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制度的完善作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把提高制度执行力作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把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干部素质作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一、制度体系的完善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虽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关于国家治理或国家建设的一个创新提法,但相关问题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2.
何雷 《领导科学》2016,(5):23-25
法治路径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形式法治向实质法治转变的有力保障。国家治理现代化法治路径建构包括两个层面: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硬法(正式制度)与软法(非正式制度)的协同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法治路径的必然要求,执行制度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路径的典型体现。硬法、软法、执行制度三位一体的法治体系共同组成了国家治理现代化法治路径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曾在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提出.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能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邓小平提出的战略目标基础上,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要创新,极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和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使用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入研究和挖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丰富内涵,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创造公平正义的社会发展环境,适应新的国内国际形式发展需要,成立专门机构,有效整合协调政府职能,实现改革发展的各项目标,最终完全实现依法治国的治国理政方式常态化,使制度的力量充分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是“中国之治”。你是如何看待“中国之治”的?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评分参考:①一个国家的政体决定着其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不同政体的国家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才有“中国之治”。  相似文献   

6.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治国理念,是政府管理主导的传统治国方略的根本性的升级,国家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则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处理好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贯穿国家生态治理的一条主线。本报告认为,在构建和完善国家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关键是处理好政府与执政党之间的关系、政府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政府与社会与民众的关系、各级政府之间(包括同级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7.
江山  张婧 《办公室业务》2022,(2):176-177
目前,我国治理体系初步建立,治理挑战仍然严峻。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存在系列短板。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发挥制度优势,突出硬实力,调动人的因素提升软实力,做好闭环管理强化执行力,强调机制创新聚焦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张树华  王阳亮 《管理世界》2022,38(1):107-117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超大规模的社会系统工程。系统科学是分析国家制度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理论视角,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方法论。中国国家治理体系是以社会主义为根本和特质,制度、体制、机制运行为一体,具有整体性、协同性、层次性、关联性等系统性特征。除了制度结构、资源禀赋,权力配置等“硬件”因素外,国家治理体系运行,优化和效能输出还取决于各子系统的协同与衔接机制,信息反馈与调平纠偏机制、系统能动性的激发机制等方面。以系统观推动改革发展,要注意把握系统整体涌现性、统一性与差异性、制度有限性与主体能动性、正负反馈的动态平衡等原则。  相似文献   

9.
海关工作应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探索谋划海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适应国家改革战略的迫切需要。海关应进行一次深刻的体制改革和执法理念改革,重新确定海关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和主体定位,通过推进"权利体系"、"法治体系"、"民主治理""治理能力"等方面的现代化来实现"海关治理体系"现代化,将改革成果真正惠及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执政理念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鲜明体现,既具有价值观层面的重大意义,也具有方法论层面的深刻内涵,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蔡青竹 《决策探索》2014,(14):82-84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经济领域创造了"中国奇迹",政治和社会领域也有诸多改革和进步。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十八届三中全会适时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还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提出要通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何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又如何形成科学有效的治理体制?在这方面,也许邻国不丹可以向我们提供一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张铮  李政华 《管理世界》2022,38(1):138-143
应急管理是维护和实现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的压舱石,而制度是行政体系运转的关键,构建系统完备的应急管理制度体系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应急管理制度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单灾种应急管理(1949~2003年)、作为整体的应急管理体系建立(2003~2018年)与中国特色应急管理制度体系构建(2018年至今)。通过分析机构职能划分、应急管理预案与协调联动机制、多元主体参与、应急管理法治化,大数据科技使用与管理五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结合我国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集中统一领导、以人为中心的公共安全治理理念﹑应急管理部的构建与大部制改革的推进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急管理制度体系构建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治理"思想首次进入国家高层文件,意义十分重大。《决定》提出了要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因此对机关党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全面深刻领会《决定》精神,推进机关党员队伍建设,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思考。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治理经历了3次理论与实践的跃迁,形成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在维护国家安定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展现出制度优势。通过历史文献分析与政策体系研究,本文总结了中国社会治理体系发展进程和阶段特征,探讨了我国社会治理的思想内涵、理论演进和实践经验。本文认为,在党的政治领导和政府职能优化过程中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治理,是中国社会治理的核心机制。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民主协商共治、坚持法治德治结合、坚持治理重心下移,坚持科技赋能治理是中国社会治理思想与实践的主要特征与基本经验。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将在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数字化变革上持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5.
杨雪冬 《决策》2014,(1):25-25
推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要将充满活力的社会力量有机地整合到国家治理体系之中,提高社会的自治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国家治理”从一个理论命题变成实践课题。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的方向,开辟的空间,可以预料,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会出现热烈的理论探讨和富有创造性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王家峰 《管理世界》2015,(2):72-81,90
尽管流行的观点将治理置于国家的对立面,并因此从公民或社会的角度来理解当代的治理变革,但治理却始终与国家不可分离。治理理论根植于国家的解释传统,如何理解治理取决于如何解释国家。在社会科学关于国家的三大解释传统中,社会—政治理论与个人主义分享着相同的理论前提并相互印证、相互补充,虽然能够为有效回应公民需求的国家治理提供规范性的辩护,但却忽视国家治理的内在构成及其具体过程,因而无法形成一种真正的国家治理理论。把握国家治理的"真实世界"需要以组织为中心,并运用制度分析的方法,理解组织结构及其制度如何限制、引导和释放政治家与官员的注意力和行为,从而能够对社会的需求做出充分地回应,并将反映民意的政策成功地贯彻下去。  相似文献   

17.
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宜城市发改局努力探索投资体制机制的改革,实现国家投资政策资源最优配置,就是履行自身职能职责的制度创新,就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县市基层的大胆实践。这既是对发改局现有监管制度和管理模式的改造,也是政府部门自身的一次革命。堪称突破藩篱、冲破障碍,自觉从自身改起的榜样。宜城市发改局的经验值得一读,他们的探索勇气、韧劲和智慧更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对公司治理结构有多种定义:一是指一组联系并规范所有者(股东)、支配者(董事会)、管理者(经理)、使用者(工人)相互权利和利益关系的制度框架;二是指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三者之间构成一定的制衡关系;三是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契约。而企业治理结构是一套治理企业交易关系的制度安排,它包括外部治理机制和内部治理机构。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广义上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股东)、支配者(董事会)、管理者(经理)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组成的组织结构,是联系和规范公司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权利和利益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结构关系网络,是一个包括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9.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是从制度层面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补充,使得加快向现代社会治理的转变备受关注。社会体制改革理应成为提高社会治理效果的关键之举。本文从制度层面入手,着重论述基层社会治理、新型城镇化、社区治理在改善社会治理效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学习和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对于河南的具体实践来说,就是要致力于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加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制度建设,全面提升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