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认识李克仙(字仙桥)实属偶然,有朋自称要带我去见一书法家,言曰书画均佳。我心想画家我见得多了。那朋友不依不饶,一日见我无事,还硬把我拉进了这位书画家的工作室。  相似文献   

2.
朋友最近在生意上大赚了一把,可他脸上没有半点喜色。何故?原来是读初二的儿子跟他闹别扭。儿子说,父亲成天光晓得挣钱,还要我将来非考上重点大学不可,而自己却不读书不看报,与他讨论问题总是“一问三不知”。真有些儿子瞧不起老子的意思。父亲说,我一天到晚辛辛苦苦挣钱供你读书,你就得好好读,我读再多的书还能生出钱来,能去替你  相似文献   

3.
林清玄 《人才瞭望》2011,(10):86-86
我到一个朋友家里,看见他书房的架子上摆着十几册精装的日记本,顿时肃然起敬,对朋友赞美说:"没想到你写了十几年日记呀!"他笑着说:"这么多的日记本,没有一本写超过七天的!""怎么会呢?"朋友告诉我,他在少年时代读一些伟人传记,发现许多伟大人物都有写日记的习惯,他便想也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第一年只写了七天,就没有再往下写了。  相似文献   

4.
很久以前,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来到巴黎,期望他父亲的朋友能够帮他找到一份谋生的工作. "你精通数学吗?"父亲的朋友问他. 青年羞涩地摇头. "历史和地理怎么样?"父亲的朋友又问.  相似文献   

5.
做官与做人     
胡长清在临刑前说:“我是书法家,求你们不要杀我,我就留在这里给你们写字。”无独有偶。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徐炳松说:“我受贿这么多,官是不能再当了,希望能给我几十亩试验田,我用高科技来种田,为国家作点贡献。”原国家某机关副司长李雄的要求则更有些“另类”和“浪漫”了:“如果法律允许戴罪立功,比如上前线扫雷什么的,我将毫不  相似文献   

6.
我于酷暑造访真如古寺,在上海市佛协副会长、佛学院负责人、妙灵法师方丈处,见到一位眉清目秀的青年,使我惊异和惋惜的是他的两腕失去,只有上臂残留于身。但更使我意外的是,看到墙壁上挂着《兰亭序》行楷书法写得整秀端壮:一副《三国演义》插曲草书,写得飞动流畅。惊讶之余问道『这是谁写的』?妙灵法师告知就是他(残疾人)用口写的,他便是张文佑。当我详知他的苦难身世和有志书法,居然成就卓著,不由得同情、赞佩之情油然而生;更对妙灵法师慈悲为怀,收他为徒,悉心培植,钦佩不已。这位残疾人青年书法家的事迹难道不令人三赞,三思、三叹么?每个身体健全的人应该得到一些什么启发呢?特愿推荐此文在本刊发表。希望人们尤其是青年人效法这种自强不息发愤图强的中华精神、民族美德,以振兴我们的祖国。  相似文献   

7.
名人幽默事     
实验的结果 美国政治家查尔斯·爱迪生在竞选州长时。不想利用父亲(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声誉来抬高自己。 他这样自我介绍道:“我不想让别人认为我是在利用父亲的名望。我宁愿让大家知道,我只不过是我父亲早期实验的结果之一。”  相似文献   

8.
在我的人生旅途中,每到紧要的拐弯处,父亲总会用他那一句句金玉良言,给我一盏盏指路明灯,不断校正我人生的方向。当我为错失一次机会而唉声叹气的时候,父亲告诉我,只要努力,永  相似文献   

9.
我最初来中国的时候,一位“中国通”朋友告诉我说: “在中国旅行一星期可以写一本书,呆上一个月可以写篇论文,呆上一年的话就什么也写不出来了。” 它的意思是中国国土辽阔,风物万千,情况复杂且层次多样,越是深刻地了解她,越是长期地接触她,就越发弄不清楚她。自古以来就有为数众多的所谓的“中国通”,但他们对中国的预测从未应验过,这大概就是最好的证明吧。 虽说我在南京大学教书,要说知道的,也只能是日语专业学生的一些情况。让我写点什么,我也只能在极为有限的所见所闻的范围内写一点点。日本有句成语叫“吹火筒看天”。…  相似文献   

10.
我的父亲是个脾气粗暴的人。我不记得上次他温柔地抚摩我的脸颊或用爱称叫我名字是什么时候了。他有糖尿病,经常大嚷大叫。看到别的父亲温柔地亲吻他们女儿的额头,我总足羡慕不已。  相似文献   

