感是人类艺术表现始终面对的一大问题,20世纪从新的层面提出人的情感问题,即焦虑、绝望和恐惧。这是人们在此之前从未如此强烈体验过的情感。20世纪的西方文化艺术把人类的焦虑、绝望与恐惧非常突出地表现出来,焦虑、绝望与恐惧的情感形态和类型变化充满了20世纪的西方艺术长廊。西方现代艺术对情感的强调,把情感的真实作为艺术的一大标准即向内转,这在理论上提出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批评标准的丧失;二是公共性的丧失,或者说现代艺术行为与艺术的根本目的的自相矛盾。艺术创作的根本目的应该是用最具有象征性的形象来传达最普遍的情感,但现代艺术由于过分强调主观真实,变得不可交流,难以传达。综观西方现代派艺术,形式的极端化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极端形式化的符号,其审美意味很难说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看不懂的艺术;二是非常的逼真,把人当作物品表现(人的异化)和把物品当作人来表现(商品拜物教)的艺术,体现出西方现代社会对人的冷漠和对物的崇拜。形式问题的困难在于:一是怎样的情感才是真实的,而且是符合人性的,二是从外在的角度看,形式是否能找到一种独创性的技术,把异化破碎的现实、传统的艺术手法与现代生活经验统一起来。三是如何处理独创性与传统的关系,艺术能否实现交流、能否被人接受,需要传统的积淀作基础,必须有某种共同性的东西才能交流。人类艺术史上成功的作品都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布迪厄对康德美学进行猛烈批判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质疑"美学"这一术语的合法性:巴迪欧提出"反美学",舍费尔采用分析美学,利奥塔重谈崇高,他们都对"美学"这一陈旧的名号展开攻击,因为美学话语似乎要取代艺术品的地位。但是,实际上,对"美学"的不满在其诞生之初就已然出现。美学也并非如某些学者所言,要对艺术品取而代之,相反,正是因为美学的存在,艺术方能被识别。历史上识别艺术的体制共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影像的伦理体制,第二种是艺术的再现体制,第三种是艺术的审美体制。美学的出现正是一种新的艺术识别体制的诞生,其重要意义在于打破再现体制的艺术对社会等级秩序的依赖,从而为更为平等的艺术形式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9.
审美移情是文学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在文学创作中 ,作家常用的移情手法有拟人、借代、象征、寄情于物和身与物化等。审美移情的艺术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把艺术家丰富的情感或抽象的思想生动具体地表现出来 ;二是有利于艺术作品形成优美、含蓄的艺术韵味 ;三是有利于创造优美的艺术意境。  相似文献   

20.
李进超 《殷都学刊》2007,(1):107-111
在艺术欣赏的三种历史类型——古代、近代、现代中,审美行为的三个主体也在变化,尤其是批评家,作为审美调节主体的存在,其作用逐渐被重视。通过对批评家在审美行为中地位嬗变的描述,来观照在现代艺术中审美调节的重要性,从而使艺术,无论严肃艺术还是通俗艺术都能够得以恰当的创作、解读和发展,真正的走向大众,获得文明和文化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