11.
同丈夫去纽约度蜜月前,我在家里的抽屉里看到一本发黄卷边的日记本,是我父亲写的日记。我捧着日记本,慢慢地坐下来,一页一页地翻看,上面的字迹浅淡,散发着岁月的味道。父亲生前一直喜欢旅游,日记里记录着他旅游的时间、地点及住宿的地方。日记里也有他去纽约的记载,于是我有了一个想法:沿着他的足迹游玩纽约。  相似文献   

12.
一位父亲带八岁的女儿去朋友家串门,朋友热情相迎,并赶忙沏茶。父女两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朋友把茶杯倒满水,然后把暖瓶放到茶几旁。随后,朋友又进卧室取东西,就在这时,暖瓶“嘭”的一声,竟然爆裂了,开水流了一地。需要说明的是,父女两个确实没碰暖瓶。朋友听见响声,连忙从卧室走出来……  相似文献   

13.
在华日本专家本山多喜二先生来北京接受国家外国专家局授予的“友谊奖”,日程安排得很紧,但他还是很高兴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本山多喜二虽年逾古稀,然身体硬朗,胖胖笃笃的脸上显得神气儿十足。本山很健谈,用他那颠倒而别扭的汉语谈起了他那段扯不断的中国情。本山小时候在中国长大,到12岁后父亲才将他送回日本读书。他的父亲是当时日本三井物产驻中国武汉办事处的职员,“幄!我父亲送我回国时,千叮嘱万叮嘱,让我今后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是在哪里长大的。”“那你以后再也没有来过中国了吗?”“是的,没有机会,但一直念着中国…  相似文献   

14.
做官与做人     
胡长清在临刑前说:“我是书法家,求你们不要杀我,我就留在这里给你们写字。”无独有偶。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徐炳松说:“我受贿这么多,官是不能再当了,希望能给我几十亩试验田,我用高科技来种田,为国家作点贡献。”原国家某机关副司长李雄的要求则更有些“另类”和“浪漫”了:“如果法律允许戴罪立功,比如上前线扫雷什么的,我将毫不犹豫的前行。”他们这些主儿昔日哪一个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多少人有求于他们。他们  相似文献   

15.
藤井敦子是日本著名的庆应大学硕士研究生,又是我来日本后的第一位日语启蒙老师。藤井敦子早在10岁时就与母亲和弟弟一起,随父亲藤井明来到中国山西大学教授日语。在她读大学期间,又在北京大学当留学生,现在专修的科目也是中国历史。得益于这样一位精通中日两国语言的女研究生,我的日语有了较为长足的进步。在一些不得不说日语的场合,许多中日朋友甚为惊讶:你初来日本,日语发音就这么好?他们可能不会想到,我身后有着这样一位好老师。藤井敦子每周一次来我家给我上课,我便也有了显示厨艺的机会。不知是她真的对中国烹调情有独钟,还是为了慰勉…  相似文献   

16.
凭条子办事者戒韩悦最近,笔者与一位朋友闲聊,朋友给我出了这样一件事情。某单位举行资格考试,两千考生中就有1/3的考生有人为其写条子。打招呼,请负责此项工作的同志给予适当的“照顾”。听后,心中颇为感慨,尽管对凭关系、凭条子办事耳闻不少,但如此多的人写条...  相似文献   

17.
纸贵     
用心去做,才能走好人生每一步。我国古代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书法家米芾,他自幼就喜欢书法,但少时练习数年,却一直无法有突出的进展。有一天,从外地来一位秀才,米芾听说这个秀才的字写得很好,于是前去求教。秀才答应收米芾做学生后,拿  相似文献   

18.
一生最爱你     
家在一个偏僻的山村,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我有一个小我3岁的弟弟。有一次,我为了买女孩子们都有的花手绢,偷偷拿了父亲抽屉里5毛钱。父亲当时就发现钱少了,就让我和弟弟跪在墙边,拿着一根竹竿,让我们承认到底是谁偷的。我被当时的情景吓傻了,低着头不敢说话。父亲见我们都不承认,说,那两个一起挨打。忽然弟弟抓住父亲的手大声说:“爸,是我偷的,不是姐干的,你打我吧!”父亲手里的竹竿无情地落在弟弟的背上、肩上,父亲气得喘不过气来,打完了坐在炕上骂道:“你现在就偷家里的,将来长大了还了得?  相似文献   

19.
父亲的梨树     
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说是院里梨树上的梨熟了,摘点进城吃吃,要不是他的腿跌伤了,他早送梨进城了。听到父亲这样的电话,我总是支吾着回答他,等休息抽空回家。可心里却想着,回家特  相似文献   

20.
母爱的较量     
那是19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刚满9岁,同母亲住在川南那座叫茶子山的山脚下。那时我经常怀疑自己没有父亲。因为,父亲远在省外一家兵工厂上班,一年最多回家两次,住的时间也极短,他留给我的印象,平淡得像那个隔十天半月便来我们村子吆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